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改造天花病毒(闻所未闻的蘑菇奇异用途?)

祝由网 2023-11-12 23:55:34

改造天花病毒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一个顾问委员会建议:允许科学家对天花病毒进行遗传改造。如果这项建议被WHO总干事Jong-wook Lee和世界卫生大会所接受,那么就标志着自从天花被消灭以来,科学家首次获得该组织的允许,对该病毒进行遗传改造。

消灭天花是WHO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天花是一种曾导致无数人死亡的疾病,由于世界范围的疫苗接种运动,这种疾病已被消灭。已知的天花病毒样本只被冰冻保存在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以及俄罗斯Koltsovo的VECTOR研究中心,处于高度戒备的环境中。很多参与消灭天花的人主张销毁保存的样本,但另一些人则认为,这些样本应当保留,以便研究新的治疗方法或更加安全的疫苗,来防范恐怖分子或“流氓国家”秘密储存天花病毒。

任何利用保留样本从事的研究都必须得到一个WHO顾问委员会的批准,CDC的科学家们最近向他们提出申请,要求向病毒中插入一个编码绿色荧光蛋白的标记基因,以便更容易地检验新型抗病毒药物的药效。如果未受损伤,则这种经过改造的病毒能在荧光下发出绿光。如果含有有效药物,则绿光会减弱。WHO的发言人称,近日该顾问委员会批准了这项试验。

新泽西州皮兹卡塔韦市拉特格斯大学的分子生物学家Richard Ebright表示,讨论中的这项试验的“科学原理很清晰”,不会或几乎不会偶然产生更危险的病毒。他说,它所经历的评审过程“恰如其分。”

闻所未闻的蘑菇奇异用途?

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蘑菇,主要是能作为菜肴的,比如金针菇、香菇、杏鲍菇。如果在野外看到蘑菇,我们就不能随便触碰,因为许多书籍资料都在提醒我们,它们可能有毒。因此,在西方文化中,蘑菇是死亡和分解的迹象,许多西方人都害怕蘑菇,这也叫做嫌菌症(蘑菇恐惧症)。但是在美国著名微生物学家、蘑菇专家保罗·史塔曼兹的眼中,蘑菇非但不可怕,反而很可爱,并且还具有神奇的能力:保护动物,拯救人类。


对蘑菇最初的兴趣

在保罗小时候,有一天,他决定品尝一下裸盖菇(致幻蘑菇)。吃了一些之后,他爬到一棵橡树的顶端,那时一个巨大的闪电风暴和沸腾的乌云正滚滚而来。他在想,“保罗,如果你度过这关,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当时保罗人生中最大的问题是,他有非常严重的口吃。这是一种社交恐惧症,因此想要与女孩交往就变得很难。

所以,他开始重复一句咒语:“停止口吃,现在停止口吃。”

接下来,在他回家的路上,他鼓起勇气跑到一位他喜欢很久的女孩面前,打算表白。但他还是太害羞,不敢开口问好。“嗨,保罗,你好吗?”那个女孩竟然主动问道。保罗回答说:“我很好!”奇迹发生了——保罗从此基本上结束了他的口吃人生。

最近,科学家发现裸盖菇中的活性成分能刺激神经——它有助于建立神经元,以及帮助大脑神经通路的重新映射。保罗相信这就是发生在他身上的事。但这是一个特别的奇迹,许多误食毒蘑菇的人可没有那么幸运。

从此之后,保罗对蘑菇深深着迷,致力于研究蘑菇。


人类与动物的好伙伴

保罗头上戴着一顶帽子,它可不是由普通的织物编织而成,而是由一种桦多孔菌蘑菇制作而成的。

当将桦多孔菌蘑菇放到热水里煮后,它会拉伸开来,并能产生大量纤维,可用于编织帽子。很早之前,我们的祖先从桦木上可以获得这种坚韧的多孔菌,将它从树上挖下来,在它的蘑菇伞里点着火,就能将这些火带在身边好几天。那时,人们在荒山野岭中常需钻木取火,而火的可移植性对人类生存是极为重要的。

如今,由于森林的砍伐,已经很难发现足够大的桦多孔菌蘑菇,使得这种蘑菇制成的帽子变得非常稀少。

这只是蘑菇奇特用途的一个方面。檐状菌或支架菌等蘑菇还能为森林里的动物(蜜蜂、鸟类、蝙蝠、熊和野猪等)提供免疫保护。例如,如果你用一堆木屑作肥料来种植蘑菇,那么你会惊讶地看到,蜜蜂会把木屑移到一边,并吮吸着被称为菌丝的蘑菇真菌分枝(营养部分)。

原来,蜜蜂和其他生物会使用蘑菇里的化合物为自己解毒。没有了真菌,蜜蜂就不能将自己身上的杀真菌剂、除草剂和其他有毒物质清除掉,它们就会生病。

保罗经营的公司现在已经开发出一种“蜜”,是从菌丝体中提取而来的。当蜜蜂吃这种“蜜”时,它们体内的病毒数量会骤然下降,蜜蜂就能活得更久,蜜蜂群体的生存能力也能上升。


真菌如何破坏毒素?

