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式:辨微音
选择—个安静的地方,端坐椅子上,双手自然放在两侧大腿上。全身放松,双眼闭合,用耳朵去聆听周围的细小声音。刚开始会觉得四周安静无声,练习久后感觉能听到心跳,甚至血液流动的声音以及周围一些细微的声音。每次练习2分钟。
第二式:击高骨
习练时两手掌心紧按两耳孔,两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分别轻轻敲击脑后高骨(后脑部骨头突出的地方,即枕骨最高处)60下,酉时(每天17点至19点)为肾气充盛之时,习练效果最好。
第四式:摩耳轮
双手握空拳,以拇、食二指沿耳轮上下来回推摩,直至耳轮充血发热,每次练习约1分钟。
第五式:捏耳垂
用拇指和食指分别揉捏双耳垂2分钟左右,力度要稍重,感觉微痛为宜。
第六式:抖耳道
先用右手食指插入右侧耳道内,上下快速抖动30次,然后用左手食指插入左侧耳道内,上下快速抖动30次。抖动耳道具有通经络、开耳窍、益肾气等多种保健功效。
第七式:擦耳廓
用双手掌先由后向前擦耳廓,再由前向后摩擦耳廓。如此反复30次。
第八式:压耳屏
坐定,双手搓掌心20次,掌心发热后,屏住呼吸用双手食指向内按压耳屏,使之闭住耳孔,如此反复5次。有助于改善老人耳鸣、耳背、误听等症状。需要注意,压耳屏时不能呼吸。
第九式:敲耳背
耳背分布有约60个穴位,用食指敲打:耳背,每次24下,每人2次。
第十式:刺翳风
耳后有一个叫翳风穴的重要穴位(下颌骨后面的凹陷处),川拇指指尖点刺时,会有一种酸胀感传到舌根。指尖点刺翳风穴,力度以感觉酸胀为宜,每次1—3分钟,每日1次。
?坚持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做操、打太极拳等,以增强体质,改善全身的血液循环,减慢衰老的过程。?合理安排饮食。中老年人不要摄入过多的脂肪及甜食,宜多吃蔬菜、水果、豆类等清淡食品,以防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等全身疾病的发生,而影响耳的听觉功能。
戒烟。因烟硂可刺激交感神经节中的突触接合部,可引起小动脉痉挛和招致内耳的感觉上皮发生破坏,而引起听觉的损害。故中老年人,尤其是听力下降者,宜戒烟。
避免或减少噪声刺激,防止噪声对听觉的损害。对于在噪声环境中工作的人,应该配带护耳器,或用耳塞隔音,降低噪声对耳的刺激。?.避免接触耳毒性药物。临床应用链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多粘菌素等耳毒性药物时,应严格掌握其适应症。?.中老年人一旦发现听力减退,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查明病因,确定病变性质,尽早采取康复手段,防止耳聋的加重。祝您健康
向左转|向右转
“耳朵里像藏着一千只蚊子,嗡嗡乱响,晚上睡不好觉,白天没精神,听力越来越差,人都快要被吵疯了……”耳鸣的痛苦,经历过的人都懂。
耳鸣,严格来说并不是疾病,而是一种症状,即在无外界声源时却感受到声音。
就像文章开头提到的那样,明明耳边没有昆虫在飞,但耳朵里却传来蚊子叫般嗡嗡嗡的声音,也有人会听到呼呼呼的风声、滋滋滋的电流声、呜呜呜的汽笛声等等。
据统计,我国至少有1亿耳鸣患者,并且呈年轻化趋势,耳鸣已经成为人们普遍的 健康 问题。
如果耳鸣频繁出现,容易使人们产生烦躁、焦虑、抑郁等情绪,影响晚上睡眠和日常生活。另外,这些不良情绪如果没有得到正确的排解,则进一步加重耳鸣情况。
长期耳鸣,还会造成听力下降,使人出现听力障碍,有耳聋的危险。而中老年人一旦耳聋,长期与世隔音,与人无法正常交流,时间一长就容易患上老人痴呆!
