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蛲虫病病理改变(什么是消化系统疾病)

佚名 2023-11-14 07:53:26

蛲虫病病理改变

虫体在肠内不同的发育阶段,可刺激激肠壁及神经末梢,造成胃肠神经功能失调。成虫附着于肠粘膜可引起局部炎症,雌虫穿入深层肠粘膜寄生后可引起溃疡、出血、粘膜下脓肿。在少数情况下蛲虫亦可侵入肠壁及肠外组织,引起以虫体(或虫卵)为中心的肉芽肿。蛲虫的异位损害侵袭部位非常广泛,最常见的是女性生殖系统、盆腔、腹腔脏器等。肺及前列腺的损害亦有报道。由于异位损害的器官不同,患者可表现出多种多样的临床症状及不同的体征,常常造成误诊。蛲虫肉芽肿的形成肉眼所见为白色中心微黄色的小结节。组织切片显示外层为胶原纤维的被膜,内层为一肉芽组织包烧着的中心坏死区,坏死区内有虫体或虫卵。

什么是消化系统疾病

问题一:消化系统常见疾病有哪些 最常见的就是以下几种:
1、食管疾病:常见疾病有食管炎、食管癌、食管贲门失弛缓症。
2、胃、十二指肠疾病:常见病种有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十二指肠炎。胃神经宫能症等。
3、小肠疾病:常见病种有急性肠炎、肠结核、吸收不良综合症、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克隆病等。
4、结肠疾病:各种痢疾、结肠炎、肠激惹综合征、结肠癌等。5、肝脏疾病:肝炎、肝硬化、肝寄生虫病、肝脓肿、原发性肝癌等。
6、胆道疾病:胆石症、胆囊炎、胆管炎、胆道蛔虫症等。
7、胰腺疾病:急、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
8、腹膜、肠系膜疾病:急、慢性腹膜炎、肠系膜淋巴结结核、腹膜转移癌等。 低聚果糖沙棘茶:改 消化系统 菊粉

问题二:消化系统疾病有哪些? 这份中医还是西医中医认为腹痛腹泻胃胀胃痛呕吐噎嗝泄泻便秘类的脾胃病属消化系统病西医则是从解剖学上定义的所有参与消化的器官和腺体出现的病变都属于消化系统病例如食道炎肝炎胆囊炎十二指肠溃疡肠炎肠梗阻胃炎等包括消化腺病变都是消化系统病

问题三: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有哪些 消化性溃疡、胃炎、胃下垂、肝炎、肝硬化、胰腺炎、胆囊炎、胆石症、便秘、腹泻等等都属于常见消化系统疾病。

