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麻有什么价值
据化验,天麻中含有“香英兰醇”和维生素A,它对肝风引起的头痛有特效。除此之外,还可以益气、祛风湿、强筋骨。主治高血压、头痛眩晕、口眼歪斜、肢体麻木、小儿惊厥等症。
《药品化义》曰:天麻,气性和缓,《经》曰,肝苦急,以甘缓之。用此以缓肝气。盖肝属木,胆属风,若肝虚不足,致肝急坚劲,不能养胆,则胆腑风动,如天风之鼓荡为风木之气,故曰诸风掉眩,皆属肝木,由肝胆性气之风,非外感天气之风也,是以肝病则筋急,用此甘和缓其坚劲,乃补肝养胆,为定风神药。若中风、风癎、惊风、头风、眩晕,皆肝胆风证,悉以此治。若肝劲急甚,同黄连清其气。又取其体重降下,味薄通利,能利腰膝,条达血脉,诸风热滞于关节者,此能疏畅。凡血虚病中之神药也
临床价值:
1、镇痛作用:对三叉神经痛、血管神经性头痛、脑血管病头痛、中毒性多发性神经炎等,有明显的镇痛效果。
2、镇静作用:有的医疗单位用合成天麻素(天麻甙)治疗神经衰弱和神经
衰弱综合症病人。且能抑制咖啡因所致的中枢兴奋作用,还有加强戊巴比妥纳的睡眠时间效应。
3、抗惊厥作用:天麻对面神经抽搐、肢体麻木、半身不遂、癫痫等的一定疗效。还有缓解平滑肌痉挛,缓解心绞痛、胆绞痛的作用。
4、降低血压作用:天麻能治疗高血压。久服可平肝益气、利腰膝、强筋骨,还可增加外周及冠状动脉血流量,对心脏有保护作用。
5、明目、增智作用:天麻尚有明目和显著增强记忆力的作用。天麻对人的大脑神经系统具有明显的保护和调节作用,能增强视神经的分辨能力,已用作高空飞行人员的脑保健食品或脑保健药物。
二、天麻有哪些类型和辨别方法
类型
天麻(原变型)红天麻(产区土名)
植株较高大,常达1.5-2米;根状茎较大,常呈哑铃形,最大单个重量达1公斤,含水量在85%左右。茎橙红色。花黄色而略带橙红色。花期4-5月。
产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诸省。
红天麻生长快,适应性强,是优良高产品种,每平方米单产达10公斤以上,广泛栽培。
绿天麻(变型)(云南植物研究)
植株较高大,一般高1-1.5米;根状茎长椭圆形或倒圆锥形,节较密,节上鳞片状鞘多,单个最大重量达600克,含水量在70%左右。茎淡蓝绿色。花淡蓝绿色至白色。花期6-7月。
产东北至西南诸省区。
野外并不多见,偶见栽培。
乌天麻(变型)(云南植物研究)
植株高大,高1.5-2米或更高;根状茎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节较密,最长可达15厘米以上,单个最大重量达800克,含水量常在70%以内,有时仅为60%。茎灰棕色,带白色纵条纹。花蓝绿色。花期6-7月。
产贵州西部、云南东北部至西北部。
此变型根状茎折干率特高,是优良品种,在云南栽培的天麻多为此变型。
松天麻(变型)(云南植物研究)
植株高约1米;根状茎常为梭形或圆柱形,含水量在90%以上。茎黄白色。花白色或淡黄色。花期4-5月。
产云南西北部。常生于松栋林下。
因折干率低,未引种栽培。
黄天麻(变型)(云南植物研究)
植株高1米以上;根状茎卵状长椭圆形,单个最大重量达500克,含水率在80%左右。茎淡黄色,幼时淡黄绿色。花淡黄色。花期4-5月。
产河南、湖北、贵州西部和云南东北部。常生于疏林林缘。
在西南地区偶见栽培。
