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尿激酶防治渗出性心包炎获得哪些显效?

佚名 2023-11-13 07:38:55

通过心导管法反复向心包腔内注射纤维蛋白溶解剂尿激酶,使心包脏层和壁层不发生粘连和缩窄,可使绝大多数结核性渗出性心包炎患者免受开胸手术之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成功地解决了防治缩窄性心包炎的难题。

能否及早把由于炎症而析出的纤维蛋白溶解并排出体外,是防止心包缩窄的关健。该院矫吉山教授等通过心导管法,在结核性心包炎的急性或亚急性期,反复向心包腔内注射纤维蛋白溶解剂,使心包脏层和壁层不发生粘连或缩窄的病理改变,减少了缩窄性心包炎的发生。

矫吉山教授等于1994年4月以来,结合临床表现、X线、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对心包引流液脱落细胞及抗酸杆菌等检查诊断为结核性渗出性心包炎并伴有中等量以上心包积液的65例患者,分组进行治疗观察。尿激酶或链激酶治疗组33例,待心包积液引流减至少量后,向心包腔内注入尿激酶 10万U、异烟肼200 mg、地塞米松10 mg,隔日1次,待炎症基本控制,引流管内不再有液体流出,2日内无新的渗出液形成时,停止向心包腔内注药并拔出引流管。注意每次注射前将引流管用肝素液冲洗,以免引流管堵塞影响疗效观察及治疗效果。对照组32例,向心包腔内注入异烟肼200 mg、地塞米松10 mg。

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引流出的积液量有显著性差异(P< 0.05)。超声下显示心包内有纤维条索的病例中,使用尿激酶后,可见引流较前明显畅通,进一步证实尿激酶和链激酶心包腔内的应用在治疗纤维蛋白性心包炎,尤其是在心包液浓稠和有分腔的病例中的功效。治疗组随访时间为9.63±5.80(6~18)个月,其中1例出院后2个月死亡,5例发生心包缩窄(15.63%);对照组随访时间为12±3.51(6~18)个月,18例发生缩窄性心包炎(56.25%)。两组间缩窄性心包炎发生情况有显著差异。

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在常规心包穿刺引流和心包内应用抗结核药基础上加用尿激酶,可大大减少缩窄性心包炎的发生。该技术安全,无不良反应,操作简便,可在基层医院推广。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15386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