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看你的疲劳是不是这几种类型
1、体力疲劳。多见于体力劳动者,乃是繁重的体力劳动或过强的体育运动所造成。表现为手脚酸软无力,全身体能明显下降。
2、是脑力疲劳。主要见于脑力劳动者,由于长时期进行复杂的脑力劳动,大量消耗能量,招致大脑血液和氧气供应不足,削弱了脑细胞的正常功能。表现为头昏脑胀,记忆力下降,注意力涣散,失眠多梦等。
3、心理疲劳。乃是现代生活中的高强度紧张感与压力造成的,由于超负荷的精神负担使心理处于一种混乱与不安宁的状态,情绪沮丧,抑郁或焦虑。
4、慢性疲劳。如果你是上班一族,整日劳碌,并且经常超时加班,那么回家后感到浑身疲劳,就蒙头大睡。一觉醒来,又是一天的冲刺。那么你可能被“慢性疲劳症”缠上也懵然不知。多年前,美国发现了第一宗与感冒症状相似的病例,后来,它正式命名为“慢性疲劳症候群”。从医学观念来看,那是因过度工作或运动,造成严重疲劳的病症。
5、隐性疲劳。呼吸障碍、过敏症都可能影响睡眠进而使人感到精疲力竭。贫血症和甲状腺失调症使很多女性不但困乏想睡,还有畏寒、便秘、抑郁等症状,且普遍地感到懒散不大想动。忧郁症患者也会表现为疲劳,同时还有心情不佳、敌对行为或对过去喜爱的活动失去兴趣等情况。
6、性疲劳。就是在性生活尚未开始时或正在进行时,就有一种疲劳感觉,而更多的男性常在性生活后出现疲劳症状。
二、自己测试是否你的身体疲劳了
专家提出以下信号,作为判断你有无疲劳以及疲劳的程度:
1、早晨不想起床,即使勉强起床,也是浑身倦意。
2、工作或看书老开小差,写文章差错连连,注意力难以集中。
3、说话懒言懒语,少气无力。不愿与同事交谈,回到家后也常常默不作声。
4、总想伸懒腰,打哈欠,睡眼惺忪。懒得爬楼,上楼时常常绊脚。公共汽车开过来了也不想抢步赶上去。喜欢躺在沙发上,并把腿抬高,才感舒服些。
5、四肢发硬,两腿沉重,双手易发抖。食欲差,不思茶饭,厌油、恶心。时有心悸、胸闷、厌烦,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滋味。经常腹胀、腹泻或便秘。
6、忘性大,越是眼前的事越易忘掉。不易入睡或早醒,入睡后做梦不断。
7、经常头痛、头晕、耳鸣。易患感冒,患感冒后迟迟不愈。
8、不明原因的消瘦,体重逐渐下降。脾气变坏,爱冒火,烦躁不安。
9、性生活障碍,性欲减退。女性月经不调,或者提早闭经。
针对上述信号,你不妨来个“对号入座”。若有2-3项表示轻度疲劳,若有3-4项表示中度疲劳,若有5-7项则表示重度疲劳,并提示你可能患有潜在性疾病。若具备8项以上,几乎可以肯定你已与某种疾病结缘,应到医院检查治疗,不可延误。
三、工作疲劳有这些原因
1、行为类型使然。
20世纪50年代,美国医生在研究冠心病发病过程中发现一种“A型行为类型”者,他们表现为:具有不可控制的野心,争强好胜,醉心于工作,有时间紧迫感,过度自觉地工作,过份抓紧时间,急躁,追求成功,对周围容易产生敌意和攻击倾向。A型行为类型的产生是人们为适应竞争社会而作出的行为反应之一,尽管这种适应对个体有一定积极意义,但更多的时候它却对人起了消极作用,如造成机体的损伤,影响人际关系等。
2、缺乏角色分化能力。
每个人都一身而兼多种角色,如儿子、丈夫、父亲、朋友、同事等。如果一个人过份认同并扩张自己的工作角色,就会忽视其它角色。缺乏区分角色的能力与儿时父母的教育有关,如果小时候父母过份看重孩子学习成绩,则孩子长大后便可能只懂工作不懂其它,不懂如何区分并恰当表现自身的多重社会角色。
3、社会需求高于一般人。
有的人对社会承认、社会尊重和自我实现有着高于一般人的需求。尽管社会需求的满足能给人带来许多乐趣,但如果一个人只能从工作中获得乐趣,就表明他有意无意地过度压抑了自己的其它需求,如生理需求、爱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等。
四、如何调节自己
1、对A型行为方式及其对身心的危害有所警觉,增强控制A型行为的自觉意识和自主行动。
2、学会分清主次。工作疲劳过度的人总希望一天内处理完所有的事,他们以为只要自己抓紧时间去做就能做到这一点,这是极不现实的期望,生活充满了变化,每一次变化都会导致许多新的待处理的事,所以人只要活着,就会有做不完的事。现实的办法是一天中能做完几件主要的事,这就需要我们具备能分辨事情轻重,主次的能力。
3、学习满足自己的其它需求。就像物质不灭一样,精神需求也是不灭的,你现在忽视它们,它们会在将来以各种方式惩罚你,例如你忽视生理需求,它就会以躯体病痛惩罚你,你忽视爱与被爱的需求,它将来就会让你缺乏爱的能力和快乐,并以被爱抛弃惩罚你。
4、学习扮演工作以外的其它角色,对这些角色多一些关注和把握。这其中最重要的便是自己的家庭角色。要知道,这个地球离了谁都能行,唯有你的亲人离了你不行。你也一样,没有了亲友的关爱就不可能生活得好。
5、学习发现并欣赏工作以外的乐趣,如天伦之乐,休闲之乐等,这有助于提高人的生命质量。
6、正视自己遇到的生活难题,用建设性方式去解决它而不是回避它,必要时还可以借助社会资源,如朋友、同事或专业的心理指导去积极有效地处理自己的生活难题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1792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