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一般病毒大10倍 在智利和澳大利亚分别被发现 可能预示着另一种生命形式的存在
据《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今晨报道,法国科学家在智利沿海和澳大利亚一处池塘发现了一种巨大的病毒,该病毒是地球上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病毒。
科学家称,这种新型病毒可能预示着另一种生命形式的存在。而研究这些病毒的蛋白质功能,将可能对生物技术和生物医学有巨大的帮助。
将改变人类对生命起源的观念
巨型病毒
据报道,巨型病毒被科学家命名为“潘多拉病毒”,法国埃克斯马赛大学的病毒学家迈克尔表示,潘多拉病毒的发现说明科学家对于地球生物多样性的知识了解的还不完善。
迈克尔说,“对巨型病毒的研究仍在初级阶段,而研究结果将可能改变我们关于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观念。”迈克尔表示,刚开始以为两个潘多拉病毒是一样的,但是通过基因序列和合成的蛋白质的对比发现,两个潘多拉病毒并不一样,是新型病毒家庭的两名成员。
源于古老细胞形态
可能来自于外星球
俩新成员
迈克尔实验室在智利沿海发现了其中一个巨型病毒潘多拉salinus,而另外一个巨型病毒潘多拉dulcis则是在澳大利亚墨尔本附近的一处小池塘内被发现。
两个巨型病毒有1微米大,而一般病毒的直径在10纳米到500纳米之间,巨型病毒是一般病毒尺寸的10倍,可以通过传统光学显微镜观察。
报道称,更令人惊奇的是,该种病毒的基因与地球上其他生物的基因的相似度仅为6%,因此科学家认为它起源于一种已灭亡的古老的细胞形态,甚至有可能来自外星球。
研究其蛋白质功能 有助生物技术提高
意义何在
现在迈克尔和他的团队正在寻找其他的“潘多拉病毒”,以更好地研究它们的基因并解开它们的进化起源。
病毒学家尚特尔表示,目前对这些病毒的蛋白质功能还不清楚,如果研究清楚这些功能将可能对生物技术和生物医学有巨大的帮助。尚特尔说,“从两个不同的地方能几乎同时发现这两个病毒是一件幸运的事情,或者说它们并不稀有。科学家相信还有更多的潘多拉病毒正在等待人们发现。”
名词・潘多拉病毒
科学家把这种巨型病毒和古希腊神话人物潘多拉打开盒子传播邪恶联系在一起,以通过这种方式表达科学家对如此巨型病毒的惊讶。
不过,虽然被命名为“潘多拉病毒”,研究结果显示,这种巨大的病毒仅存在于水下环境,科学家并不认为对人类构成严重威胁。
在一片黑暗静寂的宇宙中,最闪耀的就是 恒星 了。恒星是由发光的等离子体构成的巨型球体,它的核心永远都在运动中,随时都在进行着 核聚变 ,产生 惊人的能量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能够在很远的距离之外仍能看见闪烁着光芒的恒星的原因。而我们肉眼能够看到的恒星,大多都是位于同一个星系—— 银河系 。
早在古代人类尚且没有现代技术的时候,就开始观察恒星的存在了。 古埃及 就曾经观察天狼星来预测河流的泛滥与否,中国也自 商朝 开始由国家专门派人 观测星系 ,随着古时候的天文学家们的研究,他们认为恒星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在漫长的时间里,他们 将较为明显的恒星组合成为 星座 或者是星系,被用在各个领域活动中 ,比如 创造了历法、判断方向、占卜算命等等 。
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人类也加深了对于天上星辰的认知,清楚了这些都是遥远的恒星在很久以前发出来的光,甚至 打破了人类之前以为的,太阳就是世界上最亮的事物的观点 。
事实上,宇宙中有很多亮度高于太阳的恒星,比如 恒星R136c ,它的 亮度甚至是太阳的562万倍 ,但是由于距离地球太远,有 16万多光年 , 人类的肉眼根本无法发现它的存在 ,只能通过望远镜,而且还必须在南半球才能有幸看到这颗亮度惊人的恒星。
