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肝胃不和、肝气郁结、痰瘀阻络型
1、临床表现
肝区胀痛、胸闷不舒、倦怠乏力、善叹息、恶心纳呆,并随着情志变化而增减,肝脏肿大或不肿,舌质暗红、苔薄白腻、脉玄细。
2、病因病机
由于情志不舒、肝郁气滞、气滞血瘀、湿痰内停,造成脂肪肝的发生。
3、治疗原则
疏肝理气、化痰祛瘀。
脂肪性肝病属于不良生活方式相关的慢性肝病需长期综合治疗,合理膳食戒烟限酒,体育锻炼保持良好心态,谨慎用药是治疗脂肪肝的基本方法祛除病因和危险因素,如,坚持,戒酒,停用可疑肝毒药物,或脱离接触毒物质,减少体重和腰围,可使,单纯性脂肪肝完全消退,并可促进肝脏炎症损伤和纤维化的,缓解,抗炎保肝药物主要用于肝酶持续增高,以及脂肪性肝炎,和纤维化患者,对于并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代谢紊乱,的,脂肪肝患者,还要根据相关指南,选用降血压调血脂降血糖等药物,防治,大。血和心血管并发症。中医在我国有上千年的历史博大精深,治疗脂肪肝是有效果的。以下结果来自百度健康,脂肪肝吃中药是可以调理好的,脂肪肝,一般表现为肝区胀痛胸闷不舒,倦怠乏力恶心,奈,呆,单,叹息,并随着情志变化而增减,肝脏肿大等症状症状症状症状症状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滞血瘀,诗坛内庭,肝郁气滞,而造成的,轻度脂肪肝,通过辨证治疗,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当归牡蛎汤,大柴胡汤,防风通圣散,葛根芩连汤等方剂调理,至于效果是很好的,绝大多数脂肪肝是可以治愈的,中重度脂肪肝,是一个比较长的治疗过程,患者需要做好长期调整的心理准备,平时,可以。有山占五味子杰宁子制何首乌等养肝类中药来泡水喝,同时可多吃对脂肪肝有意的高纤维类的食物有玉米麸粗麦粉糙米豆类海带木耳坚果等。因为肝脏是人体最主要的代谢器官,所以脂肪肝造成肝功能损伤会对多脏器功能造成影响。脂肪肝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掉不良的饮酒,习惯平时还要将个人的体重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养成规律,健康的生活。
1.脂肪肝中药偏方1-丹参陈皮膏
【药方】丹参100克,陈皮30克,蜂蜜100毫升
【用法】丹参、陈皮加水煎,去渣取浓汁加蜂蜜收膏。每次20毫升,每日2次。
【功效】活血化瘀、行气祛痰。适用于气滞血瘀型脂肪肝。
2.脂肪肝中药偏方2-佛手香橼汤
【药方】佛手、香橼各6克,白糖适量。
【用法】佛手、香橼加水煎,去渣取汁加白糖调匀,每日2次。
【功效】疏肝解郁、理气化痰。适用于肝郁气滞型脂肪肝。
3.脂肪肝中药偏方3-丹参山楂蜜饮
【药方】丹参、山楂各15克,檀香9克,炙甘草3克,蜂蜜30毫升。
【用法】佛手、香橼加水煎,去渣取汁加蜂蜜,再煎几沸,每日2次。
【功效】活血化瘀、疏肝健脾。适用于瘀血阻络型脂肪肝。
还有适当增加运动,促进体内脂肪消耗。另外辅助饮用九味甘夲青茶,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改善肝功能,清肝利胆健脾护肝,有助于改善酒精肝患者多种症状,起到标本同治酒精肝的目的。
希望能解决您的问题。
满意请采纳。
近十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脂肪肝的发生也逐年升高。具相关资料显示肝癌是全球最常见的癌症之一。患有脂肪肝的人越来越多,最主要原因是由于生活和饮食的不良习惯造成。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有脂肪肝?哪些中药能治疗脂肪肝?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
1、山楂
其性微温味酸甘。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其“化饮食,消肉积……消滞血胀痛。”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山楂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减慢心率,扩张冠状血管,具有降血压、降血脂等作用。可食用山楂果、山楂糕,每次10克左右,每日2次,饭后服。
2、大黄
是一味泻下通便、清热解毒的良药,一般都用于急性热病之大便秘结。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其除有泻下通便作用外,还有降血压、降胆固醇作用。小量常服,对肥胖病、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患者均有良好的作用。选上好大黄,研成细末,装入胶囊。每次2粒,每日2次,饭后服。服后若见便稀量多时,应停服或减少用量。
3、枸杞子
