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需要做哪些检查:
(一)血象: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低,后期淋巴细胞相对增多。有并发症时白细胞计数可增高。
(二)血清和尿淀粉酶测定:90%患者的血清淀粉酶有轻度和中度增高,有助诊断。淀粉酶增高程度往往与腮腺肿胀程度成正比。
(三)血清学检查。
1.中和抗体试验:低滴度如1:2提示特异免疫反应。中和抗体特异性强,但不作常规应用。
2.补体结合与血凝抑制试验:早期及恢复期双份血清测定补体结合及血凝抑制抗体,有显著增长者可确诊(效价4倍以上)。国外采用酶联免疫吸咐法及间接荧光免疫检测IgM抗体,可作早期诊断。
3.病毒分离:早期患者可在唾液、尿、血、脑脊液中分离到病毒。
4.尿 肾脏受累时可出现尿蛋白、红白细胞等,甚至类似肾炎尿的改变。
腮腺炎的症状和预防措施有哪些
腮腺炎的症状和预防措施有哪些,对家长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自己孩子的健康状况,因此我们要特别关心孩子饮食等各方面的安全,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腮腺炎的症状和预防措施有哪些相关内容。
腮腺炎的症状和预防措施有哪些1 什么是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流腮”,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本病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该病毒主要侵犯腮腺,也可侵犯各种腺组织、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几乎所有的器官。除腮腺肿痛外,还可引起脑膜脑炎等症状。
腮腺炎的感染对象多半是儿童,病童间易互相传染,但是只要感染一次,即能终身免疫。腮腺炎的潜伏期约二至三周,会影响唾腺、神经组织,发烧、一个或多个唾液腺肿大且压痛是主要的临床表症。
一年四季都有可能感染腮腺炎,但其中以冬天和春天最为常见,男女的罹病比率并无明显的差异。在1968年有关腮腺炎的疫苗在床实际运用后,腮腺炎的发生率就大为降低了。
流行性腮腺炎的症状
腮腺炎病征包括唾腺肿痛,通常集中在两颊,间中或出现失聪及脑部、胰脏、睾丸或卵巢受感染等并发症。因为腮腺位于两侧面颊近耳垂处,腮腺炎时肿大的腮腺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蔓延,故腮腺炎在民间称为“大嘴巴”。
宝宝被腮腺炎病毒感染后,大约经过2-3周的潜伏期才出现不适症状,爸妈要多加留意宝宝身体情况,以及时发现异常。腮腺肿胀在发病1-3天最明显,以后逐渐消退,约2周肿胀完全退尽。在发病初期的3-5天,可有发热、乏力、不愿吃东西等全身症状。
1、大多数患病宝宝,以耳下肿大和疼痛为最早出现的`表现,少数患病宝宝,表现为在腮腺肿大的1-2天前,出现发烧、头痛、呕吐、食欲不佳等全身不适症状,继而出现一边或两边耳下的疼痛,即腮腺肿起来。
2、患病1-2天后,可有腮腺肿大。表面皮肤紧张、发亮、不红、发热、疼痛明显。张口或吃酸东西时加重。先是一侧腮腺肿大,然后发展为双侧。有时双侧腮腺同时肿大。
3、2-3天后症状突出,体温可达39℃-40℃,在上颌第二臼齿旁颊部粘膜上,可看到肿大的腮腺管口,无脓性分泌物排出。约7-14天痊愈。
按照不同类型的腮腺炎,症状也会有不同:
1、化脓性腮腺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主要是葡萄球菌。症状是发热、白细胞增多,腮腺局部红、肿、痛、热,当病变进入化脓期挤压腮腺可见脓液自导管口流出。
2、病毒性腮腺炎:病毒性腮腺炎通常称之为流行性腮腺炎,较多发生于幼儿或少年时期有传染接触史,可双侧或单侧受累,白细胞不但不增高反而减低或正常,局部症状和化脓性相似,但没有化脓倾向。
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控制措施
(1)切断传播途径,教室要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放学后可用0.2%过氧乙酸消毒。流行期间不宜举行大型集体活动。
(2)患者隔离治疗:隔离患者直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为止,患者的物品、食具等应煮沸或84消毒;
(3)疫苗接种:接种腮腺炎疫苗或含腮腺炎疫苗成份的麻腮二联或麻腮风三联疫苗;
(4)托幼机构、学校加强晨检,教室经常开窗通风;
(5)本病流行季节,避免到人群聚集、空气流动差的公共场所。
(6)出现发热、头痛、腮腺肿痛等,及时去医院诊治。
腮腺炎的症状和预防措施有哪些2 一、 什么是流行性腮腺炎?
