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兴发(中国道教协会研究室)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劳碌奔波之余,成功喜悦之时,失败伤心之后,常常会扪心自问:人为什么而活着?为幸福生活,为实现理想,为人生前途……,回答只是眼前的。其实人从生下来就要为死而活着,为了克服死亡,人们想尽一切办法创造美满幸福生活,营造和谐生活环境,德臻人间仙境;为了达到永生,人们深入挖掘中华养生文化,实践各式各样的养生方法,成就长生久视。由此,经过深入思考此身与彼生、健康与生命、生命与寿命、生命与死亡之后,我们不难发现人类追求养生的缘由。
一、此身与彼生>
身与生是二个本质不同的概念。身一指身体,一指身心。《帛书老子校注》,引《喻老》说:“神不淫于外则身全,身全之谓德。”中国古典哲学中的这个“身”,用现代汉语怎么解释呢?这个概念就如同古代的精神概念不能用mind 、spirit来理解一样,正因为我们形成了用mind 等来理解精神的习惯,所以我们便很难理解精神在古代包含着生理、物理方面的那些内涵。古代的身不与心对,心也是身。
生这里指生命而言,与死亡相对。因此,养身与养生有着本质的区别。养身指养心,修养人的身心道德。如老子《道德经》中说:“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说的就是修行人的道德行为。而养生则是指修炼人的生命,使生命得到无限制的延长,与日月同期,与天地长存。
对生命价值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是道教始终不渝的传统。《道藏》中首部经典《度人经》开篇便强调:仙道贵生。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卷一百一十四说:“要当重生,生为第一。”后来进一步发展为《老子想尔注》第二十五章说:“生,道之别体也。”刘宋时期《三天内解经》则宣称:死王不如生鼠。最终隋唐之际问世的《太上老君内观经》把道教的理想追求概括为“生道合一”,精深地表达了道教对养生终极意义问题的理解。
道教自其产生便是一个重视人的现实生命的宗教,所以重生、贵生也是道教的一个基本特性。道教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化生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万物中又以人之生命最为宝贵,“天地之大曰生”,“生”与“道”是合一的。道教的各种经典中无不把“贵生”、“重生”和“养生”的思想作为其阐述的基本内容。在道教看来,生命是最可贵的,希望人人都能竟其天年,以至长生久视。道教《五符经》认为“天生万物,人为最贵”。《洞玄灵宝斋说光烛戒罚灯祝愿仪》亦说:“夫万物以人为贵,人以生为宝。”《抱朴子》说:“生可惜也,死可畏也。”《妙真经》则说:“德莫大于活。”道教这一重生贵生的思想,是道教与其它宗教相比最富有特色的地方,体现了对人生的关爱。它不仅影响着人们对人生、生命的态度,也促进了道教对所有生命体价值的认知。道教从齐同慈爱的精神出发,要求人们要“慈心于物”,以一颗仁慈之心对待宇宙间所有生命,爱及昆虫草木鸟兽,不要无辜地伤害任何生命。并在戒律中规定:不得杀害一切物命;不得烧野田山林;不得以足踏六畜;不得笼罩鸟兽等等。《太上洞渊神咒经》说:“道性本来清,救护一切人,普济于众生,太上布大慈。”道教对人生与生命的重视,体现了关爱人生的最大热情。重人贵生最重要的就是要重视人的生命、生活。人的生命、生活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生存的物质条件和生存环境,即物质生活;二是人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与生存环境是要解决人们的生理生命的基本要求;精神生活是调解人的心理与精神追求。在物质生活中,道教教人少私寡欲,淡泊名利,以宝养生命之元真;并教人致力于和平、和谐的生存环境的营造。在精神生活中,道教教人追求与道合一、逍遥无碍的境界。人生虽然会有种种困苦,但只要能以“常道”为大旨,不以鹏程万里、斑鸠数仞为区别,只要心意逍遥,心灵宁静,精神专一,所有的困苦都是身上的尘埃而已,抖落一下即能去掉,即能神清气爽。道教认为,“我命在我,不属天地”,人人都具有道性,只要通过修持修炼,由生得道,由道得仙,由仙得真,必能达到生道合一、形神俱妙、与道合真的境界。但重人贵生的一切修持修炼,都要以入世济世的“真行”为基础,都要从处世为人开始提高个人的修养。对道教来说,追求神仙的修道与促进健康的养生是一致的,修道即是养生,养生即是修道。道教认为,修道就是要通天地之化,运阴阳之用,源道德之妙,达性命之真。为此,要绝贪去欲,返朴还醇,游心于淡,合气于漠。寂然不动,因自然而行;虚心而冥,涵宇宙而无迹;无心而照,普万化而无物。不以是非好恶,内伤其生,外伤其形。最终达到身心合一,形神俱妙,自由逍遥的神仙境界。
