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妇产后水肿的原因和症状
产后水肿主要是因为体内水液潴留,不能顺利排出造成的。由于怀孕期间肾脏的利水负荷加重导致的组织液的淤积引起的水肿的症状,但产后水肿根据症状不同,原因也是有一定差别的。主要有以下这两种情况:
1.如果妈妈的水肿是发生在下肢,没有超过膝盖,那么这种水肿一般是孕期水肿遗留的问题,这种水肿是正常的,产后随着排尿和排汗的增加,水肿情况就会慢慢消失,大概在产后四周就会恢复正常。
2.如果妈妈出现全身水肿,而且持续时间很长,并且伴有食欲不振、头晕眼花、尿涩疼痛的症状,就需要到医院进行检查,需要检查心脏、肾脏、肝脏等部位是否有无疾病,以及是否出现了凝血或者静脉血栓的情况。
3、肝性水肿。肝硬化时肝脏结果破坏,门静脉回流受阻,门静脉压力增高,以及肝功能衰竭时血浆白蛋白过低等因素,会引起水肿。
4、营养不良性水肿。
5、局部性下肢浮肿。多由于下肢静脉、淋巴管受阻,导致体液进入组织间隙所致,入下肢栓塞性静脉炎、淋巴管炎、丝虫病、盆腔或下肢肿瘤压迫静脉。
二、产妇产后水肿的调理方法
1.活动时,不要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姿势,久站或者久坐都会形成水肿。休息时,适当抬高腿部,在腿部垫一个枕头或者小凳子,有利于缓解水肿。
2.通过饮食调理,少吃盐,因为吃盐过多会使体液浓度增加,让水分难以排出体外。同时也可以吃一些利水消肿的食物,比如薏仁、红豆、鲤鱼等。另外,带皮的生姜也可以祈祷消肿的作用,家人在做菜时,不妨放点带皮的生姜进去。自己平有时间要适当的活动一下这样可以加快体内血液循环有助于水肿的消退.晚上睡觉前最好是不要和过多的水.白天可以适当的喝一些水不过一定要适量,不然吸收不了的话那就会引起水肿的.睡觉的时候可以抬高下肢这样可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加快水肿的消失。
3. 由于产后四肢会脱水,许多妈妈就以为自己会自然瘦下来,而忽略了饮食控制及运动,反而比做完月子时更胖,要恢复产前窈窕的模样,要以饮食的调理为首要。建议三餐一定要吃,千万不要以为不吃就会瘦,只是营养要均衡,并且要吃对食物,每一餐都要遵照高纤蔬菜:蛋白质:水果=3:2:1的比例。
三、产妇月子期间消除水肿的食疗方法
(1)薏苡仁红豆汤:将生薏苡仁20克、红豆30克洗净浸约半日,沥干备用。薏苡仁加水煮至半软加入红豆煮熟,再加入冰糖,待溶解后熄火,放凉后即可食用。此汤水有助养颜美容,益气养血、利水消肿。可以强健肠胃、补血,也可以达到通乳的效果。
(2)红糖生姜汤:生姜连皮用水洗净,拍成粒;姜与红糖一起放入瓦煲,用适量水,猛火煲至汤沸;改用慢火续煲45分钟,即可乘热饮用。此汤祛风散寒、活血祛淤、可加速血液循环,刺激胃液分泌、帮助消化、健胃、开胃,生姜连皮有行水消肿的效果。
(3)豆瓣鲤鱼:带骨鲤鱼肉250克,豆瓣酱30克,葱10克,姜10克,蒜10克,湿淀粉15克,调味料适量。将色拉油入锅,旺火烧至油热时下鱼块炸黄捞出。锅中留少许油,下葱末,姜末、蒜末、豆瓣酱,加酱油、料酒、白糖、鱼块、鲜汤入味,加味精,用湿淀粉勾芡即成。鲤鱼味甘、性平,可利水消肿、下气通乳,特别适合虚弱体质、痰湿体质以及孕妇水肿和产后食用。
四、月子期间身体水肿的饮食禁忌
忌过多吃鸡蛋