人类曾经是森林生物,随着农业的出现,大约1.2万年前,人类开始砍伐森林,无意中也破坏了巨大的蘑菇免疫菌丝地下网络。病毒性疾病从其他动物转移到人类身上,如禽流感、埃博拉病毒,这种情况在保罗看来,是森林栖息地和相应的“菌物多样性”受到伤害和损失的迹象,因为蘑菇破解毒素的能力不可小觑。

9·11之后,美国国防部担心会受到生物武器的攻击,特别是细菌和病毒。作为反恐计划的一部分,美国国防部邀请保罗参加实验,保罗提交了500多个蘑菇提取物样品,用于研究哪些可以作为防御武器。实验结果很惊人:从提交上去的样品中,获得了数千种防御物质,包括对抗牛痘、天花、流感、疱疹等多种病毒的物质。

另一方面,美国国防部希望保罗帮助破解一种神经毒素,据说,萨达姆·侯赛因曾用它杀死了2万人。保罗提供了28种菌株,并将它们暴露于毒素之中。6个月之后,保罗得到了能适应神经毒素的两种菌株,菌株能将神经毒素作为唯一营养源,分解并吃掉神经毒素,使之变为无害的物质。

此外,菌丝能不断从它们所处的环境中学习,锻炼自己的能力,可以帮助修复漏油、分解农药和除草剂。保罗认为,任何一种以单一碳基为基础的毒素,都能通过培养菌丝网络来分解。


改造行星、修复地球

大约4.2亿年前,昆虫还控制着大陆,脊椎动物还没有离开海洋,森林中生长着一种没有枝桠、高达10米的“树木”,它们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原始树木,而是一种真菌巨无霸,叫做原杉藻属,它们点缀着陆地景观——当时地球上都布满了这种巨大的蘑菇,它们存在了数千万年。原杉藻属是那个时代除维管植物之外地球上最高的生物,是早前地球的物种先锋。

真菌是出现在大地上的第一种生物。它们是在13亿年前出现的,数亿年之后才有了植物。菌丝产生草酸和许多其它的酸和酶,风化岩石和攫取钙及其它矿物质形成草酸钙,使岩石崩裂,这是产生土壤的第一步。

近现代以来,森林的污染或砍伐使生物栖息地遭受了创伤。保罗相信蘑菇和它们的菌丝体可以修复受损的栖息地,他将蘑菇称为“土地魔术师”,它们都是分解的工具、大自然的大回收商。菌丝深入土地,把泥土抓在一起,非常牢固。

它们产生的腐殖土横跨整个地球的陆地,创造了土壤生物多样性。现在我们发现植物之间可以多向输送养分,由菌丝作为中介,所以菌丝也像是母亲,在桦树到铁杉、雪松、冷杉等植物之间输送养料。

有研究者提出,应对全球变暖的途径之一,是利用菌丝体固定住土壤中的碳。例如,成熟的森林土壤中的生物碳,约30%的源头在于真菌,它们比许多种类的树木更能固定住碳。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这种带着小帽子的生物,还能成为科学家应对气候变化的小帮手。

还有研究者认为,未来的太空先锋者应该携带真菌群落,让它们改造其他行星:打破并分解岩石,使植物能够吸收被分解的矿物,迈出建立外星球生态系统的第一步。

(本文源自大科技*科学之谜 ?2016年第5期文章)

科技发展弊大 事例和资料 要对方无话可说!不要太多字!

如今的社会是一个科技发达的社会,科技在不断进步,不断发展,促进着社会的前进,更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它能砸破无知与落后,同时也能伤害到人类。一个又一个的事例向我们阐述了科技伤害人类的过程,因此我方认为:科技发展弊大于利。
首先,科技发展带来最大的弊端是:使我们的人身安全越来越没保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为了迫使日本迅速投降,1945年8月6日8时15分,广岛市内投下一颗代号为“小男孩”的铀弹,造成广岛市24.5万人中的20万人死伤,整个城市化为废墟。
1945年8月9日上午11时02分,继袭击广岛之后,美军对日本实施第二次原子弹袭击,目标是长崎。轰炸造成长崎市23万人口中的10万余人当日伤亡和失踪,城市60%的建筑物被毁。
广岛和长崎因原子弹轰炸造成的伤害遗留至今,幸存者饱受癌症、白血病和皮肤灼伤等辐射后遗症的折磨。截至2007年8月,据日本有关部门统计,广岛、长崎因受原子弹爆炸伤害而死亡的人数已分别超过25万和14万。当初研发了核武器,使科技有了一个飞跃性的发展。可现在,就是因为核武器,不少人失去生命、失去家庭。
无独有偶。科技发展带来的弊端二: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也在增加,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成为世界各个国家的共同课题之一。由于人们对工业高度发达的负面影响预料不够预防不利,导致了全球性的三大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
综合上述,科技发展的弊端已经深深伤害了我们人类,打破了社会稳定的发展。因此,我方认为:科技发展弊大于利。
它们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少便利,但是与此同时,它们也使人类的基本能力逐渐丧失。有了电脑,人们不再用人脑去思考一些东西,因为只要利用电脑就能办到;有了汽车,人们不再习惯走路散步,取而代之的是开车兜风;有了洗碗机,人们不再用手去洗碗,也许有一天人类会忘记怎样洗碗。科技的发展,让人欢喜让人忧。喜的是它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最大的便利,忧的是它终有一天会让电脑代替人脑,机器代替双手,到时主宰这个世界的不再是我们自以为聪明的人类,而是那些人类发明的机器!所以,我认为:科技的发展会抑制人的全面发展 .支持弊大赞同8| 评论
向TA求助 回答者: 1401443734 | 一级

