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肠结核的预防,应着重在肠外结核的早期诊断与积极治疗。广泛进行有关结核病的卫生宣教,教育肺结核或喉结核患者不要吞咽唾液,并保持大便通畅。日常生活应注意饮食卫生,在公共场所进餐时提倡用一次性碗筷进餐,牛奶应经过灭菌消毒。
肠结核的治疗目的是消除症状,改善全身情况,促使病灶愈合及防止肠梗阻、肠穿孔等并发症。
(1)休息与营养:休息与营养可加强患者的抵抗力,是治疗的基础。活动性肠结核须卧床休息,积极改善营养,对消瘦、营养不良和因胃肠症状而妨碍进食者,宜予以静脉内高营养治疗。
(2)抗结核治疗:应做到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和全程用药。目前为了使病人早日康复,防止耐药性的产生,多采用短程疗法,疗程为6~9个月,一般用异烟肼与利福平联合用药;伴严重肠外结核者,宜加链霉素或吡嗪酰胺或乙胺丁醇,三联用药1~1.5年。
(3)对症治疗:腹痛可用颠茄、阿托品和其他抗胆碱能药物。摄入不足或腹泻严重者,应补充液体与钾盐,防止水、电解质与酸碱失衡。对不完全性肠梗阻的病人,不仅要按上述对症治疗外,还需配合胃肠减压,以缓解梗阻近段肠曲的膨胀与潴留。
(4)手术治疗:适用于完全性肠梗阻、急性或慢性肠穿孔引起的粪瘘以及肠道大出血等内科治疗无效者。此外,对增生型结核也可考虑部分手术治疗。
本病的预后取决于能否早期诊断治疗。肠结核早期病变是可逆的,经适当治疗可完全痊愈;如果病程已至后期,即使给予合理、足量的抗结核药物治疗,各种并发症也难免发生。
肠息肉是肠黏膜过度增生形成凸入肠道的赘生物,根据病理分为腺瘤性息肉、错构瘤性息 肉、炎性及增生性息肉。肠息肉的肠镜检出率为10%~20%,其中腺瘤性息肉发病率约占 70%,腺瘤性息肉是一种癌前病变,与肠癌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肠道为什么会发生息肉,预防措施有哪些?
肠息肉
先说说引起肠息肉的原因1、遗传因素:某些息肉病的发生与遗传有关,一般认为,肠息肉的形成与基因突变和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最常见的是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经典的患者从十几岁就开始长息肉,肠子里面有成千上百的息肉,如果不治疗,这些息肉百分之百会癌变。家族成员中有人患有腺瘤性息肉时,其他成员发生结直肠息肉的可能性明显升高,尤其是家族性息肉病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性。这种肠息肉是无法预防的,只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2、不良生活及饮食习惯:吸烟与腺瘤性息肉密切相关,吸烟史在20年以内者大多发生小的腺瘤,而吸烟史在20年以上者大多伴发大的腺瘤。高脂肪、高蛋白(尤其红肉)、低纤维饮食容易发生结肠息肉,膳食中脂肪类成分超过40%是形成肠息肉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脂肪摄入不超过膳食的15%,肠息肉的发病率较低。
高脂肪高蛋白饮食
3、肠道感染:肠道感染可能由细菌、病毒、寄生虫感染引起,一般炎性息肉与肠道慢性炎症有关,腺瘤性息肉的发生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结肠黏膜的慢性炎症病变是导致炎症性息肉发生的主要原因,最多见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以及阿米巴痢疾、肠道血吸虫和肠结核等,也见于结肠手术后吻合口部位。
4、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钙、维生素 D、叶酸的缺乏也是促进息肉的危险因素。