辨别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中药天麻可镇静、降压、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促进脑血流、降低脑血管阻力,增加耐缺氧力和对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 天麻尤其对多种原因所致眩晕有良效,同时治疗老年人多发的高血压、神经衰弱有不错作用,这其中又以野生天麻疗效最为显著。 那么,我们又怎样来鉴别野生的和人工栽培的呢?总结起来有如下三点:
一、 野生天麻因为外界环境的影响,个头不如人工栽培的大,不如人工的看起来那么均匀,没有同样麻型,长相不一样。3年长的新鲜个头有大约350克。
二、 野生天麻因为生长在腐质较多的丛林土壤中,大多都是有着和黑黑的“皮肤”没有人工的看起来光鲜。野生天麻的环纹较少,一般只有10条左右,上有竿,底大,圆型。表面呈黄白色或淡棕黄色,半透明。
三、 野生天麻因含较多的药用成分,即天麻甙、天麻醚甙 香草醇。其特殊香味是人工栽培的所不能比的,特别是在气味的持久 性上,普通天麻在柜台上摆上一段时间后,基本就不能闻出味儿了,但野生的就不同,即使干燥处理后很久一段时间,均能保持很久而不消退。
特别要提醒一点:市场上出现很便宜的天麻,一斤在300元以下的。2007年后,物价上涨如此厉害,中药材的涨价幅度也达到15%,即使是家种的干天麻也不会少于300元/斤的。我了解的情况只有一种那就是一些生产厂家把天麻拿去提炼过药性, 然后再壳体再次出售的;还有一种可能就是陈货,已经放的时间至少是一年以上的,空壳的。也就是像萝卜一样,开花后完全没有营养价值只是空壳的。一般一线城市的药店野生天麻在1000元以上一斤了。是不是野生的就要仔细辨别了。所以告诫大家千万别去购买所谓的便宜货,所谓便宜无好货。
三、天麻的栽种技术
时间
天麻栽培一般为当年10月下旬至翌年4月。10月下旬至12月上旬土壤结冻之前播种为冬栽,春季3-4月土壤解冻之后播种为春栽,高海拔山区播种时间可延期至5月。
场地
栽培场地可选择房前屋后、荒野坡地、果园林地等任何土地田块,尤以透气渗水性强的沙质壤土为最佳。土壤pH值为5-6。
建畦
平地可就地按宽80厘米、深10厘米、长不限作畦;荒野坡地视坡势地形建成梯式横畦,畦与畦间距1米左右,畦边树木、杂草尽量保留,便于遮荫、防畦坎或畦埂溃崩。果园林地依地形建畦,四周开挖排水沟。
管理
⑴温度管理:天麻生产的适宜温度为13-25度(土表以下10厘米),在此温度段内,越高越好。控温是天麻仿野生栽培管理的重要工作。冬季要防冻,海拔1000米以下的地区,栽种后覆盖10-20厘米厚的枝叶、杂草即可;高于1000米以上的地区可将覆盖物加厚至30厘米。夏秋要防高温和干旱,除了利用遮荫物防高温外,还可利用补水未降低土壤温度。补水以日落、土温下降后进行。
⑵水分管理:冬季至翌春(清明前)土壤温度控制在10%-20%。4-6月提高土壤湿度达60%左右。6-8月天麻进入旺季生长期,营养积累达到高峰,此时宜保水降温、保墒排渍,进行综合管理。到了9月,天麻营养积累进入后期,达到生理成熟阶段,此时畦床土壤湿度应控制在40%以下,10月下旬土壤温度已降至10℃,天麻进入休眠期,即可揭土采挖。每平方米可采挖鲜天麻7公斤
四、天麻的食用方法有哪些
方法一:天麻炖鸡
材料:母鸡1只(重约1500g),天麻15g,水发冻菇 50g,鸡汤 500g,调料适量。
