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宝宝爱吃手指怎么办
1、培养宝宝规律的进食习惯
对于已养成吮吸手指的不良卫生习惯的宝宝,应弄清楚造成这一不良习惯的原因,如果属于喂养方法不当,首先应纠正错误的喂养方法,克服不良的哺喂习惯。要培养宝宝有规律的进食习惯,做到定时定量,饥饱有节。
2、耐心地纠正 不可强迫宝宝
家长要耐心、冷静地纠正儿童吮吸手指行为。对于这类患儿切忌采用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不要嘲笑、恐吓、打骂、训斥,更不要使用捆绑双臂或戴指套强制性的方法。因为这样做,不仅毫无效果,并且会使儿童感到痛苦、压抑、情绪紧张不安,甚至产生自卑、孤独等情况。而且一有机会,宝宝就会更想吮吸手指,而使吮吸手指的不良行为顽固化。
3、了解并尽量满足宝宝的需求
最好的方法是了解儿童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除了满足宝宝的生理需要(如饥渴、冷热、睡眠)外,要丰富宝宝的生活,给宝宝一些有趣味的玩具,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玩乐。还应该提供有利条件,让宝宝多到户外活动,和小伙伴们一起玩,使宝宝生活充实、生气勃勃。分散对固有习惯的注意,保持愉快活泼的生活情绪,使宝宝得到心理上的满足。
4、教导宝宝从小养成卫生的习惯
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让宝宝以吮吸手指来取乐,要耐心告诫宝宝,吮吸手指是不卫生的,不仅会引起手指肿胀、疼痛,影响下凳骨的发育及牙齿变形,而且容易把大量的脏东西带入口内,引起消化系统疾病及其他传染病。
5、适当奖励宝宝
当宝宝吸指行为有所减少,就要及时鼓励和表扬,并要向宝宝说明这样吸手指的行为不好。
二、宝宝为什么吃手
婴幼儿时期吮吸手指是宝宝智力发展的一个信号,是宝宝进入手指功能分化和手眼协调准备阶段的标志之一。家长不要轻易打搅宝宝的快乐。
通常新生儿只会双手握拳,胡乱挥舞,其大脑尚不能指挥把自己的手放入嘴中。到2个月至3个月时,随着大脑的发育,宝宝逐步学会两个动作:一个是用眼睛盯着自己的手看,另一个便是吮吸自己的手指。
对于宝宝来说,吮指是一种学习和玩耍。起初他们只是将整个手放到嘴里,接着是吮吸两三个手指,最后发展到只吮吸1个手指,从笨拙地吮吸整只手,发展到灵巧地吮吸某一个手指,这说明宝宝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大有提高。
因此,对于宝宝吮吸手指,父母不必焦虑烦恼,更不用强行制止。如果宝宝的行为实在过于频繁,父母可以经常对宝宝的小手进行抚摩、摆动,以转移其吮吸手指的注意力;会拿玩具时可把玩具放入他的手中,逗引他摇动、摆弄玩具,把宝宝的双手占住,使他无暇去吮吸手指。
此时,家长需要做的是保持宝宝小手干净,保持宝宝口唇周围清洁干燥以免发生湿疹。如果宝宝到了三四岁,仍然经常吮吸手指,就可视为一种不良行为,需细心了解形成原因耐心纠正。
三、如何防止宝宝吃手
要预防宝宝过分吸吮手指,最好在婴儿期就开始行动,如下7个方法都值得重点借鉴:
1、在哺喂宝宝时,要注意不能只给宝宝营养,还要提供足够的关爱和温暖,而母乳喂养无疑是最佳选择。
2、如果是人工喂养,奶嘴开口的大小要适中,不可太大,以有效控制奶液的流速,要让婴儿有足够的时间来满足吸吮的需要。
3、妈妈在哺喂宝宝时,心境要保持平和,不急不躁,以免给宝宝造成压力。
4、在宝宝睡醒后,不要让他单独留在床上太久,以免宝宝感到无聊而把手放进嘴里,进而养成吸吮手指的习惯。
5、如果宝宝已经出现喜欢吸吮手指的倾向,那么要尽可能及时地把他的手指轻轻从嘴里拿出来,并用玩具或其他东西吸引他的注意力。
6、多陪陪宝宝,利用空闲时间多和他谈话、唱儿歌、玩积木或看图书等,让宝宝在游戏活动中忘记吮手指。
7、在宝宝刚有吸吮手指的倾向时,把衣袖拉长遮盖着手指也是可行的措施。
四、宝宝吃手该不该纠正呢
8个月龄内的宝宝吃手是为了“探索世界”,这个时期的宝宝吃手,爸爸妈妈无需过多的干涉,可以尽情的让宝宝乐在其中,小宝宝在把小手“成功”的放进嘴里时,也是宝宝对于肢体行动能力的一大提高,过多的阻碍反而会对宝宝心理产生影响,造成宝宝对新鲜事物的恐惧,令自信心消失。需要注意的是,爸爸妈妈要时刻关注宝宝的小手是否干净卫生,以免细菌吃进肚子,造成疾病隐患。
如果是8-12个月龄的宝宝通过吃手来缓解出牙的痛痒,那么爸爸妈妈就要适当的减少宝宝吃手的次数与时间了。宝宝在出牙过程中,如果吃手成了习惯,很容易对造成牙齿萌出不足,宝宝的牙齿就不会洁白整齐啦。
