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风,又称感冒或普通感冒,医学上称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鼻咽炎,是一种轻微的上呼吸道(鼻及喉部)病毒性感染。症状有打喷嚏、抽鼻涕、流鼻水、鼻塞、喉部痕痒、痛或有痰、咳嗽、头痛及疲倦。
伤风通常在受凉、淋雨或过度疲劳等原因作用下,加上身体抵抗力下降所引致。如无併发症,伤风一般在三至五天便会痊癒,少数人可能有继发性细菌感染。
伤风一词不应与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相混淆,后者比较明显严重得多,额外的症状包括发热、冷颤、身体及肌肉酸痛。流感对于免疫能力较差人群(主要是婴幼儿、老人)可以是致命的。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的伤风与寒冷的关系是有争议的,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寒冷本身不会引起伤风,它既不是引起伤风的必备条件,也不是引起伤风的原因。但是过度长时间、剧烈的寒冷影响会使免疫系统的免疫能力下降,导致人体对病毒的抵抗能力变弱。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疾病名称 5 英文名称 6 急性鼻咽炎的别名 7 分类 8 ICD号 9 流行病学 10 急性鼻咽炎的病因 10.1 鼻病毒 10.2 冠状病毒 10.3 腺病毒 10.4 呼吸道合胞病毒 10.5 其他病毒 11 发病机制 12 急性鼻咽炎的临床表现 13 急性鼻咽炎的并发症 14 实验室检查 14.1 外周血象 14.2 病原学检查 15 辅助检查 16 急性鼻咽炎的诊断 17 鉴别诊断 17.1 急性鼻咽炎与流行性感冒的鉴别 17.2 急性鼻咽炎与鼻腔疾病的鉴别 17.3 与某些急性传染病和HIV感染前驱期的上呼吸道炎鉴别 18 急性鼻咽炎的治疗 18.1 常用对症治疗药物 18.1.1 异丙托溴铵(溴化异丙托品)喷雾剂 18.1.2 伪麻黄堿 18.1.3 抗组胺药 18.1.4 解热镇痛剂 18.1.5 镇咳剂 18.2 可能有用的药物或疗法 18.3 抗病毒药物治疗 18.4 抗生素的应用 19 预后 20 急性鼻咽炎的预防 21 相关药品 附: 1 治疗急性鼻咽炎的中成药 1 拼音 jí xìng bí yān yán
2 英文参考 acute nasopharyngitis
3 概述 急性鼻咽炎(acute nasopharyngitis)又称普通感冒,简称感冒,俗称“伤风”,是全鼻咽部粘膜、粘膜下和淋巴组织的急性炎症,主要发生于咽扁桃体。急性鼻咽炎是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中最常见病种,多呈自限性,但发生率高,影响人群面广、量大,经济损失颇巨,且可以引起多种并发症。婴幼儿患者病情重、常有高热、抽风、脑膜 *** 症状及腹痛、腹泻、脱水等全身中毒症状。成人及较大儿童,其局部症状明显,如鼻塞、流涕、头痛及鼻咽部干痛、灼热感、异物感等。成人及较大儿童患者,其局部症状明显,并在间接鼻咽镜或纤维鼻咽镜下易窥见鼻咽部的病变情况,故不难诊断。但婴幼儿患者,起病急,往往以全身中毒症状为主,常被误诊为急性传染病。
4 疾病名称 急性鼻咽炎
5 英文名称 acute nasopharyngitis
6 急性鼻咽炎的别名 catarrhal rhinitis;mon cold;rhinitis catarrhalis;感冒;卡他性鼻炎;普通感冒;伤风
7 分类 呼吸科 > 感染性疾病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8 ICD号 J00
9 流行病学 急性鼻咽炎大多为散发性,但冠状病毒感染可引起某些流行,在人口密集的学校或兵营可呈暴发流行。随年龄增长患病次数有所减少,学龄前儿童每年患病4~8次,学童2~6次,而成人2~5次。据统计在美国一年有20%的感冒患者丧失工作能力,活动受限每年有1.7亿天,平均每人0.8天,10%患者就医,每人医疗费用开支约10美元,每年全国医药费损失2.5亿美元,误工每年达3000万劳动日,学生缺课3000万天。一般认为感冒发病以冬季多见,但主要是流感病毒或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而鼻病毒感染在寒冷季节并不常见,原因尚不清楚。
10 急性鼻咽炎的病因 感冒的病原体为病毒,常见者有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少见者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肠道病毒、呼肠病毒(reovirus)、单纯疱疹病毒和EB病毒等。肺炎支原体,A、C、G组链球菌和非生物致病因子如过敏性鼻炎、萎缩性鼻炎、血管舒缩性鼻炎、鼻中隔偏曲、异物等均可引起感冒样症状,自不属真正意义上的感冒。
