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年人低钙血症是怎么回事
一、发病原因
维生素D和钙缺乏(20%):
是老年人低钙血症最常见的原因,引起低钙血症的其他常见原因有:①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甲旁减),②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假甲旁减),③慢性肾衰竭,④急性胰腺炎,⑤慢性腹泻和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等,其中,甲旁减的病因还可归结为以下3类:遗传性,获得性和低镁血症。
遗传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20%):
又分为以下3种情况:
(1)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因PTH持续性分泌障碍,主要由PTH基因突变导致FTH合成和分泌受抑制或自身免疫造成的腺体破坏所致。
(2)甲状旁腺先天性发育不全:极为罕见,若伴有胸腺发育缺陷,则称为DiGeorge综合征。
(3)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因PTH功能障碍,表现在靶器官对PTH抵抗,至少有2种类型:Ⅰa和Ⅰb型,Ⅰa型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可能与编码Gs蛋白基因突变有关,限制了cAMP对PTH的正常反应,Ⅰb型可能为PTH受体缺陷所致,但仍未被证实。
获得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10%):
主要因颈部手术或放射性治疗所导致,亦可因血色病而引起,可表现为暂时性或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低镁血症(10%):
低镁血症不仅可以抑制PTH分泌,而且可以影响其功能,因此可引起甲状旁腺功能减退,镁替代治疗可纠正这一缺陷,因此这种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是可逆的。
二、发病机制
1.PTH缺乏或抵抗
老年人PTH缺乏常因手术,自身免疫或肿瘤浸润损伤甲状旁腺所致,因PTH抵抗所致的假甲旁减在老年人中少见。
2.维生素D缺乏或抵抗
老年人常因富含维生素的乳制品摄入不足和(或)日光照射不足所致,维生素D代谢障碍(如慢性肾衰等)亦可能存在,而对活性维生素D不敏感少见,活性维生素D具有促进肠黏膜对钙的重吸收,协同PTH促进骨质再吸收和增加肾曲小管对钙,磷再吸收的作用。
3.低蛋白血症
常导致假性低钙血症。
4.其他
如严重低镁血症常通过影响PTH的分泌和减弱PTH的作用而导致低钙血症,高磷血症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横纹肌溶解症,急性肾衰,肿瘤化疗等,均可因血磷过多导致低钙搐搦,急性胰腺炎在老年人并不常见。
二、老年人低钙血症有哪些症状
轻度低血钙可无症状或表现为非特异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长期低血钙可导致白内障形成和轻度弥漫性脑病。而严重低钙血症或合并碱中毒时表现为神经肌肉激惹性增高和精神异常,典型者可出现手足搐搦,或Chvostek征阳性(手指弹击耳前面神经,引起的同侧口角或鼻翼搐搦)和Trousseau征阳性(将血压计的袖带包绕上臂,使血压维持在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至少3min,所引起的局部手指和手臂的搐搦)。此外,甲旁减尚有其特征性改变,如自身免疫所致者可伴有其他内分泌缺陷,最常见的Addison氏病,因T细胞缺陷者易发生皮肤黏膜念珠菌病;假性甲旁减Ⅰb型者外表正常,而Ⅰa型者则表现出相互关联的体征,包括肥胖、身材矮、圆形脸、短颈、掌骨和跖骨短(常发生于第4和第5)、远端指骨短而宽和皮下钙化,可伴有智力低下和某些内分泌异常(特别是甲状腺和性腺)。
血清钙水平低于8.8mg/dl(2.2mmol/L)或离子钙低于4.4mg/dl(1.1mmol/L),即可诊断低钙血症。要正确评价总钙水平或离子钙水平的降低,就必须同时测定磷、镁、钾、碳酸氢根浓度和肾功能。血清钙降低常伴有血清磷升高,特别是甲旁减或严重维生素D缺乏者;而维生素D缺乏或镁磷耗竭者,可表现为轻度低钙血症与低磷血症同存。
三、老年人低钙血症怎样治疗
1.急诊处理 当血钙低于1.62mmol/L(6.5mg/dl)时,即可发生低钙搐搦,此时需紧急处理:
(1)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吸氧。
(2)静脉补钙:①紧急情况下,可用10%葡萄糖酸钙10~20ml(每毫升含元素钙10mg)在10~20min内缓慢静脉推注;②若不太急,可将10%葡萄糖酸钙50ml加入5%葡萄糖溶液1000ml中缓慢静脉滴注。③病情缓解后即可改为口服补钙。④病情需要,可于6~8h后重复上述剂量。⑤使用洋地黄者不可静脉补钙。⑥需监测血钙,避免发生高钙血症。
(3)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4000~8000U,1~2次/d,口服;或维生素D2,5万U,1~2次/周,肌注;α骨化三醇(萌格旺,alfacalcidol, Bon-One),0.5~1.0mg,1~2次/d,口服;α骨化三醇(钙三醇,罗钙全,Rocaltrol),0.25~0.5mg,1~2次/d,口服。需定期复查血钙,使血钙保持在2.12~2.25mmol/L(8.5~9.0mg/dl)。
2.口服补钙 目前常用的钙剂有碳酸钙(钙尔奇D,Cahrate D、凯思立D,CalciChew D3、逸得乐,Ideos等)和氨基酸螯合钙(乐力,Osteoform),1~2片/d即可;枸橼酸钙(司特立)则需每次2片,3次/d。若血钙低于1.87mmol/L(7.5mg/dl),可与维生素D类药物联用。
3.病因治疗
(1)甲旁减的病因治疗:①暂时性甲旁减可不必治疗;②可逆性甲旁减应给予相应的治疗,如低镁血症可给予镁替代治疗(如25%硫酸镁10ml,溶于5%葡萄糖500ml中,缓慢静脉滴注;或10%硫酸镁10ml,2次/d);③伴有其他内分泌疾病者,应给予相应激素替代治疗;④对于永久性甲旁减者,PTH替代治疗尚难以进行。⑤外科性甲旁减者,部分病人可行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而治愈;无效或不能行移植术者,或假性甲旁减者,则需终身口服维生素D治疗,同时需予高钙低磷饮食。
(2)维生素D缺乏的病因治疗。
四、老年人低钙血症的饮食禁忌
饮食适宜:1宜吃富含钙离子的食物;2宜吃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3宜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宜吃食物
排骨富含有大量的钙磷元素,可以对低钙血症的患者起到补充钙磷的作用,有利于患者的恢复。每天200-300克炖汤喝。
牛奶富含有大量的优质蛋白质和多种人体必需矿物质元素,有利于增强人体免疫力,对患者的恢复有帮助。每天300-500毫升为宜。热饮为佳
西红柿富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可以促进钙磷矿物质元素的吸收,对患者的恢复是有帮助的。每天200-300克为宜。
饮食禁忌:1忌吃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如年糕、粽子、米粑;2忌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花椒、生姜;3忌吃产气的食物;如洋葱、红薯。
忌吃食物
粽子是属于比较难消化的食物,容易导致肠道胀满,肠道蠕动减慢,影响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不利于患者的恢复的。宜吃容易消化的食物。
花椒的刺激性是比较大的,容易刺激肠道粘膜,导致水肿,影响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不利于患者的恢复。宜吃清淡的食物。
红薯是比较容易产气的食物,容易导致腹部胀满,肠道蠕动减慢,不利于患者营养物质的吸收,不利于恢复。宜吃不产气的食物。
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概述4疾病名称5英文名称6低钙血症的别名7分类8ICD号9病因 9.1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9.1.1甲状旁腺激素释放障碍9.1.2甲状旁腺激素功能障碍(激素抵抗)9.1.3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9.2甲状旁腺激素功能正常或增高 10发病机制 10.1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10.2靶器官功能障碍10.3其他 11低钙血症的临床表现 11.1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11.2精神异常11.3对心脏的影响11.4外胚层组织变形11.5骨骼改变11.6低血钙危象 12低钙血症的并发症13实验室检查14辅助检查15诊断16鉴别诊断17低钙血症的治疗18预后19低钙血症的预防20相关药品21相关检查附:1治疗低钙血症的中成药2低钙血症相关药物 1拼音 dī gài xuè zhèng