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5~15岁儿童最易得病。临床表现病初先发热,有畏寒、头痛、咽痛、食欲不振、全身不适等,腮腺肿大,张口咀嚼及吃酸性食物时胀痛更甚,肿胀于1-3天达到高峰,4-5天后逐渐消退,10-14天可痊愈,大多数患者愈后良好,少数有并发症,如脑膜脑炎、心肌炎等。流行性腮腺炎通过空气借飞沫传染。
二、预防措施
1、虽然孩子都接种过“麻腮风和麻疹”疫苗,但医学观察期间,依然建议家长注意休息,尽量避免带幼儿前往人群密集的地方去,更不要到腮腺炎病人家串门。
2、每天配合班级老师做好幼儿健康观察,以便早发现、早治疗、早隔离。
3、流行性腮腺炎是呼吸道传染病,因此戴口罩能有效阻断传播。
4、勤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5、注意居家开窗通风,每天三次每次不少于半小时。
6、接种疫苗能有效防控病毒的侵袭。
7、在患病期间由于孩子耳垂肿胀可能导致吞咽困难,所以给孩子吃些清淡、易消化食物。
分类: 医疗健康
问题描述:
我得腮腺炎4天了,脸部还是肿的厉害,谁有好的方法?
解析:
腮腺炎
唾液腺有3对,腮腺、舌下腺和颌下腺,其中最大的一对是腮腺。小儿得了腮腺炎后,面部就像打肿脸的胖子。因为腮腺位于两侧面颊近耳垂处,腮腺炎时肿大的腮腺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蔓延,故腮腺炎在民间称为"大嘴巴"。
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病人是传染源,飞沫的吸入是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腮腺炎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角痛,张口或咀嚼时局部感到疼痛。腮腺肿胀在发病1- 3天最明显,以后逐渐消退,约2周肿胀完全退尽。在发病初期的3-5天,可有发热、乏力、不愿吃东西等全身症状。
一旦发现腮腺炎,患儿应立即隔离,卧床休息。饮食宜软、易消化,避免酸辣等 *** 性食物。因为这些食物易剌激唾液腺分泌,导致局部疼痛加剧。要多饮开水,保持口腔清洁,也可用复方硼砂溶液漱口。肿胀部位可用中药外敷,取青黛15克,或中成药如意金黄散15克,用水调匀即可。外敷后可减少局部疼痛,帮助消肿。同时还可服板蓝根冲剂。
一旦小儿得了腮腺炎,应隔离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后才可入托或上学,以免传染给其他小儿。由于腮腺炎容易在托幼机构中流行,因此若发现患儿,应加强晨检工作,对可疑患儿有接触的小朋友,应观察21天,同时预防性口服板蓝根冲剂。一般连续3-5天。有一点要注意,丙种球蛋白对腮腺炎无预防作用。
hebjtt.gov/wangxiufang/jiankang/jkbd/yebd/xejb/hxxt/hx16
wsj.sh.gov/node2/crb/sxy/
zgxl/sljk/crb/lxxsxy
腮腺炎分为化脓性和病毒性两种。
化脓性腮腺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主要是葡萄球菌。常见的病因是1,腮腺分泌机能减退,多见于急性传染病及衰弱的患者;2,腮 腺导管口堵塞;3,腮腺邻近组绢的炎症;
症状是发热、白细胞增多,腮腺局部红、肿、痛、热,当病变进入化脓期挤压腮腺可见脓液自导管口流出。
病毒性通常称之为流行性腮腺炎,较多发生于幼儿或少年时期有传染接触史,可双侧或单侧受累,白细胞不但不增高反而减低或正常,局部症状和化脓性差不多,但没有化脓倾向。
治疗:急性化脓性腮腺炎早期以药物治疗为主,抗菌素,中药荆防败毒散、五味消毒饮;同时采用剌激分泌的方法以保持唾液分泌畅通。如果病程超过一周,进入化脓期,则应进行切开排脓手术。
病毒性腮腺炎没有特效疗法,可以使用前述中药治疗,如果有并发细菌感染的可以使用抗菌素。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15613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重症肌无力的发病机理
下一篇: 重症肌无力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