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2亿,占总人口的15.5%,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口有13755万人。根据北京市设计的“9064”养老新模式,到2020年将实现90%的老年人在社会化服务的协助下通过居家养老。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慢性疾病的发展,气道异物阻塞和昏迷在居家老人中时常发生。对家属而言,如何进行及时抢救至关重要。北京急救中心资深急救专家贾大成向新京报记者详细讲解了这两种情况的抢救及自救方法,这些方法熟记于心,将在关键时刻挽救身边亲人的生命。
气道异物阻塞的家庭急救
随着年龄的增长,吞咽功能逐渐退化,牙齿脱落,老年人、尤其是患有脑血管病的老人容易发生气道异物阻塞。气道异物阻塞可导致通气功能障碍,如不立即排出异物,严重者可迅速因窒息、缺氧而死亡。
贾大成介绍,气道异物阻塞包括完全性阻塞(不能咳嗽、呼吸,发生面色潮红,继而青紫或苍白,随即意识丧失,继而心跳停止)和不完全性阻塞(当即剧烈呛咳、呼吸困难,面色先潮红后青紫或苍白、烦躁不安、意识障碍、呼吸心跳停止)。而“海姆立克法”是抢救这类患者最有效的办法。
上腹部冲击法是通过冲击上腹部而使膈肌瞬间突然抬高,肺内压力骤然增高,造成人工咳嗽,肺内气流将气道内异物冲击出来,从而解除气道阻塞。不适合采用上腹部冲击法的患者则可以采用胸部冲击法。
立位的上腹部冲击法/胸部冲击法
适宜人群:意识清楚的患者(上腹部冲击法)、意识清楚的肥胖患者(胸部冲击法)。
急救步骤:
1.患者站立,抢救者站在患者身后,一腿在前,插入患者两腿之间呈弓步,另一腿在后伸直;
2.双臂环抱患者腰腹部,一手握拳,拳眼置于脐上两横指的上腹部,另一手固定拳头,并突然、连续、快速、用力向患者上腹部的后上方冲击,直至气道阻塞异物排出。
立位的胸部冲击法的姿势与方法同上腹部冲击法类似。但冲击部位改为胸部,一手握拳,拳眼置于两乳头连线中点,另一手固定拳头进行冲击。
卧位的上腹部冲击法/胸部冲击法
适宜人群:意识丧失的患者(上腹部冲击法)、意识丧失的肥胖患者(胸部冲击法)。
急救步骤:
1.抢救者骑跨于患者大腿两侧,将一手掌根部置于患者肚脐与剑突之间(或脐上两横指)的正中部位,另一手重叠于第一只手上;
2.突然、连续、快速、用力地向患者上腹部的后上方冲击,每冲击5次后检查一次口腔内是否发现异物。如发现异物,立即取出。
使用卧位的胸部冲击法时,抢救者需跪在患者身体一侧,用一手掌根部放在患者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另一手重叠其上,双手十指交叉相扣,冲击方法与卧位的上腹部冲击法相同。
■自救方法
如果旁边无人施救,必须立即在两三分钟内、趁着自己意识尚清醒时进行自救。采取立位姿势,头部后仰,使气道变直,然后将上腹正中靠在椅背顶端或桌子、窗台边缘,并突然、连续、用力撞击,也可能将气道异物排出。
昏迷的家庭急救
昏迷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脑功能受到严重、广泛的抑制,意识丧失,对外界刺激不发生反应,不能被唤醒,是最严重的持续性的意识障碍,也是脑功能衰竭的主要表现之一,甚至危及生命。
由于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老年人容易出现一些脑部疾病,如脑出血、脑梗死等,这些都是引起昏迷的原因。如果遇到突然昏倒的老人,呼之不应、推之不醒,但呼吸、心跳依然存在,就是人们常说的昏迷。
急救步骤:
1.先将患者一侧上肢抬起放在头一侧,将另一手掌放在对侧肩膀上;
2.随后将患者一侧下肢弯曲。抢救者分别将两手固定在患者肩部和膝关节后面;
3.将患者翻转成侧卧位。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提醒:对伴有躁动不安或抽搐的患者,应防止坠床。必要时使用保护带,防止患者坠床或摔伤。
4.一旦发生心跳骤停或呼吸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及时拨打急救电话。
提醒:无论引起昏迷的原因是什么,需做如下紧急处理:保持安静,绝对卧床,避免不必要的搬动。
采取“稳定侧卧位”,保持气道通畅。注意清理口腔内的呕吐物、分泌物;不要喂水、喂药。如果老人有活动假牙,应立即取出,以防发生窒息。
吃饭嬉戏打闹
一群小孩在吃饭的时候说话、打闹,突然有位小朋友气道被异物卡住了,情况紧急该如何做?
