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癌症能治好吗,癌症是什么因素引起的(癌症是如何引起的?)

佚名 2023-08-07 03:06:00

一、癌症能不能治好呢

得了癌症,就是“宣判死刑”?

癌症,实质上是一种慢性疾病。得了癌症还能活多久?从发病到死亡,与癌症的类型和发现时间有直接的关系。

胃癌、胰腺癌、肝癌、食管癌,存活时间相对较短;而乳腺癌、直肠癌、甲状腺癌、前列腺癌,会有较长的存活时间,有些早期肿瘤甚至可以治好。

其次,早发现癌症会比晚发现癌症要好得多。临床证明,早中期发现鼻咽癌,90%的患者能活到五年以上;而中晚期的鼻咽癌癌症,则降低至60%—70%。

因此,并不是得了癌症,就等于一定被判死亡。对于癌症,应该区别对待。随着医学的进步,部分癌症还是能够被治好的。

1、胃癌

我国是胃癌高发的地区,40—60岁的胃癌患者多见。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胃癌也趋向年轻化,有15%的患者是40岁以下的年轻人。

胃癌能否被治好与是否早期发现有关。若早发现、早治疗,胃癌能被治好的几率超过60%。此外,研究发现,50%的胃癌与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有关。数据显示,我国60%的胃病患者都存在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问题。因此,临床上,胃病也可看作是“传染病”。为了减少胃病的患病几率,建议养成分餐和使用公筷的饮食习惯。

2、肺癌

肺癌是我国的一大癌症。肺癌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一般很难早期被发现。如果患者出现明显的气短、胸闷、刺激性的咳嗽、咳血或者痰中带血等症状,往往已经是肺癌中晚期。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达,医学影像技术不断进步,利用胸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能够及时发现早期肺癌。及时通过手术治疗早期肺癌,85%的患者能有5年生存时间,50%以上可达到10年的生存时间。

3、皮肤癌

中国人有着对抗皮肤癌的基因优势,皮肤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很低,但近几年来,我国皮肤癌的发病率逐渐上升。

早发现,早治疗是治疗皮肤癌的关键。研究表明,皮肤癌与身体的酸性内环境有关。因为酸性的体液环境会大大增加正常细胞癌变的几率,平衡体内的酸碱环境,能都有效预防皮肤癌。

二、导致癌症发生的因素有哪些

恶性肿瘤的病因尚未完全了解。目前较为明确的与癌症有关的因素可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两大类:

1.外源性因素

(1)生活习惯 如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与癌症发生密切相关。约1/3因癌症而死亡的患者与吸烟有关,吸烟是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摄入大量烈性酒可导致口腔、咽喉、食管恶性肿瘤的发生。高能量高脂肪食品可增加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前列腺癌、结肠癌的发病率。饮用污染水、吃霉变食物可诱发肝癌、食管癌、胃癌。

(2)环境污染与职业性 空气、饮水、食物的污染均可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世界卫生组织已公布的与环境有关的致癌性物质包括:砷、石棉、联苯胺、4-氨基联苯、铬、乙烯雌酚、放射性氡气、煤焦油、矿物油、偶联雌激素等等。环境中的这些化学的或物理的致癌物通过体表、呼吸和消化道进入人体,诱发癌症。

(3)天然及生物因素 天然因素也可以致癌,例如在一定条件下紫外线可引起皮肤癌。生物因素主要为病毒,其中1/3为DNA病毒,2/3为RNA病毒。DNA病毒如EB病毒与鼻咽癌、伯基特淋巴瘤有关,人类乳头状病毒感染与宫颈癌有关,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癌有关。RNA病毒如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病毒与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有关。此外,细菌、寄生虫、真菌在一定条件下均可致癌,如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发生有关系,埃及血吸虫病被证实可诱发膀胱癌,黄曲霉菌及其毒素可致肝癌。

