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糖尿病青光眼的预防措施

祝由网 2023-11-14 15:09:51

糖尿病青光眼的预防措施

青光眼是一种引起视神经损害的疾病。视神经由很多神经纤维组成,当眼内压增高时,可导致神经纤维损害,引起视野缺损。早期轻微的视野缺损众通常难以发现,如视神经严重受损,可导致失明。尽早地进行青光眼的检查、诊断和治疗是防止视神经损害和失明的关键。

青光眼如何预防?

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致盲眼病,必须重视预防。中老年人每年体检时莫忘测眼压,如发现眼压升高,须注意以下几点:生活起居要有规律,避免情绪波动,保持心理平衡,尽量少看电视,让眼睛多休息,饮食宜清淡,不吃辛辣食物,勿服对眼压有影响的药物。一旦出现青光眼症状,必须去医院请眼科医生诊治,尽力保住视力。
发病/手术后果
患者都知道一旦患上青光眼就失明了,其不知青光眼引起的严重后果不仅于此,现简述几种常见并发症、后遗症:
1、视神经萎缩:青光眼最常见、也最严重的并发症,简单讲就是视力下降,视野缩小,直至失明,这是每一个青光眼不可避免的结局。
2、血管神经性头痛、高血压、心脑血管病变:其实它也是青光眼的表现,只是它们的表现掩盖眼部症状,被误诊为以上病变,如得不到及时正确诊治有生命危险。
3、白内障:它和青光眼关系非常密切,青光眼可并发白内障,而白内障在发病过程中又可继发青光眼。
4、视网膜脱离:这是青光眼手术后最常见并发症,术后眼压急剧下降,失去对视网膜的支撑作用而导致视网膜脱离,表现为视野突然缺损或全盲。
5、炎症感染:术后如炎症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导致眼内感染,轻者手术失败,重者继发葡萄膜炎需摘除眼球,防止炎症全身扩散。
6、恶性青光眼:术后眼压反而急剧升高,摘除眼球才能解除痛苦,(参:临床最常见的几种特殊青光眼中恶性青光眼)。
手术创伤:眼内结构非常微细,稍有不慎重即可破坏损伤,且不易被发现,这也是青光眼手术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危险因素
青光眼之所以发病与患者眼的局部结构、年龄、性别、遗传、屈光等因素有着密切关系,具备这些因素的人也就是青光眼的高危人群,随时受外界不良因素刺激导致急性发病。
1、解剖因素:前房浅、眼轴短、晶体厚、角膜直径短,导致前房角狭窄,房水排出障碍,眼压升高,青光眼形成。
2、年龄、性别:开角型多发于30岁左右,无明显性别差异。闭角型45岁以上患者占青光眼病人68.2%—76.8%,女性多于男性。
3、遗传因素:青光眼属多基因遗传性病变,有家族史者,发病率高于无家族史的6倍,占整个发病人数的13%—47%,患者亲属发病率为3.5%—16%。
4、屈光因素:屈光不正患者(近视、远视、老花)发病率较高、近视有1/3伴有或发展为开角型青光眼,远视多伴闭角型青光眼。
5、不良生活习惯:吸烟嗜酒、起居无常、饮食不规律、喜怒无常、习惯性便秘、顽固性失眠。
6、眼部以全身病变。(参考:哪些眼部及全身病变可诱发形成,加剧青光眼发展?哪些药物可导致病情变化?)
7、用药不当。(参考:哪些眼部及全身病变可诱发形成,加剧青光眼发展?哪些药物可导致病情变化?)
8、工作、生活环境。
预防措施