而对于1岁以上宝宝的吃手现象,爸爸妈妈就需要开始纠正了,正如上文所说,如果宝宝只是偶尔为之,那么无需过分担心。但是如果宝宝只是习惯了吃手的行为动作,那么对于宝宝今后的成长和心理发育是非常不利的。爸爸妈妈要通过耐心、冷静地纠正宝宝,切忌不可以用粗暴的方式来阻止宝宝吃手。最好的纠正方法就是充分了解宝宝的需求,看宝宝是否处在饥饿或恐惧等状态下,满足宝宝的生理需要并且耐心纠正,宝宝吃手的现象就会慢慢消失啦。
宝宝们喜欢吃手指其实是正常的,这是宝宝在发育的征兆。但是也不能因此就对宝宝爱吃手指掉以轻心,长期下来,会影响宝宝的手指发育。所以要了解宝宝为什么喜欢吃手指,并在合适的发育阶段,让宝宝不再喜欢吃手指。
1、智力发展的信号宝宝慢慢长大,手指功能开始分化,初期手眼协调功能也出现。2—3个月宝宝就开始出现手的动作。当宝宝真正能把手放在嘴巴里啃的时候,则说明宝宝的运动肌群与肌肉控制能力已经相互配合、相互协调。这是宝宝智力发展的信号。
2、需要满足感宝宝2—3个月,正处于扣的敏感期,此时的宝宝喜欢含妈妈的乳头或者是小手睡觉。有东西放嘴里会很有安全感,而一旦吸吮、舔啃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让他们不安,产生暴躁、抑郁的不良情绪,所以就易出现吃手的习惯。
3、快乐的需要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认为,宝宝吃手的活动包含了人类性快感需要的自然反映。这里的人类性快感只是一种近似于成人的情绪,吃手可以消除宝宝的不安、烦躁、紧张,具有镇静作用。
2、营造好的环境一旦发现宝宝吃手指头,就要多关心宝宝身心的发展,努力营造可让他安心成长及游戏的环境。
3、转移注意力可以利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如陪宝宝玩玩具,画画等,这都是可让宝宝戒掉吃手的好方法。
宝宝饿了的时候,会用示指轻轻碰触嘴巴,或者嘴巴向两边侧找,表示想要吃东西。?
而宝宝吃手,则是把手指,尤其是食指放到嘴巴里面吮吸。
宝宝吃手不仅仅是一种身体的本能,还是宝宝探索和成长的体现,其实宝宝吃手是非常正常的表现,宝宝可以在这种行为之下获得安全感。家长为了防止宝宝吃手可以分散宝宝的注意力,针对不同年龄的孩子进行相应的处理。
1、因为宝宝生理上出现吸吮的需求,尤其是人工喂养的宝宝比母乳喂养的宝宝更容易出现吃手的情况,人工喂养宝宝吮吸的机会比较少些,因此容易发生这种情况。
2、有时宝宝吃手是因为感到饥饿,是提醒家长自己想要吃东西的信号,如果这种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就会用吃手这种行为来安慰自己。
3、宝宝吃手也是没有安全感的表现,有一些家长平时很少陪伴孩子,也很少抱孩子,当孩子感觉不到家长的爱,没有安全感时就会通过吃手进行自我抚慰。
4、宝宝通过吃手缓解心里面的压力,不要小看半岁的宝宝,认为这么小没有心理方面的问题,其实半岁的宝宝已经对于外界环境和人的变化非常敏感,如果生长的环境,还有家庭氛围不和睦,孩子会感受到这种压力,当压力无法排解时就会用吃手这种行为进行缓解。
经常吃手也会给宝宝身体带来一定的影响,比如手上有细菌,吃手容易让细菌侵入身体导致疾病的发生;吃手还会影响牙齿的正常生长,导致牙齿歪歪斜斜,无法正常咬合,甚至会影响说话和脸型;经常吃手的宝宝心理承受能力差,缺乏自信心,消极心理,对于宝宝的心理健康不利。
1、刚出生的宝宝到一岁的宝宝吃手是十分正常的行为,家长做好手指的清洁即可。
2、两岁到三岁的宝宝要用温柔和鼓励的方式告诉孩子已经长大了,不可以吃手指,态度要平各,不要急躁。
3、三岁以上的孩子要告诉吃手指的害处,因为手指上有许多细菌,细菌侵入身体里面会生病,并且将这个事情当成与孩子共同探索的话题,在网上寻找答案并帮助孩子改正这个习惯。
4、发现孩子因为缺乏安全感而吃手时,家长一定要创造温馨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父母的爱意当中感受安全感,从此无需通过吃手这种方式得到满足。
宝宝吃手这种行为并不可怕,家长要了解其中的原因并及时纠正,如果宝宝超过三岁还有这种的行为一定要找儿科医生进行咨询。宝宝还无法说话时,是通过手指来感知这个世界,宝宝对于世界充满着好奇和探索的欲望,等到宝宝长大之后可以用其它的方式来感受世界,自然会忘了吃手这种行为。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13740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