5、代谢异常:代谢异常包括:超重、肥胖(尤其腹型肥胖)、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代谢综合征。这些代谢异常可引起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胰岛素生长因子水平的升高等等,进而会通过增加细胞增生和减少细胞凋亡而影响肠息肉的产生。
肥胖
6、肠道菌群失调:正常情况下,肠道微生态保持平衡状态。如果益生菌减少、致病菌增加,则可能导致结肠黏膜的慢性炎症,继而发生结肠息肉。
7、粪便和机械性损伤:粪便粗渣和异物长期刺激肠粘膜上皮,以及其它原因造成直肠粘膜损伤,使细胞出现异常增生,形成息肉。便秘会延长肠道中致癌物质停留的时间。若便秘人群乱用通便的药物,大部分药物里面含有蒽醌类物质,增强了细胞增殖活性,抑制细胞凋亡,同时也会让DNA变异,最终引起肠道息肉。
预防肠息肉有哪些措施?一、药物预防
1、非甾体类抗炎药:目前临床研究最多和使用最多的非甾体类抗炎药物,规则服用阿司匹林可减少息肉发生、复发、降低息肉癌变率。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每天100 mg,连续口服二年,腺瘤性肠息肉的发生率下降27%、增生性息肉下降8%,另一项研究采用同样方法口服,肠息肉切除术后一年,息肉复发率下降60%。舒林酸是国内临床最早用于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它能延缓息肉的生长和降低癌变机会,从而减少结肠切除率。塞来昔布是一种新型的非甾体抗炎药,因为消化道副反应相对较轻,目前临床较为常用。动物试险已证实能预防小鼠肠息肉的形成。长期使用费用较高、仍存在一定药物反应。
阿司匹林
2、二甲双胍:是治疗糖尿病的基本用药,目前研究发现对肠息肉的预防有一定作用。一项51991例的研究发现,该药并不能降低糖尿病人肠息肉的发生率,但能降低肠息肉癌变风险49%。日本一项针对498例肠息肉切除复发研究发现,低剂量每天250 mg口服一年,肠镜检查复发率38%,未用药者复发率56%,该药容易获得、价廉、副作用小、容易进行更多病例数的临床研究,可望能成为肠息肉切除术后预防复发的药物。
二甲双胍
3、别嘌呤醇:是治疗痛风的常用药,最近一项针对肠息肉发病机制的研究发现,每天口服100~300 mg后肠息肉组织中氧化活性炎性因子NF-kb明显下降,提示该药具有潜预防和治疗息肉的临床价值。该药有容易获得、价廉、长期应用副作用小等特点。
4、钙剂和维生素D:动物研究发现缺乏钙导致结肠细胞过度生长;临床研究发现每天补钙1200 mg可降低14%~35%的肠道增生息肉发生风险,并可降低息肉的复发,但可增加锯齿样息肉发生风险。普遍认为从饮食中摄取钙对预防肠息肉形成是有益和安全的。
5、植物提取物:姜黄素从中药姜黄中提取的姜黄素,医学上具有降脂、抗炎、抗氧化、抗肿瘤、利胆等作用。一项对家族性息肉病的研究发现,每天被给予480 mg的姜黄素,以及20 mg的槲皮素,六个月后,息肉数量减少了60%,息肉缩小了一半。其它多种植物提取物如杨梅素、斗百灵、萝卜硫素等对预防肠息肉均有一定的疗效,有希望成为未来临床预防肠息肉药物的开拓领域。
二、饮食预防
1、少吃高脂肪、高蛋白食物:红肉(猪、牛、羊肉等)含有亚铁血红素、让肉色更红的亚硝酸盐、高温烹饪产生的杂环胺混合物等,这些均可刺激肠息肉和大肠癌的发生。肉类中含有过多的饱和脂肪酸,过多摄入会刺激身体产生过多的胆汁,胆汁在大肠内滞留会转化为一种致癌物质戊酸。饱和脂肪中含较多的花生四烯酸,可以促进肠上皮细异常生长成息肉,甚至癌变。
2、多吃膳食纤维:膳食纤维不被人体吸收,进入大肠后促进肠道蠕动、减少食物和潜在的致癌物在肠道中停留时间。含膳食纤维丰富的的食物有粗粮,比如说小米、玉米、大麦、燕、麦荞麦。还有一些蔬菜水果,比如说芹菜、韭菜、菠菜、白菜、苹果、香蕉、橘子、桃子等等。
多吃蔬菜水果
3、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蔬菜水果含有丰富维生素和矿物质,比如菠菜、青椒、西兰花、番茄、辣椒、红甜椒、胡萝卜、南瓜、黄椒、紫甘蓝、鳄梨、芒果、橙子等。