错误的做法:前两天有个新闻报道的关于6岁男童吃花生被噎,妈妈倒背急甩不幸身亡,就是普通人一般潜意识里觉得异物被卡在喉咙里最好的急救方法就是倒背,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母亲倒背救急儿子不幸身亡
正确做法:婴儿气道异物梗阻急救流程:
婴儿气道异物梗阻急救流程
婴儿急救法:
1、背部叩击法: 采取背部叩击法如图下:抱起婴儿----使婴儿仰卧于手臂上----翻转成俯卧位,固定下额角打开气道-----用另一手手掌部在肩胛骨之间背部快速叩击5次。
背部叩击法
2、胸部叩击法: 两手及前臂将婴儿固定,翻转为仰卧位,头部向下----在两乳头连线中点给予胸部冲击按压,深度为胸部先后径的1/3----重复5次------不能解除梗阻,继续交替进行5次背部叩击和5次胸部叩击。
胸部叩击法
3、取异物:
取异物
4、胸部按压法 :对于无意识、意识不清或是在背部叩击和胸部叩击实施中发生意识丧失的气道梗阻婴儿采取:婴儿心肺复苏法。有关婴儿心肺复苏法,前面文章有介绍可以去了解下,这节不做重复介绍。
成人气道梗阻急救流程:
成人气道异物梗阻急救流程
成人急救法 :
1、背部叩击法 (鼓励患者大声咳嗽------救护员站到患者一边,稍靠近患者身后----用一手支撑患者胸部,排出异物时让患者前倾,使异物能从口中出来,而不是顺气道下滑-------用另一手的掌根在两肩之间进行5次大力叩击------背部叩击法最多进行5次。
背部叩击法
2、腹部冲击法 (不适用孕妇和肥胖患者等) 也就是标题中说的海姆立克腹部冲击法,简称海姆立克急救法。
互救法 : 患者立位或坐位-----救护员站患者身后,双臂环绕患者腰部,令其弯腰,头部前倾-----救护员一手握空心拳,握拳手的拇指侧抵患者剑突和脐之间-----另一手抓紧此拳头,用力快速向内、向上冲击,5次为一个循环-----可以与背部叩击交替进行。
腹部叩击法
自救法:原理和互救法一样如下图:
腹部冲击法
椅背法
3、胸部冲击法:适宜于不宜采用腹部冲击法的话患者如孕妇和肥胖者。 救护员站患者身后两臂从患者腋下环绕其胸部-------一手握空心拳,拇指指置于患者胸骨中部,注意避开肋骨缘及剑突-------另一手紧握此拳向内、向上有节奏冲击5次。
胸部冲击法
4、胸部按压法: 对于没有意识的气道梗阻患者可采用 心肺复苏法 进行胸部按压,前面有关于心肺复苏讲解,这里不做重复。
胸部按压法
其他比如通过使劲咳嗽使得异物咳出来只能作为辅助方法,可以闻点臭味、刺激性味道来让患者咳嗽呕吐更有感觉和力度。
在日常生活中,总是会遇到一些比较紧急的问题,有的可能比较轻微,不至于去医院就可以自己恢复,但是却十分难受,比如有异物进入眼睛,亦或者扭伤,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呢?另外有些情况比较紧急,来不及去医院,需要立即采取措施,比如火灾、烧伤、烫伤、气管堵塞窒息,这些情况又如何急救呢?
