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影响钙吸收的因素有哪些?影响钙吸收的因素

佚名 2023-04-27 22:31:04

影响钙吸收的因素有哪些?影响钙吸收的因素

补钙是我们一生中一直在说的一个话题,因为补钙确实很重要,钙质对我们的身体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钙质并不是一种需求量很大的营养物质,可能又会经常性的缺乏,这主要就是因为我们的吸收不是很好。那么,一般什么原因会影响钙质的吸收呢?

食物中钙磷比例

当食物中钙磷比例为1?2:1即钙稍高于磷时,对钙的吸收最有利。人乳的钙磷比例为2:1,最易吸收;牛奶的钙磷比例为1.27~1.36:1,吸收略差,但高于其他许多食物。也有人认为1:1.5的钙磷比例较好,磷稍高有利于钙储存于体内。

激素影响钙吸收

甲状旁腺素可促进肠钙吸收和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降钙素则抑制肠钙的吸收。影响钙吸收的激素有雌激素、生长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其中雌激素减少是绝经期妇女缺钙的主要原因。

年龄影响钙吸收

年龄因素钙的吸收常与年龄成反比。一般说来,年龄每增加10岁,钙的吸收率减少5%~10%,婴儿可吸收食物中50%以上的钙,儿童约吸收40%,而成年人则吸收20%左右,所以老年人常有钙吸收不良,应补充更多的钙。

补钙的注意事项

1.补钙同时需注意日常饮食菠菜、空心菜、竹笋、洋葱、茭白等都含有大量草酸,草酸容易与钙元素结合而影响吸收。所以,补钙期间最好把蔬菜放到热水中烫下或是在饭前2小时或饭后3-4小时服用钙制剂。如果将钙制剂混在食物中只能吸收20%,因此,补钙要与每餐间隔半小时以上,也不要跟奶混在一起。

2.补钙需酌情适量切勿过度补钙也要适量,不是越多越好。婴幼儿每天应摄入的钙量约为400毫克,如果摄入的钙量超过标准过多,可能会导致便秘,甚至干扰其他微量元素如锌、铁、镁等的吸收和利用,还可能导致肾、心血管等器官组织发生钙沉积,如产生肾结石的潜在危险等。

3.选择适合宝宝的钙制剂给宝宝选择钙剂要遵从“五高一低”原则:含钙量高,溶解度高,生物利用度高,肠道吸收度高,安全性高,重金属含量低,经过多年临床验证的儿童补钙产品盖笛欣(复方碳酸钙泡腾颗粒)就是此类钙质的代表,更加适合婴幼儿补充。首先,碳酸钙的含钙量高达40%,最大优势就是服用同样重量的钙,摄入的钙元素会更多,从而减少了孩子的胃肠负担;其次,泡腾颗粒剂型溶解迅速,溶解度高更易吸收,从来源上看,矿源碳酸钙避免了重金属超标的问题,对比来自海洋生物以及动物骨骼的钙源,更加安全;第三,经过改良后的泡腾工艺溶解度高,溶解后呈弱酸性,利于宝宝肠道吸收,对宝宝的娇嫩小胃无任何刺激,其中的枸橼酸成份还避免了腹胀、结石、便秘问题,对婴幼儿来说更加安全。

4.补钙的同时补充维生素AD据相关数据显示,很多孩子真正缺的不是钙而是维生素D。维生素D的作用是保证钙被肠道充分吸收,同时保证体内的钙不会从尿液里流失。如果维生素D量不够,就会表现为“缺钙”。另外,维生素A对促进婴幼儿骨骼生长意义重大,如果缺乏会造成骨骺端成骨障碍,会使孩子发育迟缓。因此,儿保医生建议妈妈们从宝宝出生15天起,每天补充伊可新维生素AD滴剂并且坚持到3岁。AD同补,营养全面均衡,不仅可以促进钙质吸收,还能增强宝宝自身的抵抗力。

5.钙锌切勿一同补充如果将钙和锌混合一起服用,虽然锌不会干扰钙的吸收,但钙能降低锌的吸收,故两者同用实际上只发挥了补钙的作用,补锌的功能因受抑制而无法发挥出来。因此,一定要将两者分开服用,比如早晚服用钙剂,中午服用锌制剂,两者间隔至少3小时。在这个“全民补钙”的时代,父母应该学会理性对待认真分辨,才能为宝宝“钙”出一座健康城堡!

钙的吸收影响因素有那些?