烹制方法:将天麻洗净切片,放入碗中,上笼蒸10min取出。鸡去骨切成小块,用油氽一下,捞出。葱、姜用油煸出味,加入鸡汤和调料,倒入鸡块,用文火焖40min,加入天麻片,再焖5min,勾芡,淋上鸡油。
食法、食量:佐餐或单食均可。
方法二:天麻猪脑粥
材料:天麻10g,猪脑1个,粳米250g。
烹制方法:将猪脑洗净,与天麻共同置入沙锅内,再放入粳米,加清水煮粥,以粥、脑熟为度。
食法、食量:每日晨起,服用温热粥1次。
方法三:天麻烧牛尾
材料:天麻10g,牛尾2条,母鸡肉、肘子、干贝母、调料知适量。
烹制方法:将天麻洗净放入罐内,加清水上笼蒸透切片。用母鸡、肘子肉同煮汤。将牛尾按骨节缝剁开放入锅内,加水、葱、姜、白酒煮开以去异味,再将已去掉异味的牛尾挑入煮好的母鸡、肘子汤锅内,同时也将火腿、干贝、调味品放入汤内,用文火煨2h。熟后将牛尾、母鸡、肘子挑起,整齐地码入盘中,然后再将天麻片镶于盘周围,淋上熟淀粉,浇上香油即成。
食法、食量:每天食肉、喝汤1~2次。
方法四:天麻炖甲鱼
材料:甲鱼1只(约450g),天麻片15g,调料适量。
烹制方法:用沸水将甲鱼稍烫一下后,刮去表面泥膜,挖净体内黄油。用甲鱼胆在甲鱼壳背上涂1周,腹盖向上置于容器中,再将天麻片、葱、姜覆盖其上,加黄酒适量后,容器加盖,隔水炖1.5~2h。
食法、食量:食时,根据食者的喜好,用麻油或调制蒜泥等调味汁水,蘸食新炖熟的天麻及甲鱼,并喝汤。
方法五:天麻竹沥粥
材料:天麻10g,粳米100g,竹沥30g,白糖适量。
烹制方法:将天麻浸软,切成薄片,与粳米加水煮粥,调入竹沥、白糖即成。
食法、食量:粥及天麻片在1天内分2次服用。
适应范围:适用于肝风痰热的痫症(发作前常觉眩晕头痛、胸闷乏力、心烦易怒,发作时突然昏仆、神志不清、抽搐吐涎,移时渐苏,醒后一如常人)。
方法六:天麻肉片汤
材料:天麻、猪肉各适量。
烹制方法:天麻浸软切片待用。肉片做汤,加入天麻片3~6 g共煮。
食法、食量:药、肉、汤俱食,宜常服。
天麻的服用方法与用量
天麻的服用方法与用量,天麻是自古以来就是一种名贵的中药,里面有许多对人体有益的元素,并且天麻的药用价值很高,不过天麻不仅是入药这么简单,下面给大家分享天麻的服用方法与用量。
天麻的服用方法与用量1 吃法
天麻的吃法是比较多的,可以生吃、泡水、泡茶、煮水或者煲汤喝,其药用价值以及保健价值比较强,在生活中是很受欢迎的。
用量
天麻是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味甘性平,归肝经,具有一定止痉、平肝、祛风等作用,无论是内服还是煎汤,天麻都不宜过量吃,建议每天用量3-10克左右即可。
传统用法
天麻性微温,味甘,人肝经。功效为平肝熄风,镇痉止痛,祛风通络。
肝主风、藏血,肝血不足,则虚风内动。本品甘、微温,主入肝经,为治虚风眩晕,头痛及惊痫抽搐等之良药、
1、眩晕头痛常与川芎配用。如由风痰引起的,可与半夏、白术、茯苓等配用;如系肝阳上亢的,可与石决明、生牡蛎、菊花等药同用。
2、肢体麻木,手足不遂常与川牛膝、秦艽、威灵仙等配用。3、热盛动风,惊疗抽搐,角弓反张常与钩藤、全蝎等配用。
禁忌
1、天麻具有一定平肝阳的作用,因此对于血虚者,阴虚者的人群来说,要慎食天麻。
2、天麻的煎煮的时候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影响天麻的药效。
3、天麻作为一种中药材,孕妇体质比较特殊,无特殊需求的情况下是不建议吃的。
天麻的`服用方法与用量2 天麻的吃法用量大全
天麻炖鸡
材料:母鸡1只(重约1500g),天麻15g,水发冻菇50g,鸡汤500g,调料适量。