1、家庭急救的小知识
一、异物入眼
急救办法:首先是用力且频繁地眨眼,用泪水将异物冲刷出去。如果不奏效,就将眼皮捏起,然后在水龙头下冲洗眼睛。注意一定要将隐形眼镜摘掉。
绝对禁止:不能揉眼睛,无论多么细小的异物都会划伤眼角膜并导致感染。如果异物进入眼部较深的位置,那么务必立即就医,请医生来处理。
二、扭伤
急救办法:在扭伤发生的24小时之内,尽量做到每隔一小时用冰袋冷敷一次,每次半小时。将受伤处用弹性压缩绷带包好,并将受伤部位垫高。24小时之后,开始给患处换为热敷,促进受伤部位的血液流通。
绝对禁止:不能随意活动受伤的关节,否则容易造成韧带撕裂,恢复起来相对比较困难。
三、流鼻血
急救办法:身体微微前倾,并用手指捏住鼻梁下方的软骨部位,持续约5-15分钟。
如果有条件的话,放一个小冰袋在鼻梁上也有迅速止血的效果。
绝对禁止:用力将头向后仰起的姿势会使鼻血流进口中,慌乱中势必还会有一部分血液被吸进肺里,这样做既不安全也不卫生。
四、烫伤
烫伤分为三级:一级烫伤会造成皮肤发红有刺痛感;二级烫伤发生后会看到明显的水泡;三级烫伤则会导致皮肤破溃变黑。
急救办法:一旦发生烫伤后,立即将被烫部位放置在流动的水下冲洗或是用凉毛巾冷敷,如果烫伤面积较大,伤者应该将整个身体浸泡在放满冷水的浴缸中。可以将纱布或是绷带松松地缠绕在烫伤处以保护伤口。
绝对禁止:不能采用冰敷的方式治疗烫伤,冰会损伤已经破损的皮肤导致伤口恶化。不要弄破水泡,否则会留下疤痕。也不要随便将抗生素药膏或油脂涂抹在伤口处,这些黏糊糊的物质很容易沾染脏东西。
五、窒息
真正的窒息在现实生活中很少发生,喝水呛到或是被食物噎到一般都不算是窒息。窒息发生时,患者不会有强烈的咳嗽,不能说话或是呼吸,脸会短时间内变成红色或青紫色。
急救办法:首先要迅速叫救护车。在等待救护车的同时,需要采取以下措施:让患者身体前倾,用手掌用力拍患者后背两肩中间的位置。如果不奏效,那么需要站在患者身后,用拳头抵住患者的腹背部,用另一只手握住那个拳头,上下用力推进推出五次,帮助患者呼吸。
患者采取的自救措施:将自己的腹部抵在一个硬质的物体上,比如厨房台面,然后用力挤压腹部,让卡在喉咙里的东西弹出来。
绝对禁止:不要给正在咳嗽的患者喂水或是其他食物。
六、中毒
发生在家庭中的中毒一般是由于误食清洁、洗涤用品,一氧化碳吸入或是杀虫剂摄入。
急救办法:如果患者已经神志不清或是呼吸困难,应迅速呼叫救护车,并准备好回答如下问题:摄入或吸入什么物质,量是多少,患者体重、年龄以及中毒时间。
绝对禁止:直到症状出现才叫救护车往往会延误治疗时间。在等待救助过程中,不要给患者吃喝任何东西,也不要企图帮助患者催吐,因为有些有毒物质在被吐出来的过程中可能会伤害到患者的其他器官。
七、头部“遇袭”
头骨本身非常坚硬,所以一般的外力很少会造成头骨损伤。倘若外力过于猛烈,则颈部、背部、头部的脆弱血管就成为了“牺牲品”。
急救办法:如果你的头上起了个包,那么用冰袋敷患处可以减轻水肿。如果被砸伤后头部开始流血,处置方式和被割伤的方式一样,即用干净毛巾按压伤口止血,然后去医院缝合伤口,并检查是否有内伤。如果被砸伤者昏厥,那么需要叫救护车速送医院,一刻也不能耽搁。
绝对禁止:不要让伤者一个人入睡。在被砸伤的24小时之内,一定要有人陪伴伤者,如果伤者入睡,那么每三个小时就要叫醒伤者一次,并让伤者回答几个简单问题,以确保伤者没有昏迷,没有颅内伤,比如脑震荡。