鸡蛋中含有人们熟悉的多种营养物质,被评为最有营养的早餐。但是对于产后的妈妈们来说,最好不要吃鸡蛋。因为在分娩过程中,新妈妈体力消耗大,出汗多,体液不足,消化能力也随之下降。若分娩后立即吃鸡蛋,就难以消化,增加胃肠负担。分娩后数小时内,应吃半流质或流质饮食为宜。
忌坚硬粗糙及生冷食物
产妇在生产过程中身体的各个功能都受到了很大的耗损,所以在产后脾胃功能尚未完全恢复的时候,千万不要吃坚硬粗糙以及生冷的食物。过于寒冻的食物会损伤脾胃影响消化,且生冷之物易致淤血滞留,可引起新妈妈腹痛、产后恶露不绝等。另外,新妈妈尽可能不要吃存放时间较长的剩饭菜。新妈妈也最好不要吃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海鲜等,否则容易引起过敏或是细菌感染,会直接影响到接受母乳的宝宝健康。
忌喝大量白开水
一般怀孕末期的孕妇都会出现水肿的现象,而产后坐月子正是身体恢复的黄金时期,这段时间要让身体积聚的所有水分尽量排出,如果又喝进许多水,将可能不利于身体恢复。
? ? ? ?孕中期水肿如何缓解
? ? ? ?1.好好休息
? ? ? ?孕中期水肿的准妈妈要保障足够的休息和睡觉时间,防止过度焦虑不安和疲劳,防止长期坐立或走动,轻微发胀建议通过白天短暂性的休息进行缓解,适度垫高腿部。休息时提议采用左侧卧位,能有效的改进胎盘血液供应,缓解浮肿。可在休息时将坐垫高,或者是坐下来时在脚底放一张板凳。局部按压也有利于减缓发胀。
? ? ? ?2.留意饮食搭配
? ? ? ?每日要确保动物类食物及豆类食物的摄入,这种食物中包含充足的优质蛋白质。特别是在针对贫血的孕妈妈而言,更需要确保铁的补充,由于贫血及营养缺乏是病理性水肿的原因之一。还需要多补充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多吃新鲜水果和新鲜水果。此外,孕期水肿并并不是因为喝多水所致使的,只是由于子宫挤压或者摄入太多盐分造成身体内水分停留而致,因此,准妈妈们依然要适当饮水。
? ? ? 3.注意保暖
? ? ? 浮肿,即水分积存。为了更好地清除浮肿,务必确保身体血液循环通畅.气场畅顺。为了更好地保证这两个方面,除开安心精养外,还需要注意保暖。
? ? ? ?4.坚持运动
? ? ? 准妈妈们平常还需要坚持不懈做一些简洁的健身运动,例如散散步。散散步能调整小腿肚的全身肌肉,更改静脉血管压迫的状况。还能够做一些孕妇保健操。
? ? ? ?5.多多推拿
? ? ? ?推拿针对推动新陈代谢有很好的功效,还可以很好地防止浮肿。作推拿时的诀窍是,从脚向小腿肚方位逐步往上,进而有利于血液返回心脏。临睡前进行的话能够消除腿部酸痛促进睡眠,洗澡的时候推拿也是个很好的挑选。
? ? ? ?6.药物治疗
? ? ? ?怀孕期病理性浮肿必须 依据引起浮肿的发病原因来明确药物治疗方式。假如仅仅生理的浮肿的话不用药物治疗,只特别注意日常的饮食搭配和生活方式的纠正。
【导读】:女性总是希望维持亮丽外表!依据全民健康基金会的调查报告显示,50% 的年轻或孕龄女性都有水肿的困扰。那么孕期水肿怎么消除?孕期水肿吃什么?
女性总是希望维持亮丽外表!依据全民健康基金会的调查报告显示,50% 的年轻或孕龄女性都有水肿的困扰,《美国物理医学与康复期刊》更指出高达 70% 的孕妇会产生水肿症状,成因相当复杂。
孕期大魔王:七成孕妇都有水肿问题
但大多数人是属于生理性水肿,像是生活作息、久坐久站、熬夜失眠等影响,且以 20~40 岁女性居多,有时候白天脸肿肿的,整个人看起来又大了一号。若能事先预防水肿的产生,轻盈的身躯让你告别不舒适的感觉!
