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适量的睡眠可以为我们第二天正常的生理活动提供充沛的精力,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睡眠,虽然睡眠相对于我们对空气和水的需求来说,显得并没有那么重要,但其实睡眠对我们人体的重要性是堪比水和空气的,那么我们应该睡多久才算是正常的?睡眠有哪些注意事项?
1、年龄决定睡眠时间
我们应该睡多久?传统观点一般是“起码保证8小时睡眠”。但在医生眼中,这个标准其实并不那么准确。
比如中大医院精神心理科专家袁勇贵说,不同年龄的人睡眠时间是完全不同的。
“小孩子肯定需要更长时间的睡眠,这是他们的身体成长、特别是大脑神经系统发育所必需的。对于成年人来说,通常认为是在8小时上下。对于老年人来说,一般能保证每天5-6个小时就很不错了,因为他们有客观生理的因素在,睡眠时间不能与年轻人相比,似乎也不能强求。”
就在不久前,《每日邮报》也特意发表了这样一篇专业报道,其中再度提到了睡眠时间与年龄的关系,每个年龄段都有自己的建议睡眠时间。
1、初生婴儿(0-3个月):14-17小时
2、婴幼儿(4-11个月):12-15小时
3、学步儿童(1-2岁):11-14小时
4、学龄前儿童(3-5岁):10-13小时
5、学龄儿童(6-13岁):9-11小时
6、青少年(14-17岁):8-10小时
7、青年人(18-25岁):7-9小时
8、成年人(26-64岁):7-9小时
9、老年人(65岁以上):7-8小时
“如果能满足这个标准当然好,不过真 按这个标准来看,很多人的睡眠时间都是不达标的。”袁勇贵说,考虑到个体的差异性,在尽量保证自己的睡眠时间能达到上述标准的前提下,每个人还是要根据自 己的情况来判断。“判断睡眠状况如何,时间只是一个方面,我们更要重视的是睡眠的效果。如果睡醒后精神振奋,疲劳消失,心情愉快,精力充沛,那么这样的睡 眠应该就是合格的。相反,如果醒来依旧感觉疲惫、精力不足、情绪不佳,那么即便睡眠时间足够,睡眠状况依旧存在问题。”
2、季节决定几点起床
而在中医专家眼中,该睡多久不仅要看年龄、看人,还应该看一看“天时”。
1、南京市中医药著名养生专家张钟爱说,在《黄帝内经》中就有提到,养生的作息应当与大自然的节律同步。正所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睡眠的时间与 天黑的时间息息相关。春夏季天黑得晚、亮得早,本来就适合晚睡早起,而健康人只要顺应天时不故意熬夜,即便每天睡六七个小时也不觉得累。但到了冬季,天黑 得早、亮得晚,最适合“早睡晚起”,所以很多人不睡八九个小时就觉得不够。
2、“我们都知道,冬季早上天亮得晚,加上气温低。从各方面的健康考虑,都不建议人们过早起床,更不要过早外出活动,这也是一种顺应天时。”张钟爱 说,冬季最适合晚上11点入睡,早上7-8点起床,这样不仅时间充足,而且符合自然作息规律,在子时之前入睡有利养阴,此时七八点天亮了才起,正好外界温 度上升,阳气生发,此时活动也比较好。对于中老年人来说,这样甚至还可以降低一些心脑血管病突然发作的风险,不夸张地说,是可能“救命”的。
3、不过张钟爱说,虽然从养生角度赞成的“适当赖床多睡”和“睡懒觉”还是不同的。“很多人都会发现,即便同样睡8小时,凌晨零点睡觉、早上10点起床,与晚上10点睡、早上6点起床,睡眠质量相差甚远。甚至有研究称,这样的差距可能达到1.5倍。”她告诉记者,无论是从中西医的角度来看,睡眠质量 都以上半夜为重,尤其是“黄金睡眠时间”就在晚上11点到次日凌晨2点之间。
4、“中医主张‘子午觉’,就是因为子时是一天阴气最重的时候,此时入睡有利养阴;西医则认为此时休息,不仅有助于新陈代谢,也和一些重要的激素分泌有关。所以我们主张的赖床,是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不必太早起;但绝对不是故意晚睡,然后早上赖床不起。”张钟爱说。
