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已连续5年居北京市市民死因首位,并且发病率持续上升。昨天(14日),北京市疾控中心等机构共同启动癌症早早期检测项目,希望通过基因检测的方法让更多患者尽早发现癌症苗头,早防早治。
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都是北京市居民的高发癌症。我国80%的癌症患者确诊时即属于中晚期,而癌症发展到晚期,5年生存率极低:晚期肺癌一般存活期只有1年,肝癌晚期出现黄疸和腹水存活期为1个月至3个月。
其实,据专家介绍,四成癌症可以早发现、早诊治、早痊愈,早期预防和检查可以有效预防包括胃癌在内的多种癌症。以死亡率仅次于肺癌和肝癌的胃癌来说,如果病变早期发现,术后五年生存率可达到85%至95%,但这仅占我国胃癌患者的近一成,这意味着,许多患者发现时已经错过最佳治疗时期。很多专家认为,目前我国的癌症治疗能力并不低,一些大医院的设备和诊治水平已经接近发达国家,但癌症防控的能力还比较低。
事实上,90%的早期癌症是没有明显症状的,许多人刚刚患癌症时没有任何感觉。很多人也希望通过日常体检及早发现癌症苗头。
昨天,北京市疾控中心启动“p53癌症早早期检测项目”,同时授权国药阳光健康管理研究院在全国开展“p53基因检测”,这是一种基因检测方法,p53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如果p53基因发生突变,细胞生长的检测和平衡都会无法进行,并且体细胞开始积累突变以至于最终导致癌症的发生。“p53癌症检测早早期”项目可以通过验血发现包括肝癌、乳腺癌、食道癌、前列腺癌等十多种常见肿瘤的发生概率,并给予受检者预防性建议,对肿瘤的早期防治提供超早期的预警。需要市民注意的是,这种预警并非确诊,只是说明这位体检者患某种癌的几率比较大,一方面可以采取预防措施,另一方面也可以定期进行针对这种癌症的检查,如果真的是癌症,也可以尽早发现,尽早治疗。
目前国内已有部分公立医院和第三方基因检测机构开展类似的癌症早期检测项目,但价格较贵。近年来,北京市疾控中心和北京市预防医学研究中心将科研重点放在癌症的更早期检测上,昨天启动的p53癌症基因检测,能够使检查者的费用明显降低。北京市疾控有关负责人表示,疾控中心将收集癌症早早期检测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寻找癌症的发病规律。
另外,今年上半年,北京市已经出台《常见肿瘤基础体检项目指引》,有癌症家族史的市民可以遵循指引进行定期体检,预防癌症的同时,防止过度检查。《指引》将人群按女性,45岁上下;男性,50岁上下分为不同人群,给出需检查的项目。专家提醒,基础项目检查中发现指标呈阳性的,要到医院进一步就诊,比如大便潜血阳性者,要到医院做胃镜、肠镜、小肠镜检查。
【吴煜(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疾病在发病前总会表现出某些征兆,及早了解这些疾病发出的信号,掌握疾病发生规律,就有可能早期发现、治疗。 尽管以目前的医疗技术尚没有医学专业确定的癌症早期症状 ,但大量的资料却证明,如果身体有了以下几方面的信号,就要去医院检查了。▎无法缓解的疲劳疲劳是身体发出的最直接的信号,各种健康问题的第一个征兆必然是疲劳。疲劳是身体消耗能量后的表现。 因工作消耗能量而产生的疲劳,在休息了之后就会消失;即使是长时间连续工作后,休息一会儿,疲劳也会得到明显的缓解。 如果总感觉疲劳,而且在休息之后也没感到缓解,并持续了一段时间后,就应警惕身体是否出现了状况。▎体重莫名降低体重是反映和衡量身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标志之一,如果一个月内既没有增加运动量,也没有减少饮食,体重却莫名其妙下降10%,也应该就医进行全身检查。 癌细胞是一种繁殖非常快的细胞,耗能快,容易造成体重下降。▎持续的疼痛疼痛是身体受到伤害的一种警告,身体无来由地持续疼痛,就要引起警惕。若疼痛已经持续一周,应尽快查明原因。▎皮肤变化平时要多关注自己的皮肤变化。观察皮肤是否有突然出现的包块、色素沉着,如果发现有,要每天观察变化是否明显。如果变化明显,很可能是皮肤癌的征兆。 此外,一旦皮肤突然出现出血,或异常剥落,也要及时检查。这不一定是癌症,但应及时检查确定原因。▎腹胀腹胀有可能是消化不良引起的,平常大家往往不当回事。