问题四:与消化系统有关的疾病有哪些? 胃:
胃炎||急性胃炎||急性胃肠炎||胃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肠道胀气||肠上皮化生||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
幽门螺旋杆菌||胃肠道平滑肌肉瘤
胃癌||胃痛||急性胃扩张||胃柿石症(胃结块症)||胃黏膜脱垂症||胃下垂||胃泌素瘤||倾倒综合征||胃扭转||
肠:
非特异性肠炎包括肠多种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大都病因不明,在病理学上无特异性变化,故称为非特异性肠炎,主要有3种: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局限性肠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肠先天性发育异常疾病:先天性巨结肠||肠憩室
肠肿瘤:肠息肉(家族性结肠息肉病||直肠息肉)、消化道类癌、十二指肠壶腹癌、大肠癌。||小肠肿瘤
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炎
大肠癌||肠易激综合征||结肠激惹综合征
结、直肠癌|| *** 直肠损伤||结肠直肠腺瘤||克隆氏病
肠中风||急性肠炎||慢性肠炎||急性肠梗阻||急性肠胃炎||伪膜性肠炎||放射性肠炎||直肠 *** 瘘和直肠尿道瘘||肠结核||缺血性肠病
阑尾炎||急性阑尾炎
吸收不良综合征||Whipple病(肠源性脂肪代谢障碍症)||盲袢综合征||短肠综合征
肠道寄生虫病:蛔虫病||蛲虫病||钩虫病
*** 疾病:痔疮||中医看痔疮||先天性 *** 闭锁|| *** 瘘管(肛瘘)||肛裂||肛窦炎|| *** 梳硬结|| *** 湿疹|| *** 直肠先天畸形|| *** 直肠周围脓肿||直肠脱垂(脱肛)|| *** 周围化脓性汗腺炎|| *** 瘙痒|| *** 直肠狭窄||大便失禁( *** 失禁)||骶尾囊肿和骶尾部窦||肛管直肠癌||人工 ***
便秘||器质性便秘||功能性便秘||结肠性便秘||直肠性便秘||急性便秘||慢性便秘||习惯性便秘||心理与便秘||性别与便秘||妊娠便秘||产褥期便秘||小儿便秘||老年人便秘||饮食与便秘||起居与便秘||急性细菌性痢疾||中医看便秘||中医通便||针灸治便秘|| *** 治疗便秘||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便血
夏季肠道传染病、痢疾
腹泻:急性腹泻||慢性腹泻||渗透性腹泻||分泌性腹泻||渗出性腹泻||吸收不良性腹泻||胃原性腹泻||肠原性腹泻||胰原性慢性腹泻||菌群失调症||止泻药||泻药||中医看腹泻||小儿腹泻||新生儿腹泻||婴幼儿腹泻防治方案||生理性腹泻||非热带口炎性腹泻(乳糜泻)||热带口炎性腹泻||Whipple病||Cronkhite-Canada综合征||错构瘤息肉俯合征||腺瘤 *** 肉综合征||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阿狄森氏病||类癌综合征||消化道憩室病||凡-莫二氏综合征(舒血管肠肽瘤)||旅游者腹泻||感染性腹泻||细菌性痢疾||霍乱||阿米巴性痢疾||食物中毒||鼠伤寒||亲水气单胞菌感染||类志贺毗邻单胞菌感染||空肠弯曲菌腹泻||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腹泻||诺沃克类病毒胃肠炎||腺病毒胃肠炎
肝胆疾病包括肝循环障碍(例如:门静脉阻塞、肝静脉阻塞)、肝代谢性疾病(包括:含铁血黄素沉积症、糖原沉积症、类脂质沉积症、肝豆状核变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肝硬变(肝硬化)、药物性肝损害(伤)、肝脓肿、胆石症、肝癌、胆道癌等。
肝:
重型肝炎||慢性肝炎||小儿肝炎||老年性肝炎||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胆汁淤积型肝炎||中医看肝炎
肝昏迷||肝功能衰竭||肝功能减退||肝细胞凋亡||肝肿大||黄疸||蜘蛛痣和肝掌
肝硬化的疗法集锦、肝硬化腹水||老年肝硬化||中医看肝硬化
......>>

问题五: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有哪些 你好,急性肝性脑病急性肝性脑病是指原发性肝疾病引起肝实质损害、急剧发生严重肝功能不全伴发的精神障碍和神经症状。多见于重症肝炎如急性重型肝炎和亚急性重型肝炎。以意识障碍为主要表现。

