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组织23日发布报告说,如果不加大防控埃博拉疫情的力度,埃博拉病毒确诊和疑似感染者到11月初将增至现在的3倍,超过两万人。世卫组织官员克里斯托弗?戴伊警告,防控措施不给力的状况如果持续,埃博拉病毒感染病例将在今后几个月以每周数以千计的速度急剧增加。世卫组织数据显示,自年初埃博拉疫情暴发以来,全球因感染埃博拉病毒死亡的人数已经超过2800人。埃博拉又译作伊波拉病毒。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病毒,1976年在苏丹南部和刚果(金)(旧称扎伊尔)的埃博拉河地区发现它的存在后,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埃博拉”由此而得名。是一个用来称呼一群属于纤维病毒科埃博拉病毒属下数种病毒的通用术语。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有很高的死亡率,在50%至90%之间,致死原因主要为中风、心肌梗塞、低血容量休克或多发性器官衰竭。
刚果金埃博拉疫病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吗?让金投小编和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
中新网7月18日,据联合国网站报道,世界卫生组织17日宣布,历史上第二次严重的埃博拉流行,即刚果民主共和国(简称刚果金)东部流行的埃博拉流行是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世卫组织总干事呼吁各国加倍关注,加倍努力.这是自2014年8月西非埃博拉疫情被世卫组织宣布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来,埃博拉第二次被世卫组织列为这一水平的紧急情况.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刚果金不稳定的东部地区暴发的复杂疫情已经持续了一年.现在是与刚果金团结一致,为国人结束这次疫情,建立更好的卫生体系的时候了.
截至目前,刚果金东部伊图里和北基伍省已有2500多例感染病例,其中近1670例死亡.多个武装团体在当地的活动和人们对应疫情的信赖不足阻碍了控制疫情的努力.
联合国国际卫生条例紧急委员会在日内瓦召开评价疫情的第四次会议后,谭德塞今天表示,在过去一年中,卫生工作者在最困难的情况下开展工作,这些卫生工作者不仅来自世界卫生组织,还来自政府、合作伙伴和社区.
埃博拉病毒并不会在全球蔓延,它基本上只是在非洲范围内肆虐。
01、非洲人员流动程度比较低。影响一个病毒传播的主要原因我觉得有两个,一个是它本身具有的传染性,另一个是患病地区的人员流动性,只要能够满足这两个条件,就会造成病毒的大规模传播,就像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一样,正是因为它具有高传染性,再加上正值春运,人员流动量大,所以传播速度非常快。而在非洲,首先是没有这么便利的交通,而且在人员的流动性上也是比较小的,虽然埃博拉具有很高的传染性,但是因为流动性比较低,所以它也只能是在固定的人群中传播。
02、埃博拉病毒发病快,死亡率高。埃博拉病毒本身的传染性还是很强的,没有造成大规模传播其实是还有原因,埃博拉病毒的潜伏期短,最快是两天左右就会爆发,并且发病的时候非常明显,所以人们能够很快分辨出来,并且可以及时将当地的居民进行隔离,防止产生大规模的传播,一些其他地方的听到这里有埃博拉病人之后,大概率也不会再来这里了,虽然在非洲穷是穷了点,但是命还是非常重要的。
还是拿新冠肺炎来和埃博拉病毒做对比,新冠肺炎在初期的时候只是感冒的症状比较多,很多人都会觉得自己只是感冒了,然后当作感冒去处理,再加上不戴口罩,就容易造成传播,而埃博拉发病的时候就是全身发热,身体极度虚弱,呕吐、腹泻都是非常常见的症状,这症状相对于新冠肺炎来说要明显很多,再加上是非洲,所以,人们想不联想到埃博拉都不行。
03、埃博拉又是蝙蝠惹的祸。为什么非洲的埃博拉疫情久攻不下?一个原因是当地环境问题,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当地人民吃果蝠。在非洲的卫生环境和医疗条件都是非常差的,再加上气温比较高,所以对病毒的传播是非常有利的。一些人患上埃博拉病毒后,并不懂得基本的防护措施,所以就会出现非常的人传人情况的发生。
果蝠对非洲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食物,他们吃果蝠就和我们吃鸡肉、猪肉差不多,想要禁止非洲人民吃果蝠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当地经济发展比较弱,食物并不充足,所以,果蝠就成了他们的食物来源,如果没了果蝠,非洲又会有很多人饿肚子,所以,目前来说,想让非洲人民禁食果蝠还是非常困难的。