擅长领域: 暂未定制

参加的活动: 暂时没有参加的活动

相关内容
2011-5-19 科技发展弊大事例,急急急!!!不过不要太多!!!300.~400字,快... 38 2011-10-20 诚信与善意的谎言辩论会反方辩词,要能说明问题,详细一点,事例不... 4 2011-4-21 辩论会:科学科技发展利大还是弊大?我支持弊大!我需要论据和论证... 67 2011-1-8 关于刘伟坚强的人的事例 今天就要 不要太多字 4、50字左右 急~~~~~... 19 2009-4-6 在学校守纪的一个具体事例,急求啊!!!!不要太多字 12 科技发展:事例 科技发展:资料 科技发展:辩论会 科技发展:公司 2012-4-1科技发展弊大事例 要让对方无话可说几十字的 急急急急急急!!!!!...32012-3-30科技发展利大的事例202011-7-31科技发展推动社会前进人类进步的事例2011-7-2科技发展利大于弊的事例82011-6-11科技发展弊打的事例2更多关于科技发展:事例的问题>>
回答 共13条 2011-5-5 08:27 江南布衣101 | 一级
现代科技的发展,其一,直接导致辞人类的异化,机器人的出现,将敲响人类的丧钟。其二,知识越来越多,将导致人心的越来越淡漠,我们将生活在一冰冷的时代。其三,对生态的破坏,人类将面临越来越难以随的环境。其四,生物技术的发展,一方面给人带来福利,另一方面,人类也将具有上帝才有的能力,那时,人类将面临自身异化的趋势。甚至将给人类带来灭亡。其五、网络将是一个灾难,人类的在网络上的信息将对人类自身的判断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蝴蝶效应,将随时在网络中产生。具体内容,你再查一查,我有事,就提这一点吧。 赞同1| 评论 2011-5-5 15:48 bolide13 | 二级
百度 赞同0| 评论 2011-5-8 17:55 郭蘺情 | 一级
现代科技的发展,其一,直接导致辞人类的异化,机器人的出现,将敲响人类的丧钟。其二,知识越来越多,将导致人心的越来越淡漠,我们将生活在一冰冷的时代。其三,对生态的破坏,人类将面临越来越难以随的环境。其四,生物技术的发展,一方面给人带来福利,另一方面,人类也将具有上帝才有的能力,那时,人类将面临自身异化的趋势。甚至将给人类带来灭亡。其五、网络将是一个灾难,人类的在网络上的信息将对人类自身的判断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蝴蝶效应,将随时在网络中产生。 111 赞同0| 评论 2011-5-9 20:55 末日寒冰龙 | 二级
现代科技的发展,其一,直接导致辞人类的异化,机器人的出现,将敲响人类的丧钟。其二,知识越来越多,将导致人心的越来越淡漠,我们将生活在一冰冷的时代。其三,对生态的破坏,人类将面临越来越难以随的环境。其四,生物技术的发展,一方面给人带来福利,另一方面,人类也将具有上帝才有的能力,那时,人类将面临自身异化的趋势。甚至将给人类带来灭亡。其五、网络将是一个灾难,人类的在网络上的信息将对人类自身的判断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蝴蝶效应,将随时在网络中产生。具体内容,你再查一查,我如今的社会是一个科技发达的社会,科技在不断进步,不断发展,促进着社会的前进,更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它能砸破无知与落后,同时也能伤害到人类。一个又一个的事例向我们阐述了科技伤害人类的过程,因此我方认为:科技发展弊大于利。
首先,科技发展带来最大的弊端是:使我们的人身安全越来越没保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为了迫使日本迅速投降,1945年8月6日8时15分,广岛市内投下一颗代号为“小男孩”的铀弹,造成广岛市24.5万人中的20万人死伤,整个城市化为废墟。
1945年8月9日上午11时02分,继袭击广岛之后,美军对日本实施第二次原子弹袭击,目标是长崎。轰炸造成长崎市23万人口中的10万余人当日伤亡和失踪,城市60%的建筑物被毁。
广岛和长崎因原子弹轰炸造成的伤害遗留至今,幸存者饱受癌症、白血病和皮肤灼伤等辐射后遗症的折磨。截至2007年8月,据日本有关部门统计,广岛、长崎因受原子弹爆炸伤害而死亡的人数已分别超过25万和14万。当初研发了核武器,使科技有了一个飞跃性的发展。可现在,就是因为核武器,不少人失去生命、失去家庭。
无独有偶。科技发展带来的弊端二: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也在增加,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成为世界各个国家的共同课题之一。由于人们对工业高度发达的负面影响预料不够预防不利,导致了全球性的三大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
综合上述,科技发展的弊端已经深深伤害了我们人类,打破了社会稳定的发展。因此,我方认为:科技发展弊大于利。