2英文参考 hypocalcemia
3概述 低钙血症是指血清离子钙浓度异常减低。但由于临床上一般仅测定总钙,故总钙水平低于正常也称为低钙血症。血总钙降低可在低蛋白质血症时出现,并不一定反映离子钙的降低,因此血钙降低不一定和离子钙降低一致,但一般情况下两者是一致的。
血清蛋白浓度正常时,血钙低于2.2mmol/L时称为低钙血症。低钙血症一般指游离钙低于正常值。酸中毒或低蛋白血症时仅有蛋白结合钙降低;反之,堿中毒或高蛋白血症时,游离钙虽降低,但蛋白结合钙增高,故血清钙仍可正常。
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常是最突出的临床表现。精神异常如烦躁、易怒、焦虑、失眠、抑郁以至精神错乱。也可发生锥体外系的表现,如震颤麻痹、舞蹈病。儿童长期低钙血症可出现精神委靡、智力发育迟缓。
有症状和体征的低钙血症病人应予治疗,血钙下降的程度和速度决定纠正低钙血症的快慢。若总钙浓度小于7.5mg/dl(1.875mmol/L),无论有无症状均应进行治疗。
4疾病名称 低钙血症
5英文名称 hypocalcaemia
6低钙血症的别名 低血钙症
7分类 代谢科 > 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
8ICD号 E83.5
9病因 如同高钙血症一样,其病因也多种多样,分类方法也有很大差异,本文也根据有无甲状旁腺激素异常分类。
9.1.2(2)甲状旁腺激素功能障碍(激素抵抗)9.1.3(3)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2)肠吸收不良。
(3)急性或慢性胰腺炎。
(4)成骨细胞性转移瘤。
(5)维生素D缺乏或抵抗。
10发病机制 低钙血症的发病机制大体分为三类: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靶器官功能障碍和其他因素。具体涉及细胞外液的钙扩散并沉积于骨骼过多、钙从肾脏排出过多、肠黏膜吸收钙量过少等环节。
正常血清离子钙浓度主要是由PTH对肾脏和骨的直接作用和对肠的间接作用来维持的。低钙血症根据发病机制分为以下3类:
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钙从骨动员减少,肾重吸收钙减少,尿磷排出减少,同时1,25(OH)2D3生成减少,随之小肠钙吸收降低。最终结果是低钙血症和高磷血症。
肾功能衰竭和急性磷负荷(在某些肿瘤化疗时可出现)也可引起低钙血症和高磷血症。在维生素D缺乏,低钙血症发生时伴血磷降低或正常。维生素D缺乏可见于摄入不足、营养不良或常年不见阳光;也可由于维生素D吸收不良,如脂肪痢、胃切除等情况;或见于维生素D羟化功能障碍,常见于慢性肝病或慢性肾衰;亦可见于维生素D分解加速,如长期服用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可增加肝微粒体氧化酶活性,使维生素D半衰期缩短。维生素D缺乏时,肠道钙、磷吸收减少,血钙、血磷降低,不能在骨组织中沉着;并进一步促使PTH分泌增加,促进破骨细胞溶解骨盐,最终发生骨软化症。伴血磷降低或正常的低钙血症也可发生于急性胰腺炎和一些成骨细胞肿瘤转移的患者。
11低钙血症的临床表现
体格检查可出现面部叩击征(Chvostek’s sign)和束臂征(Trousseau’s sign)阳性。
在较严重的病例,其症状与低钙血症的程度以及血钙下降的速度有关。长期严重低钙血症的患者症状可能很少。能迅速改变离子钙和蛋白结合钙平衡的因素,如堿中毒,可迅速引起临床症状。
12低钙血症的并发症 低钙血症可引起窦性心动过速、心律不齐,也可引起房室传导阻滞,在极少数情况下可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低血钙可使迷走神经兴奋性提高,发生心脏停搏。
13实验室检查 1.肝、肾功能检测。
2.血钙、血磷检测? 血钙浓度低于正常或低于2.1mmol/L。
14辅助检查 1.心电图检查。可有QT间期延长、ST段延长及传导阻滞。
2.腹部B超检查。
3.定期到眼科检查及时发现白内障。
15诊断 诊断低钙血症时的总钙浓度必须是经血清白蛋白校正后的校正钙浓度,必要时可测定游离钙浓度。
校正钙浓度(mg/dl)总钙(mg/dl)0.8×[4.0血清白蛋白浓度(g/dl)]。
