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绦虫病感染和流行的因素

佚名 2023-11-13 21:40:21

绦虫病感染和流行的因素

绦虫在国内分布较广,见于东北、华北、河南、江苏、云南、广西、贵州、青海、西藏等地,少数民族地区尤多。多发生于东北、华北,内蒙古、西藏等地。

绦虫病患者的年龄不拘,但以21~40岁多见,婴儿则极罕见。男性较女性稍多,但在少数地区肥胖带绦虫病者以女性居多。

造成绦虫病感染和流行的因素是

①饮食习惯与烹调方法:某些地区习惯以新鲜牛肉加盐晒干,放入坛内,加大米饭发酵,作成酸牛肉取食而感染。亦有生熟菜同用一砧板,从生肉脱落的囊尾蚴污染熟食,致素食者亦可患病。南方人喜欢食生猪肉,故感染链状带绦虫者为多;西南及西北地区则以肥胖带绦虫病居多,其患病率5~8倍于链状带绦虫病。

②饲养方法:东北地区常将猪成群放牧,因此吞食人粪机会较多,其囊虫感染率高,感染程度亦较重。大多系单虫感染,但在流行区约半数的患者为多虫感染,每人平均多达8条,最多可达30条。短膜壳绦虫可自身感染虫卵,多者可达3万余条。

猪肉绦虫的致病性

成虫寄生人体小肠,一般多为1条,在某地方性流行区患平均感染的成虫多至2.3~3.8条,中国报道一例最多感染19条。肠绦虫病的临床症状一般轻微。粪便中发现节片是最常见的患者求医原因。少数患者有上腹或全腹隐腹、消化不良、腹泻、体重减轻等症状。偶有因头节固着肠壁而致局部损伤者,少数穿破肠壁或引起肠梗阻。中国报告大腿皮下及甲状腺组织内成虫(虫体分别为15×0.3cm和8cm×0.2cm)异位寄生的病例。 囊尾蚴病是严重危害人体的寄生虫病之一,俗称囊虫病,其危害程度大于绦虫病。危害程度因囊尾蚴寄生的部位和数量而不同。人体感染虫卵的方式有三种:①自体内感染,如绦虫病患者反胃、呕吐时,肠道逆蠕动将孕节反入胃中引起感染。②自体外感染,患者误食自己排出的虫卵而引起再感染。③异体(外来)感染,误食入他人排出的虫卵引起。据报告约有16%~25%的猪带绦虫病患者伴有囊尾蚴病,而囊尾蚴病患者中约55.6%伴有猪带绦虫寄生。
人体寄生的囊尾蚴可由1个至成千个;寄生部位很广,囊尾蚴依次好发于人体的皮下组织、肌肉、脑和眼,其次为心、舌、口、肝、肺、腹膜、上唇、乳房、子宫、神经鞘、骨等。寄生于不同部位的囊尾蚴,其大小和形态也有所不同。在疏松的结缔组织与脑室中的囊尾蚴多呈圆形,大小约5~8mm;在肌肉中略伸长;在脑氏部的长2.5mm,且可具分支或葡萄样突起,称为葡萄状囊尾蚴。
人体囊尾蚴病依其主要寄生部位可分为三类:1.皮下及肌肉囊尾蚴病 囊尾蚴位于皮下或粘膜下,肌肉中,形成结节。数目可由1个至数千个。以躯干和头部较多,四肢较少。结节在皮下呈圆形或椭圆形,约0.5~1.5cm,硬度近似软骨,手可触及,与皮下组织无粘连,无压痛。常分批出现,并可自行逐渐消失。感染轻时可无症状。寄生数量多时,可自觉肌肉酸痛无力,发胀、麻木或呈假性肌胎大症等。
2.脑囊尾蚴病 由于囊尾蚴在脑内寄生部位与感染程度不同,以及囊尾蚴本身的情况与宿主对寄生虫的反应也不同,脑囊尾蚴病的临床症状极为复杂,可全无症状,但有的可引起猝死。通常病程缓慢,囊尾蚴病发病时间以1个月至1年为最多,最长可达30年。癫痫发作,颅内压增高,精神症状是脑囊尾蚴病的三大主要症状,以癫痫发作最多见。据资料记载,1590例脑囊虫病患者中,有癫痫发作的占61%。囊尾蚴寄生于脑实质、蛛网膜下腔和脑室均可使颅内压增高;对315例脑囊尾蚴病患者进行了腰穿检查,发现38.4%患者的颅内压增高。神经疾患和脑血流障碍症状如记忆力减退,视力下降及精神症状,其他可有头痛头晕、呕吐、神志不清、失语、肢麻、局部抽搐、听力障碍、精神障碍、痴呆、偏瘫和失明等。最近中国学者提出脑囊尾蚴病的临床分型是:①癫痫型;②脑实质型;③蛛网膜下腔型;④脑室型;⑤混合型;⑥亚临床型,其中以癫痫型为最多见。不同型患者的临床表现和严重性不同,治疗原则与预后也不一样。
脑囊尾蚴病患者在脑炎的发病上起诱导作用,并可使脑炎病变加重而致死亡。
3.眼囊尾蚴病 囊尾蚴可寄生在眼的任何部位,但绝大多数在眼球深部,玻璃体(51.6%),及视网膜下(37.1%)寄生。通常累及单眼。症状轻者表现为视力障碍,常可见虫体蠕动,重者可失明。对452例眼囊尾蚴病患者做了眼底检查,其中39.16%的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眼底异常,其中,视神经乳头水肿者占25%,有5%患者视神经萎缩,有41例表现为视神经水肿合并出血。在眼部症状发生之前,约有11%患者有发烧史,29%的患者发生头痛,眼内囊尾蚴的寿命约为1~2年。眼内囊尾蚴存活时,一般患者尚能忍受。但囊尾蚴一旦死亡,虫体的分解物可产生强烈刺激,造成眼内组织变化,玻璃体混浊、视网膜脱离、视神经萎缩,并发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等终致眼球萎缩而失明。

