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病机
肝炎的基本病因病机为肝的阴阳失调。肝脏体阴而用阳,以阴为体,以阳为用。病态时多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肝炎患者肝的阳盛表现为肝脏气郁气盛,由于气郁而化火(热),气盛而导致肝气本身的郁结。肝气横逆犯脾,可致脾失健运而生湿浊,亦可致损而见脾胃气虚。气郁过久可致血瘀形成,进而可演化为瘀结热生或者瘀阻血溢。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一旦外感时邪,郁而不能外达,则久而化热;或饮食不节,脾胃受伤,运化失常,湿浊内生。湿热熏蒸于肝胆,胆热则胆汁外溢,淫于肌肤,发为黄疸。其病有湿热发黄、火逆发黄、瘀血发黄之分;亦有湿热交蒸、阳明热盛、膀胱为邪热所扰发黄;或热重于湿、湿重于热;亦有久病迁延,或大病之后脾阳不振,运化失权,湿邪从寒化为“阴黄”之说。总之,以临床所见湿热实邪闭郁脾胃气机,邪热伤血,瘀结血分,肝胆失其疏泄,三焦气化受阻,血不得行,胆汁外溢而致“阳黄”者居多。
小儿肝炎,胁脘疼痛非为少见。胁部为肝胆脏腑所居,肝经所布。故凡胁痛,皆为肝胆受病。其中肝胆火热、肝气郁结、肝阴虚损、肝血瘀阻、肝血不足,均可造成胁痛;而肝气郁结日久伤及血络,血瘀遂成,气滞血瘀互为恶性因果,气血凝积,则成痞块。
立法用药
根据仲景治疗黄疸的观点,笔者认为,湿热闭郁脾胃气机,邪热郁结血分,导致湿热发黄者多,故发黄与邪热伤血直接有关。虽有脾胃气虚为本,但邪实致病造成湿热内蕴、气滞血瘀发黄为标则更为主要。邪不去则正不复,故笔者常采用清热利湿解毒、调气活血化瘀之药以退黄。
基本方药组成:青黛5克,紫草12克,贯众10克,寒水石10克,焦山楂10克,乳香6克,茜草10克,木瓜10克,绿茶10克。此方有清热解毒,活血行瘀,运湿退黄,调和气血,消积止痛之功用,用治小儿黄疸性肝炎、非黄疸性肝炎及乙型肝炎等。在近20年中,笔者应用本方加减治疗200余例肝炎患儿,其中包括黄疽型肝炎、无黄疸型肝炎,发现本方对退黄、降转氨酶、降浊降絮均有良好的疗效。一般黄疸型及无黄疸型肝炎服药1个月后,肝功能可恢复正常。乙型肝炎约需服药2~3个月,可促使部分患儿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转阴。
方中紫草、乳香、焦山楂入血分,凉血活血化瘀,主以清血分瘀热;血中瘀热得清,脾胃气机得畅,则湿热之邪得除。紫草味甘、咸,性寒,专入血分,功擅凉血解毒,血热瘀结,则可活血化瘀,《本草经书》中称本品有“补中益气”的作用。焦山楂消食积,散瘀滞,善入血分,功能化瘀开郁行结,其性平和,化瘀血而不伤新血,开郁气而不伤正气。乳香行气活血而不伤血,气血互相通和,故亦有生血之功,血行畅通,瘀结祛除,解除阻塞,疏通胆道,为除黄疸、缩肝大之主药。青黛、寒水石清热解毒,且有利湿退黄之功,配以贯众则湿热毒邪易除;加木瓜则寒咸之品中佐以酸温以和胃化湿。绿茶微苦、凉,主治肝胆湿热,利水退黄,对降转氨酶有卓效。全方以活血化瘀为主,辅以清热解毒,正符合《素问·至真要大论》“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气血,令其调达,而致和平”之义。
乙肝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不仅仅是成年人会患上,儿童也会患上。那么, 儿童乙肝有哪些症状呢?