问题六:消化系统常见疾病是什么 消化系统常见疾病有什么特点 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症状:  1.急性肝性脑病 急性肝性脑病是指原发性肝疾病引起肝实质损害、急剧发生严重肝功能不全伴发的精神障碍和神经症状。多见于重症肝炎如急性重型肝炎和亚急性重型肝炎。以意识障碍为主要表现。    (1)精神障碍:    ①抑郁状态:病初多表现反应迟钝、沉默少语、活动减少等。    ②兴奋状态:少数病人出现焦虑不安、兴奋躁动、多言、哭闹喊叫或轻躁狂表现。    ③意识障碍:嗜睡及意识朦胧、昏睡、谵妄或错乱。    ④幻觉或错觉:重者可出现错觉、幻觉,随后进入昏迷。    ⑤智力障碍:少数病人在疾病后期可出现短暂或不可逆的遗忘,甚至痴呆。    (2)神经症状:多发生在精神症状之后出现,如构音不清,扑翼样震颤等。眼球震颤多发生在昏迷先兆时,这常是昏迷前兆。并可有痉挛发作、肌阵挛、肌张力增高的病理反射等。    2.慢性肝性脑病 慢性肝性脑病是指继发性或门体循环性脑病在病程中,由于肝组织损害,急剧出现肝功能不全伴发的精神障碍和神经症状。意识障碍是慢性肝性脑病的主要症状之一,临床上多为嗜睡、昏睡、错乱状态或昏迷。也可表现为持续性精神障碍。    (1)精神障碍:常以人格及智力改变较为明显,如脾气变得急躁、情感冷淡和乖戾,做事轻率、幼稚,易怒、缺乏礼貌,行为障碍与意识障碍常同时出现且不易分割,常见行为紊乱,如倒穿衣裤、当众便溺等;智力方面则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领悟迟钝、思维困难、言语单调、判断力及理解力差,甚至连一般简单工作都难以完成,后期进入痴呆状态;偶见幻觉妄想状态。病程可长达数月至数年。    (2)神经症状:主要为扑翼样震颤、手足徐动症、肌阵挛、构音障碍、锥体束征、小脑症状、帕金森综合征等。    (3)脑电图所见:早期多显示弥漫性两侧同步高幅θ波,后可有同步高幅δ波。昏迷加深可有特征性三相波、多在额叶,左右对称。    3.症状分期 以急性肝性脑病为例:    第1期:呈现精神运动抑制。迟钝、少动、少言、有的欣快、多言易怒等。偶可有轻度扑翼样震颤。    第2期:多见睡意或嗜睡或喊叫、不安等。并有扑翼震颤、锥体束征等。    第3期:昏睡、谵妄或错乱状态。扑翼样震颤明显。肌阵挛、痉挛发作等。    首先,根据肝病史及实验室严重肝功能检查异常,明确原发肝脏疾病的诊断;同时结合精神症状的性质、特点、转归和病期分布,做出肝性脑病诊断。    1.在肝大、黄疸、口臭、腹水或扑翼样震颤,严重肝功能异常情况时。    2.如发现抑制状态或思睡、嗜睡或躁动不安或欣快多言等时,应考虑为肝性脑病的早期征象。    3.若出现兴奋、躁动加重或寡言、少动或嗜睡时,应视为肝性脑病紧张状态。    4.出现嗜睡、昏迷或由兴奋向谵妄演变时。    5.排除引起意识障碍的其他疾病。

问题七:什么是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是由 科学技术部、
国家卫生计生委、
总后勤部卫生部三大部门评选得出的,
全国在消化系统疾病综合实力最强的医院,
共有三所: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

问题八:消化系统是指哪些 消化系统分为消化道和消化腺,是人体八大系统之一。
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管)等部。消化腺有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两种。小消化腺散在于消化管各部的管壁内,大消化腺有三对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肝和胰。
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包括:消化溃疡穿孔、胃炎、肝炎、肝硬化、胰腺炎、胆囊炎、胆结石、便秘、拉肚子,等等都属于常见消化系统疾病。

问题九:与消化系统有关的疾病有哪些?它们是由于什么引起的 上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下消化道包括空肠.回肠.结肠.直肠. *** 。上消化道的疾病有:食管炎,食管息肉,食管癌,贲门炎,贲门癌,胃炎,胃溃疡,胃癌,胃出血,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下消化道的疾病有:阑尾炎,结肠息肉,结肠癌,直肠息肉,直肠癌,肠炎等。 原因:1.饮食2.环境因素3.生活因素4.烟酒等5.心理因素6.工作因素。 治疗:建议到大医院查找病根,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粪类圆线虫病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诊断 5 治疗措施 6 病原学 7 病理改变 8 临床表现 9 鉴别诊断 10 预防 附: 1 粪类圆线虫病相关药物 1 拼音 fèn lèi yuán xiàn chóng bìng

2 英文参考 strongyloidiasis

strongyloidosis

3 概述 粪类圆线虫病(strongyloises stercoralis)是有世代交替的兼性寄生虫,它的自生世代在地面泥土上进行,寄生世代在人体内进行。生活史较复杂,发病过程长。临床症状复杂多样,轻者无症状,重者出现小肠和结肠的溃疡性愮炎,甚至引起患者死亡。国内本虫感染率在10%左右。

4 诊断 本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从粪便中查见杆状蚴或丝状蚴。但用常规粪便涂片法有时可能查不到幼虫,此时可用贝氏分离法,直接从粪便中分离幼虫。曾有人应用改良醛醚离心法,效果良好。如在24小时内的新鲜粪便中同时查见村状蚴和丝状蚴,即可认为存在有自身感染。有时在腹泻患者的粪便内也可查见虫卵。如多次粪便检查阴性,应结合临床症状检查胃液、十二指肠液或痰液。反复查不见病原体时,可考虑应用免疫学检查以辅助诊断。日本学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查患者血清抗体,阳性率达94.4%,而对照组全部阴性,认为用该法诊断本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满意。