道教重生、养生决不仅仅是要修道者的个人健康,更要普度众生,让社会的每一个人都过上健康的生活。所以继承和挖掘道教养生资源,整理和研究道教养生的理论和方法,推陈出新,将道教养生的丰富的思想理论和实践经验推向社会大众,使其为当今社会的卫生保健事业服务,这是我们道教界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当代的道教徒应该师法继承先辈的弘道济世的精神,除了自己努力养生修道外,亦要努力传播和实践道教丰富的养生思想和养生法术,为民众服务,为社会营造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精神压力增大,自然和社会环境越来越不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各种不良生活方式所造成的疾病时刻困挠着人们。因此我们更要以道教的性命养炼的各种方法帮助人们调节身心,促进健康,为促进社会和谐和个人身心健康服务。
在养生的基本内容上,道教主张“顺应自然、性命双修”的养生思想。道教一方面将宇宙大道的清虚自然,阴阳之化,立之为修道之本;另一方面,又妙身心性命之奇,认为养性修命,形神俱妙,可以达成“与天地同流,与太虚同体”。在这个过程中,即人我又超人我,即世间又超世间,历世而不滞于世,应物而不累于物。“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性命双修,达到与道合一而无待,动静俱泯而忘我的超然无为之境。
正因为道教具有重生、贵生的特点,所以在长期的修道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仅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养生学思想,而且还提出了一系列的养生方法。这些养生思想和方法也是道教发展可以倚重的宝贵资源。如果说道教在今天的世界还有重要的存在和发展的价值的话,那么我认为这种价值最重要的是在两个方面:第一是社会的宗教教化,她可以净化人的心灵,提升人的境界,促进社会道德和精神文明的发展;第二就是社会的卫生保健,她可以为人们提供一整套养生保健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帮助人们确立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并更科学合理地进行养生保健。
二、 健康与生命
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到千家万户幸福,健康既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目标,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国民健康水平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反映,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提到健康与生命,人们通常都会想起耳熟能详的几句名言:健康是人生第一财富,保持健康是做人的责任;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显然,这些名言都十分明确地提醒人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尽最大努力保持健康,珍惜生命。
既然健康的重要人人皆知,但每每容易被忽视和忘却。有了健康,才能保证事业的发展、家庭的幸福和爱情的甜蜜,才能创造财富,享受人生;若失去健康,乃至疾病缠身,则一切都无从谈起,无疑还会失去已有财富,使人生黯然失色。至于生命之宝贵,那就更值得我们不顾一切地珍爱了。既然大道给了我们一次生命,我们就要好好地“享用”和认真对待,而前提是先“保命”,防止生命“运转”不正常,或生命之花过早凋零。一个人如果失去健康,或生命非正常消逝,还会给家人、单位、社会乃至亲朋好友造成痛苦和负担,带来物质的、精神的双重打击。现实中的事例实在太多,令人遗憾,直至惨不忍睹。
例如:邓丽君,香港歌星,生前积累40亿财产。1995年5月6日因气喘病发猝逝泰国清迈,享年42岁。傅彪,国内著名演员。2005年8月因肝癌去世。享年42岁。“新浙商”擎旗人,被喻为“胆大包天”的上海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瑶。生前积累8亿元财产。2004年11月13日因肠癌病逝,享年38岁。青岛啤酒集团公司总裁彭作义,人称彭大将军,在游泳时突发心肌梗塞意外去世。爱立信中国公司总裁杨迈,极感疲劳而独自去健身房,心脏病突发身亡。北京大中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凯心脏病突发逝世……。
