瘙痒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症状, 因为生活中能够引起瘙痒症状的病因是非常多的。例如最为常见的就是一些皮肤疾病等等,所以人们在出现瘙痒症状之后大多都很好奇是什么疾病引起的,那么哪些疾病会引起瘙痒?瘙痒表示什么疾病?瘙痒是什么情况?
1、哪些疾病会引起瘙痒
1.心脑血管疾病
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由于血管的弹性减弱,血液循环不好,不能给大脑提供足够的氧气和养分,感觉功能出现障碍,引起瘙痒;以及血液中的代谢废物不能及时的排出,由于刺激引起的瘙痒。
2.肝胆疾病
患胆汁性肝硬变等肝胆疾病后,由于体内的胆汁不能正常的分泌和输送,促使血液中的胆色素含量升高,从而刺激皮肤的感觉神经引起瘙痒。
3.内分泌系统疾病
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胰岛素代谢紊乱,使血糖溶度升高;甲亢病人是由多种原因引起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使得过高的血糖溶度和甲状腺激素溶度,刺激皮肤的感觉神经,从而引起瘙痒。
4.泌尿系统疾病
患有慢性肾盂炎等肾病的患者,由于肾功能的紊乱,很难将体内的尿素及时的排出体外,当体内的尿素溶度升高到一定值时,便会刺激皮肤的感觉神经引起瘙痒。
5.血液系统疾病
患有贫血或白血病的病人,也很容易出现皮肤瘙痒的症状。
6.生殖系统疾病
女性私处瘙痒与滴虫和霉菌有很大的关系;男性患有神经性皮炎、核黄素的减少,或是睾丸病变引起的雄性激素减少,都会引起男性的皮肤瘙痒。
7.皮肤病
大部分的皮肤病都会伴有皮肤瘙痒的症状,比如湿疹、荨麻疹、皮肤癣等都会引起皮肤瘙痒。
2、缓解皮肤瘙痒饮食
1、薏米绿豆百合汤
用薏米50克,绿豆25克,鲜百合100克,白糖适量。先百合去内膜,加盐轻捏,洗净以去苦味。薏米、绿豆加水煮至半熟加百合,文火焖至熟烂,加糖即可。此汤可以清热解毒,消渴利尿。适用于湿疹、风疹、粉刺,症见皮肤瘙痒者食用。
2、绿豆炖乳鸽
乳鸽1只,绿豆150克。将乳鸽除去毛及内脏,加绿豆和酒少许炖熟吃。本方清热利湿,适用于湿热所致皮肤瘙痒,此症多发生在女阴、阴囊、肛门等处。
3、薏米赤豆汤
准备薏仁米、赤豆各30克。将薏仁米、赤豆加适量水煮烂,加适量糖,每日服二次,连服一个月。可以清热、利水、除湿。适用于湿疹、皮肤过敏性瘙痒者食用。
4、海带绿豆汤
海带、绿豆、白糖各适量。将海带洗净切碎,与绿豆、白糖一起煮汤服食。每日1剂,连服6-10剂。本方清热利湿,适用于湿热下注型皮肤瘙痒症,症见局部瘙痒不止、白带增多、口苦胸闷等。
5、红枣姜桂饮
红枣10枚,干姜9克,桂枝6克。将3味共煎汤服,每日1剂,1周为1疗程。本方疏风散寒,适用于风寒袭表型皮肤瘙痒,此症以冬季发病为多,部位多见于大腿内侧、小腿屈侧及关节周围等。
皮肤瘙痒是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现场,问题小的几乎是没什么关系,但是严重的,就影响到生活了!其实皮肤瘙痒除了一些外部因素之外,也有可能是本身有疾病哦!