儿童乙肝有哪些症状
儿童得上了乙肝后,性格可能会发生变化。比如本来欢蹦乱跳,一刻也闲不住的孩子,忽然之间全身乏力,没有活动就显出很疲倦的样子,或者幼儿精神变差、不爱玩耍、常常想睡觉。
儿童乙肝患者的饮食等也会发生变化,表现为消化不良等。吃饭的时候,不愿意吃肉,看见比较油的菜肴也不想吃;如果父母把油腻的菜肴或油炸食品(比如油条、油饼、肯德基炸鸡等)摆在孩子面前,孩子吃了这些平时很爱吃的食物以后,有可能恶心呕吐。小孩子的尿液忽然之间颜色变深,深得像隔夜的茶水一样;孩子的眼睛和皮肤都发黄,这是急性黄疸型肝炎的早期信号。
儿童乙肝如何预防
第一点就是要知道蚊虫是乙肝传播途径之一,所以预防蚊虫叮咬是预防乙肝的头把锁。乙肝预防应该搞好家庭及环境卫生、勤洗澡、勤换衣服,勤洗勤晒被褥。
第二点是要在鲜血的时候选择正规的地方,不要让乙肝通过血液传染。这时候需要的是最灵敏的检查方法过筛输血的血源和血液制品是否含有乙肝病毒,防止输入人体,这事预防乙肝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第三点就是注意饮食卫生,在就餐中要注意不去不卫生的小餐点就餐。在50~80%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唾液中可以抓到乙型炎病毒,给孩子嘴对嘴地喂食物是个坏习惯,应该制止。
第四点是防止乙肝在妈妈与宝宝之间进行传播,所以有母亲是乙肝的就要格外注意这一点。防止母婴传播的最好方法是新生儿出生后马上注射1支乙肝免疫球蛋白,然后在1个月、2个月及3个月时各注射1支乙肝疫苗。
以上信息希望对大家在生活中做好对乙肝的预防有帮助。乙肝的预防任务任重而道远,所以在预防举措中要细心,要精心。注重日常生活细节,更要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
儿童乙肝有什么危害
在众多的慢性乙肝患者中,有一半以上是围产期或婴儿期感染所致。而围产期感染的慢性化率(90%)和儿童早期感染的慢性化率(20%~30%)均远高于成人期感染的慢性化率(不超过10%)。围产期或儿童早期感染乙肝病毒后多表现为免疫耐受性,也就是体内乙肝病毒水平很高,HBeAg阳性,但转氨酶正常,肝脏炎症坏死轻微。随着年龄增长,儿童慢性乙肝患者50%~70%可发生自发性。抗原血清转换,表现为非活动性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状态,但其中20%可出现炎症活动,表现为谷丙转氨酶(ALT)升高,并发生疾病进展。小儿患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一般病程长,患儿营养状况较差,生长发育受影响。大多数慢性乙肝患儿只要HBeAg血清转换并出现血清转氨酶持续正常,肝组织学会继续好转,虽仍有低水平的病毒血症,这一病情缓解状态可以相当稳定。在6岁前自发HBeAg血清转换的慢性乙肝小儿,很少发生前C区和C基因启动子变异,HBeAg阴转是病毒复制静息的结果。6岁后病毒变异的发生情况逐渐与成人相近,病情的发展也受病毒变异的影响。
患有儿童乙肝怎么治疗
关于小儿患有乙肝需要怎样治疗,医生表示,小孩得了乙肝并不可怕,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检查结果正常也没必要盲目用药,更不能轻信那些不负责任的乙肝转阴广告。另外,家庭中的其他成员及日常与之密切接触者也应接种乙肝疫苗。同时注意让小孩适当的锻炼增加免疫力。
小孩得了乙肝首先不要紧张,要去专业肝病医院全面的检查下小孩的乙肝病情,以及是不是真的感染了乙肝。好检查下乙肝五项、肝功能和乙肝病毒DNA,才能全面了解乙肝病情。小儿患有乙肝需要怎样治疗,对于感染了乙肝的小孩治疗是关键,由于小孩的免疫系统发育不,所以和体内的病毒处于和平共处阶段,但是如果打破免疫耐受,就会对肝脏造成极大的损失。
病毒性肝炎有些是可以治好的,因为病毒性肝炎有好几种类型,有些类型则难以治好。
1、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甲肝是以急性发病,会有皮肤黄染、皮肤瘙痒,肝功能损伤等表现,但甲肝属于自限性疾病,通常经过治疗后是可以彻底治好。
2、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乙肝相对来说难以治疗,特别是慢性乙肝,病毒在体内难以彻底清除,所以乙肝较难治好。
3、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丙肝只要通过抗病毒足疗程治疗后,体内的病毒可以清除,能达到彻底治好的目的。
4、丁型病毒性肝炎(丁肝):丁肝属于缺陷病毒,需要依附乙肝才能进行病毒复制,所以治乙肝是治好丁肝的前提,所以丁肝也不易治好。
5、戊型病毒性肝炎(戊肝):戊肝也属于自限性疾病,通过护肝对症治疗,是可以治疗好的。