按照健康专家的说法,健康的四大基石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和心理平衡。只要做到这四条,就能保证身体健康。当然,人的复杂性和社会性决定了有时难以做到,但要时刻牢记,尽最大努力做到,起码不能“偏离”基石太远。常见有的人或暴饮暴食,或缺乏锻炼,或嗜烟酗酒,或心理失衡,具其一必大大损害健康。我们要时刻记住,保持自身健康是做人的责任,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不注意身体健康,不但是对自己不负责任,也是对他人和社会不负责任。明乎此,就不会视健康为儿戏,自我糟蹋身体,损害健康。
诚然,当今社会有许多情况危胁着人们的健康。首先是精神压力严重威胁着我们的身心健康。精神压力是生活中一部分,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不论是处理平常的事情,还是与人交往或应付各种要求,大人小孩都可能面对精神压力。轻微的压力是有益的,它能让人用心思考,加倍努力,它有激励人心,使人兴奋的作用。例如,各种竞技比赛产生的精神压力,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好事。不过,压力太大,或持续时间太长,则对身体有害,造成心跳加速、肌肉紧张、头疼、胃痛、忧虑或发脾气、疲劳、饮食失调、失眠、偏头痛、皮疹,如果持续下去,会引致高血压、心脏病、抑郁症、精神崩溃、哮喘恶性发作。玛丽莲.梦露,美国著名影星,1962年8月5日清晨,在加利福尼亚的洛杉矶刚购置的房中自杀,享年36岁。翁美玲,香港知名演员。1985年5月14日,因感情问题自杀,卒年26岁。张国荣,香港著名影星,生前积累3亿港元财产。2003年4月1日在香港跳楼自杀,享年46岁。
共4
再次是生活压力同样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健康。比如,现在的知识分子,工作和生活条件都相对优越,为什么偏偏被众多疾病困扰,进而成了“短命阶层”?兰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学系李姓硕士研究生提出,我国的知识分子之所以寿命如此短暂,与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位硕士指出,与西方知识分子相比,中国知识分子的社会环境不够宽松,他们的忧虑多、心理负担重,种种问题和焦虑这对他们的身体造成了伤害。以大学教授为例,在西方,大学教授根本不用为科研经费的事情发愁,而在中国,大学教授拉赞助的情况多的是,大学教授还要分出精力来应付分房等生活上的问题。盘根错节的种种问题导致知识分子十分疲劳。另外,知识分子的长期从事脑力劳动,压力大、处于疲劳状态也是导致他们身体状况差的原因。“过度劳累或者长时间精神紧张,会使身体的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引起体内主要的器官和系统失衡,比如发生心律不齐、内分泌失调等等,严重的就会导致全身的应激状态,从而引发疾病甚至死亡。”兰州医学院的王先生说。心理负担重也在伤害着知识分子的身心健康。“知识分子的成就动机很强,他们长期处于心理亢奋期。甚至晚上睡觉的时候脑袋‘开天窗’,眼睛闭着,脑袋仍旧在不停地运转。他们对于工作的概念远不是解决温饱,而是要抓住机会,成就一番事业,为了事业他们甚至愿意搭上性命。”海波科技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凤兰说。以上便是《千龙新闻网》2004年4月20日面向社会所做的一项生活压力的调查。
其实,生活中的压力有许多,比如还有感情压力、学习压力等等,这些都是影响人们生命健康的源泉。
此外,各种疾病也会影响着我们的健康,有的甚至会夺取我们和生命。例如艾滋病、癌症等。有据可查的中国人疾病种类有多少?以往资料显示是6000余种,而近期由解放军医学图书馆和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中国疾病知识总库信息系统告诉我们,中国人所患疾病种类是7000多种。中国疾病知识总库研究项目的负责人、解放军医学图书馆张文举研究员介绍,长期以来,国内对各种疾病及其治疗、检查和用药方法等知识的介绍或总结,分散在浩瀚的书籍和期刊之中。这种文献组织方法效率低下,难以适应信息增长的态势,专业人员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阅读、筛选知识和信息。而且,这种知识组织方法不能展示人类知识创造的动态逻辑过程。疾病总库突破了传统的文献组织模式,以文献内容为描述对象,以疾病信息为核心,进而延伸到与疾病相关的知识,为医疗机构、医学院、药学院和图书馆领域建立起新的服务模式和新的学习工具。