5 治疗措施 对于确诊病例,应立即驱虫治疗,并保持大便通畅,注意 *** 周围洁净,防止自身感染。治疗药物以噻苯唑效果最好,剂量为25mg/kg。1日2次口服,连服2~4日,治愈率为92%~94%。本药常见的副作用为头晕及胃肠道症状。对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宜选用龙胆紫,剂量为0.2~0.4g,分3次饭后口服,连服7天。其他药物如甲苯咪唑、丙硫咪唑及左旋咪唑,亦有一定疗效,治愈率为64%~75%。人体感染本虫后的无症状者及轻症患者,经药物驱虫治愈后,预后良好。但需注意因有自身感染存在,治疗后易复发。重度感染者及有肠道外异位寄生者,预后不佳。

6 病原学 一自生世代:雄虫长宽约0.7×(0.04~0.05)mm,雌虫约1.0×(0.05×0.075)mm。虫卵与钩虫卵相似,长宽约70μm×40μm,在温暖潮湿的土壤中,虫卵在数小时内孵出杆状蚴。杆状蚴于1~2月内经数次蜕皮,发育为自由生活的成虫。自生世代可循环多次。杆状蚴也可经2次蜕皮发育为丝状蚴,直接经皮肤侵入人体,营寄生生活。

二寄生世代:感染期幼虫(丝状蚴)侵入人体后,进入血液循环,经右心至肺,穿破肺泡壁毛细血管,经支气管、咽至消化道,多在小肠内发育成熟和定居,但也寄生于大肠和肺脏等处。一般认为在人体内无雄虫寄生。雌虫长宽约2.2mm×(0.03~0.075)mm。咽管为体长的1/3或2/5,阴门位于体后1/3处。雌虫多鉆入肠粘膜内产卵。卵较自生世代的略小,内含幼虫,数小时即孵化出汗状蚴,自肠粘膜逸出,随粪便出体外。这种杆状蚴有两种发育途径:一是在外界蜕皮直接发育为感染性丝状蚴,聚集在地面泥土上,伺机经皮肤侵入人体营养寄生生活;二是随粪便排出的杆状蚴的外界不良育为丝状蚴,而是发育为自生世代的雌虫和雄虫,经交配产卵,孵出杆状蚴,再发育为成虫,产卵,孵出杆状蚴,如此反复多次,在外界营自由生活。当外界条件改变时,自生世代的杆状蚴又可发育为丝状蚴经皮肤侵入人体,营寄生生活。

此外,本虫在人体寄生时还有自身感染情况。此类自身感染常有3种类型:①直接体内自身感染:在肠粘膜内自虫卵出杆状蚴后,杆状蚴就在肠粘膜内侵入血液循环继续发育。②间接体内自身感染:杆状蚴自肠粘膜肠逸出后,在肠腔内迅速蜕皮2次发育丝状蚴,再自小肠下段或结肠粘膜侵入血循环。③体外自身感染:丝状蚴随粪便排出后,又自 *** 周围皮肤侵入人体。

7 病理改变 粪类圆线虫轻度感染时的致病作用比较轻微,但因此虫能引起自身感染,重度感染时可致息患者死亡,故此虫的致病作用已渐引起重视。虫体在人体内移行或寄生于不同部位时所引起的病理变化不同。

一肛周皮肤病变:当幼虫侵入 *** 周围皮肤后,可引起小出血点、丘疹及水肿,搔破后可伴有继发性细菌感染。此外,在 *** 周围皮肤还常出现移行线状或带状荨麻疹并可持续数周。述病变亦可见于腹股沟、臀部等处。

