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孕早期巨细胞病毒感染怎么办
因为巨细胞病毒可能会导致流产、胎儿畸形、胎儿生长受限(FGR)及早产等,所以不少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孕妈对继续妊娠存在顾虑。巨细胞病毒感染孕妇是否一定要终止妊娠呢?
对于正在备孕的育龄女性,最好先通过孕前筛查CMV区分原发感染(指宿主初次感染CMV,而在感染前缺乏对CMV的任何特异性抗体,6个月以前的婴儿可有从母体被动获得的IgG抗体)、活动性感染、潜伏感染及易感者。
如果是原发感染和活动性感染应当推迟怀孕时间,潜伏感染可以继续妊娠,易感者怀孕期间应采取措施减少接触病毒的机会,避免感染,并在孕期注意复查。一旦孕期确认原发感染,孕中晚期需取羊水检测CMV DNA,超声严密观察胎儿发育情况,对有畸形者及时终止妊娠,继续妊娠者分娩时留取脐血检测CMV感染,并密切随访新生儿,及时发现问题,早期进行干预,可降低CMV感染造成的危害。
二、有三种病毒对胎宝宝影响较大
巨细胞病毒
巨细胞病毒感染,是孕妈咪通过接吻、性交等途径从已感染的病人或病毒携带者那里受到感染的。孕妈咪大多不出现症状,少数有发热、淋巴结肿大等。
在早孕期(3个月内)胎宝宝受感染率最高,妊娠后期通常不引起胎宝宝感染。胎宝宝被感染后最直接的后果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和肝脏受损。如脑积水、脑软化、运动神经障碍、听力损害、丧失、慢性等。多数患儿在出生后数小时或数周内死亡,死亡率高达50%~70%。由于宫颈能够排出巨细胞病毒,孕妈咪也可能在生产时经产道传播给胎宝宝。
风疹病毒
孕妈咪感染风疹病毒(一般经呼吸道感染)后,经过14~21天的潜伏期,会出现低热、流涕、发疹等症状,当然也有部分孕妈咪没有任何临床表现(称为隐性感染)。
病毒会通过胎盘引起胎宝宝感染,可导致宝宝先天性风疹综合征,造成宝宝出生后患先天性白内障、心脏病、耳聋及其他永久性发育畸形。妊娠第1个月,孕妈咪感染风疹病毒,胎宝宝受感染率达50%;妊娠第2个月,胎宝宝受感染率达30%;妊娠第3个月,可达20%;妊娠4个月后,小于5%。
单纯疱疹病毒
孕妈咪在直接接触和两性接触后感染单纯疱疹病毒,引发单纯疱疹,使皮肤和黏膜出现局部水疱状病变。孕妈咪感染后,经2~7天的潜伏期突然发病,外阴部剧痛、瘙痒,甚至影响排尿和走路,外阴和宫颈等处在红斑基础上出现成群水疱,约过3~4周进入恢复期,治愈后不留疤痕。如果孕妈咪在妊娠前已有病史,病毒潜伏于体内因妊娠而复发,则症状较轻,病程短,7~10天自然痊愈。
如果胎宝宝被感染,出生后少数宝宝会表现为皮肤疱疹、眼睛斜视、失明、耳聋、脑积水、颅内钙化等症状。但万幸的是出现这些改变极罕见,因此专家认为即使在孕早期孕妈咪发生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一般也没有必要终止妊娠。只有孕妈咪在临产前很短的时间内患病,才可能因没有抗体产生而将病毒传染给她的宝宝。一旦新生儿感染了单纯疱疹病毒,预后非常差,大约有一半的新生儿会死亡,另外一半新生儿中多数也会留下中枢神经系统的后遗症。
三、巨细胞病毒的危害
一般情况下,巨细胞病毒感染多为隐性感染,患者症状轻微或没什么表现,对身体无多大影响。一旦机体免疫力下降,巨细胞病毒便开始激活,大肆复制并侵略人体,打破免疫耐受导致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免疫功能缺陷者感染巨细胞病毒或巨细胞病毒再活化后,可表现为单个或多个脏器受累,最常见为间质性肺炎、肝炎、胃肠炎、视网膜炎等。
在我国巨细胞病毒感染非常普遍。有数据显示,八成以上的孕妇曾感染过巨细胞病毒而不自知。一般情况下,孕前检查能排除女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亦是性传播疾病的一种,其病原体巨细胞病毒可经口、性生活感染,孕期女性免疫力下降,要做好自我防护。孕妇感染了巨细胞病毒后,病毒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造成胎儿先天性感染,流产和死胎。先天性感染的婴儿出生时可无症状,但也有严重者可累及多脏器,甚至死亡。