对许多人来说,疾病和健康状况属于敏感的和私人的领域,这种态度通常与强烈的传统观念有关。不同的文化背景对健康、疾病和医疗护理实践的见解和认识不同。因此,还有介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亚健康问题。据中国中医健康协会2005年3月调查,北京市约有四分之三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不同程度地存着疾病的隐患。《北京青年报》在报道这项调查时称,新闻记者要提前10年进入亚健康状态。
共4
亚健康是介于健康与生病之间的身体态,严重影响着人的健康与生命。这是因为现代人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竞争激烈,心理承受能力不断加重而引起的。亚健康不是病,却是现代人身心不健康的一种表现。亚健康医学上称为“不定陈述综合症”,特征是患者体虚困乏、失眠、休息质量不高、注意力不集中等,全面系统检查、化验或者影像检查时,往往还找不到肯定的病因所在。亚健康人群的高危因素大都与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有关。在长期吸烟,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如偏食动物类食品,吃得过多、过咸、过甜等,都易导致亚健康状况。日常家务都有机器代劳,体力劳动的减少,人们长期处于竞争激烈、心理压力大、超负荷运行的紧张状态中,不能及时化解,很容易产生慢性疲劳和心情压抑,尤其具有某些特定个性的人更容易产生亚健康状况。亚健康是一种心身共有的失常状态。如果要治疗的话,心理治疗首当其冲。对于个人而言,最重要的还是要养成健康的生活和工作习惯。因此从上个世纪末,社会上出现了形形式式的健美操和气功养生备受人们亲睐,然而当你无暇再顾及时,身体将出现反弹,所以寻找适当的锻炼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如果我们将眼光投入到中国古老的道教运动养生,一定会受到很好的启迪。
当然最要命的是人为因素对人的健康与生命造成的影响,如交通安全、SARS类的传染病、三聚氰氨类的食品安全等时刻影响人的健康与生命。从而引发了人们的思考:如果没有了人的生命和健康,那么国家就只剩下“一片茫茫大地真干净”,或者是“万户萧疏鬼唱歌”了。那样的话,所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所谓“建设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所谓“保障人权”等等便都毫无意义、一钱不值。所以,切实尊重并保障人的生命安全,切实尊重并保障人的健康,就成为了世间一切道理中最过硬的道理。
三、生命与寿命
老子《道德经》说:死而不亡者寿。将生命与寿命紧密联系在一起。葛洪《抱朴子》说:“千岁厌世,去而上仙”。就是说人在世上活了一千岁,感觉累了,才去修炼成仙。这对常人来说,似乎有些笑话。然据英国媒体报道,剑桥大学遗传专家奥布里—德—格雷博士声称,随着干细胞医学研究的进展,人类不久以后有望最长活上1000年。报道援引格雷的话说:“我敢公开打赌,目前还在世的公众中,肯定有不少人的寿命可达1000年左右。”格雷认为,虽然相应的医学研究还处于实险阶段,但针对老鼠的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延长老鼠的中年期,它们的寿命将延长两倍,进而甚至可以无限期延长寿命。格雷称,可用于人类的延寿药物将于今后十年内面世。格雷说:“迄今为止,我们已经掌握了如何将寿命延长25年的办法。这也意味着我们今后有可能将人类寿命无限期延长,因为随着寿命的延长,人们将有更多时间来对付衰老问题。”但在道教看来,“人欲地仙,当三百善;欲天仙,当立千二百善”。如果积善事未满,虽服仙药,亦无益于成仙。一个人想要修成神仙,除了外服仙药,内炼神气之外,还必须积大功德,功夫、功德双双圆满,方可成为天仙。
道教之中有位十分擅长养生的祖师名叫彭祖,可谓是中华养生文化杰出代表。彭祖本名叫篯铿,帝颛顼的玄孙,陆终的儿子。相传他担任殷大夫时,已有七百多岁,却无衰老之相,常常服用水桂、云母粉、麋角散,十分擅长房中术,导引行气,并传给采女、殷王等人,后周游天下,升仙而去。
另据史书记载,彭祖是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的七世孙,4600多年前被尧帝封地大彭,建立了大彭氏国,都彭城,即今天的徐州市,故徐州又称彭城。彭祖是大彭国始祖,有彭祖,就有了彭祖文化。