人每天从食物中获得的钙因食物而异,一般为0.5~1克。吸收率也不一样,从20%到50%不等。一般来说,食物含钙量高时,吸收率相应下降。反之,吸收率升高。
钙的吸收部位在小肠,以主动吸收为主。实验证明,肠粘膜细胞微绒毛上存在载钙蛋白,可结合肠中的钙而促进其吸收。其影响因素有:1钙盐的溶解度。溶解度越打越容易被吸收。2,PH值。当肠的酸碱度下降时,促进钙的吸收。3
纤维素
纤维素可干扰钙的吸收。4
年龄
年龄大者,钙的吸收率下降。5
维生素D
他是影响钙吸收最主要的因素。

钙的吸收与什么有关

(1)膳食中钙摄入量:与肠钙吸收率之间有一定相关关系。 一般来讲,随着膳食中钙摄入量的增加,肠道吸收钙离子的量也相应增加。但是由于肠道吸收的主动转运过程具有饱和性,所以正常人在每日每公斤体重摄入5毫克左右钙时,肠道钙离子吸收曲线呈明显上升趋势。当摄入钙量达每日每公斤体重10毫克以上时,肠道吸收钙离子的量则增加较缓慢。
(2)磷:膳食中磷的存在对钙的吸收有一定的影响。因为钙吸收有赖于合理的肠道钙、磷比值,所以适当的磷摄入对钙的吸收非常重要。但是当健康成人摄入磷量超过1克时,磷会与钙离子形成不溶性磷酸钙,阻碍钙离子在肠道的吸收。举例来讲,牛奶中含量十分丰富,约为人奶的3-4倍,但由于其中磷含量过高,钙、磷比值不当,造成牛奶中大量的钙不易被吸收。未被吸收的钙、磷存在于粪便中,使粪便燥结。以牛奶喂养为主的婴儿容易发生钙缺乏,严重时可以导致佝偻病发生。市场上一些较好的奶制品,采用了一系列科学的、巧妙的配方设计,使钙、磷比值基本为2:1,非常接近母乳中钙、磷比值,就避免了牛乳中的钙、磷比值不当、钙吸收率低的缺点,有利于钙在肠道的吸收。
(3)钙的状态:摄入的钙解离状态对肠钙吸收率影响明显。一般膳食中钙都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进入胃内受胃酸的作用解离成离子钙,然后在小肠被吸收。现代工艺将钙在体外活化呈解离状态的离子钙,即活性钙,在肠道的吸收率就比饮食中的钙或传统的钙制剂,如碳酸钙、乳酸钙等要高。
(4)胃肠道的主要生理状态:胃肠道的生理状态对肠钙吸收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通过饮食摄取的钙首先受胃肠功能的影响,胃酸有溶解钙盐的功能,胃酸分泌的浓度和数量是否合适,将对钙吸收产生直接影响。这主要是因为膳食中的钙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如果钙盐在胃里的第一个分解步骤没有解决好,钙离子的下一步吸收就无从谈起。因些,患有胃肠功能紊乱和慢性胃炎、胃溃疡等器质性疾病时,如果胃酸分泌不足,就势必影响食物中钙离子的解离,直接阻碍钙的消化吸收。肠道内胰酶的作用主要是消化脂肪。如果膳食内脂肪太低,胆盐分泌量不足,可能延缓外源性维生素D的吸收。但当脂肪被完全消化后,脂肪酸就会与钙形成不易被肠道吸收的难溶性钙皂,从而减少钙的吸收利用。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任何肠道(主要是小肠)的疾患都可能干扰包括钙离子在内的无机盐的吸收。
(5)其它因素:除了上这述因素可以影响人体吸收钙以外,还有很多其它也可以影响人体吸收钙的吸收,例如食物中的草酸和植物等均可与钙离子结合形成不溶解的钙盐而减少钙的吸收;许我无机盐,如钠盐和磷酸盐,以及维生素、抗生素、抗癫痫药、利尿剂等药物,也能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另外,一些生理因素对人体收钙也有明显的影响,如年龄越大,肠吸收钙越少,其中女性又比男性更为明显。另一方面,内分泌功能的正常与否也决定着人体吸收钙的多与少。体内的激素,如甲状膀腺素、降钙素、雌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素等,对肠道中钙的吸收都有明显的影响。与钙吸收关系最为密切的是维生素D及其活性代谢产物,维生素D与钙的关系如同"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一样。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1268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