高血压时,发育完善的内膜也发生玻璃样变和纤维性坏死,使脑小动脉形成微小动脉瘤,血压骤升时,微小动脉瘤破裂而引起高血压性脑出血。高血压性脑出血最常发生在基底节的壳,其次是丘脑、脑桥、小脑等。本组有27例血肿位于基底节及丘脑,占所有血肿的75%,这与豆纹动脉的外侧支和丘脑膝状体动脉易破裂有关。作者根据本组病例不同时期的CT表现,具有以下特点:
1.急性期 血肿密度为均匀一致的高密度,CT值55~90Hu,这与血红蛋白对X线的吸收高于脑实质有关,且外溢血液因容积较大,故在CT上显影。血肿形态多为肾形,其次为类圆形、不规则形。血肿周围低密度水肿,第1d内可不出现, 以后逐渐明显,出现占位效应,这与血肿内血凝块收缩以及血肿压迫周围脑组织缺血、坏死和水肿有关。
2.吸收期 血肿内红细胞破坏,随着血红蛋白的分解,血肿密度逐渐减低,小的血肿(体积<5ml)密度下降较快,20d或更早就变成等密度,大的血肿在第3~5周变为等密度至低密度。演变过程为高密度血肿向心性缩小,表现为血肿周围低密度影逐渐扩大,边缘模糊,同时中心区密度逐渐降低,血肿周围水肿在出血2周内最明显,范围最大,占位效应较重,以后水肿及占位效应逐渐减轻。
3.囊变期 坏死组织被清除,较小的血肿由胶质及胶原纤维愈合;大的血肿则残留囊腔,呈脑脊液样密度,基底节的囊腔多呈条带状或新月状。 CT检查快速、方便、准确、安全,一经CT检查确诊,无需再作其他检查,为患者争取时间及时治疗;CT检查直接显示脑内血肿大小、数目及准确部位,并可计算出血肿体积和出血量; CT除了可准确发现血肿的位置、大小及范围,并可观察其动态变化,根据血肿不同时期的大小、形态及密度变化判断血肿分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使治疗方案的制订更为合理。
一,急性期,是指发病后两周以内,此期患者病情重,内脏并发症多,病死率高,主要治疗问题是挽救患者生命和减少并发症,为下一阶段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恢复期,是指发病后两到八周,此阶段患者病情趋于稳定,但常发生一些并发症,最常见的并发症就是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和压疮形成,治疗以防治感染和做好基础护理为重点,注意促发出血的诱发因素。
三,后遗症期,是指发病后三到六个月,此期患者语言障碍和瘫痪肢体已经有了相当的恢复,但常常不能完全恢复,遗留程度不同的功能障碍,功能障碍恢复缓慢,此时治疗应以功能锻炼,语言训练为主,配合针灸按摩,康复理疗等治疗,使患者的后遗症减少,或尽可能到最小的程度。
脑溢血的发作通常会在疾病发作的数小时或数天内使患者丧失生命。这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疾病。最常见的原因是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颅内血管畸形等。常因为诸如情绪激动等因素引起,因此大多数脑溢血都是突然性的。
脑溢血的临床发病非常迅速,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损害,如肢体麻痹、失语。非常危险且死亡率非常高,是老年人目前最为致命的疾病之一。
脑溢血有什么先兆?
1、头痛
脑溢血患者的头痛在开始时是间歇性的,然后逐渐发展为持续性严重的头痛。如果自己本身就是高血压患者,而突然出现严重头痛、头晕、恶心、耳鸣等症状时,则要高度怀疑脑溢血。
2、头晕
临床上,许多脑溢血患者在发病前都经历过不同程度的眩晕。如果症状轻微,就像醉酒后会有难以站稳的感觉。如果症状较重,会出现一种天旋地转的感觉,眼前是一片黑色,甚至晕倒在地上。
3、舌根发硬口齿不清
舌根发硬,口齿不清,这类说话变困难是脑出血最常见的早期征兆之一。如果发生,您应该立即就医。
4、视力障碍
如果眼睛突然出现视力不清,看到的东西都是模糊的,或眼睛突然变黑,视力短暂模糊,然后自我恢复,很可能是一个脑溢血的先兆。
5、一侧身体麻木
如果你突然感觉身体一侧麻木、无力、活动不方便,手拿不稳东西,嘴歪、流口水、行走不稳定。那就要对脑溢血有所警惕了。
6、频繁呛咳
如果经常出现无法控制的呛咳,也可能是脑溢血的警报。
7、嗜睡
有些人可能在脑溢血发作前会十分想要睡觉,并且通过睡眠还不能消除疲劳,这也可能是脑溢血的早期征兆。
如果有出现上述三个或更多的症状,你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去正规医院接受治疗。
那么要如何预防脑溢血呢?
1、定期测量血压和血液粘度,并积极治疗和控制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免疫性疾病。
2、要保持愉悦的心情和情绪的稳定;避免过度劳累。
3、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增强体质。
4、戒烟戒酒,忌脂肪,多吃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
高血压性脑出血常发生于50~70岁,男性略多,冬春季易发,通常在活动和情绪激动时发病,出血前多无预兆,半数患者出现头痛并很剧烈,常见呕吐,出血后血压明显升高,临床症状常在数分钟至数小时达到高峰,临床症状体征因出血部位及出血量不同而异,基底核,丘脑与内囊出血引起轻偏瘫是常见的早期症状;少数病例出现痫性发作,常为局灶性;重症者迅速转入意识模糊或昏迷。
1.运动和语言障碍
运动障碍以偏瘫为多见;言语障碍主要表现为失语和言语含糊不清。
2.呕吐
约一半的患者发生呕吐,可能与脑出血时颅内压增高、眩晕发作、脑膜受到血液刺激有关。
3.意识障碍
表现为嗜睡或昏迷,程度与脑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和速度有关。在脑较深部位的短时间内大量出血,大多会出现意识障碍。
4.眼部症状
瞳孔不等大常发生于颅内压增高出现脑疝的患者;还可以有偏盲和眼球活动障碍。脑出血患者在急性期常常两眼凝视大脑的出血侧(凝视麻痹)。
5.头痛头晕
头痛是脑出血的首发症状,常常位于出血一侧的头部;有颅内压力增高时,疼痛可以发展到整个头部。头晕常与头痛伴发,特别是在小脑和脑干出血时。
高血压性脑出血常在活动时、激动时、用力排便等时刻发病,起病急骤,往往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病情发展到高峰。临床表现视出血部位、出血量、全身情况等因素而不同。一般发病为突然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并且多伴有躁动、嗜睡或昏迷。血肿对侧出现偏瘫、瞳孔的变化,早期两侧瞳孔缩小,当血肿扩大,脑水肿加重,遂出现颅内压增高,引起血肿侧瞳孔散大等脑疝危象,出现呼吸障碍,脉搏减慢,血压升高。随后即转为中枢性衰竭。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15876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坐骨神经痛有什么特点
下一篇: 坐骨神经痛经常与哪些疾病病症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