预防青光眼的主要对象是具有危险因素的人群。具有青光眼危险因素的人,在不良精神因素等诱因刺激下随时激发青光眼形成,所以平素必须排除一切可以诱发眼压增高的有害因素,预防青光眼发生。
1、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过度波动,青光眼最主要的诱发因素就是长期不良精神刺激,脾气暴躁、抑郁、忧虑、惊恐。
2、生活、饮食起居规律,劳逸结合,适量体育锻炼,不要参加剧烈运动,保持睡眠质量,饮食清淡营养丰富,禁烟酒、浓茶、咖啡、适当控制进水量,每天不能超过1000—1200ml,一次性饮水不得超过400ml。
3、注意用眼卫生,保护用眼,不要在强光下阅读,暗室停留时间不能过长,光线必须充足柔和,不要过度用眼。
4、综合调理全身并发症(参:哪些眼部及全身病变可诱发形成,加剧青光眼发展?哪些药物可导致病情变化?)。
5、注意药物影响(参:哪些眼部及全身病变可诱发形成,加剧青光眼发展?哪些药物可导致病情变化?)。
6、妇女闭经期、绝经期、以及痛经可是眼压升高应高度重视,经期如出现青光眼表现者,应及时就诊专科。
7、青光眼家族及危险因素者,必须定期复查,一旦有发病征象者,必须积极配合治疗,防止视功能突然丧失。
及早发现青光眼
在国内外失明的人口中,大约百分之十到十五是由青光眼所引起的,而四十岁以上的成年人,大约有百分之二患有青光眼,因此一般人只要听到青光眼,总是闻之色变,彷佛看到了眼睛的隐形杀手。
所谓的青光眼在日本称之为“绿内障”,在最新进的观念里,主要是指眼睛的视神经不能承受眼压的增高,而引起视神经的损伤萎缩,进而造成各种视觉的障碍和视野的缺损。
青光眼由于不同的原因、形式和机转,其症状也大相径庭,很多病人常常没有任何症状,有些则是轻微的眼球胀痛、不舒服,偶而看到灯泡周围有一圈彩虹光晕,直到末期才发现有严重的视野缺损和视觉障碍,这一类的病人多属于所谓的慢性隅角开放性青光眼;另有一群病患则呈现无法忍受的眼痛、头痛,甚至呕吐….等等症状,这一类病人则多属于隅角闭锁性青光眼。
青光眼到目前所知没有绝对的遗传性,但是有家庭病史的人、糖尿病、高龄患白内障的老人,另外特别是高度近视的人,都是所谓的高危险群。台北市立阳明医院针对高度近视的青少年人做视神经的检查,发现视神经盘的神经纤维层有缺损变薄的现象;而高度近视眼轴加长,视神经承受的变形压力也变大,压力造成眼内循环的障碍进而影响到眼内的血流,因此在高度近视的年轻病人也发现开放性青光眼和类似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视野变化,不可不注意。
由于医疗仪器、药品的进步,青光眼只要及早检查,四十岁以上成年人或高危险群,每年检查一至二次;若有青光眼则按时用药治疗,需要时再辅以雷射或手术,定期追踪,都能得到长期的控制,维持视力不致失明。
一般多数正常人的眼压是十二到二十毫米汞柱,眼压的检查是发现青光眼的三大重要检查之一,也是最简单的检查,尤其目前的气压式眼压检查,不用点麻醉药,快速而方便。
附:举重易患青光眼
据美国“健康日”网站9月12日报道,研究表明,经常练习举重的人容易得青光眼。纽约眼耳健康研究所眼科学教授罗伯特·里奇说,举重时,眼内压会增加;如果屏住呼吸,压力会更大。长此以往,容易患上青光眼。在研究中,受访者需要完成4组举重练习。前两组,受访者需要屏住呼吸。研究人员会分别测量其左右眼的眼内压。研究人员发现,第一轮测量时,受访者的眼内压平均升高了2.2毫米汞柱,第二轮升高了4.3毫米汞柱。
首个“世界青光眼日”:2008年3月6日