除了吃生食,还有什么行为容易感染寄生虫?

? ? ? ? ?

? ? ? ? ?除了吃生食,经常饮用生水,以及不洗手或不按规程洗手等行为,也容易感染寄生虫病。

? ? ? ? 据媒体报道,近日,广东的王女士颅内被发现猪肉绦虫,很可能与常吃生鱼片等有关。另外,不直接吃生食也有感染寄生虫的风险,比如砧板没做到生熟分开。

? ? ? ? 其实,据医学文献记载,寄生虫指具有致病性的低等真核生物,可作为病原体,也可作为媒介进而传播疾病。寄生虫在宿主或寄主体内或附着于体外,进而获取维持其生存、发育或者繁殖所需的营养。人若受到寄生在其脑部的寄生虫攻击,其反应能力将会相应降低。

? ? ? ?俗话说,病从口入。很多小伙伴们认为,不少生鲜食材因为味道鲜美,食用时口感新鲜,因此很受小伙伴们欢迎,如生鱼片等食材生食味道鲜美,但并未考虑到食用生鲜所带来的副作用。此次广东珠海王女士因常吃生食,导致在其脑中出现寄生虫,确实给小伙伴们敲响了常吃生食的警钟。在日常生活中,寄生虫病多数是通过食用感染食物而致病的,为避免患上寄生虫病,在日常生活中,小伙伴们吃的食物一定要煮熟,才能有效杀死寄生虫。除了不吃生食,经常饮用生水,以及不洗手或不按规程洗手等行为,也容易感染寄生虫病: ??

? ? ? ?一是经常饮用生水,会导致体内生长寄生虫。经常饮用生水,会导致体生长寄生虫。据媒体报道,41岁的湖南郴州曹先生从两年多前开始就出现癫痫、头晕等症状,一直未找到病因,家人陪其就医治疗。入院后,医生对他进行了完善的磁共振及寄生虫等检查,明确诊断其为寄生虫脑病,后医生经手术,在其大脑中取出一条14厘米长的寄生虫。后来曹先生称,其在老家生活时,经常饮未经烧开的井水,干农活时口渴了就直接喝山上的泉水。医生分析,曹先生头部寄生虫与其常年饮用生水有很大关系,生水中有可能存在这种寄生虫。饮用生水后,寄生虫会进入人体,将穿过肠壁到达人体的大脑、眼睛、胸部、乳房、外阴等脏器,严重结果将导致失明、瘫痪,甚至会危及生命。

? ? ? ? 二是不洗手或不按规程洗手,会导致体内生长寄生虫。据有关医学文献记载,人体一只手的皮肤上,大约至少含有4-40万个细菌。如果饭前便后不洗手,或者不按规程洗手,将导致体内生长寄生虫。有些有些小伙伴未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还用手继续触摸食物或进食,就极有可能被感染上寄生虫病。

? ? ? ? 俗话说,好的习惯成就一生。预防和避免感染寄生虫病,就要从不吃生食做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及经常运动,增强自身免疫力等方面做起,就会有效防止感染寄生虫病。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15572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