但一旦出现持续的腹胀,且伴随着极易有饱腹感、食欲缺乏等症状,则要查明原因。 如果腹胀,并且摸起来腹部感觉有些硬时,要及时就医进行更加细致的检查。▎异常出血出血是身体发出的预警,有时出血甚至是身体发出的「呼救」,提醒你注意。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某些隐藏的出血状况。 大便颜色持续为褐色或黑色,以及女性非生理期间的出血,都不可大意,因为这可能是消化道出血或者女性腹部出血的表现,有癌变的可能,要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咳嗽不止咳嗽是人体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往往是呼吸系统疾病发作的信号。有研究发现,如果毫无原因的咳嗽持续不断,已超过3周,就应该及时看医生,并进行检查和治疗。 癌症中肺癌、喉癌的表现症状就有持续不断的咳嗽,因此要注意。 如果口腔内出现了白斑或者口腔溃疡长期存在于同一部位,也要引起注意。这有可能是缺乏维生素的表现,也有可能是癌症发出的信号。 尤其是身体不适并伴随出现口腔白斑或者一直不消的溃疡时,最好去医院进行细致的检查。【吴煜(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疾病在发病前总会表现出某些征兆,及早了解这些疾病发出的信号,掌握疾病发生规律,就有可能早期发现、治疗。 尽管以目前的医疗技术尚没有医学专业确定的癌症早期症状 ,但大量的资料却证明,如果身体有了以下几方面的信号,就要去医院检查了。▎无法缓解的疲劳疲劳是身体发出的最直接的信号,各种健康问题的第一个征兆必然是疲劳。疲劳是身体消耗能量后的表现。 因工作消耗能量而产生的疲劳,在休息了之后就会消失;即使是长时间连续工作后,休息一会儿,疲劳也会得到明显的缓解。 如果总感觉疲劳,而且在休息之后也没感到缓解,并持续了一段时间后,就应警惕身体是否出现了状况。▎体重莫名降低体重是反映和衡量身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标志之一,如果一个月内既没有增加运动量,也没有减少饮食,体重却莫名其妙下降10%,也应该就医进行全身检查。 癌细胞是一种繁殖非常快的细胞,耗能快,容易造成体重下降。▎持续的疼痛疼痛是身体受到伤害的一种警告,身体无来由地持续疼痛,就要引起警惕。若疼痛已经持续一周,应尽快查明原因。▎皮肤变化平时要多关注自己的皮肤变化。观察皮肤是否有突然出现的包块、色素沉着,如果发现有,要每天观察变化是否明显。如果变化明显,很可能是皮肤癌的征兆。 此外,一旦皮肤突然出现出血,或异常剥落,也要及时检查。这不一定是癌症,但应及时检查确定原因。▎腹胀腹胀有可能是消化不良引起的,平常大家往往不当回事。但一旦出现持续的腹胀,且伴随着极易有饱腹感、食欲缺乏等症状,则要查明原因。 如果腹胀,并且摸起来腹部感觉有些硬时,要及时就医进行更加细致的检查。▎异常出血出血是身体发出的预警,有时出血甚至是身体发出的「呼救」,提醒你注意。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某些隐藏的出血状况。 大便颜色持续为褐色或黑色,以及女性非生理期间的出血,都不可大意,因为这可能是消化道出血或者女性腹部出血的表现,有癌变的可能,要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咳嗽不止咳嗽是人体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往往是呼吸系统疾病发作的信号。有研究发现,如果毫无原因的咳嗽持续不断,已超过3周,就应该及时看医生,并进行检查和治疗。 癌症中肺癌、喉癌的表现症状就有持续不断的咳嗽,因此要注意。 如果口腔内出现了白斑或者口腔溃疡长期存在于同一部位,也要引起注意。这有可能是缺乏维生素的表现,也有可能是癌症发出的信号。 尤其是身体不适并伴随出现口腔白斑或者一直不消的溃疡时,最好去医院进行细致的检查。 ▎吞咽困难如果长期有进食后胸骨后疼痛、食道内有异物感等感觉时,要及时进行检查。或者有人不进食时,也能感到食道中有异物,吞咽时,感觉食物下行缓慢,甚至会停留在食道内时,要尽早进行检查。