它们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少便利,但是与此同时,它们也使人类的基本能力逐渐丧失。有了电脑,人们不再用人脑去思考一些东西,因为只要利用电脑就能办到;有了汽车,人们不再习惯走路散步,取而代之的是开车兜风;有了洗碗机,人们不再用手去洗碗,也许有一天人类会忘记怎样洗碗。科技的发展,让人欢喜让人忧。喜的是它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最大的便利,忧的是它终有一天会让电脑代替人脑,机器代替双手,到时主宰这个世界的不再是我们自以为聪明的人类,而是那些人类发明的机器!所以,我认为:科技的发展会抑制人的全面发展 .支持弊大 有事,就提这一点吧。 现代科技的发展,其一,直接导致辞人类的异化,机器人的出现,将敲响人类的丧钟。其二,知识越来越多,将导致人心的越来越淡漠,我们将生活在一冰冷的时代。其三,对生态的破坏,人类将面临越来越难以随的环境。其四,生物技术的发展,一方面给人带来福利,另一方面,人类也将具有上帝才有的能力,那时,人类将面临自身异化的趋势。甚至将给人类带来灭亡。其五、网络将是一个灾难,人类的在网络上的信息将对人类自身的判断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蝴蝶效应,将随时在网络中产生。 111 赞同0| 评论 2011-5-10 21:43 热心网友
还行 赞同0| 评论 2011-5-11 13:31 804590995 | 一级
如今的社会是一个科技发达的社会,科技在不断进步,不断发展,促进着社会的前进,更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它能砸破无知与落后,同时也能伤害到人类。一个又一个的事例向我们阐述了科技伤害人类的过程,因此我方认为:科技发展弊大于利。首先,科技发展带来最大的弊端是:使我们的人身安全越来越没保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为了迫使日本迅速投降,1945年8月6日8时15分,广岛市内投下一颗代号为“小男孩”的铀弹,造成广岛市24.5万人中的20万人死伤,整个城市化为废墟。1945年8月9日上午11时02分,继袭击广岛之后,美军对日本实施第二次原子弹袭击,目标是长崎。轰炸造成长崎市23万人口中的10万余人当日伤亡和失踪,城市60%的建筑物被毁。广岛和长崎因原子弹轰炸造成的伤害遗留至今,幸存者饱受癌症、白血病和皮肤灼伤等辐射后遗症的折磨。截至2007年8月,据日本有关部门统计,广岛、长崎因受原子弹爆炸伤害而死亡的人数已分别超过25万和14万。当初研发了核武器,使科技有了一个飞跃性的发展。可现在,就是因为核武器,不少人失去生命、失去家庭。无独有偶。科技发展带来的弊端二: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也在增加,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成为世界各个国家的共同课题之一。由于人们对工业高度发达的负面影响预料不够预防不利,导致了全球性的三大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综合上述,科技发展的弊端已经深深伤害了我们人类,打破了社会稳定的发展。因此,我方认为:科技发展弊大于利。 赞同0| 评论 2011-5-11 18:49 zjy1998725 | 二级
我觉得弊大
弊大:
1 科学发展太快导致动物灭绝,没有了动物,食物链就断开了,人类也无法存活,将会像恐龙一样灭绝
2 科学发展使地球收到伤害,导致自然灾害越来越多
3 2012虽然只是预言,可是还是有事实的,由于臭氧层别破坏人类无法正常的活下去
4 自然环境被破坏,树木本是净化空气的,如果树木被破坏,将没有新鲜空气 赞同1| 评论 2011-5-11 19:52 热心网友
1 科学发展太快导致动物灭绝,没有了动物,食物链就断开了,人类也无法存活,将会像恐龙一样灭绝。
2 科学发展使地球受到伤害,导致自然灾害越来越多。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57875636.html
赞同0| 评论 2011-5-14 20:08 baird1999 | 二级
其一,直接导致辞人类的异化,机器人的出现,将敲响人类的丧钟。其二,知识越来越多,将导致人心的越来越淡漠,我们将生活在一冰冷的时代。其三,对生态的破坏,人类将面临越来越难以随的环境。其四,生物技术的发展,一方面给人带来福利,另一方面,人类也将具有上帝才有的能力,那时,人类将面临自身异化的趋势。甚至将给人类带来灭亡。其五、网络将是一个灾难,人类的在网络上的信息将对人类自身的判断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赞同0| 评论 2011-5-15 19:27 tongzehua1 | 一级
环境污染.这个是最直接的也是最显眼的坏处. 2:物种灭绝加快.这是由环境污染和人类的捕杀所造成的.也属于科技发展的坏处. . 5:各种新兴病菌不断出现,很多病菌的杀伤力已经远远超过以前的病菌的破坏力.这是由于医药科技的迅速发展加快了病毒的变种.以至于科技的发展速度已经跟不上病毒的变种速度.或许有一天人类会灭亡于某一场大的瘟疫. 等等等等..
社会在不断发展进步,科技不断飞跃创新,对人类终是有利有弊的。科学永远是一把两刃剑,给人类提供了方便,也一定让人类付出一些宝贵的东西。现今社会,汽车随处可见,不仅对人的身心造成很大的危害,对大气也造成了污染。
对自然的危害:
和我们使用的任何一种工业产品一样,空调必然会给我们的环境带来一定的负担。几年前,空调对自然的影响主要集中讨论在制冷剂对地球臭氧层的破坏上,但是这些年,由于制冷剂更新行程的发展,这已经不是主要因素了。未来空调对自然的影响还是体现在能耗这个领域,空调能耗已占我们生活和工业总能耗中很大的比重。能源的开材和给大气环境释放大量的热量,己以给我们的自然环境响成的很大的负担,这才是我们长期以来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赞同0| 评论 2011-5-16 12:57 热心网友