在中医看来,耳鸣有实症、虚症之分。 中青年突发耳鸣,一般为实症。
现在人们工作压力大,追求多,但往往不能事事如意。这种情况下,人们的肝火会大,而肝胆互为表里,而胆经又与耳朵相连,所以肝火旺会引起胆火旺,后循经入耳导致耳鸣。
实症的耳鸣主要症状为起病急,耳鸣声音较大,音调较为低沉。虚症一般发生在年长者或者过度劳累的人身上。
中医理论说女子七七四十九岁进入衰老期,男子是八八六十四岁肾气开始虚弱,所以老年人一般肾气不足。年轻人常年疲惫工作,也会提前导致肾气虚衰。
而肾开窍于耳,耳得不到足够的肾气濡养,就容易产生耳鸣。
如果是持续的、出现时间很长的、间歇性耳鸣,一般是虚症比较多。
当出现耳鸣的情况,首先不要紧张,放松心情,注意休息,调整睡眠,同时可以尝试通过艾灸的方法来改善。
《针灸资生经》里记载“听会,治耳聋,耳中如蝉声”,听会穴隶属足少阳胆经,艾灸该穴可疏导少阳经气,是调理耳鸣、耳聋的要穴。
在它上方的听宫穴、耳门穴,有开窍聪耳、泄热活络的作用。三穴合灸,直接作用于穴位,对穴位形成强烈的刺激,加强疏通耳部气血。
上文提到,实症的耳鸣主要原因是体内有肝火,所以还要注意清肝养肝。除了要艾灸上述的耳周穴位,还要加灸太冲穴、足临泣穴,可以起到清泄肝胆之效。
虚症耳鸣以肾虚为主,所以艾灸听会、听宫、耳门等穴位的同时,还要加上命门穴、肾俞穴,可以补肾益耳,利于恢复。
需要强调的是:
第一,发现耳鸣问题一定要趁早调理,时间拖得越久就越棘手;
第二,艾灸调理需要患者有耐心、有恒心。要知道,欲速则不达。
第三,耳鸣患者一定要学会放松,避免精神紧张和疲劳,同时远离噪声,有助于耳鸣的康复。
1 鸣天鼓
双手掌心紧按耳朵孔,中指和食指放在头后枕部轻轻叩击,使耳内隆隆如闻鼓声,反复操作20-30次。此法具有醒脑开窍、宁眩聪耳之效。
2 摩耳
心摩擦发热后,沿耳正面上下来回按摩,再向前反折按摩背面,擦至局部透热为度。此法可疏通经络,对耳部甚至全身均有保健作用。
#慢病防治知识##成就 健康 幸福家庭##科普一下#
你好,如何让听力下降速度减低?
1、保持乐观情绪:当人情绪激动时,肾上腺素分泌会有所增加,使得内耳小动脉血管发生痉挛,小血管内血流流动缓慢,会导致血行障碍,内耳供氧不足,进而发生突发性耳聋。
2、调整饮食结构:日常生活中,应多食含锌、铁、钙丰富的食物,这样可以有效扩张微血管,从而促进内耳的血液供应,防止听力减退。
3、慎用或禁用对听神经有损害的药物:用药之前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或向医生询问是否有耳毒性,家族中有耳毒药物过敏史者更应慎重用药。
4、避免噪声的接触:耳朵长时间接触噪声可导致噪声性聋,因此应远离噪声。特别是一些年轻人,长时间佩戴耳机大声音的听音乐,也是目前耳聋年轻化的重要原因。
5、经常按摩:按摩耳廓,提捏耳垂,按摩风池穴等对于听力保健是非常有益的。也可闭目静坐,将两手食指分别置入两耳孔中,然后迅速离开两耳孔,如此连续10次。此运动被中国传统医学认为有醒脑健智、聪耳明目的作用。
6、不要随便掏耳朵:耳朵的外耳道皮肤较娇嫩,与软骨膜连接比较紧密,皮下组织少,血液循环差。掏耳朵时如用力不当易引起外耳道损伤、感染,导致外耳道疖肿、发炎,还有可能伤及鼓膜,造成鼓膜穿孔,导致听力下降。对于耳道耵聍较多的人,日常可以用经过消毒的卫生棉签清洁耳道,如遇耵聍栓塞需到医院由医生处理。
7、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脂、脑动脉硬化及糖尿病:患有这些疾病的老年人特别是合并动脉硬化者,内耳血运极易发生障碍而引起突发性耳聋。因此,积极治疗这些疾病对防止微循环障碍、延缓老年人听力减退也很重要。
8、发生听力下降三个月,且通过治疗无法恢复的患者,需尽早选配助听器。因为内耳听觉毛细胞如长时间感知不到声音,听觉敏感度会下降,造成听力的迸一步减退,这也就是所谓的“用进废退”的道理。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1615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