彭祖文化具有4600多年历史,发祥于徐州,泽被中华,远播海外。据史籍记载,周灭大彭国后,彭氏后裔分两路出走避难。一路由大彭国南下,经江苏无锡、浙江安吉和临安至福建武夷山定居下来,繁衍生息。彭氏两兄弟一名“武”,一名“夷”,武夷山因此得名。另一路沿黄河北上,经河南鄢陵、陕西宜君、甘肃天水等地,而后又顺长江而下,经四川彭山、重庆彭水、江西宜春、广西龙胜、广东揭阳、揭西进而出走海外。彭氏足迹遍布海内外,彭祖和彭氏足迹所到之地,都留下了许多文化遗存,史料和传说众多,彭祖文化世代相传,并不断发扬光大。在海外,彭祖文化也备受推崇。据不完全统计,海外彭氏后裔数以万计,可以说即使在海外,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彭氏。东南亚和欧美等都有彭氏宗亲会,彭氏族谱代代相传,研究彭祖文化的学者大有人在,为中华民族文化走向世界作出了重要贡献。
彭祖是历史人物,又是一个传奇人物。他是公认的中国厨师祖师爷,中国养生文化的创立者,传说活了八百岁的老寿星(当时历年与现在不同)。经过长期实践,悟得养生真谛,创立了烹饪饮食养生术、按摩导引养生术,成为我国养生文化的始祖和集大成者,被先秦视之为大贤,被汉代尊之为硕仙。历代史籍对彭祖和彭祖养生文化多有记载。孔子、庄子、荀子、屈原等哲人的著作,《论语》、《史记》、《本草纲目》、《水经注》等历史巨著中都有彭祖饮食养生、长寿保健、医疗祛病方面的记述。
彭祖文化内容丰富,精华是养生文化。一是饮食养生、二是按摩导引养生、三是房中养生。
“吃”是人类生存的本能,不学自通。而彭祖把“吃”与人的健康长寿联系起来,主张药食同源、食疗食养,创立了烹饪术,他烹制的“雉羹”是有汉字以来最早的关于烹饪方面的文字记载。因此,《中国烹饪史略》称彭祖为中国第一位厨师,是厨师祖师爷。彭祖饮食养生术,不是“食而不厌其精”的一味追求享口福,而是把“吃”这个人类与生俱来、赖以生存的基本功能升华到以食养生,使人能健康长寿的层面上,使之成为一门人类养生文化科学,实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大飞跃。
当今按摩美容业遍布中国城乡,风靡全世界。这一新兴产业和保健养生之道与彭祖的按摩导引养生术一脉相承。中华民族传承几千年的多种中医导引疗法、活血通络、武术强体之功,其中有些原理也与彭祖导引术有异曲同工之处。
可见,道教的先辈们也不乏通过养生而长寿的人。其中的原因是:“善摄生者,常领慎于忌讳,勤于服食,则百年之内,不惧于夭伤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只要注意好养生之道,注意好起居饮食,人们普遍都可以活到一百多岁,而不致于中途夭亡,甚至人的寿命“可得一、二百年”。
共4
四、生命与死亡
人的生与死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生意味着生命的开始,死意味着生命的终结。生死殊途,人人都懂得的道理。然而面对生命与死亡,人们却有着不同的态度。生不可喜,死又何惧?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由“生”之道彰显“死”之道;又由“死”之道来构建“生”之道,使生与死汇成生命的洪流,安于“生”,顺于“死”,达到生死两无憾,生死都幸福。
中国道教与印度传来的追求死后(“涅槃”)进入西方极乐世界的佛教完全不同,她所倡导的此生的福、禄、寿,乃至肉身成仙,白日飞升。列子《冲虚真经•杨朱篇》说:人活到一百岁,是生命的最高限度。能够活一百岁的人,一千个人当中也挑不出一个来。即使一个人活到了一百岁,可是他懵懵懂懂的无知幼年和昏聩糊涂的老年时期,就几乎占去了他一生中的一半时间。而他夜晚睡眠所消耗的时间,白天醒来所遗失的时间,又几乎占去了剩余时间的一半。此外,他的疾病痛苦、失意忧愁,又几乎占去了剩余时间的一半。估计剩下的十几年时间中,能够悠然自得,并且无牵无挂的日子,恐怕连一天都没有。那么,人的一生到底是为了什么呢?有什么快乐呢?如果说为了甘美的食物、温暖的衣服,为了动听的音乐、美丽的女色。然而甘美的食物、温暖的衣服又不能经常得到满足,动听的音乐、美丽的女色也不能随时拿来玩赏。而且人们要被刑罚所禁止,被奖赏所鼓励,被名分所制约,被礼法所束缚,惶惶不安地竟取一时之虚名,谋划死后的余荣;小心谨慎地审视耳之所闻、目之所见,重视行为思想的是是非非,从而白白地失掉有生之年的最大快乐,不能有一时一刻放纵自己的身心。这同关进森严的牢房、戴着手铐和脚镣,又有什么区别呢?太古时代的人,懂得生存不过是暂时来到世上,死亡不过是暂时离开人世,所以,他们放纵心意去行动,不违反自然的本性;对于活着时的娱乐并不放弃,所以不为名誉所劝勉。他们纵情任性地游玩,不违逆万物的喜好,对于死后的名声并不求取,所以不会触犯刑罚。