(4)慢性刺激与创伤 创伤和局部慢性刺激如烧伤深瘢痕和皮肤慢性溃疡均可能发生癌变等。

(5)医源性因素 如电离辐射,如X线、放射性核素可引起皮肤癌、白血病等;细胞毒药物、激素、砷剂、免疫抑制剂等均有致癌的可能性。

2.内源性因素

(1)遗传因素 真正直接遗传的肿瘤只是少数不常见的肿瘤,遗传因素在大多数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是增加了机体发生肿瘤的倾向性和对致癌因子的易感性,即所谓的遗传易感性,包括染色体不稳定、基因不稳定以及微卫星不稳定。如家族性结肠腺瘤性息肉者,因存在胚系细胞APC基因突变,40岁以后大部分均有大肠癌变;Brca-1、Brca-2突变与乳腺癌发生相关,发生率达80%以上。

(2)免疫因素 先天性或后天性免疫缺陷易发生恶性肿瘤,如丙种蛋白缺乏症患者易患白血病和淋巴造血系统肿瘤,AIDS(艾滋病)患者恶性肿瘤发生率明显增高。但大多数恶性肿瘤发生于免疫机能“正常”的人群,主要原因在于肿瘤能逃脱免疫系统的监视并破坏机体免疫系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3)内分泌因素 体内激素水平异常是肿瘤诱发因素之一,如雌激素和催乳素与乳腺癌有关,生长激素可以刺激癌的发展

三、癌症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有哪些

1、蛋白质类

癌症患者要尽可能吃优质蛋白,尤其放疗后应选择高蛋白饮食来补充能量,如鱼、蛋、肉类(猪、牛、羊肉和禽肉)以及豆制品。蛋白质占总能量的10%即可满足成年癌症患者的需要,但通常老年病人的蛋白质摄入量要大于总能量的10%。但需注意的是肾功能不全的病人要限制蛋白摄入量。

2、乳品类

各种形式的乳制品,是维生素A、B、D以及钙的主要来源,也可提供一定量的蛋白质。

3、蔬菜水果类

建议癌症患者采用美国肿瘤协会推荐的膳食指南,每天至少吃5份果蔬(1份果蔬约85克,相当于1根小香蕉、中等苹果或1根小胡萝卜),以提供维生素和矿物质。柑橘类水果是维生素C的主要来源;深黄绿色蔬菜可提供维生素A;蔬菜可提供维生素、微量元素、膳食纤维。这三种物质对人体相当重要,不能缺少。

4、谷物类

米饭、面条、馒头、粥等,可提供糖类、维生素B及铁。另外,每天还需脂质(包括动物脂肪、植物油等),提供热量和维生素来防止消耗自身的脂肪。

营养治疗现在越来越受到重视,科学的营养搭配可以纠正或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和抗病、抗癌能力,此外也要及时搭配扶正固本的中医药进行调理,能提高患者对手术以及放、化疗的耐受性,减少术后感染,加速伤口愈合,降低复发和转移的几率,提高成功率。尤其在冬季,癌症患者锻炼机会有限,通过饮食提高免疫功能是一种有效的康复手段。

四、癌症有哪些局部症状发生

(1)肿块 癌细胞恶性增殖所形成的,可用手在体表或深部触摸到。甲状腺、腮腺或乳腺癌可在皮下较浅部位触摸到。肿瘤转移到淋巴结,可导致淋巴结肿大,某些表浅淋巴结,如颈部淋巴结和腋窝淋巴结容易触摸到。至于在身体较深部位的胃癌、胰腺癌等,则要用力按压才可触到。

(2)疼痛 肿瘤的膨胀性生长或破溃、感染等使末梢神经或神经干受刺激或压迫,可出现局部疼痛。出现疼痛往往提示癌症已进入中、晚期。开始多为隐痛或钝痛,夜间明显。以后逐渐加重,变得难以忍受,昼夜不停,尤以夜间明显。一般止痛药效果差。

(3)溃疡 体表或胃肠道的肿瘤,若生长过快,可因供血不足出现组织坏死或因继发感染而形成溃烂。如某些乳腺癌可在乳房处出现火山口样或菜花样溃疡,分泌血性分泌物,并发感染时可有恶臭味。