▎ *** 硬块*** 是少数能自检的器官之一,洗澡前后自检 *** ,用手从腋下开始,围绕 *** 及周围按压,如发现有硬块,应加以注意,可能是乳腺增生,必须就医进行确诊,这对预防乳腺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如没有 *** 硬块,但发现 *** 皮肤发红,出现皮疹或者 *** 凹陷、流出液体等异常现象时,也应尽早检查。此外,乳腺出现异常现象并不是女性的专利,男性也要预防。 以上身体表现并不是癌症的特征,以目前对癌症的了解来看,还没有确切的可称之为癌症征兆的早期诊断标准,因此癌症高发人群更应该谨慎,不要忽视身体出现的不适小信号。 越早重视这些不适的小信号,越有可能尽早发现癌症,治愈的概率也越高。 常见癌症的信号 -肺癌胸闷,感觉喘不过气来,且久咳不愈,有血痰,偶尔伴随胸痛。-肝癌右肋下常隐隐作痛,压痛,伴随着腹胀、乏力、消瘦、食欲缺乏等症状。摸右肋下肝部区域,可能会有硬硬的感觉。-子宫颈癌有不规律的 *** 出血,尤其是接触性出血, *** 会出现排液现象,排出的液体稀薄如水样或米泔状,或有腥臭。-乳腺癌乳腺周围有硬肿块,摸起来边缘不规则,有痛感或者无痛。非妊娠期 *** 分泌浆液、有异味,造成此症状有很多原因,但伴随 *** 肿块则要引起注意。-胃癌上腹不适、进食后饱胀、食欲下降、乏力等,持续性的消化不良,还伴上腹部疼痛或心口疼等。此时如有体重减轻,则表明逐渐向不好的情况发展。-食道癌吞咽食物时有不适感,食物通过食道缓慢,常常觉得食物停留在喉咙中,伴随着胸骨后疼痛,感觉像烧灼、针刺或牵拉的疼。-直肠癌腹部不适,有下坠感,并伴随隐隐疼痛、腹胀,大便习惯发生改变,有便血,继而出现贫血、乏力,平躺 *** 腹部可摸到硬块。-膀胱癌40岁以上出现血尿,有时血尿仅仅出现1次,也要加以注意。-前列腺癌前列腺癌早期常无症状,但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排尿困难,此时及时就医、治疗,可大大提高前列腺癌治愈概率。-甲状腺癌早期很难发现,按时检查甲状腺对甲状腺癌的早期发现有重要意义。-鼻咽癌鼻咽有阻塞感,鼻涕中常有血丝或者吸鼻后,「痰」中带血;摸颈侧淋巴有肿大现象,并伴随不明原因的头痛。-胰腺癌上腹部出现顽固性腹痛,疼痛可能会放射至腰背部,往往夜间明显,仰卧时加重,而蜷曲或前倾坐姿可使疼痛减轻,伴随着饱胀不适等消化不良症状和黄疸,体重迅速减轻,乏力。 有人在早期还会出现糖尿病症状,容易让人忽略。-淋巴癌淋巴结分布在身体各个部位,尤其是颈部、腋下、腹股沟等位置,如果贫血并伴随淋巴结肿大,全身有发热、瘙痒、盗汗和体重莫名下降等症状,则要多加注意。 4级致癌物质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根据生活中常见因素致癌程度的不同,将致癌因素分为5类4级,分别为:致癌物、可能致癌物、未知和可能不致癌。 致癌物 111种 已经有足够的医学证据和动物实验结果证明这些因素致癌例如放射性物质、石棉、苯、黄曲霉毒素等 可能致癌物 65种 IIA级;有充分的动物实验证据,但对人类的证据不足 274 种 IIB级;指对人和动物致癌均证据不足例如柴油燃烧后的废气、黄樟素、抗甲状腺药物丙基硫氧嘧啶和干洗液等 未知 503种 是指尚不能确定是否对人致癌,还需要进行更多研究。例如咖啡因等 可能不致癌 1种 很可能对人类不致癌。例如己内酰胺 本文摘自《防癌抗癌完全手册》/吴煜(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万里机构
肿瘤血液学检测,确实是目前肿瘤领域的研究热点,也是最有发展潜力的肿瘤检测手段之一。
肿瘤血检属于“液体活检”的内容之一,包括循环肿瘤细胞(CTC)检测和循环肿瘤DNA(ctDNA)检测,另外,液体活检还包括人体的胸腹水、尿液等体液。
循环肿瘤细胞(CTC)检测的原理:
循环肿瘤细胞,通俗来讲就是指肿瘤细胞进入到了血液中,可以随着血液循环转移到全身各处,而循环肿瘤细胞学检测就是通过抽取患者的血液,分离细胞,通过对细胞计数、单细胞测序等技术,分析细胞性质,作出细胞分类。所以,这种通过血液查找肿瘤细胞的手段,也可以达到诊断、监测和肿瘤分析、指导治疗的目的。
目前CTC的检测,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在肿瘤形成的早期阶段,可能已经能在血液中检测到CTC, 通过检测CTC,实现可见病灶形成之前对肿瘤的早诊断、早治疗;
2、实时动态监测治疗前后CTC的数量及变化,评估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生物治疗等各种治疗手段疗效;
