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治疗癫痫常用方剂

祝由网 2023-11-13 15:18:42

治疗癫痫常用方剂

一、常用方剂

1.涤痰汤

半夏(姜制)、胆南星、橘红、枳实、茯苓、人参、菖蒲、竹茹、甘草、生姜、大枣。功能清热,化痰开窍。适用于 癫痫痰火内闭而见心烦失眠,咯痰不爽,内热,口臭,便秘,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2.龙胆泻肝汤

栀子、龙胆草、黄芩、泽泻、车前子、木通、当归、生地、柴胡、生甘草。功能清肝泻火,适用于 癫痫肝郁化火、痰热内闭而见心烦,口干苦,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3.六君子汤

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半夏、陈皮。功能益气健脾,化痰定痫。适用于 癫痫心脾两虚证见倦怠乏力,心悸少寐,声低气怯,舌淡苔白腻,脉细。

4。大补元煎

生晒参、山药、山萸肉,熟地、枸杞子,杜仲,当归、炙甘草。功能滋补肝肾,适用于 癫痫肝肾不足,证见头晕目眩,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舌淡红,苔薄白腻,脉弦细。

5,通窍活血汤

赤芍、川芎、桃仁、红花、老葱、鲜姜、红枣、麝香(绢包),黄酒适量。功能活血化瘀,通络定痫,用于外伤性 癫痫。

6.柴胡桂枝汤

柴胡、黄芩、人参、芍药、桂枝、甘草、生姜、大枣,原方为《金匮要略》治疗“心腹卒中痛”,功能为发散表邪,和解少阳。现用于治疗 癫痫证见反复发作,心下支结,不能饮食,口苦,苔白,脉浮或弦。

7.风引汤

大黄、干姜、龙骨、桂枝、甘草、牡蛎、寒水石、滑石(单包)、赤石脂、白石脂;紫石英、石膏。功能重镇潜阳,清热熄风,为《金匮要略》方“治大人风引,少小惊痫痪疯,日数十发”。现用于治疗肝阳亢盛,风邪内动之 癫痫。

8.镇肝熄风汤

怀牛膝、生代赭石、生龙骨、生牡蛎、生龟板、杭白芍、玄参、天冬、川楝子、生麦芽、茵陈、甘草。功能镇肝熄风,滋阴潜阳。适用厂阳亢动风之 癫痫,证见心中烦热,面色潮红,头目眩晕,甚则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四肢抽搐,脉弦有力。加减:抽搐加全蝎、蜈蚣;痰多者加胆南星、菖蒲。

9.羚角钩藤汤

羚角片、桑叶、川贝、生地、钩藤、菊花、茯神木、白芍、生甘草、淡竹茹。功能清热凉肝,化痰熄风。主治热极生风,高热不退,痉厥抽搐,舌绛而干,脉弦数,主要用于热性惊厥。

10.黄芪赤风汤

黄芪、赤芍、防风。是清代著名医家王清任补气行瘀代表方之一。现用于治疗 癫痫气虚血瘀证。用于脑外伤后 癫痫,脑部各种炎症刺激粘连导致的 癫痫。

11.大定风珠

生地、麦冬、阿胶(烊化)、鸡子黄、醋龟板、白芍、火麻仁、五味子、生牡蛎、炙甘草、生鳖甲。功能育阴潜阳,养肝熄风,主治肝肾阴虚动风之 癫痫。

12.滋阴宁神汤

当归、川芎、白芍、熟地、茯神、白术、人参、远志、酸枣仁、甘草、黄连、生姜。功能滋阴养血,安神定痫。用于 癫痫阴血亏虚者,证见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抽搐,醒后头晕、心悸,唇甲淡白,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13.酸枣仁汤

酸枣仁、知母、川芎、茯苓、甘草。功能滋阴养肝,益血安神,用于心血亏虚型 癫痫,证见虚烦失眠,心悸,舌红,脉细。

14.甘麦大枣汤

甘草、淮小麦、大枣。功能益气,养心安神,用于心肝血虚之痫证。证见心悸,失眠,抽搐。

15.星香二陈汤

胆南星、木香、陈皮、半夏、茯苓、紫石英、甘草、生姜。功能祛风化痰定痫,主治风痰痫证。证见发作前头晕、胸闷,恶心欲呕,随即猝倒、四肢抽搐,吐白沫,脉多滑大,舌苔白厚腻。

