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的病因病机

佚名 2023-11-12 23:33:13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的病因病机

本病多因年老体弱,长期咳喘,加之感受外邪,造成肺、心、脾、肾脏气亏虚,使气血津液运行敷布障碍所致。综合多数医家经验,其病机可归纳如下:

气虚:喘咳日久,损伤肺气,经久不愈,由肺及肾,遂致肾不纳气,气不归根,逆而上冲,壅塞胸中,肺肾气虚,则表卫不固,外邪束表,痰热内蕴,而诱发本病。

水停:感受外邪,肺失治节,三焦通调失司,或喘咳日久,肺、脾、肾三脏俱亏,致水湿内停,脾肾阳虚,蒸腾、气化失司则水湿泛滥,凌心射肺而成本病。若复感邪热,壅盛于内,则病成汹汹之势,临床可见急性发作;若邪热内盛,炼液为痰,痰与热结,蒙蔽心窍则可见神昏谵语,烦躁不安;若热盛伤阴,气阴衰败,则可导致阳气欲脱,而见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危候。

瘀阻:心肺同居上焦,肺主气,辅心而行血脉,气不煦则血不濡,肺气的宣通,而能贯血脉,行全身。气虚则血行失畅,而瘀阻水道,三焦气化不行,发为紫绀、水肿。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怎样导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和呼吸衰竭的?

慢阻肺常伴有慢性支气管炎、缺氧,高碳酸血症等,慢支及支气管周围炎会导致肺小动脉痉挛,缺氧和高碳酸血症会导致肺毛细血管阻力增加,慢性缺氧会导致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使血液粘稠度增加和醛固酮增加形成水钠潴留,通通都可以形成肺动脉高压且缺氧是最重要因素。肺心病的病理生理改变为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大→右心衰→可累计左心导致全心衰。慢阻肺影响氧气交换,这是显而易见的,当缺氧情况进行性加重就导致呼吸衰竭。

肺源性心脏病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疾病别名 5 疾病分类 6 症状体征 7 疾病病因 8 病理生理 9 诊断检查 10 治疗方案 10.1 出院标准及随访 11 预后及预防 12 特别提示 12.1 预防与调养 12.2 护理措施 附: 1 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的穴位 1 拼音 fèi yuán xìng xīn zāng bìng

2 英文参考 cor pulmonal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指主要由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肺血管病变致肺血管阻力增加,引起肺动脉高压所致的心脏病。根据起病缓急和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肺源性心脏病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以后者为多见。肺源性心脏病可分为急、慢性两类,急性者较少见,主要是由于急性肺动脉栓塞,使肺循环阻力急剧增加,而导致右心室急性扩大及衰竭。慢性者较为常见,主要是由于慢性肺、胸部疾病或肺血管病变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加,使右心室负荷加重,右心室肥大,最后导致右心衰竭的一各心脏病。其常见的病因主要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并发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占8090%,其次为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硅肺、慢性肺间质纤维化、胸廓畸形、胸膜肥厚等。本症病程发展缓慢,症状和体征逐步出现,早期呼吸及循环功能尚可以代偿,但到晚期则出现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

4 疾病别名 肺心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5 疾病分类 呼吸内科

6 症状体征 注意有无肺气肿、肺动脉高压、右心增大和右心功能不全表现。

7 疾病病因 注意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纤维化等引起的支气管和肺疾病,胸廓疾患等影响呼吸运动的疾病和引起肺循环阻力升高的肺血管改变。

8 病理生理 许多因素导致肺功能和结构的不可逆性改变,发生反复的气道感染和低氧血症,引起肺血管收缩,导致一系列体液因子和肺血管的变化,使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血管重塑,产生肺动脉高压。

9 诊断检查 肺源性心脏病:在胸肺疾病的基础上,心电向量图具有右心室及(或)右心房增大指征者均符合诊断。

1)右心室肥厚:①轻度右心室肥厚:甲、I.横面QRS环呈狭长形,逆钟向运行自左前转向右后方,其S/R>1.2或Ⅱ.X轴上(额面或横面)右/左向量比值>0.58或重S向量角<110°伴S向量电压>0.6mV。乙、I.横面QRS环呈逆钟向运行,其右后面积占总面积20%以上伴额面QRS环呈顺钟向运行,最大向量方位>+60°或Ⅱ.右下或Ⅲ.右上面积占总面积20%以上。上述2条(六项)中具有1项即可诊断;②中度右心室肥厚:甲、横面QRS环呈逆钟向运行,其向前+右后面积>总面积70%以上,且右后向量>0.6mV;乙、横面QRS环呈“8”字形,主体及终末部均向右后方位。以上两条具有1条即可诊断;③重度右心室肥厚:横面QRS环呈顺钟向运行,向右向前,T环向尢后。

2)右心房增大:①额面或侧面最大P向量电压>0.18mV;②横面P环呈顺钟向运行;③横面向前P向量>0.06mV。以上3条符合1条即町诊断,额面最大P向量>+75°作为参考条件。

慢性肺心病多预后不良。

10 治疗方案 1.肺源性心脏病缓解期的防治同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2.控制呼吸道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3.呼吸兴奋剂的应用。