糖尿病眼病吃什么?糖尿病眼病怎么护理?

糖尿病的主要危害是容易出现一些并发症,如果不及时治疗护理,会对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那么糖尿病眼病吃什么?糖尿病眼病怎么护理?糖尿病眼病的饮食注意事项有很多,下面就来详细了解糖尿病眼病的饮食原则,以及护理的方法吧。
1、糖尿病眼病饮食禁忌
1、不要吃辛辣的食物
辛辣、发散的食物容易引起出血,导致血管扩张。特别是在出血的阶段不要吃辣椒、葱、蒜等辛辣之物,忌饮浓茶、咖啡,绝对不能喝酒。
2、碳水化合物不宜控制过严
原则上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但不能过低。饮食中碳水化合物太少,不易被病人耐受,同时,机体因缺少糖而利用脂肪代谢供给热能,更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
3、脂肪要限制
脂肪的摄入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高脂肪饮食可妨碍糖的利用,其代谢本身会产生酮体,容易诱发和加重酸中毒。肥胖病人应严格限制脂肪的摄入,每日不宜超过40克。消瘦病人由于碳水化合物限量,热能来源不足,可相应提高脂肪摄入量。
4、胆固醇食品要限制
胆固醇高的食品对糖尿病肥胖者危害很大,减少含胆固醇高的食品。
5、饮食中钠盐不宜过多
高钠易诱发高血压和动脉硬化。锌的供给不足可以使胰岛素分泌减少。饮食中锌最好的来源是肉类、海产品和家禽。
2、糖尿病眼病如何护理
1、注意饮食调节:尽量少食脂肪类、糖类食物,多食蔬菜、水果,常吃瘦肉、鱼类、蛋类、乳类和大豆制品来补充蛋白质。每周至少吃两次鱼,但不建议吃煎鱼,烹调以少油为主,多食含维生素B类丰富的食物如小米、豆类等。枸杞子、山药、荠菜可煎汤代茶,经常服用,能降低血糖。
2、避开强光:夏日阳光强烈,外出时最好打遮阳伞,戴太阳镜。太阳镜一定要选择有防紫外线功能的。60岁以上老年人戴黄褐色的太阳眼镜,有助于保护视力。
3、加强眼部保护:每天做眼睛保健操,可加速眼部血液循环,增加免疫因子,提高眼球自身免疫力,延缓晶状体浑浊的发展。还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平时尽量不长时间看书、看电视。感觉用眼疲劳后,可远眺室外,放松休息。
4、避免剧烈运动:糖尿病眼病患者的视网膜新生血管壁薄和脆弱,容易在各种因素作用下破裂和出血。当头部的振动过大或长时间剧烈运动,易引发玻璃体、视网膜出现异常,引起视力下降,给病人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害。
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家庭中应注意的护理要点:
1、运动:病变静止期可选择散步、打太极拳、骑自行车等运动。运动前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者必须加餐,以免发生低血糖反应。在运动中注意有无头晕、心慌、出汗等症状。避免在胰岛素作用的高峰期和清晨空腹运动。有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的患者应减少活动,眼底反复出血的患者不宜做弯腰低头等动作,以免诱发出血。
2、血压过高者应积极降血压。将血压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急性视网膜出血时,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减少头部震动和眼部活动,以免加重出血。
3、避免熬夜及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活动,劳逸结合。用眼药水前应洗净双手,滴药时药瓶不能触及睫毛和眼睛,不过度压迫眼球。如同时需要点多种眼药水时,每次应间隔2-3分钟,应先点眼药水,后涂眼药膏。
4、戒烟酒。因吸烟可致体内一氧化碳增加,造成体内相对缺氧及血小板凝集,加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展,酒精可加重眼部的损伤,患者应戒烟酒。
3、糖尿病眼病配餐原则
1、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如青椒、紫甘蓝、西兰花等)及富含维生素A的动物肝脏(请尽量食用有机养殖的动物肝脏)。
2、糖尿病并发青光眼的患者,单次的饮水量要适当限制(每次饮食不超过100ml),可少量多次饮用。
3、忌饮浓茶和咖啡,忌食辛辣肥腻之品。
4、控制全日总热量,使体重保持在标准范围内。
5、多食用高纤维食物和粗粮。
4、如何预防糖尿病
1、控制饮食
治疗糖尿病的关键在于控制饮食。通过饮食控制,可促进尿糖消失,空腹血糖降至正常,纠正代谢紊乱,防止各种并发症。应根据病人体重、劳动强度测出所需主粮的量。每天主粮不高于250克。如再感觉饥饿时,可增加些既含有高纤维,又能降血糖的蔬菜量,如洋葱、芹菜、海带、菠菜等。蛋白质类副食品如豆制品、牛奶、瘦肉等都可食用。
2、经常运动
保持运动对于1型糖尿病的预防至关重要,每天运动30分钟,可以选择散步、慢跑、游泳等,绝对有益。1型糖尿病发生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胰岛素抵抗,就是身体对胰岛素不敏感,无法正常利用,而运动恰好可以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可以有效预防2型糖尿病。芬兰一项调查发现,运动能激发胰岛细胞的活性。每周运动4小时,或每天运动35分钟的人,即使体重没有变化,其患糖尿病的风险也会下降80%。
3、劳逸结合
一般病人可参加正常工作,但不宜过度劳累。要节制房事。保持精神乐观,避免精神创伤。运动可增强对糖的耐受性和降低对胰岛素的依赖性,减少胰岛素需要量,降低血糖,改善血脂的代谢异常。适当的运动可控制肥胖。选择慢跑、散步、练功十八法、健身操、太极拳等项目,从短时间,小运动量开始,持之以恒。但空腹时及重症糖尿病人不宜运动,以防发生低血糖休克等疾病。
4、控制血压
通过运动和饮食来实现减肥,特别要关注腹部脂肪,因为腹部减肥能大大提高糖耐量。控制高血压,这与糖尿病病情发展密切相关。
5、控制体重
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胖孩子越来越多,糖尿病开始“瞄上”青少年,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重视。为了有效预防1型糖尿病,首先就要把体重降下来,使体重接近正常。
6、控制盐量
多尿是1型糖尿病的症状之一。多数1型糖尿病患者伴有高血压和肥胖,多吃盐会使血压升高,不利于高血压的防治,故必须限盐。少吃盐可以减少患心脏病和中风的可能性。