9个警惕疾病1.单纯皮肤问题
因为皮肤自身问题而感觉到痒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没有原发性的皮肤损伤,多半是由于皮肤缺少水分而引起的。就像现在处在干燥的冬季,很多人会觉得皮肤干痒、脱皮。
另一种是皮肤本身就“病”了,皮炎、湿疹、牛皮癣等皮肤疾病大多都伴随着瘙痒。
2.妇科炎症
女性如果发现外阴部瘙痒,要特别检查是否有滴虫、白色念珠菌感染等妇科炎症。调查显示,73%的女性在经期会觉得局部皮肤瘙痒,可能与卫生巾质量不佳或衣物过于紧身有关。
3.过敏
临床上来变态反应科就诊的病人,1/3有皮肤痒的症状。对饮食、花粉、尘螨等过敏,接触某些化学制剂,都有可能引起过敏,从而使皮肤感觉到痒。这类痒,一般在停止接触过敏原后就会好转。
4.中老年人皮肤退化
中老年人因为皮肤萎缩变薄,含水量降低,皮脂腺及汗腺分泌减少,使皮肤失去润滑保护作用而显得干燥。在寒冷的季节,干燥的气候又使皮肤粗糙,甚至表皮脱落,使皮内神经末梢更容易受刺激而发痒。老年人身体痒多是这个原因。
5.情绪紧张
抑郁、紧张、烦躁等不良情绪都有可能造成局部或全身皮肤痒。B族维生素缺乏也容易引起皮肤瘙痒。
6.肝胆疾病
许多系统性疾病也会引起皮肤瘙痒。有研究显示,大约有40%—60%的肝胆疾病患者,在肝部不适、肝功能异常以及黄疸出现的时候就会出现皮肤瘙痒。
7.糖尿病
糖尿病人皮肤瘙痒的发生率高达15%—35%,约有10%的早期患者会出现全身性或局部性的皮肤瘙痒,而且比较顽固,外阴或肛门部症状最严重。
8.甲状腺功能异常
不管是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都可能出现皮肤痒的情况,但甲亢所致的瘙痒多发展缓慢,皮肤多干燥,在冬季会加重。
9.恶性肿瘤
某些肿瘤发生时会伴有皮肤痒,如淋巴系统、胃、肠、肝、卵巢和前列腺癌等。这种由肿瘤引起的痒大多较顽固,如果你的身体出现长时间无原因的瘙痒就需要引起重视了。
冬季皮肤瘙痒该怎么办
首先,瘙痒时可采取局部轻轻拍打或降低皮肤表面温度的冷敷等方法来缓解。如有大量渗出、脱屑、结痂等皮损,应及时更换被污染的衣服和被褥,保持皮肤清洁。也可以适当使用抗感染、止痒、润肤药膏对症处理,但不要随意使用含激素的外用药,具体用药需要听从皮肤科医生的建议。瘙痒严重者应及时去医院皮肤科就诊,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以免带来许多不良反应。
饮食调理方面,多吃富含锰的食物有助预防和缓解瘙痒,有三类食物可以选择。茶叶被称为“聚锰植物”,富含锰且易被吸收。小麦、菠菜、白菜等食物中含锰也较多,但吸收率却较低。鱼类和一些动物肝、肾等食物中的锰易被人体吸收,但含量较少。因此在补充微量元素锰的食物中,茶叶还是最管用的。
冬季要注意保湿,不仅能保护皮肤,更可以预防瘙痒。另外,冬季洗澡不宜过于频繁,同时还要减少使用沐浴露和香皂等洗浴用品。
按这些穴位1、易血海穴
血海穴的位置:血海穴位于大腿内侧,从膝盖骨内侧的上角,上面约三指宽筋肉的沟,一按就感觉到痛的地方,有称为血海的穴位。
作用功效:具有调节血液循环、祛风的作用,主治风疹、湿疹、皮肤瘙痒。
2、百虫窝穴
百虫窝穴的位置:百虫窝穴属经外奇穴,位于大腿内侧,髌骨的内侧端上3寸,(正好在脾经的路线上,髌骨的内上缘向上,直上大约有两指宽的),即脾经血海穴上1寸,正坐屈膝或仰卧取之。
作用功效:具有祛风、驱虫、止痒的功效,治各种各样的皮肤瘙痒,如蚊虫叮咬的痒。
3、曲泉穴
曲泉穴的位置:曲泉穴位于人体的膝内侧,屈膝,当膝关穴节内侧端,股骨内侧髁的后缘,半腱肌、半膜肌止端的前缘凹陷处。(屈膝,在膝内侧横纹上方凹陷中)作用功效:养血还活血。
4、劳宫穴
劳宫穴的位置:劳宫穴位于掌心,中指及无名指往下延伸交会的凹陷处。
作用功效:清心火,降心火烦燥,适用于心烦气燥。
5、太溪穴
太溪穴的位置: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作用功效:具有滋肾阴,清虚热的作用。
6、三阴交穴
三阴交的位置: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取穴时,先找到脚踝骨的最高点,然后向上4指宽处,胫骨内侧缘后方便是。
作用功效:具有活血通络的作用,主治瘾疹、神经性皮炎及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
7、涌泉穴
涌泉穴的位置:涌泉穴在足底,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
作用功效:可有效地改善局部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的通透性,和有节律的运动性,从而促进了血液、淋巴液在体内循环,调整人体的代谢过程。