16.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柴胡、龙骨、牡蛎、人参、黄芩、铅丹、桂枝、茯苓、半夏、大黄、生姜、大枣。原用于伤寒往来寒热,胸胁苦满,烦躁,惊狂不安。功能疏肝泻热,重镇安神,现用于 癫痫反复发作,胸胁胀满,失眠易惊,善太息,脉弦滑者。

17.清心温胆汤

 法半夏、陈皮、枳实、白术、当归、白芍、黄连(姜制)、麦冬、远志、石菖蒲、竹茹、茯苓、党参、川芎、甘草、生姜。功能平肝解郁,清火化痰。主治气血两虚又兼有痰火之痫证,对于 癫痫属于虚实夹杂者尤为适宜。

18.驱风化痰汤

党参、白术、茯苓、当归、白芍、甘草、半夏、陈皮、川芎、桔梗、远志、天麻、黄芩、枳实、胆南星、瓜蒌仁、制白附子、白僵蚕、川黄连、生姜。功能祛风泻火,除痰利窍。用于痰涎壅盛之五痫。尤适用于痫证日久,正气已虚,痰湿阻于清窍所见头晕,无力者。

19.续命汤

竹沥、生地黄汁、龙齿、生姜、防风、麻黄、防己、附子、石膏、桂心。功能养血祛风,清热定痫,化痰镇惊。主治风热夹痰之 癫痫。

20.钩藤饮

钩藤、黄芩、犀角、石膏、龙齿、升麻、甘草、竹叶、麝香(单包)。功能清热熄风、镇肝定痫。用于小儿各型 癫痫证见心肝热盛者,以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要点。

21.大续命汤

肉桂、附子、石膏、防己、麻黄、防风、龙齿、生姜,水煎取汁加竹沥、生地汁频服。功能化痰镇惊,通阳祛风。用于 癫痫强直阵挛发作,证见抽搐强直,舌红,脉弦滑数。加减:热盛重用石膏、防己;痰多加天竺黄、菖蒲、远志。

22.白羊藓汤

白羊藓(白藓皮)、蚱蝉、大黄、甘草、钩藤皮、细辛、牛黄、蛇退皮(蛇蜕)。功能镇惊定痫,除痰清热。主治小儿风痫,现用于肌阵挛性 癫痫。

癫痫(羊癫疯)治疗药方.

病情分析:你好,治疗癫痫建议你用传统中药天麻,琥珀,羚羊角,麝香,柴胡,桂枝,石菖蒲,青阳参,白僵蚕,钩藤,羊痫草,珍珠母,铁胆粉,龙戟草,甘草治疗, 这些中药具有扶正祛邪,安神镇静,活血化淤,祛湿化痰,醒脑开窍、健脾补气、填精益髓等功效,从根本上调理脏腑机能,是彻底治愈癫痫病这一顽症的最佳治疗方案。
意见建议:你一定要树立信心,日常生活避免精神刺激,戒烟忌酒,才有利于疾病的康复,祝你早日康复!

中医都有哪些药方可以治癫痫?