亮警报:当伤者出现惊厥、头晕、呕吐、恶心或行为有明显异常时,需要马上入院就医。
八、炸伤
1、如果炸伤眼睛,不要去揉擦和乱冲洗,最多滴入适量消炎眼药水,并平躺,拨打120或急送有条件的医院。
2、如手部或足部被鞭炮等炸伤流血,应迅速用双手为其卡住出血部位的上方,如有云南白药粉或三七粉可以洒上止血。如果出血不止又量大,则应用橡皮带或粗布扎住出血部位的上方,抬高患肢,急送医院清创处理。但捆扎带每15分钟要松解一次,以免患部缺血坏死。
九、手指切伤
1、如果出血较少且伤势并不严重,可在清洗之后,以创可贴覆于伤口。不主张在伤口上涂抹红药水或止血粉之类的药物,只要保持伤口干净即可。
2、若伤口大且出血不止,应先止住流血,然后立刻赶往医院。具体止血方法是:伤口处用干净纱布包扎,捏住手指根部两侧并且高举过心脏,因为此处的血管是分布在左右两侧的,采取这种手势能有效止住出血。使用橡皮止血带效果会更加好,但要注意,每隔20-30分钟必须将止血带放松几分钟,否则容易引起手指缺血坏死。
十、脑溢血
急救口诀:头向侧转
典型症状:有高血压病史的人,由于气温骤降或情绪激动,突然发生口齿不清甚至昏迷。
1、家属要克制感情,切勿为了弄醒病人而大声叫喊或猛烈摇动昏迷者,否则只会使病情迅速恶化。
2、将病人平卧于床,由于脑压升高,此类患者极易发生喷射性呕吐,如不及时清除呕吐物,可能导致脑溢血昏迷者因呕吐物堵塞气道窒息而死。因此病人的头必须转向一侧,这样呕吐物就能流出口腔。
3、家属可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病人前额,以利止血和降低脑压。
十一、酒精中毒
酒精中毒是因摄入过多含乙醇(酒精)饮料引起中枢神经先兴奋后抑制的失常状态。一般可自愈,极少数严重者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濒危状态昏迷不醒,频繁抽搐,呼吸浅慢,心率减慢,心搏无力,血压下降。呼吸心跳不规律,以致呼吸心跳停止。
急救措施:
对轻度中毒者,首先要制止他再继续饮酒;其次可找些梨子、马蹄、西瓜之类的水果给他解酒;也可以用刺激咽喉的办法(如用筷子等)引起呕吐反射,将酒等胃内容物尽快呕吐出来(对于已出现昏睡的患者不适宜用此方法),然后要安排他卧床休息,注意保暖,注意避免呕吐物阻塞呼吸道;观察呼吸和脉搏的情况,如无特别,一觉醒来即可自行康复。如果患者卧床休息后,还有脉搏加快、呼吸减慢、皮肤湿冷、烦燥的现象,则应马上送医院救治。
严重的急性酒精中毒,会出现烦燥、昏睡、脱水、抽搐、休克、呼吸微弱等症状,应该从速送医院急救。
注意:用咖啡和浓茶解酒不合适
十二、失血性休克
急救口诀:严密观察,防止失血。
典型症状:因意外事故而导致大量失血,血压为零。
1、对于休克病人一定要注意,在用担架抬往救治处时,病人的头部应靠近后面的抬担架者,这样便于对休克者随时密切观察,以应对病情恶化。
2、在将病人送往医院的途中,病人头部的朝向应与载他的交通工具(救护车、飞机等等)前进的方向相反,以免由于加速作用导致病人脑部进一步失血。
3、如休克者是大月份孕妇,应让她取侧卧位,否则胎儿以及巨大的子宫会压迫血管,致使回心血量减少,加重休克。
十三、烫伤
1、用冷水局部降温10分钟。
2、用一块干净、潮湿的敷料覆盖。
3、伤处肿胀时,去掉手表、手镯、戒指等,将敷料轻轻固定包扎,注意不要太紧。