(4)出血 癌组织侵犯血管或癌组织小血管破裂而产生。如肺癌患者可咯血或痰中带血;胃癌、食管癌、结肠癌则可呕血或便血,泌尿道肿瘤可出现血尿,子宫颈癌可有阴道流血,肝癌破裂可引起腹腔内出血。

(5)梗阻 癌组织迅速生长而造成空腔脏器的梗阻。当梗阻部位在呼吸道即可发生呼吸困难、肺不张;食管癌梗阻食管则吞咽困难;胆道部位的癌可以阻塞胆总管而发生黄疸;膀胱癌阻塞尿道而出现排尿困难等;胃癌伴幽门梗阻可引起餐后上腹饱胀、呕吐等。

(6)其他 颅内肿瘤可引起视力障碍(压迫视神经)、面瘫(压迫面神经)等多种神经系统症状;骨肿瘤侵犯骨骼可导致骨折;肝癌引起血浆白蛋白减少而致腹水等。肿瘤转移可以出现相应的症状,如区域淋巴结肿大,肺癌胸膜转移引起的癌性胸水等。

癌症是如何引起的?

癌症是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给我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生物医学界对癌症是一类基因病已经达成共识,人作为多细胞生命体,我们每个人都携带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正常状态下原癌基因的表达会保持在稳定合理的水平。如果原癌基因表达异常活跃,不受控制,就会导致细胞癌变,我们可以认为癌症是由于基因发生了变化(突变等)导致的。相关研究指出癌症会遗传,约有三分之一的癌症是由基因遗传因素引起的”。一位流行病学家曾研究发现,在美国,大约50%的男性和1/3的女性会在某个阶段有患癌症的风险。目前,癌症在美国已经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第二号杀手。因此将癌症的致病原因及如何防治研究透彻非常有必要。




追溯到癌症发展史的源头,最开始将癌症命名为“螃蟹”,之所以如此命名的原因一:从肿块部位向外伸展出分叉的青筋形状好像蟹钳子,原因二:癌症带来的痛就像被蟹钳夹住一样疼痛。随后癌症也被称作“肿块”,即身体某一位置出现肿胀,有时会穿破皮肤形成溃疡,流出恶臭液体。之前古埃及人对许多肿块会产生不良后果已有基本的认识。古希腊人学会鉴别良性肿块 (oncos)和恶性肿块 (carcinos):公元2世纪,古罗马时期最有影响力、最著名的医学大师盖伦认为肿瘤的形成机制是系统性的情绪过分忧郁或低落容易造成癌症,不良饮食或环境因素都

可以导致情绪不佳。后来我们从全新的角度认识癌症,认为癌症是“现代病”,随着时代的进展,癌症的种类越来越多,癌症的护理与治疗方法也会与时俱进。




癌症的预防:

预防癌症的关键一是坚持身体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防病能力;二是注意饮食调养,生活保持一定的规律性;三是重视精神情绪调整。

具体预防措施如下:

1 化学预防?是以一种或几种化合物防止肿瘤的发生发展,达到控制肿瘤的目的,这是攻克癌症最理想的方法;另外,如果掌握关闭癌基因的方法,使抑癌基因恢复正常功能,就可在癌症未形成之前,经基因进行诊断和治疗,对癌症预防具有根本性意义。

2 提倡科学的膳食结构?膳食中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结构要合乎健康的比例。以植物性食物为主,搭配合适的荤蔬,避免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饮食。



3 改变不科学的饮食习惯?(1)少吃或不吃烟熏火烤或油炸食品;(2)不吃发霉食品;(3)少吃或不吃盐腌食品;(4)不饮酒或少饮酒。香烟的烟雾中含有多种致癌物质和促癌物质。我国肺癌病人中约有70-80%是因为长期吸烟引起的。