味甘,性平。中医学认为其能补肝阴、养肝血、益精明目。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枸杞子能降血糖,抑制脂肪在肝细胞内沉积,促进肝细胞新生,并有降压功效。每次10~15克,可用以煮粥、制作菜肴,亦可冲泡代茶常饮。
4、何首乌
即加工制熟的何首乌。制首乌性温,味甘苦。中医认为制首乌是一味补益强身、延年益寿的良药。现代实验证实,首乌具有降血脂、降血糖、软化血管和降血压的功效。用法:每次10~15克煎汤服,每日1~2次。
5、决明子
又名草决明,其性微寒,味甘苦。炒熟用,具有清肝明目、养阴清热、润肠通便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决明子水浸剂和乙醇浸剂有降血压、降血脂和通便的作用。用法:每次10克,泡水代茶饮。可常年饮用,尤以夏季为宜。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脂肪肝
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弥漫性肝病,如能及时诊治可使其逆转。反之,部分病人可发展为脂肪性肝炎,甚至肝硬化。因此,尽早发现对阻止脂肪肝进展和改善预后十分重要。
关于脂肪肝的诊断,过去必须根据肝穿刺病理检查进行确诊,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特别是CT、MRI及超声显像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不再经肝穿刺活检即能得到比较准确的临床诊断。
由于脂肪肝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指标,而肝穿刺活检又有创伤性,现主要采用B超和CT诊断脂肪肝。现已证实,通过影像学检查不仅可筛选脂肪肝,并能确定诊断。鉴于B超诊断脂肪肝具有经济、迅速、无创伤等优点,因此,定期给脂肪肝高危人群作肝脏B超检查是早期发现脂肪肝的最佳方法。
所谓脂肪肝高危人群是指存在脂肪肝发病的危险性比普通人群发生脂肪肝要高。脂肪肝的高危人群主要包括:
1、有肥胖症的人,特别是内脏脂肪性肥胖病人。
2、有糖尿病的人,特别是成年型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病人。
3、长期大量饮酒者。
4、有高脂血症的人,特别是有血液甘油三酯升高者。
5、长期服用损肝药物者以及有肥胖症、糖尿病和脂肪肝家族史的人。
中医中药,辨证施治:许多中药如丹参、川芎、决明子、山楂、泽泻等对于脂肪肝有效,可按照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组方,以减轻症状。但应注意中药治疗脂肪肝并非十分有效,且长期服用中药也有毒副作用。
一般西医认为当脂类储积过多时,即被认为患上脂肪肝。当脂类储积超过肝脏自重10%~25%时,称中度脂肪肝。当脂类储积超过肝脏自重25%~50%时,称重度脂肪肝。中、轻度脂肪肝可无任何症状。
慢性肝炎患者因限制体力活动,可造成21%的病人继发脂肪肝。妊娠后期妇女因同样原因可引起急性脂肪肝。糖尿病人伴发脂肪肝的发病率是25%。持续酗酒10年以上的患者,90%可产生脂肪肝,它是酒精性肝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病。
中医认为脂肪肝属于积聚与瘀痰范畴。可有舌质暗,有紫点,有瘀斑,有腻苔,约占65%。该病发生机理以气滞血瘀为本,以肝胆湿热为标。以饮食不节、情绪不佳、肝失疏泄为诱因,以气滞于内、肝络阻塞、脾失健运、浊邪害清、气血痰瘀互结于胁下为基本病机。按照所述病机,脂肪肝可分为4型,其治法如下:
1、气滞型---治法为疏肝解郁,行气和中。方当以柴胡疏肝散与逍遥散和方。
全方特点:理气为主,兼有行血,调肝为重,佐以健脾,柴胡为升,枳壳为降。
主要药物为:柴胡10克、枳壳6克、白芍15克、甘草6克、当归10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泽泻15克。
2、血瘀型---方法为疏肝养血,活血化瘀。以膈下逐瘀汤为主加减。
全方特点:气血双调,养血破瘀,以降为主,降中有升。
主要药物为:桃仁6克、川楝子6克、元胡6克、五灵脂10克、丹参10克、川芎10克、草决明6克、山楂15克。
3、湿热型---疗法为祛湿化浊,清热解毒。方用平胃散加减。
全剂要点:行气理气,分利湿热。
主要药物为:苍术10克、厚朴6克、青皮10克、陈皮6克、车前子15克、荷叶20克、泽泻15克、甘草6克。
4、痰瘀型---方法为柔肝养血,化浊消瘀。以旋复花汤和大黄蔗虫丸和方加减。
全方特点:通利三焦,利胆降浊,化痰消瘀。
主要药物为:青黛15克、昆布10克、栀子15克、茵陈6克、大黄10克、蔗虫15克、首乌15克、郁金6克。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15501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脂肪肝的药物治疗
下一篇: 肺吸虫病的体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