11 发病机制 鼻病毒主要是感冒患者的鼻咽部分泌物污染后造成的接触性传播(手眼、手鼻),也存在经飞沫传播途径,后者在急性鼻咽炎远不及流感重要。鼻病毒感染后病毒复制在48h达到高峰浓度,传播期则持续达3周。个体易感性与营养健康状况和上呼吸道异常(如扁桃腺肿大)及吸烟等因素有关。寒冷本身并不会引起感冒。寒冷季节感冒多见的部分原因与病毒类型有关,也可能与寒冷导致室内家庭成员或人群聚集增加与拥挤有关。感染症状受宿主生理状况的影响,过劳、抑郁、鼻咽过敏性疾病和月经期等均可加重症状。
以鼻病毒为例,鼻腔或眼部是其进入机体的门户,鼻咽部是最初感染部位。腺样体淋巴上皮区域的M细胞含有鼻病毒细胞间黏附分子I(ICAM1)受体,病毒首先在此处黏附,并借鼻腔的黏液纤毛活动到达后鼻咽部。此时病毒迅速复制,并向前扩散到鼻道。鼻腔上皮细胞活检及鼻腔分泌液的研究提示炎症介质(缓激肽、前列腺素)、白介素1和8等分泌增加,可能对感冒的临床症状部分地负责。组胺的作用尚不清楚,虽然鼻内滴入组胺可引起感冒症状,但抗组胺药物治疗效果并不肯定。副交感神经阻滞剂对解除感冒症状有效,提示神经反射机制在感冒发病机制中也有一定作用。免疫反应(IgA、干扰素产生)通常是短暂的,加上病毒抗原的多样性及漂移,所以一生中反复多次感染。
病理变化与病毒毒力和感染范围有关。呼吸道黏膜水肿、充血,出现渗液(漏出或渗出),但细胞群无重要变化,修复较为迅速,一般不造成组织损伤。不同病毒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细胞增殖和变性。鼻黏膜纤毛的破坏持续时间可达2~10周。当感染严重时,鼻窦、咽鼓管和中耳道可能被阻塞,造成继发感染。
12 急性鼻咽炎的临床表现 急性鼻咽炎潜伏期1~3天不等,随病毒而异,肠道病毒最短,腺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较长。起病突然。大多先有鼻和喉部灼热感,随后出现鼻塞、打喷嚏、流涕、全身不适和肌肉酸痛。症状在48h达高峰(病毒脱壳),急性鼻咽炎通常不发热或仅有低热,尤其是鼻病毒或冠状病毒感染时。可有眼结膜充血、流泪、畏光、眼睑肿胀、咽喉黏膜水肿。咽喉和气管炎出现与否因人和因病毒而异。鼻腔分泌物初始为大量水样清涕,以后变为黏液性或脓性。黏脓性分泌物不一定表示继发细菌感染。咳嗽通常不剧烈,持续时间可长达2周。脓性痰或严重的下呼吸道症状提示鼻病毒以外的病毒合并或继发细菌性感染。儿童感冒时其症状多较成人为重,常有下呼吸道症状和消化道症状(呕吐、腹泻等)。感冒多属自限性的,如无并发症,病程4~10天。
13 急性鼻咽炎的并发症 急性鼻咽炎的并发症有化脓性咽炎、鼻窦炎、中耳炎、支气管炎、原有慢性呼吸道疾患(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急性加重和阻塞性睡眠呼吸紊乱恶化。在儿童偶有病毒性或细菌性肺炎等严重并发症。
14 实验室检查
15 辅助检查 胸部X线检查,未见异常。
16 急性鼻咽炎的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特点,上呼吸道症状明显而全身症状相对较轻,并排除过敏性鼻炎等非感染性上呼吸道炎,即可作出诊断。由于病毒培养和免疫血清学诊断需要一定设备,费时耗材,而且除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可以应用有效抗病毒药物外,对于大多数病毒感染特异性病原学诊断并无实际意义。
17 鉴别诊断
(2)临床表现:流感的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常为高热,39~40℃,持续3~5天,头痛、全身疼痛常见且严重,疲乏虚弱早期出现,可持续2~3周,可以伴有鼻塞、喷嚏、咽痛,胸部不适及咳嗽常见,且程度较重,可并发支气管炎、肺炎,甚至可危及生命。气管炎和软腭黏膜颗粒性变化是流感的典型卡他症状。急性鼻咽炎主要表现为鼻塞、喷嚏、咽痛、全身症状较轻,头痛、全身疼痛及疲乏虚弱少且轻微,发热少,部分可有轻到中度胸部不适及咳嗽,并发症少见。
(3)辅助检查
①X线检查:流感较急性鼻咽炎易出现肺部并发症,如支气管炎或肺炎,因此胸部X线检查有助于临床诊断的倾向性。
②实验室检查:A.病毒分离培养,通过采集鼻部分泌物,鼻咽拭子,喉部拭子进行疖毒分离培养确定病原体,病毒培养大约3~10天。B.快速流感测定,敏感性>70%,特异性>90%,约需24h。C.血清抗体检测,此方法需测定急性期和恢复期的抗体效价。D.下鼻甲黏膜印片检查,流感患者常于发病第一天开始即可出现大量变性柱状上皮细胞,胞浆或细胞核内有嗜苯胺蓝包涵体而急性鼻咽炎是以脓细胞为主,包涵体少见。
(2)血管舒缩性鼻炎:无过敏史,以鼻黏膜间歇性血管充盈、打喷嚏和流清涕为特点,干燥空气能使症状加重。根据病史以及无脓涕和痂皮等可与病毒性或细菌性感染相鉴别。
(3)萎缩性鼻炎:鼻腔异常通畅,黏膜固有层变薄且血管减少,嗅觉减退并有痂皮形成及臭味,容易鉴别。
(4)鼻中隔偏曲、鼻息肉:鼻镜检查即可明确诊断。
18 急性鼻咽炎的治疗