(一)口服中药 中药药方较多。其中以礞石滚痰散最为有名,效果较佳。 配伍:青礞石、海浮石、沉香、人参等 服用方法:口服。 疗效:适合治疗外伤、脑伤、脑膜炎及儿童癫痫,局限性为对开颅手术引发的癫痫效果不佳。 评价:治疗176例各类癫痫,其中康复151例,康复标准为停药后3年未发作。 (二)体针 ①取穴 主穴:大椎、腰奇、水沟、后溪。 配穴:百会、陶道、鸠尾、内关、神门、丰隆、筋缩、太冲。 ②治法 以主穴为主,据症情酌取配穴2~3穴,大椎穴以26号针,上斜30度角进针1.5寸左右,当病人有触电感,即退出几分留针。腰奇亦须深刺、重刺(针深1.0~1.2寸)。主穴留针15分钟,配穴一般不留针。大椎、腰奇去针后可加拔火罐。每日1次或隔日1次。 ③疗效评价 疗效标准:1、显效:针刺后半年以上未发作或发作明显减少(减少75%以上),发作持续时间明显缩短;2、有效:针刺后发作减少(减少25%以上),发作持续时间缩短;3、无效:治疗前后变化不大,或一度好转,后又恢复至治疗前状态。 以上法治疗149例。总有效率65%~88.9%[6,7]。 (三)穴位注射 ①取穴 主穴:分2组。1、间使、外关;2、神门、后溪。 配穴:分2组,与上对应。1、鸠尾、百会、章门、本神、大陵;2、鱼际、阳溪、三阴交、足三里、丰隆。 ②治法 药液:05%普鲁卡因生理盐水溶液、维生素B1注射液(含量100毫克/2毫升),任取一种。 每次选一组穴(主穴均取,配穴取1~2穴)。以5号齿科针头深刺得气或出现感传后,推入药液。普鲁卡因每穴注入5毫升(间使、足三里须10毫升),维生素B1每穴0.3~0.5毫升。每日一组,交替轮用,10次1疗程。 ③疗效评价 治疗145例,有效率为82.1%[8]。 (四)头针 ①取穴 主穴:额中线、顶中线、顶旁1线、病灶相应区、癫痫区。 配穴:情感区、感觉区、胸腔区、枕上正中线。 病灶相应区位置:须依照脑电图表现,确定其病灶部位,在相应的头皮区域取穴,主额、顶、枕、颞等区。 情感区位置:在运动区前,距该区4.5厘米的平行线上。 癫痫区位置:风池向内1寸再向上1寸,在斜方肌尽头处。 ②治法 主穴每次只取一区,根据症状(如精神运动性癫痫加情感区,肢体感觉异常加感觉区等)或疗效情况酌配配穴1~2穴。以26号或28号毫针,进针达到所需深度(长度),快速大幅度捻转1分钟,频率200次/分钟以上,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以同法运针1次。亦可接通G6805电针仪,密波脉冲频率50~240次/分钟,输出量以患者能耐受的强度为宜,时间15~120分钟。 ③疗效评价 共观察228例,有效率在67.71~100%之间。其中98例曾作1~6年随访,结果显效65例(66.3%),有效23例(23.5%),总有效率89.8%[9~12,16]。 (五)拔罐 ①取穴 主穴:会阳、长强。 ②治法 先将被褥分层叠成斜梯形,嘱患者伏卧其上,头胸部降低,臀部垫高,并使两股略分开,暴露 会阳及长强。先在该穴区进行严密消毒。术者一手之中指置患者督脉上,食指与无名指置于两侧之膀胱经,自大椎与大杼穴至长强与白环俞穴处,从上而下推按三遍。然后取三棱针对准会阳(双侧)、长强,迅速点刺,深约0.3厘米。立即用抽气罐吸拔。留罐3分钟后起罐。接着再重复上法推按、拔罐。如此反覆进行3~5遍。吸拔物为血液和淡黄色粘液,一般开始时其量较多,拔2~3次后逐渐减少,以粘液出尽为止。每周治疗二次,癫痫发作频繁者,可隔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间隔5天,再行第二疗程。若作巩固治疗,可每周一次,不计疗程。治疗前长期服用抗癫痫药者,可嘱其逐渐减量。 (六)芒针 ①取穴 主穴:神道透腰阳关、神道透大椎、腰奇透腰阳关。 配穴:额三针、昼发加申脉,夜发加照海,体虚加是三里,关元,失眠加神门、三阳交;痰多加丰隆、膻中。 ②治法 主穴及配穴之额三针一般均选,余穴据症而加。背穴用0.6~1.5尺芒针进行透刺。额三针取双侧眉冲沿膀胱经透刺2针,以此连线的等边三角形另一顶点处沿督脉经透刺,余穴按常规刺法。针刺得气后,背部穴位以中等频率捻转1分钟,平补平泻法。其余穴位按证候用补法或泻法,留针30分钟。每日1次(如每周发作>3次者,每日2次),15天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天。 ③疗效评价 共治70例,结果治愈19例,显效22例,有效2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2.9%[17]。 (七)穴位敷贴 ①取穴 主穴:大椎、腰俞。 ②治法 敷药制备:活斑蝥捣碎备用,白矾和麝香另研备用。 先在选好穴位消毒后,用消毒瓷片划破所选穴位皮肤,轻微出血,在出血处拔火罐,约1~2个小时。取下火罐,将斑蝥、白矾和麝香自下而上依次敷于出血处,最后用风湿膏固定,保留3天,每周贴药1次,每4次为一疗程。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15488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