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 sclerosingcholangitis,PS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以肝内和/或肝外胆管炎症、纤维化为特征的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最终发展为肝硬化。
经内窥镜治疗 治疗包括经十二指肠镜切开Oddi’s括约肌,探条或气囊管扩张胆管狭窄,胆管取石、冲洗或引流,狭窄处放置内支架等措施。实践证明,这是缓解主要胆管狭窄所致黄疸和感染的有效方法,但对高位胆管狭窄无多大作用。仅作扩张、冲洗或引流,引起再狭窄机会多,疗效较差,近年来多采用扩探加内支架治疗。长期置内支架易沉淀胆泥,致管腔逐渐变小、堵塞,从而再引发黄疸或/ 和胆管炎,这是内支架尚需研究的课题。一般放置内支架3 个月左右取除或更换。Gaing等,治疗15例,平均随访20.7个月,支架3~4月取出或更换,全组患者症状均迅速缓解,血生化指标亦不同程度下降,复发性胆管炎5例,均需多次住院治疗。另一报道治疗16 例,内支架平均留置9 天(7~23 天),平均随访9个月,全组症状和生化指标均减轻,无并发症,故主张短周期内支架治疗。
你好, 彻底治愈的可能性比较小,能减缓病情进展,胆管炎不在复发就很好了,现在有黄疸,应先减黄,消除炎症。希望能帮到您,祝早日康复。。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是慢性胆汁淤积性疾病,其特征为肝内外胆管炎症和纤维化,进而导致多灶性胆管狭窄。大多数患者最终发展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失代偿。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肝移植为终末期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惟一有效治疗手段。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多见于年轻男性,而且往往与炎性肠病,尤其是溃疡性结肠炎有关。其起病一般呈隐匿性,可有渐进性加重的乏力,瘙痒和黄疸。以右上腹疼痛和发热为表现的进行性胆管炎发作不常见。一些患者可有肝脾肿大或有肝硬化的表现。该病后期呈门脉高压,腹水,肝功能衰竭等肝硬化失代偿期表现。主要是梗阻性黄疸,呈进行性的缓慢过程。一般无上腹绞痛病史,仅有上腹不适和疼痛,伴有明显的皮肤瘙痒,有食欲减退、恶心和乏力等,少数病人可畏寒和发热。
肝脏、胆道和胰腺的解剖及病理生理学
第1章 肝脏、胆道和胰腺的外科及放射学解剖
第2章 手术病人肝功能的评价
第3章 肝脏血流:生理、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第4章 肝脏再生:与临床的相关性
第5章 肝脏的增生、肥大和萎缩
第6章 胆汁分泌
第7章 胆道病理生理学
7a 胆道梗阻的病理生理学
7b 胆道的功能和引起胆道疼痛的因素
第8章 胰腺生理与功能评估
第9章 肝脏和胆道系统疾病中的内毒素和细胞因子
第10章 肝胆胰外科中的感染问题
第1l章 胰腺癌和胆道癌的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
第12章 肝癌与肝炎的分子生物学
第13章 肝脏免疫学 第14章 肝胆胰疾病的临床检查
第15章 肝胆胰超声
第16章 内镜超声
16a 胆管内镜超声
16b 胰腺的内镜超声
第17章 核医学在肝胆胰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第18章 肝胆胰CT
第19章 肝胆胰磁共振成像
第20章 直接胆管造影术
第21章 血管造影术
第22章 经皮活组织检查
第23章 肝胆胰疾病的术中诊断 第24章 肝胆外科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
第25章 麻醉和术后重症监护
第26章 肝胆外科围手术期的重症监护
第27章 生活质量与肝胆肿瘤 放射和内镜介入技术、胆道支架和插管
第28章 内镜介入技术
第29章 肝胆管介入放射治疗
第30章 胆肠吻合术 第31章 胆石病的自然病程和无症状胆石病
第32章 胆囊炎
第33章 经皮入路治疗胆囊疾病
第34章 胆囊切除技术
第35章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第36章 胆总管结石:临床特征、开腹手术方式和技术
第37章 胆管结石:内镜治疗与经皮取石
第38章 胆囊结石与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方法与时机
第39章 胆囊切除术后问题
第40章 肝内胆管结石 第4l章 胆道闭锁
第42章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第43章 胆道狭窄与胆瘘
43a 良性胆道狭窄
43b 胆瘘 第44章 胰腺炎的定义和分类
第45章 急性胰腺炎的病因、病理生理和诊断评估
第46章 急性胰腺炎及其并发症的处理
第47章 慢性胰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和诊断
第48章 慢性胰腺炎的治疗:保守、内镜及手术治疗 第49章 胆管肿瘤病理学
第50章 胆道良性肿瘤和假瘤
第5l章 胆囊肿瘤
第52章 肝内和肝外胆管癌
肝门部胆管癌的术前处理
肝门部和肝内胆管肿瘤的介入放射技术 第53章 胰腺和壶腹肿瘤的病理学及分类
第54章 胰腺和壶腹周围肿瘤
54a 胰腺癌和壶腹周围癌
54b 胰腺囊性肿瘤
第55章 胰腺和壶腹部肿瘤的姑息治疗
第56章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远端胰腺切除术、胰腺节段切除术、全胰切除术和经十二指肠Vater壶腹切除术
第57章 胰腺内分泌肿瘤的临床诊治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15574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面肌痉挛并发症的预防
下一篇: 绦虫病的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