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长期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引致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临床特点是:高尿酸血症、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形成、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以及在病程后期出现肾尿酸结石和痛风性肾实质病变。
痛风的饮食治疗包括哪些
1、限制食物嘌呤摄取量:尤其应该限制摄取富含嘌呤的食物,如动物内脏、鱼虾类、蛤蟹等海味、肉类、豌豆等。有学者建议,每日嘌呤摄取量应在100~150mg以下。
2、调整饮食结构:蛋白质饮食每日控制在1g/kg,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50~60%,少吃糖果等。
3、鼓励选食碱性食品:如蔬菜、马玲薯、甘薯、奶类等,水果如柑桔等生理上称为碱性食物。增加碱性食品摄取,可以降低血清和尿酸的酸度,甚至使尿液呈硷性,从而增加尿酸在尿中的可溶性。
4、限制总热量的摄入:根据病人理想体重,按休息状态计算,通常不超过每日105~126kJ(25~30kcal)/kg体重。
痛风病人一般可以吃低嘌呤食物;急性发作期可遵医嘱口服秋水仙碱等药物,以抗炎镇痛;间歇期或慢性期可遵医嘱口服别嘌醇等降尿酸药物。
1.低嘌呤饮食:
摄入动物内脏、海产品等高嘌呤食物,可促进尿酸生成增加,增加痛风的发病风险。所以痛风者平时应尽量食用低嘌呤食物,如牛奶、鸡蛋、黄瓜等,一般不会影响机体内血尿酸水平,而且还可为机体补充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有助于机体恢复。
2.秋水仙碱:
秋水仙碱通常为急性发作期的一线治疗药物,一般通过减低白细胞活动和吞噬作用,减少乳酸形成,以减少尿酸结晶的沉积,减轻炎性反应,缓解关节疼痛症状。
服用后可能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等消化道不良反应;还可见肌肉麻木、刺痛和无力等不良反应。骨髓增生低下及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3.别嘌醇:
别嘌醇一般可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使尿酸生成减少,一般适用于反复发作或慢性痛风者等人群。
服用后可能出现皮疹,腹泻、恶心等胃肠道不适症状,还可见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等不良反应。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别嘌醇。
出现关节红肿、疼痛等症状,建议及时就诊,明确病因,遵医嘱予以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痛风 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根据病程可分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急性关节炎期、痛风发作间歇期和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期等四期。
一、痛风的临床表现
在无症状期和间歇期,痛风患者可没有任何感觉。在急性发作期,主要表现为关节局部红、肿、热、痛,以足部第一跖趾关节疼痛最为多见,也可累及踝关节、膝关节、手指间关节、腕关节等多个关节,这种疼痛极为剧烈,中医将其称为“白虎历节”,形容疼痛如同被老虎撕咬啃噬一般。如痛风反复多次发作,发展到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期,尿酸盐结晶会逐渐形成痛风石沉积于关节囊、滑囊、软骨、骨质、韧带局部,则会出现关节僵硬、疼痛、畸形及活动受限;有些痛风石还会沉积于耳廓、眼睑等处,部分皮肤浅薄的部位可能还会破溃,排出白色结晶;更有甚者,痛风石若沉积于肾脏、心脏瓣膜及主动脉壁,可能引发肾结石、肾功能衰竭、冠心病等严重疾病,会极大地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
二、痛风的成因
中医学认为,痛风的成因主要与湿、热、痰、瘀等病理因素有关。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饮食结构悄然改变,多食肥甘厚腻、膏粱厚味,会导致湿热内生,湿热聚集而生痰邪,痰凝气滞,阻碍气机,影响气血运行,导致气滞血瘀,湿、热、痰、瘀阻滞关节,则出现局部的红、肿、热、痛。
湿邪作为最主要的致病邪气,参与痛风发病的整个病程,其与热、痰、瘀等邪气相搏结,会出现各种复杂多变的证候。湿为阴邪,其性趋下,重浊而粘腻,因此本病多于夜间突然发作,昼轻夜重,最常见于足部关节,病程迁延,缠绵难愈。如在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及急性发作期,常以实证为主,其中尤以湿热内蕴证为多见;而在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期,则以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为主,可能出现痰瘀互结、肝肾两虚、脾肾不足、气血亏虚等证候。
三、痛风的病因
