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中成药治疖痈(淋巴结发炎,中药怎样治疗,谢谢你)

祝由网 2023-11-15 01:28:14

中成药治疖痈

疖是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常常扩展到皮下组织,多发生于皮脂腺丰富的头、面、颈、背等处;痈则是多个相邻的毛囊和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或者由多个疖融合而成,一般好发于较粗厚的皮肤部位,比如颈、背部,多见于成年人。临床上采用中成药外治法巧治疖、痈,往往具有疗效显著、使用方便、药源丰富、价格适宜的优点,现详细介绍如下:

六神丸:取六神丸20粒,鱼石脂软膏适量,将六神丸研为细末,与鱼石脂软膏混合均匀备用。局部常规消毒清洗后,将药膏摊于敷料上外敷患处,并用胶布固定。每天外敷一次,连续用药4~5天可愈。该方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

新癀片:取新癀片5~10粒,研为细末,用食醋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患处,敷料覆盖,并用胶布固定。每天换药一次,连续用药3~5天可愈。该方具有清热解毒、消痛散结之功效。

紫金锭:取紫金锭30~40粒,研为细末,加入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均匀涂于双层纱布上,外贴患处,并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两次,连续用药3~5天可愈。该方具有活血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

云南白药:取云南白药粉末适量,加入50%酒精适量,调成稀糊状,外敷患处,敷料覆盖,并用胶布固定。每天换药2~3次,直至痊愈为止,该方具有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排脓生新之功效。

京万红软膏:首先将患处常规消毒,然后涂京万红软膏适量,敷料覆盖,并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一次,连续外敷5~7天可愈。该方具有解毒消肿、生肌止痛之功效。

牛黄解毒片:取牛黄解毒片适量,将其研为细末,用蜂蜜将药末调成稀糊状,外涂患处,敷料覆盖,并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2次,一般用药5~8天可愈。该方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止痛之功效。

龙血竭胶囊:取龙血竭胶囊10粒,去外壳取药末,加入75%酒精适量,调成稀糊状,外敷患处,敷料覆盖,并用胶布固定。每天换药2~3次,一般用药4~5天可愈。该方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止痛之功效。

双黄连粉针剂:取双黄连粉针剂适量,加食醋适量调匀,纱布浸润后敷于患处,外用纱布固定包扎,每日换药2~3次,3天为一个疗程。一般外敷1~2个疗程可愈。该方具有清热解毒、消痛散结之功效。

季德胜蛇药片:取季德胜蛇药片适量,研为极细末,用白开水调成稀糊状,外敷患处,敷料覆盖,并用胶布固定。每天换药一次,直至痊愈为止。该方具有解毒消肿、止痛生肌之功效。

淋巴结发炎,中药怎样治疗,谢谢你

淋巴结炎是致病菌从损伤破裂的皮肤或黏膜侵入,或从其他感染性病灶,如疖、足癣等处侵入,经组织的淋巴间隙进入淋巴管,并进而累及所属淋巴结,导致的淋巴结非特异性炎症。致病菌常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淋巴结炎的中医治疗方法

从传统中医的角度来看,本病乃多由火毒之邪窜于经络,气血凝滞而成。大多先患有痈疽疔疮等阴毒之证,毒气走窜,流注经络;或因皮肤破伤,感染邪热毒气;或因情志抑郁,心火内盛,血气逆行而生。证虽在表,而源本于里。病轻者,只在经络;病重者,则可影响脏腑,故也有发生走黄之证。简言之,病因由乎火毒,病机为气血凝滞,病位在经络之间。

一.淋巴结炎的中医治疗方法:

对于淋巴结炎症的治疗,西医目前尚没有能力使其病理逆转,患者只能使用抗生素、消炎药、封闭针等来缓解症状,无法从根本上彻底治愈疾病。相比而言,传统火烤型黑膏药聚能离子淋腺清瘀贴对其取得了十分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聚能离子淋腺清瘀贴(淋巴结专用型)运用老军医独特的膏药加工工艺,将膏药的有效成分转化成药菌,具有行气通络、散结祛淤、解毒消炎、修复受损神经、消除无菌性炎症之功效,直接外敷于患处,直达病灶。