烹制方法:将天麻洗净切片,放入碗中,上笼蒸10min取出。鸡去骨切成小块,用油氽一下,捞出。葱、姜用油煸出味,加入鸡汤和调料,倒入鸡块,用文火焖40min,加入天麻片,再焖5min,勾芡,淋上鸡油。食法、食量:佐餐或单食均可。
天麻猪脑粥
材料:天麻10g,猪脑1个,粳米250g。
烹制方法:将猪脑洗净,与天麻共同置入沙锅内,再放入粳米,加清水煮粥,以粥、脑熟为度。
食法、食量:每日晨起,服用温热粥1次。
天麻烧牛尾
材料:天麻10g,牛尾2条,母鸡肉、肘子、干贝母、调料知适量。
烹制方法:将天麻洗净放入罐内,加清水上笼蒸透切片。用母鸡、肘子肉同煮汤。将牛尾按骨节缝剁开放入锅内,加水、葱、姜、白酒煮开以去异味,再将已去掉异味的牛尾挑入煮好的母鸡、肘子汤锅内,同时也将火腿、干贝、调味品放入汤内,用文火煨2h,熟后将牛尾、母鸡、肘子挑起,整齐地码入盘中,然后再将天麻片镶于盘周围,淋上熟淀粉,浇上香油即成。
食法、食量:每天食肉、喝汤1-2次。
天麻炖甲鱼
材料:甲鱼1只(约450g),天麻片15g,调料适量。
烹制方法:用沸水将甲鱼稍烫一下后,刮去表面泥膜,挖净体内黄油。用甲鱼胆在甲鱼壳背上涂1周,腹盖向上置于容器中,再将天麻片、葱、姜覆盖其上,加黄酒适量后,容器加盖,隔水炖1.5-2h。
食法、食量:食时,根据食者的喜好,用麻油或调制蒜泥等调味汁水,蘸食新炖熟的天麻及甲鱼,并喝汤。
天麻竹沥粥
材料:天麻10g,粳米100g,竹沥30g,白糖适量。
烹制方法:将天麻浸软,切成薄片,与粳米加水煮粥,调入竹沥、白糖即成。
食法、食量:粥及天麻片在1天内分2次服用。
适应范围:适用于肝风痰热的痫症(发作前常觉眩晕头痛、胸闷乏力、心烦易怒,发作时突然昏仆、神志不清、抽搐吐涎,移时渐苏,醒后一如常人)。
天麻肉片汤
材料:天麻、猪肉各适量。
烹制方法:天麻浸软切片待用。肉片做汤,加入天麻片3-6g共煮。
食法、食量:药、肉、汤俱食,宜常服。
天麻煮鸡蛋
配方制作:鲜天麻60克、鸡蛋3个、水1000克。先将鲜天麻切片放锅内加水煮30分钟后,打入鸡蛋煮熟后即可食用。
用法:隔日一次食。
天麻、枸杞煮猪脑
配方制作:鲜天麻100克,枸杞子15克,猪脑2副。将鲜天麻片、枸杞子加水文火煎1小时,放入洗净的猪脑煮熟后食用。
用法:每日一次食,或隔日一次也可。
天麻的服用方法与用量3 天麻的功效与作用
天麻作为一种珍贵的中药材来说,它本身具有很好的效果。天麻的功效主要是平肝息风,祛风止痛,因此天麻对于治疗头痛眩晕,具有很好的效果。
另外天麻本身来说,还具有镇静,镇痛,抗惊厥的作用,对于人体的心肌缺血一定的保护作用。天麻食用的方法也比较多,比如说天麻经常可以和一些其他的食材进行炖汤。另外的话也可以将天麻切片或者研末吞服,天麻可用的食用方法比较多。具体的使用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天麻润而不燥,主入肝经,长于平肝息风,凡肝风内动、头目眩晕之症,不论虚实,均为要药。
平肝息风
天麻质润多液,能养血息风,可治疗血虚肝风内动的头痛、眩晕,亦可用于小儿惊风、癫痫、破伤风。
祛风止痛
用于风痰引起的眩晕、偏正头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
天麻适合用于内风所致的头晕
内风引起头痛的三种类型:一、肝阳上亢型,表现症状:头痛头晕同时出现;二、痰浊中阻,表现症状:经常感觉头偏沉;
天麻治偏正头痛,首风攻注,眼目肿疼昏暗,头目旋运,起坐不能