总结:随着全球气候不断变暖,北方永久性冻土正在不断融化,在病毒中存在了几千年、几万年的病毒也将再次出现,我觉得未来的病毒感染要比埃博拉和新冠肺炎要可怕许多, 我们更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据报道,5月8日,刚果(金)确认暴发埃博拉疫情。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截至24日,已报告疑似病例共54例,其中35例已确诊,死亡23人。与先前数次非洲地区暴发埃博拉疫情相比,此次疫情的感染范围和传播速度目前都得到较好控制,国际社会反应迅速、携手严防功不可没。
新闻配图
非洲联盟在第一时间宣布,其下属的非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启动紧急预案,全力支持刚果(金)的防治工作,向刚果(金)派遣埃博拉疫情防治小组,其中包括多名曾参加西非埃博拉疫情防治的专家。
世卫组织与多方合作,已在疫区开始对高危人群进行埃博拉疫苗接种。本次在刚果(金)接种的疫苗名为rVSV-ZEBOV,是当前主要的埃博拉试验性疫苗,多项临床试验显示它能有效防止埃博拉病毒感染,且较为安全。
新闻配图
日前,在瑞士日内瓦参加世界卫生大会的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马晓伟表示,中国密切关注刚果(金)的埃博拉疫情发展,并根据需要向刚果(金)提供帮助和派遣医疗专家与医护人员。
截至目前,刚果(金)的疫情被成功控制在较小区域内,死亡和感染病例的上升速度相对缓慢,距离疫区不远的首都金沙萨没有发现相关病例,与其疫情严重的赤道省相邻的中非共和国、刚果(布)尚未发现疫情。
来源:解放军报
埃博拉病毒是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发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病毒,其引起的埃博拉出血热(EBHF)是当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感染者症状与同为纤维病毒科的马尔堡病毒极为相似,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肤色改变、全身酸痛、体内出血、体外出血、发烧等。望采纳。
埃博拉病毒在西非被赋予了可怕的称号——“死神”,是西非人民的梦魇。有关它的报告,也会让一些人晚上睡不着觉,我便是其中的一员。
那天晚上,我照例开启电视看新闻,当场就看到了有关埃博拉疫情的最新情况:“两名由美国前往疫区的专业医疗人员感染埃博拉病毒”、“四百余感染者死亡,超过感染人数的一半”……
我去,身穿防化服的专业人员都染上了,致死率又那么高,万一这玩意儿到了中国……我不敢再想下去。立马换台,要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可那感染者的痛苦神情,以及那显微镜下的如死神附体般狰狞的埃博拉病毒,却仍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算了,洗洗睡吧,睡着了就不会这么恐慌了吧。我自我安慰般地说,并顺手把电视给关了,去洗漱睡觉。
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就是没有半点睡意。万一夜里闯进一个感染者那该咋办?唉,还是盖上被子吧,至少能给自己增加一点安全感。这正值大热的三伏天,我这盖著被子睡觉,不一会儿,便是大汗淋漓。
汗?我莫名地感到恐慌,汗不是体液吗?好像记得接触患者体液也是一种传播途径吧?虽然我很清楚,我自己的汗与之毫无关联,但心里却仍是升起一股恐惧感。过了半个多钟头,我才勉强地睡去。
醒来时,发现周围的人都染上了埃博拉病毒,流着血向我涌来。我不由得大声尖叫,一下子坐了起来——呼,原来是个梦。看看闹钟,才半夜12点许。
不敢再睡,抓起床头的几本书就看。看累了,刚眯上眼,刚才梦里的场景又回到了脑海里,我便又睁开眼睛,接着看书。
几本书看完,已是凌晨五点。此时的心里早已没那么恐慌了。静下心来梳理新闻上的内容,想起了两条:一是接触传播的速度会比较慢;二来他说传播到我们中国的可能性也是不大。
哈,原来是庸人自扰啊!我嘴角微微一扬,头往下一躺,便昏沉睡去,不知东方既白。
望采纳