而恒星NGC2363-V1比R136c更亮, 是太阳亮度的630万倍 ,但是距离也更远, 大约在1060万光年之外 ,恒星WR-25的亮度也差不多 是太阳的630万倍以上 ,但是它位于银河系当中,是银河系里当前发现的最亮的恒星,也 只有7千光年的距离 。
同时,距离太阳系大约在16万光的位置之外,还有着 恒星MK34和恒星R136a1 ,前者 比太阳亮了708万倍 ,后者就更加厉害了,是现在为止天文学家们发现的 宇宙中最亮的恒星 ,位于大麦哲伦星系, 质量 也非常大,在宇宙中同样暂时排名第一, 亮度更是比太阳高了870万倍 。
而除了上面那些亮度太过夸张的恒星,还有一颗在我们的天空中,除了太阳以外, 全天亮度排名第十甚至偶尔会成为第九的恒星——参宿四 。它是参宿第四星,又被人们称为猎户座α星,但是是猎户座第二亮的恒星。在寒冷的冬天向上看去,夜晚的猎户座α星通常是和天狼星以及南河三构成一个三角形——被叫做是 冬季大三角 。它非常容易被人们用眼睛看见,因此在中国古代,人们将它归为西方白虎七宿里面的参宿。
参宿四是目前为止人们发现的最大和最亮的恒星之一,体积足比太阳大 7亿倍 ,如果将它放在太阳系,那么简直是场 “灾难” ,就相当于是太阳忽然从一个普通的人类变成了巨大的夸父,甚至还会 将地球给挤出去 ,霸占水星、金星和火星的宝座,或许还对木星的地位虎视眈眈,非常可能将木星也赶跑。
从上个世纪开始,人类就一直在探究这颗璀璨的红超巨星参宿四,它的 光变幅度非常大 ,人类对它的距离估算也上下浮动的差距巨大, 小至180ly,大至1300ly ,现在的话是估算参宿四距离为724ly,但也是因为一直无法对距离进行较为准确的测量,也导致了参宿四的半径、光度以及质量都无法确定,不能被证实到底是怎样的。
参宿四被人们认为只有几千万年的成长时间, 还比较“稚嫩” ,只是因为质量比较大,所以 成长速度快 。在夜里,参宿四散发着橙红色的光,3月份的时候除了南极洲的一些地方以外,在其他地方极其容易看见, 5月份的时候就比较“腼腆”,不会轻易出门露面 ,只能在一般夕阳西下的时候,从西岸的地平面一睹“芳颜”。
我们都知道,恒星在宇宙当中是处在不断地演化中的,从一开始, 星云或分子云的气体以及尘埃在塌缩缩中创造了恒星诞生的条件 ,在过去了漫长,而相对宇宙来说又短暂的时光后,开始出现了主序星,并且 不断产生能量,从核心开始向外扩充壮大 ,并且会在每一层 将氢融合 ,成为 氦 。随着长时间的发展,恒星也就逐渐变大成为了次巨星,又变成了红巨星。而参宿四就处在红巨星的发展晚期。
在这个时候, 质量小一些的恒星 可以 通过融合核心的氢变成氦 ,以此获取自己所需要的 能量 ,稍微重一些也可以产生出 质量更加重的元素 得以 发展 ,而像参宿四这样比太阳大太多太多的恒星,由于 缺乏 维持整个星球运行 足够的动力和活力 ,它的铁核就会塌缩成中子星或神秘的 黑洞 ,并将形成 爆炸 ,最后成为 超新星 。
2019年12月,一篇关于 “参宿四的衰弱” 的论文引起了社交媒体上的广泛讨论,并且由美国一个专门观测星系的协会发表的参宿四光变曲线,更进一步证实了 参宿四变暗了一个星等 ,甚至是比毕宿五还要暗了。然而参宿四作为一个处在发展晚期阶段的红超巨星,它距离地球非常近, 如果它发生爆炸,那么它也将成为离太阳系最近的将会成为超新星的恒星 ,它的这些变化足以 引起天文界的“地震” 。
1987年,人类曾有幸观察到了麦哲伦星云超新星形成的过程,而 危险的参宿四也随时可能会经历一次爆炸和塌缩的过程 ,可能是现在,也有可能是上万年,它 本身的氢燃料只有1千万年的消耗量 ,只有经过 爆炸“涅槃” ,参宿四才会 成为超新星,获得新生命 。
而在1836年开始,就有人描述了参宿四的光度变化,这也是人类 历史 上对其第一次的描述,根据这些数据显示, 参宿四光度变化周期有时候相隔数年都不会发生太大变化 ,总体来说会每隔数年有一次亮度峰值, 但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的规律 ,甚至最亮的时候还算它最暗时期的 2.5倍 。