4、于伤处对侧系往绷带。
十四、烧伤处理
1、若烧伤处皮肤尚完整,应尽快局部降温。如将其置于水龙头下冲洗约10分钟。这样会带走局部组织热量并减少一步损害。
2、用一块松软潮湿、最好是消毒的垫子包扎伤处。注意不要太紧。
3、若皮肤已被烧坏,用一块干净的垫子覆盖其上以保护伤处,减少感染危险。
十五、胃穿孔
急救口诀:朝左侧卧。
典型症状:胃溃疡患者,突然发生无法忍受的剧烈腹痛,且腹部发硬发胀,即极有可能突发胃穿孔。
春节期间由于情绪波动或暴饮暴食之后,胃溃疡患者很容易并发胃穿孔,一旦发生上述症状,应立即考虑到胃穿孔的可能。在救护车到达之前,应做到以下几点:
1、不要捂着肚子乱打滚,应朝左侧卧于床。理由是穿孔部位大多位于胃部右侧。朝左卧能有效防止胃酸和食物进一步流向腹腔以致病情加剧。
2、如果医护人员无法及时到达,但现场又有些简单医疗设备,病人可自行安插胃管。具体方法:将胃管插入鼻孔,至喉咙处,边哈气边用力吞咽,把胃管咽入胃中。然后用针筒抽出胃里的东西,这样能减轻腹腔的感染程度,为病人赢得治疗时间,记住此时病人也必须朝左侧卧。
十六、鱼刺卡嗓
1、实行腹部挤压(如病人怀孕或过肥胖,则实施胸部压挤)。如患者无法站立,将其平放在坚固平面上,跨坐在病患腿上作腹部推挤五次,再检查有无将异物咳出。
2、如用手指掏挖异物时,只在看得到异物才掏挖,不可盲目掏挖。
十七、煤气中毒
轻度中毒时,病人感头晕、乏力、恶心、呕吐、面色苍白。中毒严重,会出现呼吸困难、抽搐、昏迷。
急救方法:立即打开门窗,把病人移到空气流通处,解开病人衣扣使呼吸流畅,注意保暖防受凉形成肺炎。轻度中毒,可给他喝热茶,作深呼吸,迅速送医院抢救。
十八、木刺
注意有无木刺残留在伤口里,由于木刺等残留就有可能使伤口化脓,被刺伤的伤口往往又深又窄,更有利于破伤风细菌的侵入繁殖和感染,故必须取出异物,消除隐患。
手指被扎进木刺后,如果确实已将木刺完整拔出,可再轻轻挤压伤口,把伤口内的瘀血挤出来,以减少伤口感染的机会。然后碘酒消毒伤口的周围一次,再用酒精涂擦2次,用消毒纱布包扎好。如果伤口内留有木刺,在消毒伤口周围后,可用经过火烧或酒精涂擦消毒的镊子设法将木刺完整地拔出来。如果木刺外露部分很短,镊子无法夹住时,可用消毒过的针挑开伤外的外皮,适当扩大伤口,使木刺尽量外露,然后用镊子夹住木刺轻轻向外拔出,将伤口再消毒一遍后用干净纱布包扎,为预防伤口发炎,最好服新诺明2片,每日2次,连服3-5天。若木刺刺进指甲里时,应到医院里,由医师先将指甲剪成V形再拔出木刺。
切记!深的木刺刺伤后,都应到医院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以防万一。
十九、指甲受挫
1、指甲被挤掉时,最重要的是防止细菌感染。应急处理时,先把挤掉指甲的手指,用纱布、绷带包扎固定,再用冷袋冷敷。然后把伤肢抬高,立即去医院。
2、指甲缝破裂出血,可用蜂蜜对一半温开水,搅匀,每天抹几次,就可逐渐治愈。如果指甲破裂者是球类运动员,在治疗期间,如果需要继续打球,在打球之前,一定要用橡皮膏将手指末节包2-3层,加以保护,打完球后立即去掉,以免引起感染。
3、如果因外伤引起甲床下出血,血液未流出,使甲床根部隆起,疼痛难忍不能入睡时,可在近指甲根部用烧红的缝衣针扎一小孔,将积血排出,消毒后加压包扎指甲。
二十、心脏骤停