利大人们为什么要节约用水节约用电
利大人们为什么要全球熄灯一小时
利大人们为什么要有世界环保日
利大人们为什么要抵制工业污染
所谓的利大
让多少人得了癌症
所谓的利大
让广岛从此寸草难生
所谓的利大
让人们有了更多了疾病
利大
就是让人懒惰
利大
就是让疾病繁衍
利大
就是让我们的地球母亲受百般的折磨
海啸 泥石流 癌症 是人们改苏醒的时候了! 赞同1| 评论 2011-5-16 18:58 我爱迪加凹凸曼 | 一级
www.baidu.com 赞同0| 评论 2011-5-19 20:14 热心网友
我们刚开完辩论会,希望对你有用。
科技发展弊大—科技在为人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埋下了毁灭的种子
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方面,科技的好处不用我多费口舌,然而常常被我们认为的加以淡化甚至忽略的却是它的负面影响。不同于其他事物,科技的反面锋如刃,利如剑,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双刃剑。 第三,对科技的高度依赖,使得人类蠢蠢欲动。人类对科技高度信任而产生的主观依赖更使利剑能够任意施威,一触即发,这第三种趋势直接导致了科技是有毁灭人类的力量,当人类为科技高奏凯歌的同时,请不要忘记,科技也同样可以给邪恶的心灵以魔鬼般的力量。
1.电脑:因为电脑,有了网络,有了网络游戏。所以,青少年无法自拔,荒废学业,无所事事。电脑、电视而造成了我们的近视。如果没有电视、电脑我们也许就不会近视 。
2.汽车:汽车,它的到来虽然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同时它也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城市汽车噪音、尾气污染和车祸造成了人们死伤无数。人们依然想发明一些不对环境污染的汽车,可是在不对环境污染的同时,又有了对资源浪费的做法。人口膨胀,如果每人一部汽车,人类还有生活空间么?有一个人写过一篇文章,他模拟未来,在人们光靠高科技却好吃懒做,得了很多病,导致人类的死亡。也许有人会说,没有高科技,我们生病了如何是好?那么我告诉你,每年因车祸死亡的人比生病死亡的人还要多。汽车尾气的排放造成了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
3.空调:和我们使用的工业产品一样,空调必然会给我们的环境带来一定的负担。几年前,空调对自然的影响主要集中讨论在制冷剂对地球臭氧层的破坏上,但是这些年,由于制冷剂更新行程的发展,这已经不是主要因素了。降低了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减小了免疫力。
4.核能技术(原子弹): 原子物理理论的发展是人类掌握了核能技术,大家都知道日本广岛和长琦的核灾难,那是带来了人类五十年的“恐怖的和平”,人类第一次具有了自己毁灭自己的能力。还有层出不穷的核事故,以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最有名,化学的发展使得我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改造自然的能力,但是我们的火药和炸药也伤害了数千万计的人类同胞。
5.电视等这些娱乐设施的出现,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人情淡薄。
6:人类身体素质大不如前。随着科技发展,气车,火车,飞机等各种交通工具的出现使人类的日常生活发生了重大改变,人类已经不再总是依赖自己的两条腿,因而现在的人类的身体素质和以前相比已经是不能相提并论,各种新兴病菌不断出现,很多病菌的杀伤力已经远远超过以前的病菌的破坏力。这是由于医药科技的迅速发展加快了病毒的变种。以至于科技的发展速度已经跟不上病毒的变种速度。
7. 对自然的危害: 对于大自然来说,科技的发展几乎是百害无一利的。首先从人类来说,人类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已经有很大的害处了,因为人类是自私的,人类破坏了自然生态平衡。现在人类发展科技,虽然给人类带来了方便,但是带来这个方便的同时也产生对人类有害,还对大自然有了极大的害处,造成珍贵动物濒临灭绝;虽然克隆技术可以救回那些濒临灭绝的动物,但是,使那些动物濒临灭绝的,还是人类,还是人类的科技。我认为,克隆这样的技术,只是人类在弥补自己的过错.
当人类跨入21世纪,世界发生了多少惊人的变化。在人们为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欣喜之余,又经历了更多灾难,战争和疾病似乎直接将人类又带入了地狱之门。
谢移动电话会使用户的大脑经常处于辐射下,对人脑的危害很大。据统计,一天中使用移动电话一小时以上,人的瞬时记忆力会下降30%。
我们要争辩的是利大还是弊大,而不是说全是利或弊,所以科技发展中的一些好处还是可以利用的。总之,科学的进步总是伴随着相应的弊端危险的,今天我们必须正视这些负面影响,否则我们人类可能最终会毁灭于自己的手中。