三、改变生活习惯
1、戒烟限酒:吸烟、过量饮酒都会增加结肠息肉和结肠癌的风险。女性每天饮酒不应超过150 ml 葡萄酒,或者360 ml 啤酒,或40 ml 白酒,而男性则不应超过女性的两倍。如果你有结肠癌家族史,那尤其应该减少吸烟和饮酒来降低发病风险。
2、加强体育锻炼:建议每周五次,每次至少30分钟的运动。如果每天能进行45分钟的中等强度的运动,则在降低肠息肉风险方面效果更佳。
经常运动
四、治疗肠道疾病
肠道感染和肠道菌群失调与肠息肉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对于肠道的慢性炎症应积极进行治疗,同时避免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减少菌群失调的发生,可以适当应用益生菌如如双歧杆菌和乳酸菌,提供肠道的营养,制造醋酸和乳酸,酸化肠道,抑制有害微生物生长,并为肠细胞生长提供健康的环境,可降低肠细胞转化为息肉和癌变的可能性,预防肠道息肉的发生。
我们今天要介绍的牛结核病是一种可以感染人类的严重疾病。它是一种重要的动物疾病预防和控制。养牛过程中经常发生各种疾病。不同品种的牛发生的疾病是不同的,但也有一些疾病是普遍发生的。 这些疾病要么是高度致命的,要么经常发生。
? 1. 传染性表现
?奶牛和水牛很容易感染疾病,很容易被其他动物传染。 该病有半个月左右的潜伏期。 在此期间,牛会出现消瘦,呼吸急促。 在后期,根据细菌的主要感染部位,会出现不同的症状。 肺结核会引起咳嗽,听诊有摩擦音; 淋巴结核会导致下巴周围淋巴肿大; 乳腺结核、乳汁少、乳房增大和肿块; 肠结核会引起腹泻症状。
? 预防方法:
? 1. 检疫
? 牛群每年都会定期隔离。 如发现问题,将立即进行隔离治疗,待身体健康后再回群。 购买种牛时,必须先隔离1个月,然后再隔离。 只有无病后才能进场一起繁殖,没有感染肺结核的病人进场。
? 2、防疫
? 每月检查一次。 如果发现病牛,可以及时隔离治疗。 病重的奶牛可以直接宰杀。 平时观察疑似易感牛和表现不佳的牛应及时隔离,健康牛和可疑牛分开饲养。 小心不要将生病的牛与健康的牛混在一起。 病牛需要长期治疗和反复探视。
? 3. 消毒
? 每年彻底消毒,清理整个农场,每天清洁牛栏,定期清理放养场内的粪便和其他污垢。 养殖场地面应清理干净,喷洒药粉。 清洁地面时,还应清洁牛的身体。 食用器具应定期高温消毒。
? 4、种牛控制措施
? 坚持人工授精繁殖;使用优良品种的冷冻精液来饲养牛;购买牛时,必须严格检疫隔离一段时间。确认无肺结核后,即可归为一组。
? 牛结核病是由牛分枝杆菌引起的,主要通过牛的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 牛分枝杆菌随鼻液、唾液、粪便、尿液等排出体外,污染饲料、饮水和空气。
1.给我一个“预防肺结核心得”的文章
一.儿童应按时接种卡介苗。
接种后可增加免疫能力,能避免被结核杆菌感染而患病。 二.肺结核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染。
开放性肺结核病人在咳嗽、喷嚏、大声谈笑时喷射出带菌的飞沫而传染给健康人。病人如随地吐痰,待痰液干燥后痰菌随灰尘在空气中飞播而传染。
凡痰中找到结核杆菌的病人外出应戴口罩,不要对着别人面部讲话,不可随地吐痰,应吐在手帕或废纸冢??邢?净蛴没鸱偕彰鹁?L狄嚎捎?~12%的来苏溶液浸泡2~12小时消毒。病人应养成分食制习惯,与病人共餐或食入被结核杆菌污染的食物可引起消化道感染。
三.痰菌阳性病人应隔离。若家庭隔离,病人居室应独住,饮食、食具、器皿均应分开。
被褥、衣服等可在阳光下曝晒2小时消毒,食具等煮沸1分钟即能杀灭结核杆菌。 居室应保持空气流通、阳光充足,每日应打开门窗3次,每次20~30分钟。
一般在痰菌阴性时,可取消隔离。 四.对肺结核应有正确的认识,目前肺结核有特效药物治疗,疗效十分满意。
肺结核不再是不治之症了。应有乐观精神和积极态度,做到坚持按时按量服药,完成规定的疗程,否则容易复发。
