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龙是我国重要的中药材之一。最早的中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收载的67种动物药中就有蚯蚓。地龙有哪些作用与功效?哪些人群不宜服用地龙?下面就和大道家园网一起了解下吧!
地龙的作用与功效地龙的功效
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地龙应用于:高热惊痫,癫狂;气虚血滞,半身不遂;痹证;肺热哮喘;小便不利,尿闭不通。此外,本品有降压作用,常用治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味咸,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用于高热神昏惊痫抽搐,关节麻痹,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肺热喘咳,尿少水肿,高血压症。
地龙的作用
热病惊狂、小儿惊风、咳喘、头痛目赤、咽喉肿痛、小便不通、风湿关节疼痛,半身不遂地龙菜等症。外用涂丹毒、漆疮等症。
清热息风:主治壮热惊痫,动风抽搐。
清肺定喘:可治肺热痰咳气喘,对肺热型支气管哮喘疗效较好。
利尿通淋:适用于湿热下注,热淋涩痛。
通行经络:可用治热痹节肿赤痛;适当配伍也可治寒痹;配伍益气行血药常用于气虚血瘀,经络不利,偏瘫失语者。
哪些人群不宜服用地龙血压低者禁服
地龙有降血压的作用,因此低血压患者应该避免吃地龙,否则会使血压更低,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过敏体质者禁服地龙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因此过敏体质者,尤其是曾经出现过地龙过敏史的人群严禁服用。
脾胃虚弱者禁服地龙性寒,因此脾胃虚弱者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时应避免服用,否则会加重胃部不适的症状。
有出血倾向者禁服因地龙有抗凝溶栓的作用,有出血倾向时不可服用地龙,否则使出血量加大。
地龙的副作用及毒性1、脸色苍白:地龙毒性是比较小的,如果私自使用或者大剂量的使用,可能会引起副作用的情况发生,容易表现出脸色苍白的症状。
2、呼吸困难:地龙属于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引起副作用的情况发生,比如呼吸困难等。
3、皮疹:地龙可以通过肌肉注射使用当患者,本身对药物存在过敏反应,在使用以后容易表现出皮疹副作用的情况发生。
性味;咸寒。功效一,清热息风:主治壮热惊痫,动风抽搐。二,清肺定喘:可治肺热痰咳气喘,对肺热型支气管哮喘疗效较好。三,利尿通淋:适用于湿热下注,热淋涩痛。四,通行经络:可用治热痹节肿赤痛;适当配伍也可治寒痹;配伍益气行血药常用于气虚血瘀,经络不利,偏瘫失语者等。供参考欢迎多交流
1、清热息风:主治壮热惊痫,动风抽搐。
2、清肺定喘:可治肺热痰咳气喘,对肺热型支气管哮喘疗效较好。
3、利尿通淋:适用于湿热下注,热淋涩痛。
4、通行经络:可用治热痹节肿赤痛;适当配伍也可治寒痹;配伍益气行血药常用于气虚血瘀,经络不利,偏瘫失语者。
5、溶栓和抗凝作用。
6、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7、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8、抗癌作用。
9、平喘作用。
10、对平滑肌的作用。
11、局部变性胶原纤维降解。
12、滑石粉炒法:将滑石粉置锅内加热炒至灵活状态,投入地龙段,不断翻动,使其鼓起,筛去滑石粉即得。
13、酒炙法:取地龙段与黄酒拌匀,稍闷,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干,取出,放凉(每100kg地龙用黄酒18kg)。
地龙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蚯蚓,中药里面用蚯蚓入药称作地龙,一般地龙入药有一定的活血的作用,但是地龙也有很多其他的作用,地龙性寒味咸,所以一般有清热利尿的作用,现在用的比较少。那么,地龙入药有什么作用?地龙有哪些药用功效?