4.氧疗同慢性呼吸衰竭。

5.心力衰竭的处理,应在控制肺部感染和纠正呼吸衰竭的基础上减轻心脏负荷,增加心肌收缩力。卧床休息、低盐饮食及控制输液量,缓慢利尿。利尿剂可选用氢氯噻嗪、氨苯蝶啶和螺内酯(安体舒通),必要时可用呋塞米(速尿)或利尿酸钠2~3次,应用时须注意防止电解质紊乱。可加用异山梨醇酯(消心痛)、硝普钠、酚妥拉明等血管扩张剂,但应注意血压。必要时可用强心剂。强心剂可选用毛花甙丙(西地兰)、毒毛花甙K或地高辛,治疗剂量应为一般洋地黄的1/2~2/3,以免中毒。如有心律失常,在改善缺氧,纠正电解质紊乱的基础上,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6.酸堿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的处理同慢性呼吸衰竭。

7.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同慢性呼吸衰竭。

8.禁用或慎用镇静剂,同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9.机械通气的应用同慢性呼吸衰竭。

10.中医中药: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则以清热祛痰为主,可兼以温阳健脾、活血利水。有肺性脑病者则宜芳香开窍,清肺祛痰、平肝熄风,可选用安宫牛黄注射液、至宝丹、清营汤等。

10.1 出院标准及随访

急性感染控制、心肺功能明显改善者,可出院。定期随访进行检查和缓解期的防治。

11 预后及预防 防治足以引起本病的支气管、肺和肺血管疾病。

12 特别提示 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大多数肺心病是从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发展而来,少部分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有关。肺源性心脏病常年存在,多于冬春季节并发呼吸道感染而导致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病死率较高。中老年的多发病、常见病,患者多数是长期大量吸烟者。

12.1 预防与调养

1、加强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积极治疗支气管及肺部疾患,防治感冒。

2、宜进食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食物。有心衰者应控制钠、水摄入。忌烟酒。

3、生活规律,顺应自然,秋冬变节时注意保暖,避免受风寒诱发或加重病情。

4、学会呼吸技巧,如:用鼻吸气,呼气时将嘴唇缩成吹笛状,气体经缩窄的嘴唇缓慢呼出。

5、适当的全身运动,注意劳逸结合。

6、穿干净,保暖的衣物,避免去人多、空气污染的公共场合。

12.2 护理措施

1.给予舒适的 *** ,如:抬高床头,半坐位,高枕卧位。

2.应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

3.有水肿的病人宜限制水、盐摄入,下肢抬高,做好皮肤护理,避免皮肤长时间受压;正确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限制输液速度和每天液体的输入量。

4.持续低流量吸氧,氧浓度一般在25%~30%,氧流量1~2L/min,经鼻导管持续吸入,必要时可通过面罩或呼吸机给氧,吸入的氧必须湿化。

5.指导病人采取适当 *** ,进行 *** 引流,促使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6.遵医嘱给予雾化吸人,必要时吸痰。

7.必要时遵医嘱应用强心、利尿剂,减轻心脏负担,观察用药后反应及疗效。

8.病人烦躁不安时要警惕呼吸衰竭、电解质紊乱等,切勿随意使用安眠、镇静剂以免诱发或加重肺性脑病。

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的穴位 背俞 ,癫狂痫,盗汗,惊悸,健忘,癫痫,癫狂,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心动过速或过缓,心律不齐,心绞痛,胸...

心包俞 主治心肺,胸背部等疾患,如心痛,心悸,胸闷,咳嗽,呕吐,心烦,吐血,盗汗,失眠,风湿性心脏病,心动...

阴俞 主治心肺,胸背部等疾患,如心痛,心悸,胸闷,咳嗽,呕吐,心烦,吐血,盗汗,失眠,风湿性心脏病,心动...

阙俞 主治心肺,胸背部等疾患,如心痛,心悸,胸闷,咳嗽,呕吐,心烦,吐血,盗汗,失眠,风湿性心脏病,心动...

厥阴俞

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肺源性心脏病,也就是人们经常说的肺心病,在我国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心脏病,而易发人群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阶段。那么,? 肺原性心脏病主要是由于支气管-肺组织或肺动脉血管病变所致肺动脉高压引起的心脏病。依据起病缓急和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临床上比较多见的是慢性肺心病。 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病机制是:肺的功能和结构的改变,发生反复的气道感染和低氧血症,从而导致一系列的体液因子和肺血管的变化,使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而发病的原因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支气管、肺疾病。以慢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最为多见,约占80%-90%,其次为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重症肺结核、尘肺、慢性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结节病、过敏性肺泡炎、嗜酸性肉芽肿等。 2.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严重胸廓或脊椎畸形,以及神经肌肉疾患如脊髓灰质炎,可引起胸廊活动受限、肺受压、支气管扭曲或变形,导致肺功能受限,气道引流不畅,肺部反复感染,并发肺气肿或纤维化、缺氧、肺血管收缩、狭窄,使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发展成肺心病。 3.肺血管疾病 累及肺动脉的过敏性肉芽肿病,广泛或反复发生的多发性肺小动脉栓塞及肺小动脉炎,以及原因不明的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都可以使肺小动脉狭窄、阻塞,引起肺动脉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负荷加重,继而发展成肺心病。 了解了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病原因后,在日常生活中才可以多加注意,对预防和治疗肺心病都有比较重要的意义。建议大家在平时应多加运动,戒烟酒,饮食清淡,少摄入高盐食品。 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心脏方面疾病的信息,可以到康爱多药店进行了解,康爱多一直致力于为广大朋友提供最全面的健康资讯和用药指南。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15230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