五.可选择气功、保健功、太极拳等项目进行锻炼,能使机体的生理机能恢复正常, 逐渐恢复健康,增强抗病能力。平时注意防寒保暖,节制房事。
六.饮食以高蛋白、糖类、维生素类为主,宜食新鲜蔬菜、水果及豆类。应戒烟禁酒。
近年来研究证明,吸烟会使抗痨药物的血浓度降低,对治疗肺结核不利,又能增加支气管痰液的分泌,使咳嗽加剧,结核病灶扩散,加重潮热、咯血、盗汗等症状。饮酒能增加抗痨药物对肝脏的毒性作用,导致药物性肝炎,又能使机体血管扩张,容易产生咯血症状。
2.在预防肺结核病上学校应该向学生宣传哪些知识
结核病的防治知识
一、什么是结核病?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病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分,最常见的是肺结核。肺结核的主要症状是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午后低烧、胸痛、食欲不振、疲乏和消瘦。
二、肺结核的危害?
肺结核是传染性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对您个人而言会造成肺的损伤,影响您的工作、生活,严重的甚至会危及您的生命;同时还有可能会传染您的亲人和朋友。如果得了肺结核没有按疗程完成正规治疗,极有可能转化为难治的耐药结核。
三、肺结核是如何传播的?
肺结核患者在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会把带有结核菌的飞沫播散到空气中,周围人群吸入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即可能受到传染。健康人可能通过吸入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喷出的飞沫而被感染。但是,一般人感染结核菌后不会发病,只有身体抵抗力低的时候才会发病。感染结核菌的人群一生中发生结核病的概率约为10%。感染结核菌但不发病的人不会传染他人。
四、国家主要免费政策
我国对初诊的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或疑似肺结核患者免费提供胸片和痰涂片检查,对治疗期间随访的肺结核患者免费进行痰涂片检查,对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免费提供治疗期间的主要抗结核药物。
五、如何预防传染家人及朋友?
肺结核患者在传染期间主要注意和家人隔离,最好要有单独的卧室,光线要充足。如果没有条件,则分床和分头睡,保证通风良好。患者所在房间可用紫外线照射消毒,每日或隔日一次,每次2小时。患者用过的食具、衣物等耐热物煮沸消毒,煮沸时间为10~15分钟。患者用过的衣物要经常清洗并在太阳下曝晒,以达到杀死结核菌的目的。
患者要避免对着别人大声说话,咳嗽、打喷嚏等要捂住口鼻,痰要用纸包好焚烧,不要随地吐痰。
特别要注意保护儿童,大部分儿童结核病是由家庭成员传染的。
六、肺结核患者怎样对待恋爱和婚姻?
肺结核病如果能坚持吃完6-8个月的药,是可以治好的;但如果不坚持吃药,就不能治愈或变成耐药的病人,很难再完全治好。
因此患了肺结核的年轻患者,应首先集中精力把病治好;如果尚未有恋爱对象,在未完全康复以前应该把恋爱之事暂时搁一下;如果已有恋爱对象,则应该把病情如实向对方讲清楚,当前要集中精力治病,待肺结核治愈后再考虑结婚,千万不能病情海不稳定就匆匆结婚,以免婚后的夫妻生活、生儿育女、优生优育、家务等等一系列问题。给治疗带来不利影响。
比方说,一旦结婚,对家庭就负有一定的责任,家里家外都需要更辛苦地工作,这对于结核病的恢复是不利。同时,结婚后,很可能女方会怀孕,由于抗结核药对孩子有不好的影响,容易造成畸胎,因此还得流产,会对女性患者造成更大的损伤。
关爱提示:为了更好的享受恋爱的甜蜜和婚姻的幸福,一旦确诊为结核病一定要先治病。
七、卡介苗能预防结核病吗?