新生儿肝炎综合征,是指新生儿期以阻塞性黄疸、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为特征的一种症候群。本病的病因有:①感染因素:可由甲、乙肝病毒,单纯疱疹病毒,风疹病毒等引起,还有细菌感染所致的中毒性肝炎。还可能是弓形体原虫、梅毒螺旋体等引起。②胆汁排泄障碍:可由肝脏内外胆管发育不全、胆汁粘稠、肝脏或胆道肿物等引起。③家族中遗传代谢性缺陷病:包括半乳糖血症、果糖不耐受症、糖原累积病等。
新生儿肝炎综合征症状常在出生后1~3周出现,表现为生理性黄疸延迟消退,或消退后又出现,黄疸持续或加剧。发病开始时其他症状不明显,也有出现吃奶减少、呕吐、体重不增加者。出生后大便颜色正常,病后逐渐变成浅黄色或灰白色。小便为深黄色。肝脏肿大。重者黄疸迅速加重,可引起高胆红素血症,还可能引起核黄疸,大便变成白色,肝脏明显肿大,质地变硬,还可出现腹水、肝昏迷、大出血等。
当家长发现自己的小孩出生后2周左右黄疸不消退或黄疸加重或黄疸消退后又出现,而且吃奶减少,经常吐奶,应将小儿送医院住院治疗,医生检查血液和肝脏B超以后可寻找出病因,在治疗病因的同时,使用护肝药物、酶诱导药物、中草药口服或灌肠帮助退黄,防止发生高胆红素血症或核黄疸。如果B超检查确诊为肝外胆道肿物或胆道闭锁应予尽早手术,防止发生肝硬变、肝昏迷。
小儿血脑屏障功能差,如果本病引起的黄疸较重而长时间未予治疗,可能导致高胆红素血症或核黄疸的发生。如果为胆道闭锁引起不能早期手术,可致肝硬化、肝昏迷。高胆红素血症或核黄疸和肝昏迷都可致脑损伤,从而影响小儿智力发育。因此在怀孕时,小儿出生时或出生后都应预防感染,实行新法接生,接生器械及接生员的手应严格消毒,患病的人不能护理小儿,特别是有肝脏疾病的人不能护理小儿,有甲肝、乙肝等肝病的母亲不要喂奶,仔细观察小儿情况,发现小儿黄疸异常应尽早送医院治疗。
黄豆白菜干治病毒性肝炎 [用料]60克黄豆, 45克白菜干, 30克茵陈, 9克郁金, 6克山栀, 6克柴胡,6克通草。
[制用法]黄豆与白菜干煎汤饮服,早晚另煎服茵陈等五味中药。
[功效]舒肝理气,退黄。可治疗病毒性肝炎。
海带牡蛎汤治病毒性肝炎 [用料]50克海带, 30克牡蛎, 30~60克玉米须, 5克柴胡。
[制用法]上四味洗净,放入沙锅中煎煮,去渣取汁。分次服用,每天1剂。
[功效]清热软肾,疏肝利尿。治疗病毒性肝炎、早期肝硬化。
生大黄汤治重症肝炎 [用料] 生大黄50克。
[制用法] 加2碗水,用文火煎至大半碗。每天1次,顿服。大便控制在每天5~7次,药停后大便即可恢复正常,治愈率在80%以上。
[功效]治疗重症肝炎。
银菊茅根汤治病毒性肝炎 [用料] 20克银花, 15克杭白菊, 30克白茅根。
[制用法]水煎服。每天1剂,2次分服。
[功效]清热解毒,护肝养肝。可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
山楂五味子汤治病毒性肝炎 [用料]30克山楂片,20克五味子, 15克白糖。
[制用法]将前两味水煎取汁,加入白糖调服。每天1剂,3次分服。
[功效]破气散淤,敛肺滋肾。可治疗病毒性肝炎之转氨酶高者。
柴胡食醋汤治病毒性肝炎 [用料] 30克柴胡, 100毫升食醋。
[制用法]水煎服。每天1剂,2次分服。
[功效]舒肝化郁,消炎解毒。可治疗病毒性肝炎。
薏米粥治病毒性肝炎 [用料]100克薏米, 20克白糖。
[制用法]按常法将薏米煮粥,加入白糖服食。每天1剂,连服5~7剂。
[功效]健脾利湿,清热排脓。可治疗病毒性肝炎。
苍术赤豆汤治病毒性肝炎 [用料] 30克苍术(包煎), 20克赤小豆。
[制用法] 加水煎煮,吃豆饮汤。每天1剂。
[功效]清热利湿,消炎解毒。可治疗病毒性肝炎。
泥鳅散冲剂治病毒性肝炎 [用料]300克泥鳅。
[制用法]将泥鳅宰杀,去肠杂,洗净,放入烘箱焙干,研为细末。每服10克,每天3次,温开水送服,连服15天。
[功效] 补中益气、祛湿镇邪。可治疗病毒性肝炎之身体消瘦,面色滞暗,食欲减少,两胁疼痛等症状。
茅根小蓟汤治病毒性肝炎 [用料] 100克鲜茅根, 50克鲜小蓟, 10克芝麻,30克白糖。
[制用法]将前三味水煎取汁,加入白糖饮服。每天1剂,连服5~7剂。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利尿,化淤消散。可治疗病毒性肝炎之高热不退,口干,黄疸迅速加深,神昏谵语等。
糖醋猪骨汤治病毒性肝炎 [用料]1000毫升米醋, 500克鲜猪骨, 120克红糖, 120克白糖。
[制用法] 将上4味共入锅内(不加水),煮沸半小时,候冷,取汁备用。每次成人30~40毫升,小儿10~15毫升,每天3次饭后服用。连服1个月。有高热者不适用本方。
[功效]消炎解毒,养肝护肝。可治疗急、慢性病毒性肝炎。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15616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酒精肝的概述
下一篇: 重症肌无力的中医病因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