18.1.2 (2)伪麻黄堿 伪麻黄堿作用于呼吸道黏膜α肾上腺素能受体,缓解鼻黏膜充血,对心脏和其他外周血管α受体作用甚微。减轻鼻塞,可改善睡眠。不宜长期应用,3~5天为限。
18.1.3 (3)抗组胺药 第一代抗组胺药物如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对减少打喷嚏和鼻溢有效,老年人有前列腺肥大者慎用。非镇静作用的抗组胺药缺少抗胆堿能作用,效果不肯定。
18.1.4 (4)解热镇痛剂 在发热和肌肉酸痛、头痛患者可选择解热镇痛剂。以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最常用。应避免与抗HIV药物齐夫多定同时使用。阿司匹林反复应用会增加病毒排出量,而改善症状作用轻微,不予推荐。
18.1.5 (5)镇咳剂 为保护咳嗽反射一般不主张应用镇咳剂,但剧咳影响休息时可酌情应用,以右美沙芬应用较多。
(2)葡萄糖酸酸锌锭剂(zinc gluconates):体外实验显示其对鼻病毒的抑制作用,有临床对照试验表明症状持续时间缩短,但结果很不一致,且不良反应较多。
(3)呼吸加热湿化气:因为鼻病毒复制的最适宜温度是33℃,故提倡呼吸加热湿化气治疗感冒。
19 预后 急性鼻咽炎预后尚佳。
20 急性鼻咽炎的预防 避免与感冒患者接触,特别是手的接触。有实验研究报道应用杀病毒纸巾和保持个人良好卫生习惯能减少鼻病毒感冒的传播。维生素C常被提倡用作预防感冒,但严格设计的对照试验并未获得支持证据。干扰素α2α2b在暴露后应用有预防作用,却有引起鼻塞等不良反应而停止研究。
21 相关药品 组胺、干扰素、异丙托溴铵、伪麻黄堿、麻黄堿、肾上腺素、氯苯那敏、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右美沙芬、维生素C、葡萄糖、葡萄糖酸锌、利巴韦林
治疗急性鼻咽炎的中成药 天津感冒片 四肢酸软,口渴,咽喉肿痛,两腮赤肿;也可用于急性鼻咽炎(感冒),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急性咽炎...
千柏鼻炎片 通窍。用于风热犯肺,内郁化火,凝滞气血所致的急性鼻咽炎(伤风)鼻塞,时轻时重,鼻痒气热,流涕黄稠,...
治感佳胶囊 的功能主治:清热、解毒、解表。用于温病初起,急性鼻咽炎发热头痛。适用于风寒感冒,表现为恶寒明显、无...
细辛脑
你好,导致发烧的原因有很多,如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着凉等。用药要注意选择副作用小的药物。在不超过38.5以上的情况下以多喝水为主的。
意见建议:超过的话那是要积极进行用退热药物并且积极进行物理降温才行的。同时间要多喝水,在必要的时候积极进行血液检查确定情况。是可以好的。
病毒性感冒常见于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等。抗病毒治疗均没有特效药,可以给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若为流感病毒可选用磷酸奥司他韦。高热可给予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口服或肛注退热,高热可采用物理降温,如冷敷或温水擦浴。实际上,感冒的诊断和治疗是有一定的标准和原则的。如果大家临床工作过程之中,不去遵循,盲目治疗,不仅浪费医疗资源,同时也造成患者的经济损失和延误病情的后果。所以,对症治疗感冒,至关重要。
临床上根据患者感染的病原体不同,将感冒分为病毒性感冒和细菌性感冒两种。
其中能够引起感冒的病毒包括:鼻病毒、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和流感病毒等;能够引起感冒的细菌包括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杆菌等。另外,肺炎支原体也是常见引起上感症状的病原体之一。
:发热可有可无、体温可高可低、流清鼻涕、打喷嚏、轻咳、精神尚可、食欲减退、有时伴有呕吐和腹泻。
细菌性感冒占较少数一部分,常常继发于病毒性感冒之后,或者感冒症状迁延不愈的患者,其主要症状为发烧、尤其是持续高烧不退、流脓鼻涕、咽喉痛、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
通常情况下,通过化验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提示细菌性感染;而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正常或降低,则说明是病毒感染。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15069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葡萄球菌肺炎应该如何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