天麻有镇静、镇痛、抗惊厥作用;能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轻度收缩脑血管,增加冠状血管流量;能降低血压,减慢心率,对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天麻多糖有免疫活性。
天麻75克,附子(炮制,去皮、脐)50克,半夏(汤洗七遍,去滑)50克,荆芥穗25克,木香25克,桂(去粗皮)0、5克,芎藭25克。上七味,捣罗为末,入乳香匀和,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渐加至十丸,茶清下,日三。(《圣济总录》天麻丸)
消风化痰,清利头目,宽胸利膈,治心忪烦闷,头晕欲倒,项急,肩背拘倦,神昏多睡,肢节烦痛,皮肤瘙痒,偏正头痛,鼻齆,面目虚浮
天麻25克,芎藭100克。为末,炼蜜丸如芡子大。每食后嚼一丸,茶酒任下。(《昔济方》天麻丸)
天麻治中风手足不遂,筋骨疼痛,行步艰难,腰膝沉重
天麻100克,地榆50克,没药1、5克(研),玄参、乌头(炮制,去皮,脐)各50克,麝香0、5克(研)。上六味,除麝香、没药细研外,同捣罗为末,与研药拌匀,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酒下,空心晚食前服。(《圣济总录》天麻丸)
天麻治妇人风痹,手足不遂
天麻(切)、牛膝、附子、杜仲各100克。上药细锉,以生绢袋盛,用好酒一斗五升,浸经七日,每服温饮下一小盏。(《十便良方》天麻酒)
天麻治风湿脚气,筋骨疼痛,皮肤不仁
天麻(生用)250克,麻黄(去根、节)500克,草乌头(炮,去皮)、藿香叶、半夏(炮黄色)、白面(炒)各250克。上六味,捣罗为细末,滴水丸如鸡头大,丹砂为衣。每服一丸,茶酒嚼下,日三服,不拘时。(《圣济总录》天麻丸)
天麻治小儿风痰搐搦,急慢惊风,风痫
天麻曲两(酒洗,炒),胆星150克,僵蚕100克(俱炒),天竺黄50克,明雄黄25克。俱研细,总和匀,半夏曲100克,为末,打糊丸如弹子大。用薄荷、生姜泡浓汤,调化一丸,或二、三丸。(《本草汇言》)
天麻治小儿诸惊
天麻半两,全蝎(去毒,炒)50克,天南星(炮,去皮)25克,白僵蚕(炒,去丝)10克。共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天麻子大。一岁每服十丸至十五丸。荆芥汤下,此药性温,可以常服。(《魏氏家藏方》天麻丸)
天麻治头痛配方摘抄
1、天麻川芎丸
①成份:天麻15克,川芎60克。
②用法: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次服9克,食后细嚼,茶酒任下。
③主治:偏正头痛,眩晕欲倒。
——摘自《元·御药院方》
2、川芎天麻茶
①成份:川芎500克,天麻200克,茶叶适量。
②用法: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日嚼一丸,清茶下。
③主治:具有熄风止痛功效。主治偏正头痛及首风眩晕。
——摘自《本草纲目》
3、天麻川芎茶
①成份:天麻3克,川芎10克,白芷3克,春茶3克。
②用法:用白酒一碗,将上四味药置酒中,煎至半碗,取渣再用酒一碗,煎至半碗。合并煎汁,睡前以茶饮之。
③主治:满头作痛。
——摘自《元·御药医方》
4、天麻洗药方