8、行间穴
行间穴的位置:行间穴位于足背侧,大拇趾、二趾合缝后方,赤白肉分界处凹陷中,稍微靠大拇趾边缘。
作用功效:具有平肝祛风、止痒的作用。
在春秋两季,由于天气干燥,我们的皮肤会出现干燥起皮的现象,而且皮肤还会变得瘙痒,这样会让皮肤破损,引发细菌感染,出现皮肤疾病。对于皮肤瘙痒,很多人是不知道病因的,那么,皮肤瘙痒的原因是什么?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警惕单纯性皮肤病
如果皮肤出现瘙痒难耐,如果没有原发性的皮肤损伤,则可能是由于皮肤缺水而导致的,例如:冬季皮肤容易干燥导致瘙痒。
解决办法:在炎热的夏季可以涂抹一些防晒的护肤品,秋冬季节可以涂抹一些滋润皮肤的护肤品。另外,多吃一些滋阴润肺的食物,例如:芝麻、蜂蜜。尽量少吃葱、蒜等刺激性食物。
另一种则是皮肤本身的疾病,例如:皮炎、湿疹、牛皮癣等皮肤病大多数都会伴有瘙痒的症状,这个时候则需要通过专业皮肤科医生进行对症治疗,避免病情更加严重。
2、警惕妇科疾病
73%的女性朋友在经期时会感觉到局部的皮肤瘙痒,主要表现在外女性私处,如果发现外女性私处出现皮肤瘙痒则可能感染滴虫、白色念球菌等病菌,这可能与平时使用的卫生巾质量不佳或衣服过紧,过脏有关。
解决办法:如果是外阴瘙痒先要到医院查清属于何种病菌感染引起的外阴瘙痒,然后再在医生使用药物清洗外阴以及服药治疗。
3、警惕皮肤过敏
临床上前来医院就诊的皮肤瘙痒病人有1/3是由于皮肤过敏而引起的。这些病人可能对于饮食、花粉、尘螨等物质有过敏反应,这类过敏反应一般在停止接触过敏源后症状慢慢消失。
解决办法: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发现过敏源,禁止接触会使自己过敏的过敏源。
4、警惕中老年皮人皮肤退化
青年人皮肤干燥是皮肤瘙痒的原因之一,然后中老年人因身体细胞开始退化,皮肤萎缩退化、、皮脂腺及汗腺分泌减少等现象更为严重,从而出现皮肤失去滋润而显得更加干燥、粗糙,甚至出现脱皮现象,使得皮内神经末梢更容易受外界刺激而发痒。
5、警惕肝胆疾病
如果中老年人出现皮肤瘙痒,不仅仅考虑上述疾病,还应该考虑是否有肝胆性疾病。有研究表明,大约有40%-60%的肝胆疾病患者,在出现肝胆不适、肝功能异常以及黄疸症状时会同时伴有皮肤瘙痒的症状。
6、警惕糖尿病
糖尿病是多数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之一,它也是引起皮肤瘙痒的元凶之一,对于糖尿病人初选皮肤瘙痒的发病率高达15%-35%,并且有10%的患者还会出现全身性的皮肤瘙痒,常以外阴或肛门部位最为严重。
7、警惕甲状腺异常
甲状腺异常包括甲状腺亢进和甲状腺功能减退,但是不管是何种异常都会伴随出现皮肤瘙痒的症状,需要注意的是甲亢所伴随的皮肤瘙痒发展较为缓慢,皮肤多为干燥,并在冬季加重。
8、警惕恶性肿瘤
如果皮肤出现瘙痒的症状,还应该警惕某些肿瘤的出现,例如:淋巴系统、胃、肠、肝、卵巢和前列腺癌都可能引起皮肤瘙痒的症状出现,对于这种肿瘤引起的皮肤瘙痒,多数难以查明具体原因。
9、警惕其它症状
除了上述疾病都可能引起皮肤瘙痒引起警惕以外,日常生活中长期的抑郁、紧张、烦躁等不良的情绪也可能造成局部或全身的皮肤瘙痒。如果身体缺乏维生素B也容易引起皮肤瘙痒。
10、缓解皮肤瘙痒饮食
1、薏米绿豆百合汤
用薏米50克,绿豆25克,鲜百合100克,白糖适量。先百合去内膜,加盐轻捏,洗净以去苦味。薏米、绿豆加水煮至半熟加百合,文火焖至熟烂,加糖即可。此汤可以清热解毒,消渴利尿。适用于湿疹、风疹、粉刺,症见皮肤瘙痒者食用。
2、绿豆炖乳鸽
乳鸽1只,绿豆150克。将乳鸽除去毛及内脏,加绿豆和酒少许炖熟吃。本方清热利湿,适用于湿热所致皮肤瘙痒,此症多发生在女阴、阴囊、肛门等处。
3、薏米赤豆汤
准备薏仁米、赤豆各30克。将薏仁米、赤豆加适量水煮烂,加适量糖,每日服二次,连服一个月。可以清热、利水、除湿。适用于湿疹、皮肤过敏性瘙痒者食用。
4、海带绿豆汤
海带、绿豆、白糖各适量。将海带洗净切碎,与绿豆、白糖一起煮汤服食。每日1剂,连服6-10剂。本方清热利湿,适用于湿热下注型皮肤瘙痒症,症见局部瘙痒不止、白带增多、口苦胸闷等。
5、红枣姜桂饮
红枣10枚,干姜9克,桂枝6克。将3味共煎汤服,每日1剂,1周为1疗程。本方疏风散寒,适用于风寒袭表型皮肤瘙痒,此症以冬季发病为多,部位多见于大腿内侧、小腿屈侧及关节周围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4667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