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如血磷、PTH、肝肾功能、白蛋白等)常可明确本病的病因。如大部分低钙、高磷、肾功能正常的患者常为原发性或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靠近颈部手术史应怀疑甲状旁腺受损;镁含量、营养状态、大量输血、化疗、急性胰腺炎、胃肠道病变、用药史、是否伴维生素D缺乏、是否合并其他内分泌异常等均有助于诊断。骨骼摄片可以了解骨病的性质及程度,同时还可确定有无因转移性肿瘤所引起。
1.低钙血症是指血清离子钙浓度低于正常或血清总钙低于2.1mmol/L。注意两种病理状态下离子钙与血清总钙不一致:低蛋白血症和酸中毒。
2.机体有巨大的骨骼钙库和饮食钙摄入,通常不出现低血钙。当临床上发现低钙,应从两个主要的钙调激素缺乏去寻找病因,即甲状旁腺激素缺乏和维生素D缺乏或羟化障碍。注意几种与激素缺乏无关的特殊情况:急性胰腺炎、氟中毒、大量输入枸橼酸抗凝血、堿中毒、成骨性骨转移、革兰阴性菌脓毒血症和中毒性休克。
3.长期癫痫发作可能是低钙血症引起,其中症状性癫痫在低钙纠正后完全缓解,如果癫痫仍有发作,考虑与长期低钙引起的脑内钙化有关,应进一步寻找原因。
16鉴别诊断 低钙血症可可由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甲状腺手术后、库欣综合征等引起。本症可引起腹痛,是由于神经肌肉的应激性增高,胃肠道平滑肌的高度痉挛所致。临床上出现不同程度的无固定部位的痉挛性腹痛,常以感染、情绪紧张为诱因,女性经期前后更易诱发。其发作时Chvostek征和Trousseau征阳性,血清钙常在1.5mmol/L以下,注射钙剂后腹痛可缓解。
17低钙血症的治疗 有症状和体征的低钙血症病人应予治疗,血钙下降的程度和速度决定纠正低钙血症的快慢。若总钙浓度小于7.5mg/dl(1.875mmol/L),无论有无症状均应进行治疗。
低钙血症若症状明显,如伴手足搐搦、抽搐、低血压、Chvostek征或Trousseau征阳性、心电图示QT间期ST段延长伴或不伴心律失常等,应予立即处理。一般采用10%葡萄糖酸酸酸钙10ml(含Ca2 90mg)稀释后静脉注射(大于10min),注射后立即起作用,必要时可重复使用以控制症状。注射过程中应密切监测心率,尤其是使用洋地黄的病人,以防止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若症状性低钙血症反复发作,可在6~8h内输注10~15mg/kg的Ca2 。氯化钙亦可使用,但对静脉 *** 大。Ca2 浓度不应大于200mg/100ml,防止外渗后造成对静脉和软组织的 *** 。若患者伴有低镁血症必须同时予以纠正。
慢性低钙血症首先要治疗基本病因,如低镁血症、维生素D缺乏等;另外可以给予口服钙和维生素D制剂。口服钙制剂包括葡萄糖酸酸酸钙、枸橼酸钙和碳酸钙,根据基本病情选择应用,一般每天可服1~2g,鱼肝油内富含维生素D,可促进钙从肠道吸收,价廉,但作用较慢,一旦作用发生可持续较久,应经常监测血钙调整用量。活性维生素D3包括25(OH)D3及1,25(OH)2D3,作用较快,尤其是后者,用后1~3天开始生效,且作用时间短,使用较安全,每天使用0.25~1μg。非肾功能衰竭的慢性低钙血症也可在低盐饮食的基础上使用噻嗪类利尿剂以减少尿钙的排出。
18预后 血钙一般纠正到正常低值即可,纠正到正常值可导致高尿钙症。
19低钙血症的预防 1.低钙血症经补钙和维生素D效果不好,应考虑是否合并低镁血症,明确后予以补充。
2.使用洋地黄的患者应慎用静脉补钙,否则容易导致洋地黄中毒。
3.低钙血症患者需尽可能避免并及时纠正堿中毒,尤其使用呼吸机的患者,过度通气可能发生堿中毒,加重低血钙的症状。
4.慢性低血钙症常需要终身补充钙剂,为了达到最佳补钙效果,应该注意:小剂量,餐中服用;同时补维生素D;酌情口服小剂量氢氯噻嗪,减少尿钙排泄。
20相关药品 苯巴比妥、巴比妥、苯妥英钠、氧、葡萄糖、葡萄糖酸钙、洋地黄、氯化钙、枸橼酸钙、碳酸钙、氢氯噻嗪、氯噻嗪
21相关检查 血清钙、甲状旁腺激素、维生素D、尿磷、血清白蛋白、尿钙
治疗低钙血症的中成药 行军散 胞内逸出,镁缺乏时可导致细胞内钾外逸,同时诱发低钙血症,此时临床上多出现精神错乱、嗜睡等中枢神经功能...
更多治疗低钙血症的中成药
低钙血症相关药物 碳酸氢钠注射液 ③短时间大量静脉输注可致严重堿中毒、低钾血症、低钙血症。当用量超过每分钟10ml高渗溶液时可导致高钠...
葡萄糖酸钙注射液 液稀释后缓慢注射,每分钟不超过5ml。成人用于低钙血症,一次1g,需要时可重复;用于高镁血症,一次1...
乳酸钠注射液 ;等渗液浓度为1.86%。【不良反应】(1)有低钙血症者(如尿毒症),在纠正酸中毒后易出现手足发麻、...