【地龙】地龙为钜蚓科动物参环毛蚓Pheretimaaspergillum(E.Perrier)、通俗环毛蚓PheretimavulgarisChen、威廉环毛蚓Pheretimaguillelmi(Michaelsen)或栉盲环毛蚓PheretimapectiniferaMichaelsen的干燥体。前一种习称“广地龙”,主产于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后三种习称“沪地龙”,主产于上海一带。广地龙春季至秋季捕捉,沪地龙夏秋捕捉,及时剖开腹部,除去内脏及泥砂,洗净,晒干或低温干燥,生用或鲜用。
【药性】咸,寒。归肝、脾、膀胱经。
【功效】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
【应用】
1.高热惊痫,癫狂。本品性寒,既能息风止痉,又善于清热定惊,故适用于热极生风所致的神昏谵语、痉挛抽搐及小儿惊风,或癫痫、癫狂等症。如《本草拾遗》治狂热癫痫,即以本品同盐化为水,饮服;《摄生众妙方》治小儿急慢惊风,则用本品研烂,同朱砂作丸服。治高热抽搐惊痫之症,多与钩藤、牛黄、白僵蚕、全蝎等息风止痉药同用。
2.气虚血滞,半身不遂。本品性走窜,善于通行经络,常与黄芪、当归、川芎等补气活血药配伍,治疗中风后气虚血滞,经络不利,半身不遂,口眼_斜等症,如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
3.痹证。本品长于通络止痛,适用于多种原因导致的经络阻滞、血脉不畅,肢节不利之症。性寒清热,尤适用于关节红肿疼痛、屈伸不利之热痹,常与防己、秦艽、忍冬藤、桑枝等除湿热、通经络药物配伍;如用治风寒湿痹,肢体关节麻木、疼痛尤甚、屈伸不利等症,则应与川乌、草乌、南星、乳香等祛风散寒,通络止痛药配伍,如小活络丹(《和剂局方》)。
4.肺热哮喘。本品性寒降泄,长于清肺平喘。用治邪热壅肺,肺失肃降之喘息不止,喉中哮鸣有声者,单用研末内服即效;亦可用鲜地龙水煎,加白糖收膏用。或与麻黄、杏仁、黄芩、葶苈子等同用,以加强清肺化痰、止咳平喘之功。
5.小便不利,尿闭不通。本品咸寒走下入肾,能清热结而利水道。用于热结膀胱,小便不通,可单用,或配伍车前子、木通、冬葵子等同用。
此外,本品有降压作用,常用治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
【用法用量】煎服,4.5~9g。鲜品10~20g。研末吞服,每次1~2g。外用适量。
【古籍摘要】
1.《本草拾遗》:“疗温病大热,狂言,主天行诸热,小儿热病癫痫。”
2.《本草纲目》:“性寒而下行,性寒故能解诸热疾,下行故能利小便,治足疾而通经络也。”“主伤寒疟疾,大热狂烦,及大人小儿小便不通,急慢惊风,历节风痛。”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多种氨基酸,以谷氨酸、天冬氨酸、亮氨酸含量最高;含铁、锌、镁、铜、铬等微量元素;含花生四烯酸、琥珀酸等有机酸。还含蚯蚓解热碱、蚯蚓素、蚯蚓毒素、黄嘌呤、次黄嘌呤、黄色素及酶类等成分。
2.药理作用:蚯蚓水煎液及蚯蚓解热碱有良好的解热作用;热浸液、醇提取物对小鼠和家兔均有镇静、抗惊厥作用;广地龙次黄嘌呤具有显著的舒张支气管作用;并能拮抗组织胺及毛果芸香碱对支气管的收缩作用;广地龙酊剂、干粉混悬液、热浸液、煎剂等,均有缓慢而持久的降压作用;地龙提取物具有纤溶和抗凝作用。此外,地龙还具有增强免疫、抗肿瘤、抗菌、利尿、兴奋子宫及肠平滑肌作用。