生理期、孕期的女性贺尔蒙变化导致的代谢变差是水肿主因。许多准妈咪甚至严重到鞋子穿不下、手上的戒指拿不下来,孕前的瘦脸也消失了......外观的剧烈改变不只影响生理感受,也连带影响心情,虽然孕育新生命是令人喜悦的,但如果孕妇因水肿的不适感与身材变化而情绪低落,也会变得比较没自信。
揪出高钠饮食,孕期水肿不是必经之路
医师提醒,水肿是孕期可以避免的状况,如果想减缓水肿不适,维持良好体态,不妨多注意钠离子的摄取量,无论是孕妇或是一般人。卫服部建议人体一天最高的每日钠总摄取量不宜超过2400毫克(即6公克盐)。根据董氏基金会调查,国人食物中最常见的盐类来源,往往出现在意想不到也容易忽略的地方,依序是汤、油盐拌主食和加工食品。现代人三餐大多外食,像是面摊的调味酱、被调味中和过的大骨汁、无盐酱油等,都是榜上名单。除此之外,生活中还有不少看起来很安全的高钠饮食,例如早餐常吃的土司、麦片,一不注意钠含量就会超过 600 毫克,或是标示低钠盐,钠含量仍高达 917 毫克。应打破不咸=低钠的迷思。
打破不咸=低钠的迷思,从饮食细节下手
一旦体内钠离子过多无法排出体外,身体就会吸收更多水来帮助维持平衡。不妨多多摄取含有钾离子、有利排水的食物。卫生福利部的食品营养成分资料库记载,豆科植物种子特别是红豆、黑豆,与香蕉相比,钾含量高出3~4倍,女性很需要的铁离子,红豆含量更是高出近18倍之多。从饮食细节下手铲掉水肿,孕妇也能维持健康美丽的体态与外表。
中医观点:认为红豆适合孕妇 可由内改善体质 利水消肿
中医认为若体质较寒凉,就会造成身体循环迟滞与水肿,可从饮食习惯由内改善体质,除摄取盐份需适量,应多吃温热的食品,像是方便取得的红豆、黑豆,性质温和,是极好的利水消肿食物。
对抗高钠饮食:赤小豆消水肿 效果胜过一般红豆高
《本草备药》里载明,赤小豆有利水消肿效果,而且效果更好。赤小豆外型稍微细长,外型与红豆近似,二者性质温和,对女性或孕妈不会有负担。《食性本草》亦记录食用赤小豆:下水肿,久食瘦人,除了利水还有消肿排脓的作用。
想喝红豆水又懒得自己煮?购买时应慎选品种及品质
自从台湾知名女星表示天天喝红豆水保养,让孕期保持窈窕,甚至韩星都开始喝红豆水后,其美颜、利水的功效就大为风行。因此很多女性、孕妈都会想自己在家煮红豆水。但中医师建议,要注意自行炖煮的方式,如果把红豆表皮煮破,等到变成红豆汤才饮用的话,利水效果会大打折扣,且红豆中的淀粉粒释出,还可能越吃越胖。
不想花时间自己动手煮的话,目前市面上也有售冲泡或即饮的红豆水。不过,中医师提醒想喝红豆水的女性,在选择时,记得要仔细分辨是普通红豆或赤小豆,同时也要留意农药及添加物的检验,才能喝得有效也喝得安心。
专业护理师林小姐就表示因为工作常要站很久,小腿跟脚掌容易浮肿,常常很不舒服。尤其是护理工作经常调班,三餐吃便当又很咸,因此代谢很不好,经期前后常全身各部位水肿,尤其是脸有时肿到她自己都会吓到!持续喝红豆水之后,大腿、小腿不再容易因水肿而忽胖忽瘦。而且平常喝红豆水保养,气色也看起来更好了,即便在工作忙碌的时候,整个人都还是能维持在很好的状态。
我们都知道产后恢复期间很多女性朋友们的身体经常会出现许多不适症状,如很多女性在月子里会出现水肿的情况,水肿类型包括有下肢水肿、脸部水肿、全身水肿......水肿主要是因为身体内在的水液潴留无法正常排出而引起的。那么产后坐月子水肿了怎么办呢?产后乳房水肿怎么消除呢?
产后乳房水肿怎么消除? 新妈妈在产后的三四天左右,会突然觉得两侧乳房胀痛,有的会胀硬就像两个铅球一样,看起来紧绷而发亮,严重者一触即痛,衣服都不能贴着皮肤,有时候会伴随发烧。这就是产后乳房生理性肿胀。
乳房生理性肿胀的原因是什么?
生理性,顾名思义,就是正常的生理胀奶过程,有的妈妈可能有,有的妈妈可能没有。有的妈妈轻微,有的妈妈严重。当胎盘娩出后,产妇泌乳激素分泌增加,在产后第3、4天达到最高点,造成血液循环及泌乳量快速增多,引起的乳房组织生理水肿,这个时候乳房里面除了乳汁,还有血液,淋巴液,所以看起来很胀。
乳房生理性肿胀时怎么办?
