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伤口、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引起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破伤风是一种历史较悠久的梭状芽胞杆菌感染,破伤风杆菌(Clostridium tetani)侵入人体伤口、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可引起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破伤风杆菌及其毒素不能侵入正常的皮肤和粘膜,故破伤风都发生在伤后。一切开放性损伤,均有发生破伤风的可能。
发病的主要原因是接生时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剪刀剪断脐带,或接生者双手不洁,或出生后不注意脐部的清洁消毒,致使破伤
新生儿破伤风又称“四六风”“七日风”或“脐风”。通常是在接生断脐时,由于接生人员的手或所用的剪刀、纱布未经消毒或消毒不严密,脐部被破伤风杆菌侵入而引起。多数发生在出生后4-7天。破伤风杆菌为革兰阳性厌氧菌,其芽胞抵抗力强,普通消毒剂无效,破伤风杆菌广泛存在于土壤、尘埃和粪便中,当用该菌污染的器械断脐或包扎时破伤风杆菌即进入脐部,包扎引起的缺氧环境更有利与破伤风杆菌繁殖,其产生的痉挛毒素沿神经干、淋巴液等传至脊髓和脑干,与中枢神经组织中神经节苷脂结合,使后者不能释放抑制性神经介质(甘氨酸、氨基丁酸)引起全身肌肉强烈持续收缩,此毒素也可兴奋交感神经,引起心动过速,血压升高,多汗等。
采取特异性感染,主要是因为破伤风从受伤的皮肤或粘膜伤口进入人体,然后在氧气环境中生长,所得毒素具有人体肌肉的特异性感染。陷入困境的毒素将主要在人类神经系统中侵入运动神经元,所以患有偶然的风,会肌肉紧绷,而面部肌肉是症状。
故障排除一般在人体中7至8天,但它也表示不好,有时候短暂,只有24小时,有时更多,将达到几个月,几年。孵化期越短,恢复后的身体越差。伤势后2周内约有90%的患者居住,并且当他们进行了一些手术时也存在特定风的症状。人群非常容易感染,当户外活动更多时,人们受伤后患病。感染后,患者的免疫力非常差,因此很容易感染。皮肤损坏,不要做这三件事,容易引起静止的风,你应该如何防止发生伤害?
1.主动免疫:主动免疫主要是在造成抗原中注射毒素作为抗原,目的是使人体具有免疫。基本免疫通常注入三次。第一次注射0.5毫升,4至8周后注射0.5ml,注射0.5ml后的6至12个月,称为碱性注射,这是使患者具有更稳定的免疫力。然而,它可以用每5到7年被皮下注射一次,作为强化,目的是让患者保持足够的免疫力。
2.被动免疫:被动免疫适用于从未收到的患者或三针三针的患者,这些患者的伤口也被污染,并且清洁伤口的方法也是不合理的。麻醉剂血清是最常用的被动免疫原性药剂,但如果患者中存在抗体,请不要再使用它。在注射之前首先进行测试,可以防止患者过敏。
3.伤口治疗:受伤后,伤口的及时和完全清洁也是良好的感染和育种,可以防止偶发细菌,包括严格消毒在生产过程中,是一定的预防作用。一般来说,对于相对较小的伤口,您可以用水冲洗伤口外面的脏东西。如果可能,在伤口中涂抹消毒药物,然后覆盖清洁布并轻轻绷带。对于一些大伤口,用干净的纱布伤口,然后去医院治疗。
破伤风杆菌广泛存在于泥土和人畜粪便中,是一种革兰氏染色阳性厌氧性芽胞杆菌。破伤风杆菌及其毒素都不能侵入正常的皮肤和粘膜,故破伤风都发生在伤后。一切开放性损伤如炎器伤、开放性骨折、烧伤,甚至细小的伤口如林刺或锈钉刺伤,均有可能发生破伤风。破伤风也见于新生儿未经消毒的脐带残端和消毒不严的人工流产;并偶可发生的胃肠道手术后摘除留在体内多年的异物后。伤口内有破伤风杆菌,并不一定发病;破伤风的发生除了和细菌毒力强、数量多,或缺乏免疫力等情况有关外,局部伤口的缺氧是一个有利于发病的因素。因此,当伤口窄深、缺血、坏死组织多、引流不畅,并混,破伤风便容易发生。泥土内含有的氯化钙能有其他需氧化脓菌感染而造成伤口局部缺氧时促使组织坏死,有利于厌氧菌繁殖,故带有泥土的锈钉或林刺的刺伤容易引起破伤风。