目前,对于巨细胞病毒感染还没有根治方法,用于治疗的药物只能缓解症状,但不能彻底清除病毒。
四、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症状有这些
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症状根据感染性质的不同也会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我们接下来来看一下先天性感染以及获得性感染各有怎样的症状。
1. 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肝脾肿大、皮肤瘀点、智力低下、运动障碍、持续性的黄疸等可能会等单项或者多项出现,同时患儿可能还会出现生长迟缓、烦躁,并且有时会出现发热的症状。而有些患儿是出生数月或者是数年才会有症状出现,一般表现听力丧失、轻度的神经系统病症、发育障碍等。总体而言,有症状的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出现先天畸形的概率要远远大于无症状的受感染患儿。
2.获得性巨细胞病毒感染:这种感染由于主要是亚临床的感染,因此临床表现方面一般比较轻微,不过相比之下,获得性感染在症状的发生率上幼儿还是要比成人高出不少,主要表现为肝脾肿大、皮疹。支气管炎等,不过与先天性的感染相比最显著的一个特点是获得性感染患儿的神经系统一般情况下很少会被病毒侵犯。
医疗研究证实,引起宫内感染的最主要病毒就是巨细胞病毒,成年人感染巨细胞病毒后常不自觉。但隐性感染或局部感染患者可不断从唾液、尿液、宫颈分泌物排出病毒。
孕妇患病对胎儿、新生儿可有严重危害。在我国,巨细胞病毒感染相当普遍,妇女中巨细胞病毒特异性抗体IgG的检出率达80%~99%。宫颈分泌物中常能分离出巨细胞病毒。
妊娠后,机体免疫力减低,病毒活动力加强,可使隐性感染变为活动性感染,并可从两个途径传给胎儿及新生儿。
宫内感染
病毒从母血经过胎盘侵入胎儿,在孕早期可导致多种先天畸形及流产。受染新生儿往往体重低下、肝脾肿大、黄疸、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盛,即使出生时无这些病变,日后也会出现听力智障或智力低下等先天性疾病。
产道感染
妊娠后3个月,宫颈巨细胞病毒的排出率增加,分娩时胎儿经过产道受染,感染率可达40%。
受染新生儿的尿液、唾液、眼泪、咽喉分泌物中均可分离出巨细胞病毒,尿液中含量很高。新生儿的尿布、分泌物、血、尿均有传染性,应注意消毒隔离。
1. 风疹病毒感染 由RNA披膜病毒感染引起,经呼吸道传播,潜伏期2 3周。
【诊断标准】妇女血清中风疹病毒IgG抗体和(或)IgM抗体阳性,或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对妊娠的影响】风疹病毒感染可引起流产、宫内死胎、白内障、耳聋、先天性心脏病、青光眼、视网膜炎、紫斑等。
【风险分类及孕前优生指导建议】(1)IgM抗体阳性,IgG抗体阴性/IgG抗体阳性,提示近期感染,暂不宜怀孕,须监测转阴后再准备怀孕。风险为B类。(2)IgG抗体阳性,IgM抗体阴性,提示既往感染,可以怀孕,为一般人群。(3)IgG抗体阴性,IgM抗体阴性,建议详细询问月经史,排除妊娠及可疑妊娠后可接种风疹疫苗;接种风疹疫苗3个月后再怀孕。风险为B类。
2. 巨细胞病毒感染 最常见的先天性感染,隐匿感染宿主,大多数感染者(>95%)没有任何症状。
【诊断标准】妇女血清中巨细胞病毒IgG抗体和(或)IgM抗体阳性,或病毒核酸检测阳性。IgM仅持续4 5周,随之转为IgG阳性。
【对妊娠的影响】巨细胞病毒感染可引起流产、早产、胎死宫内和胎儿畸形。胎儿畸形包括小头畸形伴智力低下、脉络膜视网膜炎、血小板减少、肝脾肿大、颅内钙化、听力减退、器官缺损、耳聋、唇腭裂等。
【风险分类】(1)IgG抗体阳性,IgM抗体阴性,为一般人群。(2)IgM抗体阳性,IgG抗体阳性或阴性,B类。(3)IgM抗体和IgG抗体均为阴性,C类。(4)孕前应用抗病毒治疗,需要等待6个月后才能妊娠,A类。