5、袁勇贵告诉记者,其实我们人体有一些自然节律,例如激素的分泌就会跟着时间走,睡眠不仅会影响到它,它也会反过来影响睡眠。比如许多人在夜间十 点多钟可能挺累,此时睡也就睡了,这不仅有利于褪黑素等激素的分泌,反过来,这些激素分泌也会带来更好的睡眠体验。但如果错过这一时间段,到了凌晨,体内 另一些让人兴奋的激素水平升高,这一错过就得再折腾好一阵子才能睡了。这种说法人们喜欢管它叫“走困”,从现代医学上来说就属于“睡眠节律”,而保持良好 的睡眠节律,其重要性可一点都不比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来得低。
6、袁勇贵还告诉记者,最近有句话挺流行,叫做“赖床毁上午,早起傻一天”。其实,冬季适度“小赖一下”,倒也无伤大雅,但如果早起就“傻”一天, 那么说明这个人的睡眠一定是出了问题。“良好的睡眠意味着白天应该精力充沛、情绪良好,不管是几点起都应该不会受到影响。如果仅仅早起就反应迟钝变‘傻’ 了,那么问题就不在早起上,而在整个睡眠质量上。这种情况,一定要及时调整自己的睡眠时间、习惯,必要时还得寻求医生帮助了。”袁勇贵说。
3、选择好枕头是门学问
中大医院中医骨伤科专家屈留新说,睡觉的时候必须要用枕头,这样才能保护好颈椎,使颈部放松。但如何选择一个好枕头,依旧是门学问。
“一般情况下,睡下时,即头枕在枕头上时,枕头的高度约为本人的一拳高,这样无论是仰卧还是侧卧,枕头高度都可以维持颈椎的正常生理状态,是当 事人最为舒适的高度。”屈留新说,这个高度可以使颈项部皮肤、肌肉、韧带、椎间关节及穿过颈部的气管、食道和神经等组织与整个人体一起放松、休息。
相反,如果枕头过高,会使颈部某些局部肌肉过度紧张。久而久之,颈部肌肉就会发生劳损、挛缩,促使颈椎位置发生微小变化,引起颈部神经根和血管 受刺激或压迫,出现反射性痉挛,并带来一系列问题。而枕头过低,同样改变了颈椎生理状态,脑内静脉回流变慢,动脉供血相对增加,从而出现头胀、烦躁、失眠 等不适,对于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病人尤其有不良影响。另外,枕头的舒适度和透气性也是需要注意的。
1、枕头太软,会让头部陷入进去,影响呼吸;过硬的枕头使头部与枕头接触面过少,局部压力过大,使人感到不舒服,而且这样很可能对局部神经的压迫过大,在第二天早上产生头、颈、背、臂、手等处的麻木或者痛疼等症状。
2、枕头的透气性要好,这主要针对枕芯材料而言,海绵和塑料枕头透气性差,对呼吸和局部循环有影响,应当避免选用,可以选择乳胶枕、纯棉质枕。
3、也可以用多种材料混合,如决明子、荞麦、茶叶等做枕芯,此时最好在外面再套一层枕芯,防止其滑动变形。
4、睡觉时枕头的位置应该能有效依托头部和颈部,维持颈部生理曲线,无论仰卧、侧卧,枕头的一侧应紧邻肩部。
4、过分赖床可能是种病
虽然说,从专家们的建议看起来,冬季赖床似乎天经地义,但凡事也总得有个度。
1、袁勇贵说,“虽然从保护心脑血管健康的角度来看,适当赖床并不是坏事,甚至有保护作用。但如果过分赖床,那带来的就可能不只是通勤打卡的问题,而更要警惕有什么其他因素,甚至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征兆。”
2、作为一个心理学方面的专家,袁勇贵所关注的当然是一些心理情绪方面的问题。他告诉记者,大多数人赖床其实是因为没睡够,也就是睡眠不足,这通过 保证充足睡眠时间就可以改善;还有些人则是因为被窝温暖、外界寒冷,所以难免缺乏意志力,这也很正常,有了考勤的压力大多数人都能顺利克服。
3、但如果无论如何都不想起来,甚至感觉严重的情绪沮丧,对上学、上班充满了抗拒之心,那么就要考虑一下,是不是自己的情绪出了问题。