心跳骤停提示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大动脉搏动与心音消失,重要器官如脑严重缺血、缺氧,导致生命终止。这种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医学上又称猝死。
引起心跳骤停最常见的是心室纤维颤动。若呼唤病人无回应,压眶上、眶下无反应,即可确定病人已处于昏迷状态。再注意观察病人胸腹部有无起伏呼吸运动。如触颈动脉和股动脉无搏动,心前区听不到心跳声,可判定病有已有心跳骤停。
2、家庭急救注意事项
一、惊慌失措:遇事慌张,于事无补。如慌慌张张用手拉拽触电者,只能连自己也触电。此时应首先切断电源,用木棍等绝缘体使病人脱离电源再行救护。
二、因小失大:遇到危重病人,先看病人是否还有心跳呼吸,瞳孔和神志情况如何。如果心跳呼吸已停止,则应马上做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而不能急于包扎止血(病人已死,止血何用)。
三、随意搬动:万一发生意外,家人往往心情紧张,乱叫病人,猛推猛摇病人,搬来拖去。其实,最好原地救治,切忌随意搬动,特别是脑出血,脑外伤,急性心肌梗塞,骨折病人更忌搬动。
四、舍近求远:急救之时,时间就是生命,应该就近送医院,特别是病人呼吸心跳濒临停止时,更不宜送较远处的大医院,要相信小医院完全有能力进行初期急救,急救后病情相对稳定再转送上级医院。
五、乱用药:不少家庭备有药品,但使用药物的知识有限,切勿乱用。如急性腹痛,过量服用止痛药会掩盖病情,妨碍正确诊断。
六、滥进饮料:不少人误以为给病人喝点热茶热水会缓解病情,实际上毫无必要。烧伤病人不宜喝开水,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应禁食禁水,尤其是神志不清病人,更不能硬灌饮料,那样容易灌进气管引起呛咳、窒息。
七、一律平卧:并非所有急重病人都要平卧,如失去意识的病人应让其平卧,头偏向一侧;心性哮喘病人让其取坐位,腿下垂,略伏在椅子背上更好;急性腹痛者让其屈膝以减轻疼痛;胸腔积水病人取半坐位。
八、自做主张乱处理:平时留意学习一些基本的抢救知识,紧急关头切忌想当然处理。
事实上,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情况都是比较紧急的,毕竟人从窒息到死亡,一般不会超过5分钟,所以在这个5分钟之内,我们应该想各种方法来进行急救,因此家庭急救常识是非常重要的,也许在某些时候,可以救一个人的命,因此大家都需要看看。
气管、支气管异物:指经口误将花生米、豆类、玉米粒等异物吸入气管内造成剧烈呛咳、呼吸困难甚至导致窒息的急症,多发生在3岁以内的小儿。下面就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气道异物方面的现场急救措施,供大家参考。
被食物噎住应第一时间采取“海氏急救法”
小孩由于贪玩、神经反射发育不完全等导致小孩最容易发生气管异物。另外老人由于神经反射减弱、成人偶尔吃的东西不慎偶尔也会导致气管被异物阻塞。
小孩一旦被食物噎住应,除了立即联络送往医院,还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让异物排出,若气道被完全阻塞无法呼吸,急救必须争分夺秒,否则孩子极可能因窒息而送命。