糖尿病患要注意并发眼疾的4个征兆,小心恶化成失明

依据国民健康署2013-2015年「国民营养健康状况变迁调查」发现,18岁以上国人的糖尿病盛行率为11.8%,推估全台有超过227万糖尿病患,而且每年还以2.5万人的速度持续增加。而糖尿病虽是慢性疾,平时并不会有明显的症状出现,但一旦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就会出现多种并发症,其中最容易被忽略,但也危及个人安全的就是眼部疾病。

糖尿病患有15% 到20% 的患者已有视网膜病变

根据临床研究显示,糖尿病的平均确诊年龄约在50岁上下,其中约有15%到20%的患者已有视网膜病变。依照疾病演进时程推算,这些糖尿病患差不多在40岁左右,眼睛健康就已出现问题,而且还有愈来愈年轻的趋势。曾有一位25岁的年轻女 *** 喝珍珠奶茶,每天一定喝上2杯,结果视力快速恶化,就医检查才发现是因为罹患糖尿病而并发俗称「眼中风」的「非动脉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

糖尿病患可能并发的眼部疾病

此外,医学研究也证实,糖尿病与白内障的关系密切,糖尿病会使白内障提早发生,也会加深白内障的严重度。一般50、60岁的正常人不会出现白内障,但糖尿病病患却可能提早发生,而正常人罹患白内障10年后才会产生的严重程度,糖尿病患者可能只需要 4、5年就会达到。

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还有可能并发视网膜出血及黄斑部水肿,严重时会造成玻璃体出血及牵引性视网膜剥离,甚至失明。通常糖尿病影响到眼底时,会形成黄斑部水肿,这时病患就会视力慢慢变混浊,如果没有马上治疗,最后整个黄斑部水肿就会造成病患视力下降。如果视网膜缺氧严重,出现新生血管,就容易引发眼睛出血,严重伤害视力。

糖尿病并发眼疾的4 个征兆

在知道糖尿病并发眼疾的可怕之后,糖尿病患,特别是病程长达10年以上的老病友,要格外注意自己的视力状况,但引发眼疾之前,千万要注意眼睛可能发生病变的4个征兆。

视力下降:

视力下降是糖尿病患并发眼疾最为明显的一个征兆,患者有突然有视力下降的现象,并且下降的严重程度与速度都会非常快,给日常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

看东西会有异物存在:

对于罹患青光眼等疾病的糖尿病患者来说, 视线中会有明显阴影或者是异物出现。

眼球变浑浊:

糖尿病患在出现眼疾前,就会发生眼球变得越来越浑浊不清的状况,甚至还会有频繁流眼泪、眼屎增多的现象出现。

四、瞳孔收缩出现异常:

正常人的眼球,在面对强光的 *** 时,会有明显瞳孔收缩的现象出现,但是对于糖尿病即将并发眼疾的患者来说,对强光等 *** 十分迟缓甚至是直接丧失,造成瞳孔收缩异常。

糖尿病患如何保健眼睛?

而糖尿病患要想避免并发眼部疾病,最重要的当然是要透过饮食与运动控制好自己的血糖值,避免出现血糖长期飙高的状况,特别是要避免食用高糖的食物,像是前文所说到一天2杯珍奶的25岁年轻女孩。

其次,糖尿病患务必每年要进行一次眼底检查,以确定视网膜有无变薄或破裂的状况发生,提早发现病症进行医治或采取预防措施。

第三,可以适当地补充对眼睛有益、富含维生素A与青花素的食物,例如各种动物肝脏、鱼肝油、牛奶、禽蛋,深绿色或红黄色的蔬菜,还有草莓、桑葚、蓝莓与奇异果等水果。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15739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