现代医学认为,痛风的病因主要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及尿酸排泄减少引起的血尿酸异常升高所致。其中由于药物影响、肾病、血液病、代谢异常性疾病等引发的称为 继发性痛风 ;而无关于以上病理性因素者则称为 原发性痛风 ,常由饮食不当、剧烈运动、感染等诱发。另外,遗传因素也是导致本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近亲属中有高尿酸血症或痛风患者,也需警惕痛风的发生。
四、痛风患者的饮食禁忌
众所周知, 含有较高嘌呤的食物包括 :动物内脏、肉汤、海产、菌菇、豆类等,但并非所有的水产及豆类都绝对不能吃,部分水产如海参、海蜇以及鲈鱼、鲤鱼等淡水鱼嘌呤含量相对较低,且富含优质蛋白,经焯水或水煮后还能分解部分嘌呤,可以适量食用。另外尽管豆芽、豆苗及新鲜豆类中嘌呤含量较高,但豆制品经过一系列手段加工,其嘌呤含量并没有新鲜豆类高,现有研究也表明,适量食用豆制品,与痛风的发病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可以明确的是,预防痛风的发病, 严格禁止食用的食物包括 :贝类、鱼卵、蟹籽、鱼干等水产制品、畜类或禽类的肝、肾、肠、脑等动物内脏以及肉汤、高汤、火锅等食物中嘌呤含量很高,即使在痛风的无症状期和间歇期也不应食用。
另外, 啤酒中含有大量的鸟苷酸 ,这种物质进入人体后可转化为嘌呤,经过代谢,最终变成尿酸。同时,啤酒中的酒精会促进体内的嘌呤分解而进一步使血尿酸升高,且酒精在人体的代谢过程中会使体内乳酸增加,乳酸会抑制肾脏对尿酸的排泄,因此,除了啤酒之外,白酒、黄酒、红酒及酒精饮料等,尽管嘌呤含量不高,但相关危险人群也应避免饮酒。
五、痛风患者的饮食方式
在痛风的无症状期和间歇期 ,可以少量食用的食物有:去除肥肉的猪肉、牛肉、羊肉等红肉;鸡、鸭、鹅等禽类;芝麻、扁桃仁、腰果等坚果。这些食物嘌呤含量不算太高,且能给机体补充一定的蛋白质及氨基酸,但需要注意控制摄取量,避免过多摄入。
合理烹饪的低嘌呤饮食是最适合痛风患者及高危人群的饮食方式,低嘌呤饮食包括大部分的蔬菜、水果、粮食以及蛋类、奶类等,尤其是 痛风急性关节炎期的患者 ,因饮食禁忌较多,可从蛋、奶类食物中摄取每天所需的蛋白质。在烹调上,推荐蒸、煮、炒、凉拌等方法,尽量不要选择煎炸、烧烤等不 健康 的做法,且要做到少油少盐低糖。此外,大量饮水可促进尿酸的排泄,每天饮2000-3000ml的水,需要注意的是,不宜以饮料代替水,但可饮用淡茶或花茶,必要的时候还可选择苏打水以碱化尿液,这对痛风患者的恢复非常重要。
六、痛风患者的食疗方案
痛风病人在进行饮食治疗过程中,除了遵循低嘌呤膳食的原则之外,在食物的选择上还应注意选择具有特殊疗效的食物,根据中医辨证分型确定一些食疗方案。
· 如湿热偏重的人 ,则适合以素食为主的饮食方式,多吃冬瓜、丝瓜、苦瓜、薏米、萝卜、芹菜、卷心菜等蔬食,每天可吃1-2个鸡蛋,至于奶类,可选用低脂奶或脱脂奶,但总量不可太多,宜控制在100-250ml/天,以免加重湿邪滞留。推荐苦瓜炒鸡蛋、冬瓜番茄汤、芹菜黄瓜汁等菜式,也可选用荷叶薏仁粥、土茯苓茅根水、玉米须茶、蜜山慈菇等药膳,既能解毒,又能化湿浊,利小便,从而调节嘌呤的代谢紊乱,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加速代谢产物的排出。
· 如脾虚湿盛的人 ,脾胃运化功能不佳,宜在食谱中加重主食的比重,多吃小米、面食、玉米、南瓜、土豆、木瓜等食物,也可适量吃些兔肉、鸡肉、瘦肉等肉类,但由于脾胃虚弱,湿邪内生,易伤阳气,不建议选用凉拌的烹饪方式,而宜吃热食,水果、奶制品也不宜多吃。推荐小米南瓜粥、枣糕、清炒西蓝花、手撕鸡胸肉等菜式,也可选用茯苓饼、莲子木瓜羹、陈皮薏仁姜茶等药膳,具有健脾利湿的功效,脾胃安则湿自除。
· 对于痛风日久,病程反复的人来说 ,肝、脾、肾等脏腑机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受损,此时应在荤素搭配、以素食为主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如山药、枸杞、莲子、芡实等滋补之品。推荐食用如枸杞蒸蛋、莲藕莲子炒山药、鸭血炒韭菜、燕麦奶冻等菜式,也可选择黄芪当归大枣茶、沙参玉竹荸荠水、石斛百合桑葚粥等药膳,具有滋养气血,补益肝肾的作用,能促进人体脏腑机能趋于平衡。另外,如痛风患者有病变局部刺痛难忍、色暗肿硬,说明有气滞血瘀的表现,可在药膳中加少量三七同服,以达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之功效。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痛风不是短期内形成的,也并非只有饮食不当这一项诱发因素。除了长期坚持合理的饮食,还需配合适当的锻炼、规律的作息、控制好体重、必要时遵医嘱规律用药,才能将血尿酸的浓度限制在合适的范围,避免痛风的发生。同时还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因为寒邪凝滞,也会诱发或加重疼痛。需要注意的是,如血尿酸过高,或急性发作期疼痛剧烈、伴有发热、乏力等急性炎症表现者,应立即到医院就诊,使用相应的药物对症治疗。
欢迎来电咨询,中医科电话:010-66343137。
合理饮食
远离痛风
来源:中医科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15247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癫痫患者的神经递质和神经肽的改变
下一篇: 普通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