卡介苗能够预防结核病,特别是预防儿童结核性脑膜炎和粟粒性肺结核病。新生儿是主要的接种对象,一般出生后尽早在接生单位(如医院、妇幼保健院等)进行接种,未及时接种的在计划免疫单位进行补种。
关爱提示:卡介苗能预防结核病,接种对象主要的新生儿,接种的地点在接生单位(医院或妇幼保健院);未及时接种者到当地计划免疫单位进行补种。
3.预防结核病作文
题目:【我所了解的肺结核】 “肺结核”,这个词语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似乎十分陌生、遥远。
可我们还是不能掉以轻心,这个“隐形杀手”随时都有可能侵入我们的身体。几千年来肆虐人们的肺结核病,在上个世纪被基本控制后,为何能重出“江湖”,故伎重演地威胁人们的健康呢?一定是我们对它放松了警惕。
那究竟什么是肺结核呢?结核病俗称“肺痨”,它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一种具有强烈传染性的慢性消耗性疾病。发病不受年龄、性别、种族、职业、地区的影响,人体的许多器官、系统均可患结核病,其中以肺结核最为常见。
肺结核的传染90%以上是通过呼吸道传染的,肺结核病人通过咳嗽、打喷嚏、高声喧哗、使带有结核菌飞沫,医学上称微滴核喷出体外,健康人吸入后而被感染。 我的妈妈是一位医生,她告诉我:“在几十年前,如果得了肺结核,那就等于得了不治之症。
随着医学的发展,现在肺结核是可以预防和治愈的了。”就像我们刚出生的时候打的卡介苗就是预防肺结核的。
知道了什么是肺结核,那我们就应该了解怎样预防肺结核。肺结核的预防首先是要及时发现、治疗病人。
平时要自觉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房间内要经常开窗通气,保持空气清新;接种卡介苗,以及开展适量的体育运动,增强个人体质。 我觉得,肺结核并不是那么可怕。
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正确地认识它,了解它,不让它在人群中蔓延、传播。
4.防治结核病征文
近年我国内外大量报道资科显示,肺结核较多地发生在老年人身上,特别是春天。据北京地区一级研究资料显示,老年人忠肺结核为儿童的26倍,比成年人高70%。老年人肺结核病有以下特点:
1.发病状多不典型。常表现为轻微咳嗽或有些气喘、乏力,易误诊为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所致,这是误诊率最高的首要原因。
2.患者体质较弱,免疫力减低。一旦感染肺结核,病情发展迅速,易出现空洞,排菌机会多,因得不到及时诊疗,往往发展为重症结核。
3.并发症较多,常伴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矽肺、肺心病、冠心病,更易合并粮尿病及肠、肾、淋巴等结核。有报道称其合并症可达86.6%。
4.药物疗效差,副作用多。尽管如此,如能及时确诊并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原则,合理用药,可以收到满意疗效。
5.复发恶化的机会多。
6.死亡率较高。
防治老年肺结核的关键是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假如你家老人有如下症状和疾病,应及时去医院做胸部X线透视或去结防机构做相关检查。
1.咳嗽、咳痰、低热、乏力、气急、胸痛两周以上及痰中带血、咯血者。
2.患疱疹性角膜炎或结节性红斑者。
3.有肺结核病史与肺结核病人密切接触。
4.患矽肺的病人。
5.较长时间应用激素类药物(如氢化可松,促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
肺结核病也叫肺痨,是青年人容易发生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15岁到35岁的青少年是结核病的高发峰年龄。因此青年人更应该注意预防。
结核病是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多数患者是通过呼吸道感染的。结核杆菌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可以存活几个月。当患有活动期肺结核的病人吐痰后,结核菌就可随干了的痰迹飞散到四周。随时都可以感染健康人。人体除毛发外几乎全身所有组织都可以感染结核病,入肠结核、骨结核、淋巴结核等。由于结核病主要经呼吸道进行传播,因此肺结核的感染率比其他器官高,占人体结核病的首位。患结核病后,病人可有低烧、盗汗、疲乏无力、干咳或痰中带血丝、颜面潮红、身体瘦弱等症。如不及时彻底的治疗,会使病情转为慢性,甚至造成病人死亡。