名誉的得失,寿命的长短,都不是他们所考虑的。此论述是道教典型对生死观,说明生命的存在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虽然死亡是生命的部分,但死亡的意义在不同个人中并不相同。道教由此把自然的生命,引申至价值关怀方面,强调人生的自觉,就是对死亡的征服。彼岸之所以代表着再生的实现,使生命达到永恒,成为检验人生实践程度的标准,就是因为只有在永恒的时空统一体中,生命才能得以安歇。生命作为宇宙馈赠于人类最为珍贵的礼物,需要每一个人严肃认真地面对。个体事物的生死交替虽然是宇宙收回了本属于自己的东西,但对自我存在来说却代表着完全不同的价值。生是宇宙对人类精神创造的期待与赞许,死则是黑暗的阴间对沉沦的灵魂的安置。
所以,面对死亡道教更是超越。庄子《南华真经•至乐》中“鼓盘而歌”的故事,将道教对于死亡的道理讲得更明白,态度甚至更“积极”:“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方箕踞鼓盘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子鼓盘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庄子回到家不到一年,妻子就病死了。好朋友惠子前来吊唁,见庄子正盘腿坐地,鼓盆而歌。惠于责问道:“人家与你夫妻一场,为你生子、养老、持家。如今去世了,你不哭亦足矣,还鼓盆而歌,岂不太过份、太不近人情了吗?”庄子说:“不是这意思。她刚死时,我怎会独独不感悲伤呢?思前想后,我才发现自己仍是凡夫俗子,不明生死之理,不通天地之道。如此想来,也就不感悲伤了。”
惠子仍愤愤不平,质问道:“生死之理又如何?”庄子说道:“察其生命之始,而本无生;不仅无生也,而本无形;不仅无形也,而本无气。阴阳交杂在冥茫之间,变而有气,气又变而有形,形又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为死。故人之生死变化,犹如春夏秋冬四时交替也。她虽死了,人仍安然睡在天地巨室之中,而我竟还悲哀地随而哭之,自以为是不通达命运的安排,故止哀而歌了。”
惠子说:“理虽如此,情何以堪?”庄子道:“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汝身非汝有也,是天地之委(托付给)形也;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顺也;于孙非汝有,是天地之委蜕也,故生者,假借也;假借它而成为生命的东西,不过是尘垢。死生犹如昼夜交替,故生不足喜,死不足悲。死生都是一气所化,人情不了解此理,故有悲乐之心生。既明其中道理,以理化情,有什么不堪忍受的呢?况且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人也。” 乐生安死是庄子对待死亡的人生大智慧,并非惠子所说的无情无义,无情即是忘情,但非忘一切情。它要忘的是因物的得失而起的悲喜之情,以及对死亡的恐惧。所谓齐物我,说到底就是“齐生死”。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章说:“出产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就是说:人从出世而生存,到最终入地而死亡。属于长寿的人占十分之三;属于短命而亡的人占十分之三;有些人本来可以活得长久些,却自己走向死亡之路,也占十分之三。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奉养太过度了。据说,善于养生之人,在陆地上行走,不会遇到恶犀猛虎,从军打仗也不被武器伤害。对他来说,犀牛无处投角,老虎无处伸爪,武器利刃也无缝可击。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没有进入死亡的境地。对于生命与死亡,老子认为已是不是问题的问题,因为总是要出生入死的。老子是宿命的,人有天命,有人命。有天命之人无死地,有人命之人则不然。若生生之厚,虽人生,亦动之死地。可见养生是十分重要的。两千年前,道祖老子就意识到生命与死亡了。
总之,重生、贵生、乐生、养生不仅是道家道教修道炼养的核心,而且也是中华养生文化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全人类的一个永恒的主题。
共4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4484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黄帝外经》与内丹修炼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