4 防止致癌微生物感染或传播?原发性肝癌主要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和黄曲霉毒素等综合作用引起,因此要加强对急性肝炎病人的治疗,加强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防止肝炎传播。 预防宫颈癌与艾滋病。艾滋病死亡率非常高,患者常合并癌症,所以被称为癌中之癌。

5 消除环境污染,避免或减少职业致癌因素。

6 提倡锻炼身体,培养乐观精神,提高人体免疫力。


癌症的治疗:

1 基因治疗?基因疗法已开始用于肿瘤治疗,但还处于实验研究阶段,疗效尚不确切。基因疗法没有副作用和后遗症,且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种治疗方式是值得探索和研究的。

2 手术治疗?是早、中期病人的最主要治疗手段之一,给许多癌症患者带来长期生存的希望。中晚期病人经过手术也能大大提高治愈率,或者达到延长生存时间的目的。

3 放射治疗?有外照射和内照射两类。外照射是指从体外一定距离照射人体某一部位。内照 射则是将放射性同位素放入特制容器中置留病人体中,或把某种放射性同位素口服或注射,被病人的病变部位所吸收,从而受到照射。放射治疗可造成正常组织细胞的 损害,产生一些副反应。

4 化疗?适用于中、晚期肿瘤和转移性肿瘤。化疗可杀死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繁殖和促进肿瘤细胞分化等。它是一种全身性治疗手段,治疗作用广泛,但在取得治 疗效果的同时常出现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

5 中医中药治疗?中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治疗模式,配合手术、放化疗可以减轻放化疗的毒副作用,促进患者恢复,增强对放化疗的耐受力。

6 生物学治疗?主要提高肿瘤病人的抗肿瘤免疫能力,适用于某些与免疫功能相关的肿瘤。除少数肿瘤外,疗效尚不确切,处于试验治疗阶段。

或许说得有点过于偏向机制研究,希望大家可以慢慢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生命,如果有什么好的建议可以在评论留言,互相讨论,感谢转发,点赞。

为什么会得癌症,都是怎么引起的?

癌症的病因:心态不好、膳食不合理、运动少、吸烟酗酒、不定期查体等,都是导致癌症发生的重要因素。
1、心态不好。很多慢性疾病的发生遵循着这样的规律:精神萎靡——长期失眠——饮食不佳——全身乏力——免疫功能下降——疾病缠身。人一旦得了病,情绪与预后的关系尤其紧密。如不调整,将陷入恶性循环。
2、膳食不合理。我国的癌症病人中,有35%—50%是由于饮食不科学、过度烹调加工等诱发的,合理膳食可使人类癌症减少1/3。专家在此提倡,大家应多吃蔬菜少吃肉,少吃发霉食品和熏制品,还有腌制品和剩菜剩饭。吃东西太快太烫,同样损害健康。
3、不运动。任何种类的运动都有助增强体质,增加人体免疫功能,同时减低患癌风险,例如快步走。每天做6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或最少30分钟剧烈运动,都能达到最佳的健康效益。
4、吸烟酗酒。大量饮酒容易得肝癌、食管癌、胃癌。喝酒要微量、低度,酒精含量一般不要超过15%。卷烟对人体有害无益,肺癌、鼻咽癌、口腔癌、食管癌、胃癌、肝癌、乳腺癌及宫颈癌等都与吸烟有关。
5、不定期体检。90%的癌症早期不会有明显症状,一旦有了明显症状,90%都是到了中晚期。有肿瘤家族史的人最好一年检查两次身体;健康人则建议每年查一次。
以上便是癌症的概念和病因,相信大家对癌症都有了一个科学的认识,希望大家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平时多注意饮食,多运动,少抽烟,少酗酒,定期体检,保持良好的心态,能远离癌症,拥有健康的身体,享受快乐的生活。

癌症能治得好吗

癌症治愈的可能性较小,但是未来带瘤生存,将癌症变为如同心血管一样的慢性疾病还是有可能的。带瘤生存逐渐成为患癌患者的优选生存状态,也就意味着癌症≠死亡,也不是一味地追求无瘤生存!