【孕前优生指导建议】(1)IgM抗体阳性,IgG抗体阴性/IgG抗体阳性,提示近期感染,暂不宜怀孕,须监测转阴后再准备怀孕。(2)IgG抗体阳性,IgM抗体阴性,提示既往感染,可以怀孕,为一般人群。(3)IgG抗体阴性,IgM抗体阴性,可以怀孕,但为易感人群,孕期应注意个人防范和监测。(4)中药如金叶败毒颗粒,如果采用更昔洛韦治疗,停药6个月后妊娠。
3. 弓形虫感染弓形虫是一种人畜共患性寄生虫病,传染源为动物。有140多种哺乳动物和一些鸟类会有弓形虫寄生。弓形虫传播途径主要有三条:食用生肉或奶制品;与猫狗等宠物密切接触;暴露于弓形虫卵污染物,如猫粪或猫粪污染的土壤,虫卵污染的蔬菜和水果等。
【诊断标准】妇女血清中弓形虫病毒IgG抗体和(或)IgM抗体阳性,或病原体核酸检测阳性。IgM仅持续4 5周,随之转为IgG阳性。
【对妊娠的影响】妊娠期感染率0.2% 1%,母婴传播率平均为40%。孕早期感染常导致胎死而流产,中、晚期感染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可引起流产、宫内死胎、脑积水、小头畸形、颅内钙化、神经系统缺陷、无脑儿、智力低下、脉络膜视网膜炎、血小板减少、肝脾肿大、黄疸、失明等。
【风险分类及孕前优生指导建议】(1)IgM抗体阳性,IgG抗体阴性/IgG抗体阳性,提示近期感染,暂不宜怀孕,须监测转阴后再准备怀孕。风险为B类。(2)IgG抗体阳性,IgM抗体阴性,提示既往感染,可以怀孕,为一般人群。(3)IgG抗体阴性,IgM抗体阴性,可以怀孕,但为易感人群,孕期应注意个人防范。风险为C类。(4)治疗:确诊的弓形虫感染胎儿可以采取药物治疗。磺胺嘧啶加乙嘧啶联合治疗,螺旋霉素用于孕期感染的治疗。如果采用了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建议停药6个月后妊娠,风险为B类。(5)孕前检查时告知尽量避免接触宠物。
细胞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生,任何人都有可能出现感染,而孕妇感染后可以导致胎儿发生先天性感染,结果出现胎儿死亡、生长迟缓或先天畸形等问题,巨细胞病毒也是引起胎儿畸形的重要原因之一。巨细胞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生,任何人都有可能出现感染,而孕妇感染后可以导致胎儿发生先天性感染,结果出现胎儿死亡、生长迟缓或先天畸形等问题,巨细胞病毒也是引起胎儿畸形的重要原因之一。 感染巨细胞病毒的孕妇,7-28%的患者其宫颈处也有病毒,而胎儿通过有病毒的产道时发生感染的机会约为50%,所以应选择剖宫产。术中注意勿使胎儿吞入母血及羊水,出生后还应及时清理婴儿皮肤、口腔、鼻腔、气管中的分泌物。 而巨细胞病毒—IgM抗体阳性的孕妇所生的新生儿应留脐血、尿液进行检查。如果检查出巨细胞病毒,胎儿应作相应治疗,尿布等用器也应消毒处理。 刚出生的婴儿如果吃过含巨细胞病毒的母乳,发生感染的机会可达70%,所以分娩后应化验母乳,一旦发现乳汁中有巨细胞病毒就应人工喂养。 中性细胞和淋巴细胞、中间细胞的总和是100%,淋巴细胞高,中性细胞就低,病毒感染的血象显示淋巴细胞增高,但白细胞总数应该正常或偏低,您的孩子白细胞总数增高,有可能合并有细菌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治疗,可应用各种抗病毒制剂如GCV、抗巨细胞病毒的免疫球蛋白制剂、干扰素及转移因子等。但这些药物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往往停药后病毒又潜伏地回升,鉴于此种病毒可能作为艾滋病的病因之一,各国学者均在致力于控制其感染的研究。最近,美国学者研制出两种活疫苗,初试后颇见效。一种是由AD169菌株研制成的;另一种是从TOWn菌株制成的,经非肠道给药后,已明显表现出有抗巨细胞病毒的效能,CMV抗体升高,导致免疫功能增强。祝您的宝宝早日康复。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13190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