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女超人于莺
于莺,北京协和医院急诊室医师。自2011年10月7日开通微博以来,每天与网友分享医院的趣事、生活中的囧事,令众多网友直呼有个性,亲切地喊她“协和姐”。三天时间,粉丝增长了11万,微博网友“急诊科女超人于莺”凭借其风趣的语言使粉丝飙升。
2011年4月17日上午,在协和急诊高峰论坛的急诊abc理论会场上,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于莺主治医主讲《x线与急诊临床》。
于莺称,之所以开微博一开始是因为医院的一位主任去世,同事在微博上提到了此事,她觉得开通微博可以及时得到消息。开通新浪微博以来,于莺每天将自己在医院的趣闻以及生活中发生的囧事分享至微博,久而久之形成固定粉丝群,受到众多网友追捧。有网友表示,现代社会人情淡漠,医生对待患者态度冷漠,而协和医院女超人于莺却对患者充满温暖关怀,让医院这个到处是冷冰冰医疗器械的地方充满着人性的光辉。还有网友认为,医生开微博,还能把医院里面的事用几行字说得活灵活现,像这样如此亲切、如此可爱、如此体贴患者的女医生,让人感受到医院的暖暖温情,也颠覆了很多人对医生生性严肃的传统看法。
“其实我小时候想当个大货车司机,觉得女孩子开大车很帅!”于莺说:“这可能跟我的性格比较独立有关。”于莺的声音比较“纤细”,很难和大货车联想到一起,不过干脆利落的音调倒是很符合她爽朗的文风。面对这样一个“好玩”的医生,很多网友表示通过微博,他们发现了这个行业鲜为人知的可爱一面。在于莺看来,其实医生也不是永远严肃的,而在微博中的她乐于展示医生活泼的一面。
由郑晓龙、刘雪松执导,张嘉译、王珞丹、江珊、柯蓝等主演的电视剧《急诊科医生》于上周正式开播,讲述了急诊科主任医生何建一与海归医生江晓琪从一开始的互相审视,到互相理解、渐生情愫,并携手克服种种困难,救治患者,救赎自我的故事。
曾经执导过《甄嬛传》《红高粱》《芈月传》的郑晓龙再度回归现实主义题材,并聚焦在社会关系中较为敏感的医患题材,同时还提出了“医学常识科普”的理念,希望能够通过《急诊科医生》引发观众对医疗行业的思考。
这并不是郑晓龙第一次接触医疗行业剧,早在2001年他就执导过李幼斌、江珊主演的电视剧《永不放弃》。
面对郑晓龙导演的豪言壮语,配上实力派演员张嘉译与王珞丹,在首播第一周,《急诊科医生》的网络播放量达7.7亿,成为本周第一,也引发众多观众讨论。
但恰恰相反,大体观众认为,《急诊科医生》依然摆脱不掉国产医疗剧惯有的情感线,王珞丹对于角色尴尬的处理以及大叔小妞的恋爱老梗遭诟病。
1966年9月 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医疗系
1966年9月至1974年12月 山东平阴县医院 1974年12月至1975年8月 北京纺织职工医院内科医师
1975年8月至1978年8月 北京协和医院内科进修
1987年8月至今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内科、急诊室、高干、医务处
专业培训及技术认证
1970年至1972年 脱产西学中二年
1982年11月至1983年3月参加全国主治医师以上中西医结合急症学习班
1988年5月速成高级英语学习班
1989年6月阜外医院办的冠心病、心梗学习班
1986年9月全系急症学习班
发表论文及刊物
中西医对高血压病的探讨北京卫生系统优秀论文集
中医为主治疗急性心梗55例临床体会 中医急症 1989年7期
中药为主治疗脑血管意外500例临床体会 中国中医急症 1990年
柴荆针即刻退热效果好 中医杂志 1991年1期
中药纠正冠心病心衰典型病例介绍 中国中医急症 1994年
以中药为主治疗脑梗塞后遗症50例临床体会 中国中医急症 1996年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栓塞的新方法中国中医急症 1997年
儿童广告隐藏的危害
电视是集声音、图像、色彩于一体的“魔盒”,儿童广告则是其中最吸引孩子的部分之一。但记者在查阅相关学术论文后发现,一些有问题的儿童广告也会给孩子带来消极影响。形成错误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一个小朋友拿了一袋食物向小伙伴炫耀:“妈妈爱我才给我买。”小伙伴马上要求妈妈买,否则就说妈妈不爱他;看到洗衣粉广告里的小朋友都在泥坑里踢球,现实中的孩子也穿着干净衣服去泥坑玩耍;奶奶辛苦做好的菜,孩子没礼貌地嚷道:“不好吃,要用某某鸡精”。这些广告的表达观点和传统的尊老爱幼、团结互让等教育观点背道而驰,容易让孩子形成错误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比如:攀比、享乐、不尊重人、送礼等。
对健康饮食行为的误导。大口吃汉堡,喝冰镇可乐,一个孩子在广告里露出满足的神情。广西营养学会副理事长马力平教授表示,许多食品广告打着健康的旗号,实际上都是高脂、高糖、高盐和高热量的,并不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但孩子看到广告后,往往会要求家长购买,比如洋快餐、膨化食品等。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医生于莺也在微博中提到,很多果冻广告都是用“一口吞”的动作来表示果冻的美味,这很容易引起孩子窒息,属于误导。语言文字使用不规范。为了吸引孩子,不少广告都采用易上口的广告语,对常用词语进行改编,比如 “骑乐无穷”、“鸡不可失”等成语,常用在玩具等广告中。这种做法容易让还处于启蒙阶段的孩子接收到错误的语言信息。
不利于孩子生长发育。这不仅仅针对于儿童节目,而是整个电视对儿童可能产生的影响。华盛顿大学儿童行为学研究专家克里斯塔基斯教授发现,经常看电视会影响儿童的语言发育,还会造成儿童近视、远视、斜视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美国一项最新研究指出,看电视可导致儿童行为暴躁、经常乱踢乱打、大哭大叫。英国顶尖心理学和生物学家埃里克·西格曼经过10多年研究后呼吁:“应该严格控制少年儿童每天看电视的时间。”他表示,3岁前,孩子大脑发育应完成约80%,经常看电视会延缓大脑发育,且这一影响是不可逆的。
在我国,2009年中国广告协会也曾呼吁,以青少年尤其是儿童为对象的电视、广播栏目中,所播放的广告应当符合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情趣和需求。但在监管和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不少专家和学者都呼吁,我国应该针对儿童节目和广告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儿童广告的播出时间和数量进行限制,鼓励企业自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3119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母亲捐肝救怀孕女儿:"只要···
下一篇: 和睦家深耕国际化医疗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