出现这种情况,妈妈们都会很担心,怕越来越严重。事实上大部分时候,只要正确及时处理,做好产后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勤哺乳。按需哺乳(24小时至少12次及以上),使奶水顺利排出,妈妈会感觉乳房慢慢变软变舒服。24小时左右会自动退烧,肿块两三天内也会慢慢消掉的。
如何避免生理性乳胀的发生?
产后第一周不喝油腻的、下奶的汤水。乳胀发生时,可以采取冷敷的方式来减轻乳房疼痛。国际母乳会推荐将圆白菜叶子敷在乳房上(避开乳头和乳晕)。一般在两次喂奶的中间冷敷,一次大约15~20分钟即可。妈妈注意一旦出现皮疹或其他过敏症状立即停止使用。或者可以将开水放凉,毛巾沾湿拧干,敷在乳房上(同样避开乳头和乳晕)。
如果上述方法不能缓解乳房的肿胀,发烧不退,可以用冰袋或者冰毛巾外敷乳房,避开乳头和乳晕。每次哺乳后冰敷,24小时左右乳房基本会消肿,同时应避免使用吸奶器,以免损伤乳头乳晕加重乳房水肿。 医院的医生大多很忙碌不可能一一指导,而且有的医生母乳知识匮乏可能会误导,新妈妈面对产后涨奶,更多的是手足无措,这个时候,一个“专业”的母乳指导是非常有作用的,很多时候,就是母乳妈妈的救星和后盾。
催乳师不仅仅是帮助处理乳房肿胀问题,更多的是给产后妈妈一些心理、营养、哺乳、育儿等指导,帮助妈妈成功度过母爱第一关,顺利实现母乳喂养。
产后乳腺炎发烧怎么治? 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是乳腺管内和周围结缔组织炎症,多发生于产后哺乳期的妇女,尤其是初产妇更为多见。有文献报道急性乳腺炎初产妇患病占50%,初产妇与经产妇之比为2.4∶1。哺乳期的任何时间均可发生,但以产后3~4周最为常见,故又称产褥期乳腺炎。
如何预防乳腺炎
一是要因人而异,按需进补。有些产妇在开奶时不顺利,家人急忙炖鱼汤、猪蹄汤给产妇补身体。其实这种做法并不一定合适。首先是要分清奶少的原因是什么?究竟是奶汁分泌量少,还是奶汁淤积乳管不通造成的?即辨清是属于真性乳少,还是假性乳少。因为很多情况是乳汁已经在不断分泌,在乳房内越积越多,但是由于乳腺管尚未通畅,不能顺利排出来,给人的表现是“奶不多”,也就是假性乳少,这个时候进补下奶的食物只能起到反作用,极易导致急性乳腺炎的发生。
二是要保持乳房清洁。哺乳期可以用纱布蘸温水进行清洗后再哺乳,哺乳结束后,要用温清水将乳房和乳头擦拭干净。切忌使用香皂和酒精之类的化学用品来擦洗乳头,否则会使乳头局部防御能力下降,乳头干裂导致细菌感染。
三是正确哺乳。提倡定时哺乳,每隔2~3小时为宜。两个乳房交替喂乳,机会最好均等,以防哺乳后两侧乳房不对称。排空乳房,不要积奶。当一侧乳房即可喂饱婴儿时要将另外一侧的乳房用吸奶器吸空,不要吝惜,因为奶是“越吃越有”,当然奶水不足时也可以放入冰箱保存。喂奶后不要让婴儿口含乳头睡觉,婴儿唾液中含有消化酶,会使乳汁形成乳酪样物,堵塞乳管口,造成排乳不畅乃至淤积。哺乳姿势要正确,最好采用坐位,少用卧姿。喂奶后应将婴儿直立抱起,让他的头靠在母亲的肩部,轻轻地拍背,这样能够让婴儿把吃奶时吸入的空气通过打嗝的方式排出,防止吐奶。哺乳后佩戴合适的胸罩,既能托起乳房,保持乳房内部血液循环畅通,也有利于矫正乳房下垂。
乳腺炎引起的发烧一般持续好几天,全身就跟得了大病一样,浑身疼痛,没有力气,血像也会有很多的异常,而且是输几天液才会退烧。乳腺炎的病并不在乳腺管里,孩子是可以喂养的,但是妈妈都不敢喂。如果妈妈担心不愿意喂,就可以给它吸出来,可以喂健康的一侧。在乳腺炎期间,医生会给可以喂奶的药物,如头孢、抗生素类的,建议及时服用治疗。而急性乳腺炎治疗方法主要有物理疗法、抗生素治疗和手术治疗。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2124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让女性过早衰老的因素都有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