4、毕竟秋冬季同样也是抑郁症的高发时期,而年底这段时间赶上各种“考”,也是心理疾病容易集中爆发的时期。
所以,如果增加睡眠也不能让你提起精神,通勤迟到也不能催促你起床时,就有必要反省一下,是不是自己遭遇了什么问题,让你对起床后的生活过分抗拒、心生逃避,必要时需要寻找专业人员的帮助了。
5、帮助睡眠的几个穴位
南京市中医院针灸科主任中医师陆瑾也为市民找到了一些“助眠经络”,据她说,如果在冬季依旧睡不好的人,不妨试试这些简单有效的助眠法。
1、按压心包经:循着双侧上臂内侧中线,由上向下按压,痛点再重点按压,每日1-2次。
2、点揉神门穴:神门穴位于腕横纹肌尺侧端,尺侧屈腕肌腱的桡侧凹陷处,于每日临睡前用一拇指指端的螺纹面,点揉另一手的神门穴,换另一手的拇指,同样点揉前手的神门穴,以感酸胀为宜,各重复30次。
3、睡前搓涌泉穴:于每日临睡前取仰卧位,微屈小腿,以两足心紧贴床面,做上下摩擦动作,每日30次。
4、揉捻耳垂:双手拇指和食指分别捏住双侧耳垂部位,轻轻地捻揉,使之产生酸胀和疼痛的感觉,揉捻约2分钟。
5、梳头法:用指叩法,双手弯曲,除拇指外,其余四指垂直叩击头皮,方向为前发际、头顶、后头、项部。每天3-5次,每次至少5分钟,也可用梳子。
6、足浴法:足部保暖有助于睡眠,睡前用温水(可加入艾叶、红花中药液)泡脚,手足怕冷的人可以穿上厚袜子睡觉。
6、睡前十忌
一、忌睡前吃东西
人进入睡眠状态后,机体部分活动节奏放慢,进入休息状态。
如果临睡前吃东西,肠胃等又要忙碌起来,这样加重了它们的负担,身体其他部分也无法得到良好休息,不但影响入睡,还有损健康。
二、忌睡前说话
因为说话太多容易使大脑兴奋,思维活跃,从而使人难以入睡。
三、忌睡前过度用脑
晚上如有工作和学习的习惯,要把较伤脑筋的事先做完,临睡前则做些较轻松的事,使脑子放松,这样便容易入睡。否则,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即使躺在床上也难以入睡,时间长了,还容易失眠。
四、忌睡前情绪激动
人的喜怒哀乐都容易引起神经中枢的兴奋或紊乱,使人难以入睡,甚至造成失眠。因此,睡前要尽量避免大喜大怒或忧思恼怒,使情绪平稳。
五、忌睡前饮浓茶、喝咖啡
浓茶、咖啡属刺激性饮料,含有能使人精神亢奋的咖啡因等物质,睡前喝了易造成入睡困难。
六、忌张口而睡
张口入睡,空气中的病毒和细菌容易乘虚而入,造成“病从口入”,而且也容易使肺部和胃部受到冷空气和灰尘的刺激,引起疾病。
七、忌蒙头而睡
老人一般比较怕冷,所以有的老人喜欢蒙头而睡。这样,因大量吸入自己呼出的二氧化碳,而又缺乏必要的氧气补充,对身体极为不利。
八、忌仰面而睡
睡的姿势,以向右侧身而卧为最好,这样全身骨骼、肌肉都处于自然放松状态,容易入睡,也容易消除疲劳。仰卧则使全身骨骼、肌肉仍处于紧张状态,不利于消除疲劳,而且还容易造成因手搭胸部而产生噩梦,影响睡眠质量。
九、忌眼对灯光而睡
人睡着时,眼睛虽然闭着,但仍能感觉光亮。对着光亮而睡,容易使人心神不安,难以入睡,而且即使睡着也容易惊醒。
十、忌当风而睡
房间要保持空气流通,但不要让风直接吹到身上。因为人睡熟后,身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降低,如果当风而睡,时间长了,冷空气就会侵入身体,引起感冒风寒等疾病。
正常的成年人的睡眠时间是在6~8小时左右。
如果睡4个小时,那么睡眠不足会导致全身各个脏器的一些改变,短时间的睡眠不足会导致第二天的精力下降,有头昏、头晕、嗜睡等等神经系统表现,会觉得疲乏无力,也会有心慌、胸闷等心脏的症状,最主要的可能就表现为这两个方面。但是如果长期的睡眠不足,就会导致很多方面的改变,比如精神情绪的改变,如果剥夺睡眠之后,会发现这个人的脾气非常暴躁,很容易焦虑,有什么事情会往坏的地方想,它对人的情绪情感是有影响的。长期的熬夜也会导致心脑这些重要脏器的实质性的损害,比如心脑血管疾病,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事例,一些年轻人在紧张、过度的劳累之后会突然发生心源性的猝死,大面积的心脏梗死,这个时候就是非常危险的。我也接触过这样一个病人,他是一个21岁的年轻人,因为卖早点,所以起得非常早,又因为有一些情绪的异常,每天睡眠很少,当然也有吸烟的其他的危险因素,结果就发生了青年的卒中、脑梗。