对方辩友大谈科技的好处,可是科技的好处我方也并不否认啊,只是对方辩友你真的认为,水能载舟,水就一定不能覆舟吗?科技在为人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埋下了毁灭的种子,科技是把双刃剑,一方面能够砸烂愚昧和落后,另一方面也可能带给人类无尽的灾难。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这是因为对于科技理性而全面的思考才能够使得科技始终在人类的掌握之下不会反过来祸害人类,我们必须正视这些负面影响否则我们人类可能最终会毁灭于自己的手中。
通过现代的科学技术,使一些污秽信息大量传播,给人们带来了可怕阴影,难道这不是科技发展的弊端? 正是由于科技的发展,人类纯洁的心灵才会被利益抹上阴影.这还不是科技发展的弊端? 未来的科技有多好,可是今天辩题中的这个“将”字,就是告诉我们,站在今天看明天,而不是站在明天看明天。
总结我方的观点,首先科技在为人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埋下了毁灭的种子,现在什么人都敢讲科技以人为本,难道为人服务就叫做以人为本吗?其次,科技被神化,人却被工具化,一切以科技优先,这样的事例在我们的周围世界比比皆是啊,科技本来只是一种工具,然而当它被神化,人却被工具化时,这样的人类本身就是一种毁灭。第三,科技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量主宰着人类的命运,科技发展的独立性早已超出了人类的控制,而反过来主导着人类,科技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我们只有敢于承认这个毁灭性的趋势存在之后,我们才能再对大家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弊大:
1:环境污染.这个是最直接的也是最显眼的坏处.
2:物种灭绝加快.这是由环境污染和人类的捕杀所造成的.也属于科技发展的坏处.
3:人身安全越来越没保障.现在平均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犯罪行为发生.而其犯罪手段大多都与当下时新科技相关.尤其是枪械犯罪,更是让普通人民防不胜防.而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我们已经可以看出,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的战争所造成的破坏与损失以远远不是以前可比.甚至有可能造成人类灭亡的命运.
4:人类身体素质大不如前.随着科技发展,气车,火车,飞机等各种交通工具的出现使人类的日常生活发生了重大改变,人类已经不再总是依赖自己的两条腿,因而现在的人类的身体素质和以前相比已经是不能相提并论.以前项羽"力拔山河气盖兮"在当今的社会已经是不可能再出现.而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则有可能使人的四肢萎缩,使人类出现一个新的形态.
5:各种新兴病菌不断出现,很多病菌的杀伤力已经远远超过以前的病菌的破坏力.这是由于医药科技的迅速发展加快了病毒的变种.以至于科技的发展速度已经跟不上病毒的变种速度.或许有一天人类会灭亡于某一场大的瘟疫. 每个新人对这个世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塑料的用量与日俱增。1996年,我国的塑料包装用量达243万吨,年平均增长率超过 20%,特别是城市、主要交通沿线、旅游景点的垃圾中塑料废弃物迅速增加。据调查,北京的生活垃圾年产量已达300万吨,其中废塑料约占3%,年增
长率达48%。沿海地区城市的垃圾中塑料成分更高,达8-10%。这些废 塑料在垃圾中占的比例若以体积计算,已达三分之一以上,而且大大增加了 垃圾处理的难度和费用
1原子物理理论的发展是的人类掌握了核能技术但是也带来了广岛和长琦的核灾难,带来了人类五十年的“恐怖的和平”,人类第一次具有了自己毁灭自己的能力。另外还有层出不穷的核事故,以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最有名(具体数据请你自己上网搜索),化学的发展使得我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改造自然的能力,但是我们的火药和炸药也伤害了数千万计的人类同胞。我们的化学合成技术是的我们造出了自然界本不存在的东西,可现在我们也被白色垃圾所困扰,被化学污染所毒害,为什么我们国家现在有那么多的小孩罹患白血病,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家庭装修中使用的化学粘结剂,还有破坏臭氧层的氟利昂。石油勘探技术的发展是的人类前进的步伐大大加快我们已经能够以超过音速的速度飞行了,可是这也带来了太多的战争太多的纷扰,也使得地球开始感冒发烧。生物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具备了以前由上帝垄断的创造生命的权力,可是在这也带来了伦理的紊乱。总之,科学的进步总是伴随着相应的弊端危险的,今天我们必须正视这些负面影响否则我们人类可能最终会毁灭于自己的手中。

