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郑州大学一附院以年收入75.21亿元荣登中国医院收入榜首,成为收入层面的超级医院。
依据目前能够掌握的数据,我们无从推算郑大一附院详尽的效率指标。比如,疑难危重症病人的比例、门诊和出院病人的次均费用、CD型病例(即复杂病例)的占比、平均住院天数、单次门诊平均耗费的时间等等。但有一点可以肯定,426万的年门诊量、31万的出院人次,郑大一附院的拥挤程度是可以想象的。
必须肯定,郑大一附院的快速发展为很多医院树立了艰苦创业的旗帜,同时,作为医疗中心为区域内的医疗服务和技术指导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然而,在控制医院规模、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大力推进分级诊疗的改革进程中,我们到底需不需要如此庞大的医院来拯救中国医疗?
首先,超级医院由于自身平台的天然优势,有足够的影响力“虹吸”优秀的专家,把本该在其他医院甚至基层医院服务的骨干和领军人才吸引过来,把本该到基层服务的医学毕业生留了下来,客观上制造了基层医院人才的稀缺与断层;其次,人才的聚集、平台的扩张,在吸引其他医院人才的同时,也同步掏空了基层医院的病源;第三,病源的过度集中,客观上不自觉地垄断了医疗资源,导致新的“看病难”;第四,规模的无序扩展,把本该在基层医院就诊治疗的病人吸引过来,打乱了分级医疗的节奏;第五,超级医院在努力完成自身业务的同时,无暇顾及对区域内医院的业务指导,客观上影响了区域内整体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
超级医院在负重前行,就像一个巨量的农贸市场,终日忙于应接不暇的买卖,哪有闲心顾及品位的提升?2014年中国医院影响力排名,郑大一附院被排在了40名开外,这与超级医院的规模极其不相匹配,科研是其短板。好在郑大一附院是一个快速发展起来的医院,他们还有足够的后劲去赶超。
有些经营头脑的人都知道,要降低单位运行成本,一是减员,二是增量,有规模、有产量才能出效应。各地建设超级医院的初衷,更多的可能就是源于经营性发展的考虑。但医疗有别于商业帝国的运作,超级医院病源的无限制增量,如果医护人员不能得到保障,我们就不可能像工厂生产线那样实行机械化作业,服务的质量将大打折扣。
公立医院是政府服务职能的一个分支,镶嵌在服务中的公益性要得以体现,就应该把公平性、非营利性和服务的多层次性有效地发挥。地方政府必须履行监管职能,科学合理调控资源,控制或缩减大医院的规模,让常见病和多发病回归基层,让基层医生有病可看。万万不能让小病号拥挤到大医院,堵塞了重病号的生命通道。
超级医院的快速发展值得其他医院仰视,但不值得国人骄傲。
曾经有人携妻带子半夜跪在我家门口,求我继父救他一命。那男人是个30多岁的银行高层领导,事业黄金期,女儿还没上小学,父母已是花甲。查出了心脏动脉血管上的一种瘤,随时可能破裂就要去见阎王。
因为瘤长得位置实在太寸,他去看的医院都不敢开刀,死亡率太高。(插一句,这也是医闹频发造成的恶果,太多病人只要是死在手术台上或手术后就把责任推给医院,导致医院不敢开高风险手术,因为病人死于病情本身反而不会责怪医院。是的你们可以怪医院冷血,但如果能科学划分医疗责任,难道医院愿意放着病人不收,看着病人去死?)我继父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心脏专家,不知道被谁推荐了还透露了住址,这位病人就连夜上门求救,一家子跪在门口哭作一团。当时我继父不巧出差在外,按计划还有2天才回,只有我母亲在家。继父在电话里听了病情之后表示这个手术能做,让病人现在就去医院办理住院,自己连夜赶回来,明天一早就给他加急排上手术。这位病人千恩万谢地离开了,临走母亲叮嘱他,这一夜务必要充分休息,不能运动,不能情绪激动。
如果眼睛出现高度近视的情况,是可以进行治疗的,但是要根据不同的类型,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高度近视主要是由于先天因素导致的,所以很多高度近视患者都是青少年时期就出现,这个时候主要治疗方法是选择合适的眼镜,同时还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每天坚持做眼保健操,缓解眼部的疲劳,预防近视的继续加重。如果是成年人,出现高度近视的情况,除了配戴眼镜之外,还可以考虑通过手术进行治疗,手术也可以根据不同的严重程度选择不同的方法,相对较轻的可以考虑飞秒激光治疗,严重的需要进行晶体植入手术治疗。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3121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