从有记录以来, 参宿四从2019年年末开始变暗,到2020年已经创下了最低亮度的记录 ,然而过一段时间又开始变亮。天文学家们猜测,这可能是因为参宿四正在 进入塌缩的阶段 ,就好比离我们最近的太阳,当太阳处于后期的时候,由于氦闪,亮度也会降低。但参宿四产生塌缩,外壳的质量就会 以每秒7万千米的速度冲撞内核 ,从而引发II型超新星爆发,并且很有可能会成为一颗 中子星 。
有科学家认为,如果参宿四的核心出现问题,那么 它的变化周期将会格外漫长 ,不会像2020年那样在非常短的时间里就被人类所察觉到。他们认为,从参宿四内核产生的 光子 不是直线向外,而是 与其中的物质发生各种碰撞 ,就像在太阳中,核聚变诞生出来的光子也会经过漫长的时间才能到达太阳表面,甚至需要 10万年 以上的时间,而不像中微子一样,可以在短短几秒的时间冲出来。
而参宿四虽然 带电粒子密度比较低 ,光子在其中的“迷宫冒险” 没有类似于太阳中的那么坎坷和波折 ,但也要 耗费几万年的时间 。因此,如果是参宿四的 内核发生变故导致的亮度变化 ,那么变暗的时间需要万年以上的时间才能被我们看见,并且又要上万年,我们才能发现它又变亮了。
那么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才会导致参宿四的变化如此巨大呢?天文学家们也对此进行了分析,认为是因为参宿四在几百或几千年前的时候, 喷出了许多气体以及尘埃 ,经过冷却以后 遮挡住了光线 ,从而使得人类惊觉参宿四亮度发生变化。而后面 变亮 了起来,也是因为这些 物质散去,遮挡物消失了 的原因。
参宿四到底 什么时候会爆炸 ,目前来说还是要 看它核心的聚变到了什么程度 ,如果它核心是在燃烧氦,那么想看到参宿四爆炸,我们还要等到 10万年以后 ,就算是燃烧碳,也得在 千年之久 了。一旦没有了可以提供聚变的材料, 内核只有铁、镍和钴 ,这时参宿四才会 正式开始进行超新星爆炸 。
恰好澳大利亚的科学家们通过对参宿四光变的研究,认为 参宿四可能依旧处于红巨星的氦燃烧较早的阶段 ,这也就说明了我们是无缘看到参宿四爆炸了。
参宿四体积是太阳的 7亿倍 ,质量也超过太阳的 8倍 ,那么如果它爆炸,会对我们人类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吗?一般来说,超新星爆发通常会有4种能量的释放方式,第一波是 速度接近光速、并且穿透力极强的中微子打头阵 ,甚至因为它 不会被超新星内部的物质所阻拦 ,还会 比光子更快来到地球 ,就像是大麦哲伦星系超新星爆发的时候类似,中微子穿过地球过了长达3个小时以后,光子才姗姗来迟。
但是幸运的是, 中微子对人体并没有什么危害 ,事实上 每秒钟地球和人体都将会被10万亿个中微子穿行 ,它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对我们根本毫无影响。
第二波到来的就是会对地球造成最大影响的 伽马射线 ,它会 离解臭氧,还会破坏生物DNA , 对生命有着极大的威胁 。科学家们就曾经发现,在地球的漫长 历史 中,就曾经因此导致了生命的灭绝。
然而事实上, 距离地球超过50光年的超新星爆发是不会对地球造成影响的 ,不管是伽马射线,还是后续的第三波和第四波,都会 因为距离过远而无法危害到地球的存在 。而且因为角度的原因,参宿四爆发时候的喷射角度也不会冲向地球,所以我们可以完全放心。
虽然参宿四的光度变化只是 虚惊一场 ,但仍旧有不少的人们在期待着它的爆炸。但是还是令他们失望了,我们只能将骨灰埋在地下,等待很久很久很久以后,参宿四爆炸的中微子穿过我们的遗骸。
宇宙的无穷变化又何止超新星爆发这一点,多的是神奇诡秘的现象等着人类的发现,我们现在的 科技 还不能深入探究宇宙的奥妙,只是浅浅地表层的观察, 了解到的甚至是九牛一毛 。我们就连火星都到不了,更别提 探索 宇宙了。我们还需要 大力发展 科技,这不仅仅是寻求宇宙的真相,更是为了强国壮己,推动太空时代到来,在未来崭新的领域中立足脚步,获得先机。