癌症1/3是可以预防的;1/3可以通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治愈;1/3不能治愈,但可以通过适当的治疗来控制。

据国家癌症中心发的《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预计,中国2015年新增430万癌症病例,癌症的死亡病例超过280万;由于肿瘤发病具有较强的隐匿性,超过七成的癌症一发现就是中晚期阶段,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

随着癌症治疗手段的多元化,除了手术、放疗、化疗等外,还有了靶向药物治疗、免疫疗法等,让癌症病人的生存时间大大延长,生活质量大大提高,对于他们而言带瘤生存或许是一种更好地选择。

什么是带瘤生存?

带瘤生存,简言之,就是人体与肿瘤“和平共处”。

具体来说,带瘤生存是指患者经过规范化的抗肿瘤综合治疗后,常见的肿瘤相关症状(如出血、癌痛、咳嗽、吞咽困难等)消失,肿瘤病灶稳定不再扩散,病情长期维持并趋于好转,同时患者拥有良好的体力状况。换言之,机体免疫保护功能大于肿瘤扩散功能,使癌细胞长期“静止”。

如果能将肿瘤转变为不持续增长、不侵袭转移的细胞,那么即使体内有癌细胞,也可以实现如同糖尿病、高血压病一样的带病生存,患者可以“带瘤生存”而不会危及生命。

“让癌症患者和家属接受“带瘤生存”至关重要,对于治疗中晚期癌症而言,这是一种比较务实的方法。”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射治疗专委会常委、重庆市肿瘤医院院长吴永忠教授表示:癌症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基因病,所有的癌症均来源于基因突变,由遗传基因突变及表观遗调控共同作用而起,目前人类还无法使用药物来扭转这种基因的突变、将体内的癌细胞“赶尽杀绝”。实现患者的长期“带瘤生存”,与肿瘤“和平共处”对于中晚期患者而言也是一种务实的选择。

无癌生存真的正确吗?

很多患者及其家属都积极的追求“无癌生存”!这对于很多早期的肿瘤患者来说,通过手术切除达到临床治愈的效果是非常有可能的。但对于一些中晚期患者或者不适宜手术、放化疗的患者,追求“无癌生存”很可能无法获得更好的肿瘤治疗效果,还有可能会引发一些并发症,出现“生命不息,化疗不止,死而后已”的惨痛局面。“如果抱着‘把肿瘤细胞斩尽杀绝才算治好’的理念不放,则往往导致过度治疗。

事实上,不是手术范围越大,放化疗做的越多,癌症就越能得到根治。手术只能切除肉眼看得见的实体瘤,对于血液和淋巴中的癌细胞却无能为力;放化疗总有效率不足60%,且效果逐次递减,三次后不足10%,毒副作用却一次比一次大。过度治疗往往容易使患者免疫力低下,令癌细胞卷土重来,造成“癌消人去”的两难局面。

癌症治疗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是不择手段的将癌细胞“斩尽杀绝”,还是拯救病人生命,让病人有质量的活下去?盲目追求治愈只会适得其反,缩短癌症患者的生存期,降低其生存质量。

带瘤生存能存活多久?

早期患者和晚期患者是决然不同的,但随着研究和治疗的深入,两者生存时间都在不断延长。

对于早期肿瘤患者而言,其预后主要取决于是否及时采取了恰当的治疗手段。如早期肿瘤癌肿较小,未发生扩散转移,其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为手术切除,早期的肠癌、乳腺癌甚至可以通过手术达到根治目的,而早期肺癌切除后的5年生存率也可达60-90%,术后可一定时间内采取放化疗、中医药等治疗手段以防止复发。

对于中晚期患者而言,其预后主要取决于治疗方法是否得当及病人的身体状况。如中晚期肺癌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放化疗及中医药治疗。

70-80%的患者在放、化疗后症状得以减轻,肿瘤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抑制。以往认为生存期不超过半年的IV期肺癌患者经过综合治疗后,其中位生存期也逐渐延长至12-15个月,乃至更长了;而全球范围内,内分泌治疗有效的乳腺癌都已经开始统计十年生存率。