“海姆里克急救法”一种简单有效的急救手段,该法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拯救了无数患者,其中包括美国前总统里根、纽约前任市长埃德、著名女演员伊丽莎白·泰勒等等。因此该法被人们称为“生命的拥抱”。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原理:利用冲击腹部--膈肌下软组织,被突然的冲击,产生向上的压力,压迫两肺下部,从而驱使肺部残留空气形成一股气流。这股带有冲击性、方向性的长驱直入于气管的气流,就能将堵住气管、喉部的食物硬块等异物驱除,使人获救。
如孩子出现剧烈呛咳、脸憋得青紫等气管异物危机情况时,异物极有可能在气管内,必须立即采用海氏急救法,同时马上送医。
清除异物:
当异物呛入孩子气管后,首先应清除鼻腔内和口腔内的呕吐物或食物残渣,但不要试图用手把气管内的异物挖出来。若有呛咳呼吸困难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把孩子抱起来,一只手捏住孩子颧骨两侧,手臂贴著孩子的前胸,另一只手托住孩子后颈部,让其脸朝下,趴在救护人膝盖上。在孩子背上拍1-5次,并观察孩子是否将异物吐出。如下图所示
冲击挤压气道:
如果是一两岁的小宝宝,家长可以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将宝宝放坐在腿上,背部紧靠著家长的胸部。家长用手使劲向后向上挤压宝宝的上腹部脐上区域,压后随即放松。反复数次。
如果年纪较大,能独立站稳,还可以采取站姿,上身略向前倾。家长用双臂从身后将儿童拦腰抱住,同时右手握拳,顶住其上腹部,左手则按压在右拳上,然后用力向上、向后,猛烈而迅速地挤压其上腹部,压后随即放松。此法也适用于成年人。
气道异物的抢救知识
1.通气良好者
对清醒患者,咳嗽是最好的排除呼吸道异物阻塞的方法,适用于通气良好的患者。
2.完全和部分阻塞者
对于气道完全性阻塞和气体交换不足的部分性阻塞患者,主要采取腹部挤压法和胸部冲击法。
1腹部挤压具体操作如下述,对清醒立位的异物阻塞气道患者,抢救者站在患者背后,两臂环绕伤病员的腰,一手握拳,拇指侧顶住其脐上2厘米,远离剑突,另一手抱拳,连续向内、向上猛压6~10次,然后,站在患者面前,一手拇指与其他四指将嘴撬开,抓住舌头从咽后部拉开,另一手示指沿颊内侧探入咽喉取出异物。此法不适宜于孕妇患者。对昏迷卧位的异物阻塞气道患者,抢救者应首先将患者摆放为仰卧位,然后跪在患者大腿左侧或骑跪在患者两大腿外侧,一手掌跟顶住患者脐上2厘米,远离剑突,另一手放在第一只手手背上,连续向上向腹内猛压6~10次,再用拇指与其他四指撬起舌颏,另一手沿颊内侧探入咽喉取出异物。
2胸部冲击法主要适用于妊娠后期或非常肥胖的患者,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对于意识清醒者可采取站位或坐位胸部冲击法,抢救者站在患者背后,两臂从患者腋窝下环绕其胸部,一手握拳将拇指侧置于患者胸骨中部,注意避开肋骨缘与剑突,另一只手紧握此拳向后冲击数次,直至异物排除或患者昏迷。对意识不清的患者则可采用仰卧位胸部冲击法,将患者摆放于仰卧位,抢救者跪于患者胸侧,将一手置于胸骨中下1/3,另一手重叠放好,向下向上用力冲击数次。异物到达口腔后用手取出。