二.淋巴结炎治疗的中药方:

龙胆草10克黄芩10克栀子10克泽泻10克木通6克车前子6克当归6克生地6克柴胡6克甘草6克。

三.淋巴结炎的饮食方法:

方法1马齿苋菊花绿豆粥:

绿豆浸泡半天,马齿苋洗净切碎,菊花焙干研末。绿豆半熟后入马齿苋、粳米,文火煮成粥,加入菊花末稍煮即成,每日2次服食。该方法有清热解毒利湿之药效,可用于治疗急性淋巴管炎,下肢伤口处出现一条或数条丝状红线,硬而有压痛者。

方法2荸荠粥:

荸荠去皮切片,与淘洗干净的粳米一同人锅,加水文火煮粥,每日2次服食。功效在于能够清热生津。主治急性淋巴管炎。附注:荸荠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方法3雪羹汤:

荸荠、海蜇(浸泡去盐)各50-100克,煎汤分2-3次饮下,此即清代名医王士雄的“雪羹汤”,有清热化痰、消积软坚及降低血压之效,可用于治疗痰热

咳嗽、淋巴结核和原发性高血压等症。

四.淋巴结炎患者的注意事项:

患者平时应注意劳动保护,避免外伤,若有皮肤损伤则应及时处理,防止感染蔓延。若患有扁桃体炎、龋齿、手指感染、足癣、疖痈等也应及时抗菌消炎或做适宜的治疗以控制感染。平日应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中草药:瑞香狼毒的功效与作用

【药品名称】瑞香狼毒
【藏药名】热甲巴
【拼音名】RuixiangLangdu
【英文名】RADIXSTELLERAECHAMAEJASMES
【标准编号】WS3-BC-011
【来源/处方】本品为瑞香科植物瑞香狼毒Stellerachamaeja *** aL.的干燥根。秋季采挖,除去杂质、晒干。
【性状】 本品呈纺锤形、圆锥形或长圆柱形,稍弯曲,单一或有分枝,长短不等,根头部有地上茎残迹,表面棕色至棕褐色,有扭曲的纵沟及横生隆起的皮孔和侧根痕,栓皮剥落处露出白色柔软纤维。体轻,质韧,不易折断,断面呈纤维状。皮部类白色,木部淡黄色。气微,味微辛。
【鉴别】
  (1)本品粉末黄白色。在紫外光灯(365nm)下显淡蓝色荧光。木栓细胞黄棕色,韧皮部薄壁细胞圆形或不规则形,有细胞间隙。以网纹导管为主,直径30~50μm,偶见具缘纹孔导管。纤维无色,直径7~15μm。淀粉粒多为单粒,类圆形、盔帽形,层纹不明显,脐点点状或裂缝状,直径3~15μm。
  (2)取本品粗粉5g,加乙醇20ml,置水浴上回流1小时。将提取液浓缩至5ml,滤过,取滤液1ml,加镁粉少许,盐酸数滴,置水浴中加热数分钟,放置显品红色。
  (3)取上述滤液1ml,置蒸发皿中蒸干,加硼酸的饱和丙酮溶液及10%枸橼酸丙酮试液各1ml,徐徐蒸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显黄色荧光。
【炮制】 除去杂质,入牛奶中煮1~2小时,取出,晒干。
【性味】 辛,温;有毒。
【功能与主治】 清热解毒,消肿,泻炎症,止溃疡,祛腐生肌,熬膏内服用于疠病,疖痈,瘰疠;外用治顽癣,溃疡。
【注意】 本品为三毒药之一,内服宜慎;孕妇禁用。
【用法与用量】 0.5~1g。通常外用。【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提醒您:瑞香狼毒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15790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