1995年5月14日(农历四月十五),扎伊尔发现罕见传染病埃博拉。埃博拉(Ebola),是用来称呼一群属于纤维病毒科埃博拉病毒属下数种病毒的通用术语,可导致埃博拉病毒出血热,罹患此病可致人于死,包含数种不同程度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肤色改变、全身酸痛、体内出血、体外出血、发烧等,感染者症状与同为纤维病毒科的马尔堡病毒极为相似。此病毒以非洲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埃博拉河命名(该国旧称扎伊尔),此地接近首次爆发的部落,刚果仍是最近四次爆发的所在地,包括2005年5月的一次大流行。
2014年非洲爆发此病毒疫情中,这场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埃博拉疫情已导致932人死亡。
中文名称:埃博拉
外文名称:Ebola virus
危害: 人和灵长类动物发生病毒性出血热
传播方式: 直接接触感染者及其体液等
致死原因: 中风、心肌梗塞、低血容量休克等
病毒来自: “Filoviridae”族
“卫计委与赴非工作组建立了联络机制,每天传回工作情况和疫情进展。到目前为止,没有中方医务人员感染埃博拉的情况,也没有中国公民在境外感染埃博拉疫情的情况。”国家卫生计生委应急办副主任王文杰介绍,我国 *** 非常重视在外中国公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一方面充分发挥使领馆的作用,指导在外中国公民加强自身防护,努力降低感染风险。同时,研究制定中国公民感染后的应急处置措施以及预案,确保一旦出现感染病例能够及时得到妥善的救治,包括在必要的情况下,将中国公民转运回国的救治方案。目前已经确定了境外中国公民转运回国救治的定点医院,并开展了必要的准备工作,包括人员、物资、培训和演练。
据介绍,埃博拉疫情爆发后,我国在长期派遣援外医疗队坚守疫区的同时,还派出检测、留观、治疗医护人员直接参与一线救治。截至目前,已累计收治留观患者210名,确诊病例108例。中国还将为赖比瑞亚援建一所约100张床位的治疗中心,并且要负责运营,6个月内,中国 *** 将派出3批共480名医护人员,每批160。治疗中心将参考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治疗方案,对赖比瑞亚埃博拉出血热疑似患者开展留观,对确诊的患者进行治疗,并且将进行疫情防控指导和健康宣传。
商务部副部长房爱卿表示,目前在疫区的中国投资合作企业总体运营稳定,并无大规模撤离的情况发生。下一步商务部将继续关注疫情发展,及时向中国企业释出风险提示,不断完善和细化应急工作预案,保护中方有关企业和人员的安全。卫计委也会对前方工作组进行严格的要求,包括工作流程、生物安全防护,有关防控知识的理解和执行,以确保前方医务人员在工作当中做到安全、及时、有效。
本文出自于生命时报::shengmingshibao./changjianjibing/2014/1104/3712.
发病高危人群为:发病前21天内有在埃博拉传播活跃地区居住或旅行史;发病前21天内,在没有恰当个人防护的情况下,接触过埃博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尸体等;发病前21天内,在没有恰当个人防护的情况下,接触或处理过来自疫区的蝙蝠或非人类灵长类动物。
尚无特异性治疗措施,主要是对症和支援治疗,注意水、电解质平衡,预防和控制出血,控制继发感染,治疗肾功能衰竭和出血、DIC等并发症。
根据最新新闻报道,目前由加拿大科学家所研发的首批埃博拉试验疫苗被送往瑞士,这些疫苗将会由世界卫生组织进行测试。加拿大卫生部长安布罗斯表示,此次首批埃博拉疫苗共计800瓶,它们被包裹于温度在零下80摄氏度的干冰中,从位于温尼伯的国家微生物实验室运离。位于瑞士的工作人员表示,这些疫苗预计将于11月初在人体上进行试验。世卫组织表示,希望2015年初,数以千计的疫苗可以在受到埃博拉严重袭击的非洲国家中使用。
随着埃博拉病例的持续攀升,埃博拉疫苗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今年8月28日,英国牛津大学称其詹纳研究所,将对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和英国葛兰素史克(GSK)公司联合研发的埃博拉疫苗展开临床试验,并可能在今年年底确定此疫苗的安全性。如果疫苗被证明在人类身体上使用安全,那么其将会尽快投入使用。美国多个新药审批的相关部门也表示,会对此疫苗的研究和上市大“开绿灯”。
但就在10月18日,英国葛兰素史克公司公开表示:该埃博拉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研究工作,要到明年底才能全部完成。而推出可以满足人们大规模接种的疫苗,最快也要到2016年。
葛兰素史克公司可能是目前进行埃博拉病毒疫苗研究工作进度最快的机构,而其推迟了该疫苗的上市时间,人们是不是就无法在2016年之前,通过接种疫苗来打赢这次与埃博拉病毒的战争了?