2人身安全越来越没保障.现在平均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犯罪行为发生.而其犯罪手段大多都与当下时新科技相关.尤其是枪械犯罪,更是让普通人民防不胜防.而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我们已经可以看出,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的战争所造成的破坏与损失以远远不是以前可比.甚至有可能造成人类灭亡的命运.

3人类身体素质大不如前.随着科技发展,气车,火车,飞机等各种交通工具的出现使人类的日常生活发生了重大改变,人类已经不再总是依赖自己的两条腿,因而现在的人类的身体素质和以前相比已经是不能相提并论.以前项羽"力拔山河气盖兮"在当今的社会已经是不可能再出现.而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则有可能使人的四肢萎缩,使人类出现一个新的形态.

4各种新兴病菌不断出现,很多病菌的杀伤力已经远远超过以前的病菌的破坏力.这是由于医药科技的迅速发展加快了病毒的变种.以至于科技的发展速度已经跟不上病毒的变种速度.或许有一天人类会灭亡于某一场大的瘟疫.

5人民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塑料的用量 与日俱增。1996年,我国的塑料包装用量达243万吨,年平均增长率超过 20%,特别是城市、主要交通沿线、旅游景点的垃圾中塑料废弃物迅速增加。 据调查,北京的生活垃圾年产量已达300万吨,其中废塑料约占3%,年增 长率达48%。沿海地区城市的垃圾中塑料成分更高,达8-10%。这些废
塑料在垃圾中占的比例若以体积计算,已达三分之一以上,而且大大增加了 垃圾处理的难度和费用。 由于废塑料几百年都难以降解,若丢弃在自然环境中,会给蚊子、苍蝇和 细菌提供生存繁育的温床;若埋藏在地下,则容易污染地下水,妨碍植物根 系生长,破坏土壤品质,影响作物收成;若用火焚烧处理,将产生多种有毒气体。“白色污染”已成为当前危害我国社会环境的一大公害,严重阻碍了我国 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6科技的发展是以破坏为前提的,以不断的总结为基础的。所以他的发展跟进一步的深化必将对环境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在着眼于慢慢的历史长河来看,这中破坏将随科技的发展程度更加严重!

7现今社会,汽车随处可见,不仅对人的身心造成很大的危害,对大气也造成了污染。普天下的生物都一定程度上受到这种“科技产品”侵害,人类为了自己的方便,而不顾其他地球生物的安危,这是自私的。退一步讲,汽车对人类也有很大的危害。空调和电冰箱中的氟利昂也破坏着我们宝贵的大气层。所谓的高科技产品把世界变得肮脏,死板,自由的大地被人类一点点吞噬,自由的天空被人类一点点缩小,自由的大海也被人类一点点侵占。 赞同1| 评论
等待您来回答0回答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2回答早点出去工作好还是晚点出去工作好?读书有好处吗?0回答会计证贴花必须到购买学习卡处办理贴花吗1回答之前报道朝鲜用导弹发射卫星、我想问问 导弹和 火箭有什么区别吗?谁...0回答15总有一个梦想能在现实中开花阅读答案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2第...2回答读书会给人们带来什么好处0回答学习方法1回答为什么各国争相研究火箭,浪费钱 ,想不出有什么实际意义更多等待您来回答的问题>>
分享到:

细菌对人类有什么意义?

微生物是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却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可谓“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涵盖了有益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健康、医药、工农业、环保等诸多领域。

微生物对人类最重要的影响之一是导致传染病的流行。在人类疾病中有50%是由病毒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公布资料显示:传染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所有疾病中占据第一位。微生物导致人类疾病的历史,也就是人类与之不断斗争的历史。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人类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新现和再现的微生物感染还是不断发生,像大量的病毒性疾病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一些疾病的致病机制并不清楚。大量的广谱抗生素的滥用造成了强大的选择压力,使许多菌株发生变异,导致耐药性的产生,人类健康受到新的威胁。一些分节段的病毒之间可以通过重组或重配发生变异,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流行性感冒病毒。每次流感大流行流感病毒都与前次导致感染的株型发生了变异,这种快速的变异给疫苗的设计和治疗造成了很大的障碍。而耐药性结核杆菌的出现使原本已近控制住的结核感染又在世界范围内猖獗起来。

微生物能够致病,能够造成食品、布匹、皮革等发霉腐烂,但微生物也有有益的一面。最早是弗莱明从青霉菌抑制其它细菌的生长中发现了青霉素,这对医药界来讲是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后来大量的抗生素从放线菌等的代谢产物中筛选出来。抗生素的使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一些微生物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发酵,生产乙醇、食品及各种酶制剂等;一部分微生物能够降解塑料、处理废水废气等等,并且可再生资源的潜力极大,称为环保微生物;还有一些能在极端环境中生存的微生物,例如:高温、低温、高盐、高碱以及高辐射等普通生命体不能生存的环境,依然存在着一部分微生物等等。看上去,我们发现的微生物已经很多,但实际上由于培养方式等技术手段的限制,人类现今发现的微生物还只占自然界中存在的微生物的很少一部分。

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也相当奥秘。例如健康人肠道中即有大量细菌存在,称正常菌群,其中包含的细菌种类高达上百种。在肠道环境中这些细菌相互依存,互惠共生。食物、有毒物质甚至药物的分解与吸收,菌群在这些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以及细菌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还不明了。一旦菌群失调,就会引起腹泻。

随着医学研究进入分子水平,人们对基因、遗传物质等专业术语也日渐熟悉。人们认识到,是遗传信息决定了生物体具有的生命特征,包括外部形态以及从事的生命活动等等,而生物体的基因组正是这些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因此阐明生物体基因组携带的遗传信息,将大大有助于揭示生命的起源和奥秘。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病原体的变异规律、毒力和致病性,对于传统微生物学来说是一场革命。

以人类基因组计划为代表的生物体基因组研究成为整个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而微生物基因组研究又是其中的重要分支。世界权威性杂志《科学》曾将微生物基因组研究评为世界重大科学进展之一。通过基因组研究揭示微生物的遗传机制,发现重要的功能基因并在此基础上发展疫苗,开发新型抗病毒、抗细菌、真菌药物,将对有效地控制新老传染病的流行,促进医疗健康事业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牛痘疫苗的应用使人类历史上首次成功消灭了一种疾病——天花,而目前的基因工程疫苗也为疾病的有效预防发挥了巨大作用,如乙肝病毒的预防等。