3.临床研究:据报道,用地龙白糖浸出液治疗Ⅰo至浅Ⅱo水火烫伤、烧伤50例,1周左右治愈(赤脚医生杂志,1974,4:43);用鲜地龙焙干,研末,加白糖,晨起1次顿服,治疗泌尿系结石5例,均愈(浙江中医杂志,1987,1:42);用地龙液:新鲜地龙若干条、白糖,按比例搅拌出液体即成。每次20ml,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14例,取效较好(辽宁中医杂志,1999,10:477)。另有用地龙等治疗乙脑、癫痫、精神分裂症、脉管炎、腮腺炎等。
4.不良反应:地龙口服用量过大可致中毒。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昏,血压先升高后降低,腹痛,胃肠道有时有出血现象,心悸,呼吸困难。又复方地龙注射液肌注可引起过敏性休克。故使用地龙应注意:⑴掌握用药剂量;⑵注意加工炮制;⑶过敏体质应忌用;⑷血压低者禁用。中毒救治的一般疗法为:地龙制剂引起过敏反应时,可按过敏反应常规处理;中医疗法:(1)中毒后立即服盐水1杯,即解。(2)葱3根,甘草15g,水煎服。
【地龙功效】
1、清热息风
用于高热惊痫、癫狂。地龙咸寒降泄,性走窜,既能息风止痉,又善清解高热,故适用于高热所致的狂躁,惊风抽搐,癫痫等症。治疗温病热极生风神昏谵语、痉挛抽搐,可单用本品煎服取效,或与钩藤、牛黄、白僵蚕等息风止痉药同用。治疗小儿惊风,高热、惊抽,可以本品研烂,与朱砂共为丸服。治疗高热狂躁或癫痫,常单用鲜品,同盐化为水,饮服。
2、通经活络
用于痹证及半身不遂。地龙长于通行经络,用于多种原因引起的经络阻滞,血脉不畅,肢节不利之证。因其性寒能清热,故适宜治疗关节红肿疼痛、屈伸不利之热痹,常与防己、秦艽、忍冬藤等除湿热、通经络药物配伍。亦用治风寒湿痹,肢体关节麻木、疼痛、屈伸不利等症,可与川乌、天南星、乳香等配伍,如小活络丹。治疗气虚血滞,中风后经络不利、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症,常与黄芪、当归、川芎等配伍,如补阳还五汤。
3、清肺平喘
用于肺热哮喘。本品又清肺热平喘。用治邪热壅肺,肺失肃降之喘息不止,喉中哮鸣有声者,单用研末内服即效,亦可与麻黄、石膏、杏仁等同用。
4、清热利尿
用于热结膀胱,小便不利或尿闭不通。本品咸寒走下入肾,能清热结、利水道,用治小便不利或尿闭不通,可用鲜品捣烂,浸水,滤取浓汁服,也可与车前子、木通、泽泻等利水渗湿药同用。
5、杀菌消炎
实验表明地龙的提取物具有强效的杀菌灭菌的作用,其杀菌灭菌的作用甚至强于西药甲硝唑,能治疗化脓性中耳炎,流行性腮腺炎,滴虫性女性私处炎等多种炎症。
6、治疗不孕不育
地龙能使患者遗精症状明显改善,使精子浓度、活动率、存活率明显增加,服后自觉精神好转,欲望增强。地龙对因精液质量低下而导致的不育有较好疗效。
方法:龙粉每次5克,每日2~3次口服,1个月为1疗程,共l~3个疗程。
7、降血压
动物实验表明,地龙低温水浸液静脉注射(0.1克/kg),对家兔及大白鼠有缓慢而持久的降压作用,作用高峰出现在用药后90分钟,维持2~3小时。地龙脂质中含有的类血小板活化因子是主要的降压成分。
8、治疗脑梗塞
蚓激酶是由红赤蚯蚓体内提取的一种多酶复合体,具有水解蛋白的功效,用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
日本新近的研究表明,吲激酶或蚯蚓干燥加工粉末具有明显的抗高脂血症作用。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14829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夏季降暑喝什么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