二肠道病变:粪类圆线虫引起的肠道病变可分类轻度、中度、重度3型。轻度的主要特征为卡他性肠炎,肠粘膜充血,有小出血点及溃疡。光镜下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肠腺凹中有粪类圆线虫存在。中度的特征为水肿性肠炎,肠壁增厚、水肿,粘膜皱襞减少。光镜下可见肠绒毛扩大,粘膜萎缩及粘膜下水肿,在肠壁各层都可发现虫体。重膜出现出血、糜烂、溃疡、淋巴滤泡肿大甚至发生肠穿孔。由于发生水肿和纤维化,肠壁变厚、变硬,部分强直,粘膜萎缩并有多处溃疡,直径为2~50mm不等。光镜下可见纤维化和粘膜下水肿,肌层萎缩,整个增厚的肠壁内都可发现虫体。

三其他病变:本虫幼虫在肺内移行时,可引起肺脏毛细血管充血、出血、毛细支气管上皮细胞脱落,炎性渗出物中可查到幼虫。如果幼虫的肺肠停留时间过久而发育为成虫,则多数形成粟样大小的肺脓疡。丝状蚴在体内移行时,亦可侵入其他器官,如心内膜,肝脏、卵巢、肠系膜淋巴结及脑等处,并有肉芽肿形成。

8 临床表现 本病多数无复核临床症状,但因虫体能引起反复自身感染,当人体抵抗力低下时,如患各种疾病、营养不良、免疫缺陷或接受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常可反复发生重度自身感染,出现相当严重的症状,甚至死亡。

一肛周皮肤无临床症状:当丝状蚴经 *** 周围皮肤侵入后,局部皮肤则出现水肿、刺痛及瘙痒,并常伴有线状或带状荨麻疹。由于幼虫在皮肤内移行较快,故引起的荨麻疹蔓延速度也很快。曾有报道1例患者荨麻疹蔓延速度每小时达10~12cm。荨麻诊在肛周皮肤的出现及快速蔓延,常是粪类圆线虫幼虫在皮肤内移行时的重要诊断依据。

二肠道症状与体征:粪类圆线虫引起的肠道症状主要表现为长期腹泻,频繁性下痢,可见水样便或粘液血样便,有里急后重。其次为腹痛,多位于右上腹。偶见便秘。重度感染时常伴有恶心、呕吐、还可出现麻痹性肠梗阻、腹胀、电解质紊乱、脱水,甚至肠穿孔、全身衰竭及死亡。有些急性患者可排出恶息、多泡味的白色粪便,甚至出现严重的脂肪痢。其原因可能与吸收不良或肠淋巴管扩张破裂,脂肪进入肠腔有关。

三其他症状与体征:本虫幼虫在肺脏移行时,可引起过敏性肺炎和哮喘,表现为轻度发热、咳嗽、咯痰。X线胸片检查有局限性或弥漫性炎症阴影。幼虫如在肺脏停留发育为成虫,所产幼虫有时侵入胸腔而引起胸膜炎。此外,虫体的代谢产物及死亡崩解产物还可引起全身中毒症状,如发热、贫血及神经症状如烦躁、失眠等。急性感染时可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常达15%~85%。

9 鉴别诊断 本病临床表现复杂,病程又长,易于误诊,因此应与其他疾病相鉴别。当主诉为脓血便或水样便时,应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及溃疡性结肠炎等相鉴别;当主诉为腹痛时,应与胃、十二指肠溃疡及急性胆囊炎等相鉴别。

10 预防 本病的预防原则是注意个人防护及避免发生自身感染,尤其是临床应用激素类药物或免疫抑制剂前,应做粪类圆线虫的常规检查,若发现有本虫感染,应给予彻底治疗,以免发生重度自身感染。

粪类圆线虫病相关药物 噻苯唑片 粪便排出。也可由乳汁中排泄。【适应症】适用于粪类圆线虫病、蛲虫病、钩虫病、鞭虫病、蛔虫病及皮肤幼虫移...

噻苯唑片 粪便排出。也可由乳汁中排泄。【适应症】适用于粪类圆线虫病、蛲虫病、钩虫病、鞭虫病、蛔虫病及皮肤幼虫移...

甲苯咪唑混悬液 适应症】用于蛲虫病、蛔虫病、钩虫病、鞭虫病、粪类圆线虫病、绛虫病的治疗。【用法用量】口服(1)成人常...

甲苯咪唑片 适应症】用于蛲虫病、蛔虫病、钩虫病、鞭虫病、粪类圆线虫病、绛虫病的治疗。【用法用量】成人,口服:(1...

盐酸左旋咪唑肠溶片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15685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