3、指导临床调整治疗策略,选择更合理的个体化诊疗方案。
循环肿瘤细胞学技术目前还处于研究阶段, 尚不能普及到临床的肿瘤筛查 。假阴性和假阳性的可能性都存在。
另外循环肿瘤DNA检测(ctDNA)与上述有一定的相似性,也是目前研究最迅猛的肿瘤检测手段之一。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你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我们科室每天会遇到几十例新发现的肿瘤病人,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专业的。首先抽血检查肿瘤一般就是指抽血查肿瘤标志物,大大小小的肿瘤标记物可能有数十种,但是常规的(常见的)肿瘤标记物就那么几种。有一些肿瘤标记物的特异性还是很高的。肿瘤标记物升高,是一种提示可能存在肿瘤的的情况,它在医学上广泛的应用,而且对临床诊断还是有很大帮助,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体检项目。简单的讲分这么几种情况:1.肿瘤标记物增高,提示有肿瘤的可能。2.肿瘤标记物增高,不一定是肿瘤引起。3.肿瘤标记物不增高,也不能排除有肿瘤。有的人可能会说了,那不等于没说吗?其实这是错误的观点。在临床上引起肿瘤标记物增高的原因有很多种,肿瘤可以,炎症可以,感染性病变等等,很多原因可以引起。但是如果一般增高的非常离谱提示肿瘤的可能性非常大。具体可以咨询临床医生,如果针对哪一项有疑问,可以跟帖我来回答。人的身体出了头发和指甲没有发生恶性肿瘤,其余任何部位都会发生癌症,种类太多了,肿瘤指标也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但是常见的肿瘤标记物就十多种。医院检查会有肿瘤五项或者肿瘤十二项,假如结果有异常的话,我们医生再根据具体情况去分析,进一步去排除。
普通体检中的血常规是检测不到的,但是可以非常针对性的做血液检查诊断肿瘤,用于诊断癌症的血液测试主要为肿瘤标志物检测。
肿瘤标志物检测
肿瘤标志物是由肿瘤细胞产生的特异性化学物质,可能在血液中检测到。但是肿瘤标记也可由体内的正常细胞产生,而癌症条件下,水平可能会显著升高。这限制了肿瘤标记测试 诊断癌症 的潜力, 只有在极其罕见的情况下,肿瘤标志物测试才会被认为足以对癌症做出明确诊断,而且一些肿瘤标记物是有争议的 。
血液中一些肿瘤标志物包括前列腺癌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卵巢癌的抗原125(CA 125)、骨髓癌的钙素、肝癌的甲胎蛋白(AFP)和用于生殖细胞肿瘤如睾丸癌和卵巢癌的 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
最近开发的 循环肿瘤细胞检验 被用来检测从原始癌症部位分离出来并漂浮在血液中的细胞,已得到FDA的批准,用于监测患有乳腺癌、结直肠癌或前列腺癌的患者。
通过血液诊断癌症的技术一直在开发发展
检测一滴血的 microRNA诊断13种癌症
日本 国家癌症中心研究小组在2017年成功地开发出一种新的血液检测方法, 只需要一滴血就 可以诊断13种癌症。包括胃癌、结肠直肠癌、食道癌、神经胶质瘤、卵巢癌、前列腺癌、膀胱癌、骨和软组织肿瘤、肺癌、乳腺癌、胆道癌、肝癌、胰腺癌。 新的测试采用microRNA区分不同类型癌细胞和 健康 细胞,
在实验室测试中,研究人员利用从4万名患者身上提取的血液样本进行了测试,结果能够识别出每一种癌症特异性的microRNA,准确率超过95%。然而,测试需要新鲜的血液,microRNA在血液保存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变化。 临床测试从2017年8月开始,在三年内将该测试可能应用于临床。
血液中突变DNA和蛋白质小片段诊断8种癌症
当癌症肿瘤形成时,肿瘤细胞会将突变DNA和蛋白质片段释放到血液中,这些片段可以作为癌症的标记物。霍普金斯大学开发的血液检测方法CancerSEEK是通过识别16种基因突变和8种不同癌症类型相关蛋白质 的标记诊断8中癌症 。这些癌症类型包括乳腺癌、肺癌和结直肠癌,以及目前还没有 常规筛查检测的 卵巢癌、肝癌、胃癌、胰腺癌和食管癌。