在中科院2022跨年演讲直播中,中科院院士武向平高调宣布,相信外星人存在,这又引发了大家的热议。在演讲时表达了他的看法:我相信外星人是存在的!而且,根据他的说法,这个观点不仅仅代表了他一个人,而是天文
外星人到底存在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我们在网络上看到的,大多都是民科的主观臆断。如果能够看到权威的科学家对这件事的态度,那势必就更加令人信服了。
最近,在中科院2022跨年演讲直播中,武向平院士在演讲时表达了他的看法:我相信外星人是存在的!而且,根据他的说法,这个观点不仅仅代表了他一个人,而是天文学家们普遍相信,所以才进行寻找的。
当然了,迄今为止,人类没有得到任何能够直接证明外星人存在的证据。比较可靠的两个间接证据,就是来自于宇宙的两个射电信号。
著名的“Wow!”信号
第一个是著名的“Wow!”信号,这是美国的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大耳朵电波望远镜于1977年8月16日在人马座方向收到的一个电波。发现它的美国天文学家JerryR.Ehman在利用打印机将这个信号打印出来后,顺手写了一个“Wow!”,这个信号也由此得名。
据描述,这个信号最开始比较弱,然后突然增加强度,随后又下降了。这意味着,这个信号很可能是望远镜扫过某片区域时有这个信号经过,从而被发现。
发现它的科学家认为,这很可能是来自外星人的信号。尽管后来也有人试图用自然现象来解释,不过也都无法说服所有的科学家。
关于这个信号的本质,至今也没有人给出合理的解释。后来天文学家们又试图在这里进行观测和寻找,却再也没有发现类似的信号。
“Wow!”信号从此成为了谈及搜寻外星人信息时不可不提的案例,也是被认为最有可能来自外星人的信号。
比邻星
另外在2019年,澳大利亚也传来了好消息,该国的ParkesMurriyang射电望远镜发现了一个特殊的射电信号,而这个信号就来自于距离我们最近的比邻星。
比邻星不仅是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而且周围还有一颗行星。这颗行星甚至是刘慈欣著名小说《三体》中的原型,小说中这里也有信号传到地球。因此,多年以来,人们一直好奇这里到底有没有生命存在。
就在2019年,天文学家利用望远镜在这里发现了一个特殊的信号,这个信号被命名为BLC1信号,其频率是982兆赫兹。
武向平院士介绍,这个频率恰好就和人类的手机一样。这次的发现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再一次掀起了外星人是否存在的热议。
关于BLC1信号
关于BLC1信号,有很多的疑点:和“Wow!”信号一样,天文学家对这里的后续观测没有任何类似的发现。这个信号持续了5个小时,和来自于人造卫星或者飞机等设备上记录到的干扰不一样。它只在比邻星方向上存在,其他方向上没有发现
这些证据都表明,BLC1信号不一般,所以很多人都怀疑它是来自外星人的信号。
这里我要斗胆说一句,武向平院士提到的2个月前的一项研究排除了人为干扰的可能性。不过,根据我看到的资料,2个月前的《自然-天文学》杂志上发表的2篇文章中,研究人员认为这个信号很有可能是来自于地球上的干扰,而且其中一位作者就是这个信号的发现者。
即便如此,这也不意味着外星人存在的可能性被排除。很多天文学家仍然相信,宇宙中存在着外星人。
当地时间10月19日,弗吉尼亚大学政治中心主任拉里·萨巴托教授和美国宇航局局长比尔·尼尔森进行了视频连线,双方也就外星生命存在的话题进行了讨论。
尼尔森认为:宇宙中有这么多的星系,每个星系中有这么多的行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很难相信宇宙中没有其他生命。
他还说:“甚至现在的一些理论认为还有其他的宇宙存在。如果真的是这样的,那我又有什么资格断言地球这颗行星是唯一一个形成并且发展出了像我们这样创造了文明和组织的生命的地方呢?”