3强迫患者开口的方法①双指交叉适合牙关中度松弛者,在患者头顶或一侧,两示指从口角处插腔内顶住下牙齿,两拇指与食指交叉顶住上牙齿,开启口腔;②齿后插入适合于牙齿紧闭者,用一示指从口角插入,经颊部与牙齿间进腔,一直伸到上下齿臼之间将口开启;③舌—下颌上提用于牙关完全松弛者,将拇指深咽部,抬起舌根,其余四指抓住下颌骨上提即可。
食物团块完全堵塞声门或气管引起的窒息,俗称“噎食”,是老年人猝死的常见原因之一,近年来屡有报道。美国每年约有4000多人因噎食猝死,占猝死病因第六位。其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噎食病人被误诊为“餐馆冠心病”而延误了抢救时机。阻塞气管的食物常见的有肉类、芋艿、地瓜、汤圆、包子、豆子、花生、瓜子、纽扣等。
老年人易发生气管食物阻塞,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老年人为什么容易发生噎食呢?这是因为:一、咀嚼功能不良,大块食物尤其是肉类,不容易被嚼碎;二、在饮酒过量时,容易失去自控能力;三、老年人患食管病者较多,加上进餐时情绪激动,容易引起食管痉挛;四、老年人的脑血管病变发生率高,咽反射迟钝,容易造成吞咽动作不协调而噎食。
噎食的发生往往具有以下特征:1进食时突然不能说话,并出现窒息的痛苦表情;2患者通常用手按住颈部或胸前,并用手指口腔;3如为部分气道阻塞,可出现剧烈的咳嗽,咳嗽间歇有哮鸣音。
老年人预防噎食,除了及时治疗各种诱因疾病之外,还应注意做到“四宜”:食物宜软、进食宜慢、饮酒宜少、心宜平静。
有80%的人噎食发生在家中,病情急重。抢救噎食能否成功,关键在于是否及时识别诊断,有否分秒必争地进行就地抢救。如抢救得当,可使50%的病人脱离危险。
美国学者海姆里斯发明了一种简便易行、人人都能掌握的急救法。其具体操作方法是:意识尚清醒的病人可采用立位或坐位,抢救者站在病人背后,双臂
环抱病人,一手握拳,使拇指掌关节突出点顶住病人腹部正中线脐上部位,另一只手的手掌压在拳头上,连续快速向内、向上推压冲击6~10次(注意不要伤其肋骨)。昏迷倒地的病人采用仰卧位,抢救者骑跨在病人髋部,按上法推压冲击脐上部位。这样冲击上腹部,等于突然增大了腹内压力,可以抬高膈肌,使气道瞬间压力迅速加大,肺内空气被迫排出,使阻塞气管的`食物(或其他异物)上移并被驱出。这一急救法又被称为“余气冲击法”。如果无效,隔几秒钟后,可重复操作一次,造成人为的咳嗽,将堵塞的食物团块冲出气道。
海氏法还可以用来自救。如果发生食物阻塞气管时,旁边无人,或即使有人,病人往往已不能说话呼救,病人必须迅速利用两三分钟左右神志尚清醒的时间自救。此时可自己取立位姿势,下巴抬起,使气管变直,然后使腹部上端(剑突下,俗称心窝部)靠在一张椅子的背部顶端或桌子的边缘,或阳台栏杆转角,突然对胸腔上方猛力施加压力,也会取得同样的效果——气管食物被冲出。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13349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高血压等七种病易使老人失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