怎样自测“破伤风”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侵入伤口后引起的疾病。此病凶险,如不积极治疗则死亡率高。
破伤风杆菌相当顽强,一般消毒剂无效;又耐热,在日光不能直晒的土中可生存数年而毒性不减。破伤风杆菌分布极广,泥土、粪便中皆存在。当人体有伤口时,尤其是伤口受到污染时极易罹病。新生儿可因脐带污染得病;手术时消毒不严或中耳炎、拔牙等均可患病。小儿抵抗力低,活泼好动,自我保护又差,常在地上玩耍等。容易受伤且伤口又极易污染,所以患此病机率高。
典型发病者牙关紧闭,表情如苦笑,说话不便。咽肌痉挛时吞咽困难、喉头阻塞、发生紫绀现象。重者还可角弓反张、呼吸困难、二便不通等。患者非常痛苦。
痉挛系阵发性,可自发,亦可诱发。间隔越短,发作越频繁,消耗越大,会窒息而亡。
治疗顺利,持续2周或2个月。
家长对本病有充分认识后,重在预防。教育宝宝讲究卫生,避免受伤;主动免疫注射疫苗;一旦受伤不污染创口,速去医院处理和被动免疫。万一患病,配合医师治疗,加强护理,防止合并症。
破伤风如何用西药治疗
1.中和游离毒素:一般首次用破伤风抗毒素5万单位加入5%葡萄糖盐水内静滴,同时肌注5万单位,以后每日肌注1~2万单位,直至症状好转。采用小剂量抗毒素1~2万单位椎管内(鞘内)注射,效果较好。伤口周围也可注射,注射前应做皮肤过敏试验,防止过敏性休克。有条件时用人体破伤风免疫球蛋白3000单位,伤口及其周围局部注射1000单位,以后每日肌注维持至症状控制。此外输用已获得自动免疫的人全血或血浆,可完全代替抗毒素血清,一般每日输全血200毫升,此法尤其在战时更有实际意义。
2.痉挛较轻病人首选安定5毫克口服,或10~20毫克肌注或静滴,亦可用利眠灵10毫克口服或苯巴比妥0.06克口服,苯巴比妥钠0.1克肌注,或安密妥0.2克口服或安密妥钠0.4克肌注,10%水合氯醛口服或直肠灌入效果亦较好。上述药物可交替使用。
3.痉挛较重病人,可用冬眠药物,常用冬眠Ⅰ号(氯丙嗪、异丙嗪各50毫克,度冷丁100毫克),或冬眠Ⅳ号(已酰普吗嗪20毫克,异丙嗪50毫克,度冷丁100毫克),每次肌注1/3~1/2量,或将肌注量加入5%葡萄糖涂内,静脉缓慢滴入,滴速调整至控制抽搐发作为宜。应用冬眠药物时应注意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及神志的变化。
4.痉挛病情特别严重而不能用一般镇静药物控制抽搐者,可用硫喷妥钠0.5克肌注或加入5%葡萄糖液中静滴。应用箭毒类或人工合成肌肉松驰剂和氯化简箭毒碱、琥珀胆碱、三碘季胺酚及汉肌松等,须在已作气管切开和配合人工呼吸条件下应用。
5.若伤口污染,用1:5000高猛酸钾溶液和3%过氧化氢液反复冲洗,然后用浸透氧化剂的纱布条松松填塞。
6.青霉素能防治混合感染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7.能经口进食者,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和富含维生素饮食。不能进食者可行外周或中心静脉营养疗法,或在应用镇静剂控制症状后放鼻胃管作鼻饲。维持水与电解质平衡,纠正酸碱失衡,保持良好营养状态。必要时输血或血浆。对于痉挛发作频繁和抽搐时有紫绀出现,且分泌物不易咳出者,应及早作气管切开。气管切开后应按常规严格管理。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15823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急性心肌炎会出现哪些症状
下一篇: 患心肌炎会出现哪些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