对于青年人预防结核病的发生,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方面是要加强预防教育。由于青少年是高感人群,所以要对这类人群着重加 *** 生教育,要组织医务工作者经常深入到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中开展好各类预防知识的培训,使青年人懂得结核病的危害和传染方式,养成不随地吐痰的良好卫生习惯。
第二方面是要注意预防检查。家长要要定时对青少年进行体格检查,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除此之外,还要对那些婴幼儿按时给接种卡介苗,以使肌体产生免疫力,减少结核病的发生。
第三方面是要注意加强治疗。要坚持有病不讳医的原则,发现有低热、盗汗、干咳嗽、痰中带血、乏力、饮食减少等症状,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如果确诊结核病以后,要立即进行治疗,同时还要注意增加营养,以增强体质。只要发现及时,治疗彻底,结核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第四方面是要保持良好习惯。要加强体育锻炼,每日可进行数次深呼吸或练习吹气球,以锻炼肺活量,也可散步、做操、打篮球等体育活动。在流感季节里尽量少去公共场所活动,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物,积极预防感冒,以免抵抗力低下而染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戒烟限酒。最重要的是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乐观的情绪均有利于防病。
5.预防肺结核讲座心得
结核病防治讲座体会
学校组织了有关于肺结核的知识讲座。 在讲座中我们了解了许多关于肺结核的知识。肺结核是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刚开始因症状轻微的患者没有什么不适,一般不引起注意。只有在病情进展迅速时才出现症状。有的人抵抗力很差,感染结核菌的菌量大,毒力强,那么症状会非常明显,导致自己全身不适,发热,乏力,心烦意乱,食欲差,时间长了体重还会下降。可以说,它的危害性是十分大的。
讲座不仅介绍了肺结核,还告诉了我们如何防治肺结核。肺结核的预防首先是要及时发现病人。平时要自觉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房间内要经常开窗通气,保持空气清新;接种卡介苗,以防结核病人的传染;以及开展适量的体育运动,增强个人体质。这样才会减少结核病的发病率。
我们了解了结核病的传播和对病人的护理。在讲座后我们知道了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的传播而进行传染的。结核杆菌不能耐受湿热,在潮湿的情况下,95℃的温度下,只要1分钟就会死亡。因此结核杆菌耐寒冷、耐干热,但不能耐受湿热。所以,对于结核病人使用过的耐热物最简便的方法就是煮沸消毒。而书籍、棉被等的消毒不能用水煮沸,就可在阳光下晒或用紫外线灯消毒。病人接触过的物品以及病人使用过的物品,如果不可以加热消毒,又不可以日光照射消毒的,可用酒精消毒。许多化学物品,如碳酸、双氧水、碘酒、酒精,都能将结核杆菌杀死。因此高温是结核病菌的天敌。
在讲座后,我了解了以前从没接触过的肺结核,知道了如何预防结核,以后就不会盲目恐惧了。讲座让我丰富了知识,了解了疾病,更懂得了以后遇见结核病人该怎么办。让我获益匪浅。
6.开学季来临怎么防止结核病
开学季来临,烟台市疾控中心提醒大学新生应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注意均衡营养,远离“结核病”。
学校的集体学习环境,人口密度大,大家接触的密切频繁,容易让呼吸道传染病比如肺结核乘虚而入,在学校里造成传播和蔓延,另外大学生作息不规律,营养跟不上,也增加了肺结核发病的机会。 从历年新生入学体检和结核门诊接诊的病人情况来看,每年二、三季度是学生结核病的集中发现阶段。
往年就出现过考上了名牌大学,却因查体查出结核病而休学的情况,结核病已经成为危害学生身体健康,耽误学生学业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此,提醒广大学生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此外,应科学安排作息时间,加强体育锻炼,在做到劳逸结合的同时,增加营养,有效增强机体抵抗力。如果发现有连续咳嗽、咳痰两个星期以上或者痰中带血的情况应及时就医。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15459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患者需要了解面瘫饮食
下一篇: 阿米巴肝脓肿的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