华威大学病毒学教授大卫·埃文斯(David Evans)虽然对疫苗正式上市时间的推迟表示遗憾,但他依然认为该疫苗现在及今后的研制工作都是非常有价值的:
“葛兰素史克公司今日宣布,所研发的基于腺病毒的重组埃博拉疫苗,还不能在目前投入使用、控制当前埃博拉疫情的爆发形式。刚听到这个讯息时,还是感到非常失望。然而,现在的情况是,疫情不太可能在短时间内被控制住。因此,新疫苗的快速研发、测试和部署都还有极大的意义。”
“葛兰素史克公司原本希望通过快速通道来减少该疫苗检测所需的过程,从而把该过程通常所需的十年时间压缩到一年左右。目前所报道的埃博拉病毒感染和死亡的人数,很可能被成倍的低估了(甚至不止两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预测,到今年圣诞节前后,全球每周新增埃博拉病毒感染病例可能会达到1万例。国际社会在赖比瑞亚、几内亚和狮子山等国内所提供的抗疫援助,远远落后于病毒在这些国家内的传播和感染速度。因此,即使大幅的增加援助力度,想要控制住埃博拉病毒在西非的疫情,很可能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
“葛兰素史克公司把该疫苗可以正式使用的预计时间,调整到了2016年。这意味着即使现在我们无法使用该疫苗,但它很可能在此次疫情的后期做出重大贡献。此外,该疫苗在明年初将要进行临床Ⅱ期试验,在疫情第一线工作的医务人员将接种该疫苗,疫苗给他们所提供的保护对于成功抗击埃博拉疫情是至关重要的。最后,在此次疫苗快速研制中所得的经验,对今后遇到不同种类的埃博拉病毒株,或其它已知、甚至是全新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来说,都是具有极大价值的。”
诺丁汉大学分子病毒学教授乔纳森·鲍尔(Jonathan Ball)对该疫苗将要进行的临床Ⅱ期测试非常看重:“一种疫苗在何时大规模的推出,从来都不好精确地预测。而针对一线医疗卫生工作者所进行的Ⅱ期试验,其所具有的价值不可忽视。”
“我们必须认识到,药物和疫苗的研发过程是漫长的。我们已经全力地推进该疫苗研制的进度,并且它可能已经具备进行Ⅱ期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评估试验的条件了。在这一中阶段中,测试物件可能会集中在抗击疫情的医疗工作者上,这也证明了很多幕后工作者为疫苗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目前非洲疫区需要足够的人手来控制病毒的扩散,但此时此刻,人手确越来越少。并且控制健康者被感染,是目前控制疫情进一步爆发唯一可行的手段。”
“使用疫苗,给那些在最前线与埃博拉病毒战斗的人员提供一定程度上的保护,当然是件好事。”
“对于疫苗所面对的更广泛地需求,则依靠制造生产工艺的发展,从而增加疫苗产量,但这需要时间。
牛津大学詹纳研究所主任,同时也是该疫苗(GSK/NIH Ebola vaine)在英国进行安全试验工作的主要研究者,阿德里安·希尔(Adrian Hill)教授是这么评价其疫苗的研发工作的:
“葛兰素史克公司研发该疫苗的设想,从某些方面来说是失败的。在当前埃博拉疫情爆发时,疫苗还不能在短时间内出现,就这点来说,我们当初的设计就是错误的。”
“虽然我们很期待该疫苗的大范围使用,但事实上,在明夏之前此埃博拉疫苗不会成为能够在全面间接种的疫苗。”
“我们现在的目标不是首先生产出几百万针剂量的疫苗,而是在明年1月时获得几千只,并为那些在西非进行医疗或者其它抗疫前线工作的人群提供免疫措施。当这部分的工作结束时,我们会收集到这些疫苗的使用实验资料,进一步评价它是否有效、或者如何能使用会有效。”
“与以往所进行的疫苗研发不同,在各种对外承诺和有效的部署计划下,这次的研发工作进行的极快,也很成功。”
“如果这个疫苗可以预防埃博拉病毒的感染,那么医护人员接种它将会非常有效。疫苗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些保护(对于在高危岗位的人群),也能够帮助打破病毒的传播链,这很可能帮助我们停止疫情的爆发。”
“疫苗的研发工作通常需要10年或更长时间。使用仅仅几周到几个月的时间,就能够从第一次安全试验的阶段,进行到测定疫苗是否有效并使用它控制一种可怕疾病的爆发,这真的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3619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沙特新型冠状病毒已致逾百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