从分子水平上对微生物进行基因组研究为探索微生物个体以及群体间作用的奥秘提供了新的线索和思路。为了充分开发微生物(特别是细菌)资源,1994年美国发起了微生物基因组研究计划(MGP)。通过研究完整的基因组信息开发和利用微生物重要的功能基因,不仅能够加深对微生物的致病机制、重要代谢和调控机制的认识,更能在此基础上发展一系列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基因工程产品,包括:接种用的疫苗、治疗用的新药、诊断试剂和应用于工农业生产的各种酶制剂等等。通过基因工程方法的改造,促进新型菌株的构建和传统菌株的改造,全面促进微生物工业时代的来临。
工业微生物涉及食品、制药、冶金、采矿、石油、皮革、轻化工等多种行业。通过微生物发酵途径生产抗生素、丁醇、维生素C以及一些风味食品的制备等;某些特殊微生物酶参与皮革脱毛、冶金、采油采矿等生产过程,甚至直接作为洗衣粉等的添加剂;另外还有一些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可以作为天然的微生物杀虫剂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通过对枯草芽孢杆菌的基因组研究,发现了一系列与抗生素及重要工业用酶的产生相关的基因。乳酸杆菌作为一种重要的微生态调节剂参与食品发酵过程,对其进行的基因组学研究将有利于找到关键的功能基因,然后对菌株加以改造,使其更适于工业化的生产过程。国内维生素C两步发酵法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菌株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的基因组研究,将在基因组测序完成的前提下找到与维生素C生产相关的重要代谢功能基因,经基因工程改造,实现新的工程菌株的构建,简化生产步骤,降低生产成本,继而实现经济效益的大幅度提升。对工业微生物开展的基因组研究,不断发现新的特殊酶基因及重要代谢过程和代谢产物生成相关的功能基因,并将其应用于生产以及传统工业、工艺的改造,同时推动现代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

农业微生物基因组研究认清致病机制发展控制病害的新对策

据资料统计,全球每年因病害导致的农作物减产可高达20%,其中植物的细菌性病害最为严重。除了培植在遗传上对病害有抗性的品种以及加强园艺管理外,似乎没有更好的病害防治策略。因此积极开展某些植物致病微生物的基因组研究,认清其致病机制并由此发展控制病害的新对策显得十分紧迫。

经济作物柑橘的致病菌是国际上第一个发表了全序列的植物致病微生物。还有一些在分类学、生理学和经济价值上非常重要的农业微生物,例如:胡萝卜欧文氏菌、植物致病性假单胞菌以及我国正在开展的黄单胞菌的研究等正在进行之中。日前植物固氮根瘤菌的全序列也刚刚测定完成。借鉴已经较为成熟的从人类病原微生物的基因组学信息筛选治疗性药物的方案,可以尝试性地应用到植物病原体上。特别像柑橘的致病菌这种需要昆虫媒介才能完成生活周期的种类,除了杀虫剂能阻断其生活周期以外,只能通过遗传学研究找到毒力相关因子,寻找抗性靶位以发展更有效的控制对策。固氮菌全部遗传信息的解析对于开发利用其固氮关键基因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环境保护微生物基因组研究找到关键基因降解不同污染物

在全面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滥用资源、破坏环境的现象也日益严重。面对全球环境的一再恶化,提倡环保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呼声。而生物除污在环境污染治理中潜力巨大,微生物参与治理则是生物除污的主流。微生物可降解塑料、甲苯等有机物;还能处理工业废水中的磷酸盐、含硫废气以及土壤的改良等。微生物能够分解纤维素等物质,并促进资源的再生利用。对这些微生物开展的基因组研究,在深入了解特殊代谢过程的遗传背景的前提下,有选择性的加以利用,例如找到不同污染物降解的关键基因,将其在某一菌株中组合,构建高效能的基因工程菌株,一菌多用,可同时降解不同的环境污染物质,极大发挥其改善环境、排除污染的潜力。美国基因组研究所结合生物芯片方法对微生物进行了特殊条件下的表达谱的研究,以期找到其降解有机物的关键基因,为开发及利用确定目标。

极端环境微生物基因组研究深入认识生命本质应用潜力极大

在极端环境下能够生长的微生物称为极端微生物,又称嗜极菌。嗜极菌对极端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极端微生物基因组的研究有助于从分子水平研究极限条件下微生物的适应性,加深对生命本质的认识。

有一种嗜极菌,它能够暴露于数千倍强度的辐射下仍能存活,而人类一个剂量强度就会死亡。该细菌的染色体在接受几百万拉德a射线后粉碎为数百个片段,但能在一天内将其恢复。研究其DNA修复机制对于发展在辐射污染区进行环境的生物治理非常有意义。开发利用嗜极菌的极限特性可以突破当前生物技术领域中的一些局限,建立新的技术手段,使环境、能源、农业、健康、轻化工等领域的生物技术能力发生革命。来自极端微生物的极端酶,可在极端环境下行使功能,将极大地拓展酶的应用空间,是建立高效率、低成本生物技术加工过程的基础,例如PCR技术中的TagDNA聚合酶、洗涤剂中的碱性酶等都具有代表意义。极端微生物的研究与应用将是取得现代生物技术优势的重要途径,其在新酶、新药开发及环境整治方面应用潜力极大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15238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