所以对于睡眠不足来说,它可以有短期的,甚至长期的一些脏器的不良影响。当然它会影响血压,在临床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因为睡眠障碍而导致的血压波动,所以睡眠对于稳定血压、血糖、血脂等等都还是有相应的作用的。
正常人睡眠时间6--8小时(老人、孩子是10小时,婴儿更长)
七个个影响睡眠的细节:
科学研究表明,当人们睡觉时,他们应该使用南下。这是因为地球本身具有地磁场。地磁场的方向是南北向(次南极和北极)。磁场具有吸引铁,钴和镍的性质。人体含有这三种元素,特别是在血液中。铁(红血球中的血红蛋白),选择南北朝南头睡觉的方向,可以顺应磁场线,使磁场线顺利穿过人体,最大限度地减少地球的磁场野外对人体的干扰,使睡眠更加甜美。
1.“南北朝南,睡得更甜”
2.床上用品-枕头和枕头,不舒服的床
3.照明-夜晚灯光明亮,人们活不长
4.窗帘-高品质睡眠的“守护”
5.喝水-晚上醒来,早上起床补充水分
6.睡姿-正确的睡姿,让你更健康
7.卧室色彩效果影响睡眠质量
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的正常睡眠时长各不相同。
(一)未成年人:
1.新生儿。新生儿尚未形成较为恒定的生物钟,难以区分白天和晚上。每天推荐睡眠时长为:1周大的新生儿每天睡眠16-17个小时;1-4个月,每天睡眠14-16个小时。新生儿每天睡眠时间切勿低于11小时,否则影响正常发育。
2.婴儿。婴儿整段睡眠时间比新生儿长。一般,4-12个月大的婴儿,每天睡眠12-16个小时。此时家长应帮孩子保持有规律的小睡,每天睡眠时间不低于10个小时,否则会影响正常发育。
3.幼儿和学前儿童。这个阶段,孩子更活跃,睡眠对其成长也更重要。1-2岁的幼儿,每天推荐睡眠时间为12-14个小时;3-5岁,每天推荐睡眠时间为11-13个小时。
4.小学生。孩子上小学后,只有睡眠充足,才能保证一天的活动和学习效率。所以,建议6-12岁孩子,每天保证9-12个小时的睡眠,不要少于8个小时,否则会严重影响学习效率。
5.中学生。这个阶段的孩子仍然处于成长发育期,学习压力逐渐增大,睡眠时间相对减少。13-18岁孩子每天睡眠时长应为8-10个小时,少于7个小时,会精神不集中、运动量减少,严重影响学习效率。?
(二)成年人:18-59岁:7-8小时。60-70岁:5.5~7小时
扩展资料: 睡眠的注意事项:
1. 正常人睡眠时间6--8小时。
2. 美容觉的时间22点--凌晨2点。
3. 长时间熬夜,就算是有睡足8小时,几年下来会容易内分泌失调,生理时钟也会乱掉。
4. 小孩最好在晚上20:30之前睡觉,因为长身体。
5. 青少年应该在晚上22点左右睡觉。
6. 至于爱美的人,一定要在凌晨2点之前睡,因为皮肤在凌晨2点前新陈代谢。
7. 老人,应该在晚上21—22点之间睡觉比较好。因此,人的睡眠时间不宜过长,成年人昼夜7-8小时也就足够了,如果想用增加睡眠时间来获得健康,那将会适得其反,增加疾病,缩短寿命。
--睡眠时间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14864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石榴汁怎么洗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