癌症化学预防与带瘤生存

带瘤生存,不是放弃治疗,不是消极治疗,而是要选择适合患者的治疗方式。

在癌变的早期或癌细胞形成过程中,利用毒性较低的天然或合成化学物质抑制前体化合物形成真正的致癌物,并阻止其与细胞内的大分子如DNA、RNA或蛋白质发生接触和反应,直至将其完全排出体外;或通过逆转、阻断或延迟癌症发生的各个阶段从而降低恶性肿瘤发生的危险,是预防、抑制或逆转癌症发生的重要策略。这一过程即所谓的“癌症的化学预防”。

癌症化学预防凭借其优势,如抑制细胞增殖、血管增生、炎症的发生等,贯穿癌症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防止癌症的发生发展,增强带瘤生存的质量。

最新一项华盛顿州立大学研究人员完成的研究证实超过40个植物来源的化合物可以开启减缓癌细胞扩散的基因。华盛顿州立大学教授Gary Meadows等人表示:癌细胞的扩散是最常见的疾病致命,饮食、营养成分和植物来源的化学品的出现开辟了许多攻击癌症的途径,我们一直在寻找一个神奇的抗癌“武器”来抗击癌症。

研究人员在PubMed医学研究数据库中花了很长时间,以确定营养物质和转移抑制基因的概念。最后,他确定出了几十种物质对许多癌症转移抑制基因有影响。其中,几种植物化学物质对癌细胞发挥抗增殖,抗迁移和抗侵袭作用,可被认为是癌症的辅助治疗。

姜黄素

姜黄素是从姜科、天南星科中的一些植物的根茎中提取的一种化学成分,其中,姜黄约含3%~6%,是植物界很稀少的具有二酮的色素,为二酮类化合物。姜黄素的体外抗癌潜力在于其通过调节癌细胞中许多下游信号传导途径来降低氧化应激的能力。

在化学诱导的癌症动物模型中,姜黄素的化学预防潜力也有记载。姜黄素已被证明能够调节ROS解毒过程中的主要转录调节因子——Keap / Nrf2信号通路,从而在癌症的化学预防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EGCG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绿茶具有降低癌症风险的潜力。EGCG是一种天然的化疗药物,是绿茶中主要的活性儿茶素,具有抗氧化和抗炎的特性。在体内以及体外研究中,绿茶多酚的抗氧化性能的化学预防潜力已经被证实。

此外,EGCG在癌症预防和癌症治疗的临床试验中也取得了显着的成功。在意大利进行的一项II期临床试验显示,绿茶儿茶素的摄入明显延缓了前列腺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的前列腺癌的出现。

萝卜硫素

十字花科蔬菜,如西兰花,芽甘蓝,卷心菜和花椰菜含有丰富的硫代葡萄糖苷,可以内源性转化为异硫氰酸酯,如异硫氰酸苯乙酯(PEITC)。流行病学证据表明,摄入十字花科蔬菜与降低乳房癌、膀胱癌、结肠直肠癌等的风险具有相关性。此外,科学家已经证实,食用花椰菜可减少吸烟者吸烟引起的DNA损伤。

Meadows说,研究首先证实有很多天然化合物帮助我们身体减缓或阻止癌细胞的扩散,对于癌症是否会蔓延是非常重要的。

癌症只是一种慢性病,就像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一样。而且,大部分癌症的发生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从正常细胞演变为癌细胞还有很长的路。带瘤生存并意味着不治疗、消极治疗,是指要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如果能够通过外科切除、放疗等其他治疗方法实现临床治愈的,当然首选治愈了。

将姜黄素应用于癌症化学预防药物研究的产品艾易克(姜黄素复合片)是以多种天然植物化合物复配组合而成。其中的姜黄素在多项体内外实验中证实具有抗肿瘤以及与化疗药物联合使用具有减毒增效的作用,对于癌症患者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由于姜黄素的安全性,可以长期使用。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13104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