科学界探究地外生命存在性
由此可见,不论是中科院院士,还是美国宇航局局长,都认为地外生命甚至是智慧生命的存在都是非常有可能的。毕竟,再小的概率,在巨大的基数面前,也会显得无力。
根据天文学家的研究,银河系内有2000-4000亿颗恒星,其中拥有行星的恒星可能不下1000亿颗。据估计,平均每5颗类似于太阳的恒星中,就有一颗类似于地球一样的行星绕其公转。这么算下来,仅仅我们银河系内就有差不多400亿颗行星具备孕育生命的基础条件。
这还是根据地球的环境来推算的宜居行星,至于其他和地球环境大相径庭的行星上,或许可以孕育其他形式的生命,这就更加提升了地外生命存在的可能性。甚至前不久还有科学家认为,那些完全没有恒星的流浪行星中,也有一部分可能具备孕育生命的条件。
如此庞大的基数,的确让孕育生命这种小概率事件变得非常有可能。所以说,天文学家相信外星人的存在,也是合理的。
在演讲的最后,武向平院士还畅想了未来人类实现星际旅行的那一天。在宇宙中找到第二个地球,供人类居住。甚至某一天,我们真的能够亲眼看到外星人,并与他们进行直接的沟通。
在宇宙诞生的几亿年里,宇宙便充斥着大量的宇宙尘埃,但宇宙尘埃最初是怎么产生的,对科学家们来说依旧是谜。不过宇宙尘埃大部分都属于气体性质,另一部分则是大小在几微米到几百微米的物质粒子。随着时间的推移,尘埃有时会聚集成云和环,最后有可能变成星体。
实际上,我们的星球每年都会接收大量的外星尘埃。相比一些肉眼可见的较大陨石,那些微小的、尺寸2在毫米以下星际尘埃会神不知鬼不觉地飘落到地球上。加上地球原有尘埃的混淆,鉴于其微观尺寸,我们很难检测来自地外的尘埃,更别说准确计算数量了。但一项研究表明,每年有超过5000吨的外星尘埃落到地球上。
5000吨的外星尘埃是怎么算出来的?
科学研究表明,地球的大气中充满了各种灰尘。在任何时候,地球上都有大约1700万吨的粗尘在大气中飞扬。但南极是个例外,因为积雪率低和几乎没有地面尘埃,是收集外星灰尘的理想收集地点。20多年来,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物理学家杜普拉特(Jean Duprat)领导的团队在南极科学考察站康宏站(Concordia Station)进行6次考察和收集。
研究人员挖出大量的积雪,然后将20公斤桶的雪层运回研究站的实验室,在那里他们仔细地融化了雪并收集了留下的灰尘颗粒。然后,他们对颗粒进行了分类,得到了质量低于350微克的1280颗未熔化的微陨石和808颗宇宙球粒(熔化的太空岩石),这使他们能够计算出这些粒子降落在表面的速率。
根据模型计算,每年大约有1600吨微陨石和3600吨宇宙球粒到达地表,总计5200吨(直径在30至200微米之间,作为参考,人的头发平均直径约为70微米)。而且团队还推断出,其中80%是来自轨道周期短的木星周期彗星,其余来自小行星。
另外模型还表明,外星尘埃落在地球的总输入量约为15000吨,但是大部分在通过地球大气层时被烧毁,这意味着只有三分之一的尘埃能到达地面。也就是说,外星尘埃是地球上外星物质的主要来源,远远超过陨石等较大的物体,而每年降落到地球的陨石总重量不到10吨。
地球变重了吗?
根据万有引力,科学家算出地球的质量约为60万亿亿吨。如果每年落在地球上的外星尘埃超过5000吨,地球的质量会不会变得越来越大?
那地球到底是增重了还是减重了,科学家史密斯(Chris Smith)和剑桥大学的安塞尔(Dave Ansell)曾进行过计算。影响地球增重的因素主要有:太阳风给地球带来的水、外星尘埃(包括小行星碎片和陨石)、地球温度升高。
数据显示,太阳风在地球45亿年里带来了67.5亿吨的水。显而易见,这点水对地球来说只是“杯水”了。而科学家认为近代地球平均温度的升高,会导致能量增加,从而令地球每年增重160吨左右。
但让地球减重的因素也不少。
可能有人会想,地球每年发射的火箭、卫星、探测器等会导致地球损失物质,但其实这部分损失的物质可以忽略不计。而地球每年损失最多的物质可能很多人想不到—— 非常轻的氢气 。由于大气逃逸的关系,在过去45亿年来, 地球每秒钟流失了3千克的氢(95000吨/年) 。氦气也有类似的逃逸现象,每年估计损失大约1600吨。另外还有地球内核失去的能量、每一次火山喷发使一部分烟灰飘落到太空中......
科学家最后计算的结果表明,在得失之间,地球失去的比较多,每年大约损失近50000吨物质。跟地球质量相比,仅相当于0.000000000000001%的质量变化,不值一提。
—END—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4094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