研究人员对1 005名被非转移性癌症患者进行了癌症检测,测试能够识别出70%的癌症,其敏感性从乳腺癌的33%到卵巢癌的98%不等。在目前没有常规筛查检测的5种癌症中,敏感性从69%到98%,特异性总体超过了99%。在对812名 健康 成年人进行癌症检测时,只产生了7个假阳性结果。
肿瘤也称癌症,也包括血液病,血液病在血液检查时就可发现。但血液以外的肿瘤,只是某些肿瘤标记物来间接的了解是否有潜在的肿瘤存在。
肿瘤标记物是某些肿瘤细胞上存在或分泌、排出到体液中的物质,可大致分为肿瘤细胞分泌物和肿瘤细胞表达物两类。前者是肿瘤细胞在发生、发展中产生的物质,肿瘤生长越旺盛、其量越多,反之,肿瘤生长被压制、其产生量也减少。这些物质往往是糖蛋白,这些都可以通过检验血液等体液查出并进行监测。常用的有肺癌肿瘤标记物群(CEA、Cyfra21-1、NSE等)、消化道肿瘤标记物群(CEA、CA199、CA242、CA724等)、CA153(乳腺癌等)、CA125(卵巢癌等)、AFP(肝癌等)、PSA(前列腺癌等)。
血液中这些肿瘤标略增高不一定就患有肿瘤,增高明显时应结合临床做相应的检查来诊断。
其实大家之所以会对血液检测这么痴迷,是因为抽血既不会难受,伤胳膊伤腿的,也不会造成什么巨大的经济损失,但是很多检查是抽血查不出来的。
关于肿瘤筛查,很多时候还是通过影像学检查和活检进行诊断,这是临床诊断的金标准,但是今年10月份,一批中国医学家在利用一种panseer的血液检测法来预测人们10年之内的患癌率。
这项检查在2007年开始试验在160多万人身上,最终在10年后有1000人患上了癌症。
所以说,未来不可预测,但是当前筛查癌症和预测癌症的手段的确是不够成熟,如果家族中有近亲身患癌症或者是有不良饮食、生活习惯者,可以通过定期的体检,甚至是定向检查来筛选癌症,这样即使发现,癌症也是比较早期的时刻,治愈率会非常高。
1、白细胞
白细胞可以杀死入侵的病菌,当体内的白细胞含量过高时,则可能是身体产生了炎症或细菌感染。具体的感染部位就要结合其他症状分析,比如伴随着咳嗽、痰多,那么就可能是肺部;如果是耳朵流脓,也可能是中耳炎;如果是全身淋巴结肿大,那么还可能是恶性的血液疾病。
2、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有吞噬作用和杀菌作用,数量增多或减少会对身体造成明显的影响。如果中性粒细胞数值过高,则可能出现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出血、恶性肿瘤等问题。当中性粒细胞数值过低时,则可能会出现伤寒、麻疹、流感等问题。
3、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其实也属于白细胞的一种,具有免疫识别功能,根据具体功能的不同,又分为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以及自然杀伤细胞。淋巴细胞的增多一般意味着机体出现了感染性疾病、血液病等,此外一些器官移植的患者也可能出现这种情况,这是器官移植后的排异反应。
4、嗜酸性细胞
噬酸性细胞又分为生长激素细胞和催乳激素细胞,是进入青春期后甲状旁腺内出现的一种细胞。如果这种细胞的数值增多,那么很可能就是过敏或者寄生虫感染导致的。
5、红细胞和血红蛋白
贫血的患者做血液常规检测就会显示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明显减少,此时,医生在通过一些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就能够给患者确诊是否患有贫血了。
6、血小板
血小板能够形成止血栓子,有着凝血的功能,如果血小板的数值发生变化,往往也代表着身体出现了问题。血小板增多常见于缺铁性贫血、骨髓性增生疾病、癌症等疾病,血小板的减少则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以及巨大血小板综合征等。
人民网-为什么很多检查要验血?血液可以看出这么多问题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14225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喝咖啡提神等同于过度吃药
下一篇: 研究称父母离异影响孩子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