维生素D2注射液 间差异大,用量应慎重酌定,血清钙和磷浓度的乘积[Ca]×[P](mg/dl)不得大于58。【药物相互...
阿仑膦酸钠片
低血钙症状及危害
低血钙症状及危害,低血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是比较严重的一类疾病,因此我们要时刻提防低血钙的发生,当我们察觉到低血钙的症状的时候应该及时就医,以下是关于低血钙症状及危害的相关文章。
低血钙症状及危害1 一、低钙血症的危害:
1、因为低钙血症主要是由于体内的血钙含量过低所导致的,所以如果患者体内是持续低钙时,是会引起非常严重的神经系统或者是心血管疾病的。因此低钙血症的患者是一定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的,否则严重的话是会危及到生命的。
二、低钙血症的症状表现:
1、抽搐,精神异常
大部分低钙血症患者会表现为非常明显的四肢抽搐以及情绪烦躁的情况。这些主要是由于患者体内的血钙含量比较少,所以患者是没有办法有效的控制住自己的四肢,从而就会出现四肢抽搐的情况。并且低钙血症患者会伴随有非常明显的精神异常,比如在平时会有易怒烦躁的症状表现。
2、心律失常
低钙血症这种疾病对人体的危害是非常大的,所以如果患者出现低钙血症需没有及时进行治疗的话,是很容易导致患者心率失常的。心脏是人体非常重要的一个器官,如果没有心脏的话是会直接失去生命的,所以心律失常是非常严重的,必须得及时进行治疗。
3、皮肤病
患者如果低钙血症的话,是会严重的影响到骨骼与皮肤的。因为体内缺钙,所以皮肤就会出现红疹或者是红斑,甚至还会引起非常严重的传染性皮肤病。
低血钙症状及危害2 低血钙有什么症状
血钙浓度降低,可能无任何症状。持续一段时间后,就会影响大脑,引起精神症状,如精神错乱、记忆力丧失、谵妄、抑郁和幻觉。如果血钙恢复正常,这些症状又消失。血钙浓度很低(低于7mg/dl)时可能引起肌肉疼痛和刺麻感,常常发生在嘴唇、舌、手指和足;喉部肌肉痉挛,导致呼吸困难;肌肉强直痉挛,产生严重后果。
新生儿如何预防低血钙
1、补钙的时间
新生宝宝基本都属于生理性缺钙。早产的宝宝应提早在出生后2个星期开是补钙,满月的宝宝则在满月后开始补钙,建议一直补到2、3岁。
2、补钙的剂量
一般2岁以下的.宝宝每天需要400毫克~600毫克,按照正常的饮食,宝宝每天从食物中摄取的钙质只有需要量的2/3,所以每天必须额外补钙,以填补欠缺的钙。
3、钙磷比例
磷是人体必需的无机盐,但磷摄入过多,会与钙形成磷酸钙,对人体产生危害,所以在补钙的同时要注意磷的摄入量。
4、母乳喂养
尽量给予新生宝宝母乳喂养。在没有母乳喂养条件的情况下,应给予母乳化配方奶喂养,保证钙的摄入;或用牛奶等喂养期间,要注意搭配鱼肝油或维生素D制剂等。
5、多晒太阳
晒太阳是产生维生素D的最简单、最有效方法。一般在宝宝满月后就可抱到户外晒太阳,时间从每天15分钟,逐渐增加到2小时以上。如果准妈妈骨矿量和血清钙低,可视具体情况适度补钙;而新生宝宝则不宜盲目补钙,否则适得其反。
低血钙症状及危害3 低血钙症的4个表现
1、神经肌肉系统症状
患有低血钙症,多数患者都会出现神经肌肉系统受损症状,主要表现为神经肌肉兴奋性升高、肌痉挛、手脚麻木、抽搐、肢体偏瘫、肌肉萎缩、肌肉无力等。
2、心血管系统症状
部分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心血管系统症状,如心脏传导阻滞、心律失常、心室纤颤、心力衰竭、心功能不全、心脏骤停等。
3、骨骼系统症状
低血钙症还易累及骨骼系统,导致患者出现骨骼不适的症状,如骨痛、骨折、骨骼畸形以及骨软化、骨质疏松等。
4、其他症状
除此,还有部分低血钙症患者会出现一些其他症状,如局部皮肤干燥、色泽灰暗、瘙痒以及惊厥、癫痫、哮喘、烦躁不安、抑郁、焦虑、失眠、认知能力减退等。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13348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