①成份:天麻3克,香白芷6克,防风4.5克,葛根4.5克,金银花6克,生石膏9克,川椒3克,乳香3克。
②用法:水煎,洗之。
③主治:前额头痛。
——摘自《清·光绪皇帝医方》
5、天麻祛风清上洗药方
①成份:天麻3克,防风9克,川芎6克,白芷6克,薄荷3克,桑叶6克,甘菊4.5克。
②用法:用水熬透,洗之。
③主治:偏正头痛,头目昏重等。
——摘自《清·光绪皇帝医方》
天麻食疗菜谱
1、天麻炖鸡
〔原料〕鸡1只(500)克,天麻10克,调料适量。
〔制法〕
(1)鸡宰杀后去毛及内脏,洗净。
(2)天麻洗净、切片。
(3)天麻置鸡腹内,鸡入锅加水清炖至熟烂,加调料入味后食用。
〔功效〕熄风、行气、活血。
〔应用〕治疗身体虚弱、产后血虚头昏。
2、天麻炖猪脑一
〔原料〕天麻15克,猪脑1具。
〔制法〕
(1)天麻洗净、切片。
(2)猪脑洗净。
(3)猪脑、天麻片放搪瓷盆内隔水炖熟。
〔功效〕祛风开窍,通血脉,镇静,滋补。
〔应用〕肝虚 型高血压、动脉 硬化、美尼尔氏综合症、神衰、头晕眼花及脑血管意外致半身不遂。
天麻炖猪脑二
天麻炖猪脑,是民间常用的滋补食品。
[功效] 祛风,开窍,通血脉,镇静,滋养。
[适应症] 高血压,眩晕,神经衰弱,脑血管意外后遗半身不遂及语言障碍等。
[分量和用法] 每次用天麻10克,猪脑一个(洗净),水适量,放入瓦盅内隔水炖熟服食。
[注意事项] 本方四季可用。猪脑必须新鲜,用时可每天或隔天一次,3-4次显效。
天麻蒸猪脑三
配方:天麻10克 猪脑2只 姜5克 大蒜10克 葱5克 盐5克 绍酒5克 鸡汤200毫升
制作:1.把天麻打成细粉9猪脑去红腺及膜洗净,姜、蒜洗净,切片,葱切花。
2.把猪脑放在蒸盆内,加入天麻粉、盐、姜、葱、蒜和鸡汤。
3.把盛有猪脑的蒸盆置蒸笼内,用武火大气蒸35分钟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食猪脑1只。
功效:平肝熄风,降低血压。高血压风痰上逆型患者食用。
3、天麻鲤鱼
〔原料〕天麻25克,川芎10克,茯苓10克,鲜鲤鱼1尾(1.5千克),酱油、料酒、食盐、味 精、白糖、胡椒粉、香油、葱、姜、水豆粉适量。
〔制法〕
(1)将鲜鲤鱼去鳞、鳃和内脏,洗净装入盆内,将川芎、茯苓切成大片,用第二次米泔水泡上,再将天麻放入泡过川芎、茯苓的米泔水中浸泡4--6小时,捞出天麻,置米饭上蒸透。切成片待用。
(2)将天麻片放入鱼头和鱼腹内,置盆内,然后放入葱、姜,加入适量清水后,上笼蒸约30分钟。
(3)将鱼蒸好后拣去葱和姜,另用水豆粉清汤、白糖、食盐、味精、胡椒粉、香油烧开勾芡,浇在天麻鱼上即成。
〔功效〕平肝熄风,定惊止痛,行气活血。
〔应用〕适用于虚火头痛、眼黑肢麻、神经衰弱、高血压头昏等症。
4、天麻烧牛尾
〔原料〕天麻10克,牛尾2条,母鸡、肘子、干贝、调料各适量。
〔制法〕
(1)将母鸡、肘子下锅煮汤,天麻洗净,放入罐内加清水上笼蒸透后切片,将牛尾按骨节缝剁开,放入锅内加清水、葱、姜、白酒煮开,去其异味。
(2)锅内放入 煮好的 母鸡、肘子及汤,再放入牛尾、火腿、干贝,调好色味,用文火煨2小时左右,待熟后将牛尾捞出去,骨留肉 整齐地码入盘中,再将 天麻片镶上,把原汁内的母鸡、肘子等料挑出,用淀粉勾芡,淋香油,浇入盘中即可。
〔功效〕祛风湿,止痛,行气活血。
〔应用〕治头晕、头痛、风湿痛
5、天麻炖乳鸽
药材:天麻(10克)、桂圆肉(5克)、无花果(2个)
材料:老母鸽肉(100克)、瘦猪肉片(50克)、老姜片(少许)
制作:1、将老母鸽肉、瘦肉片煮熟; 2、将所有材料放在一起文火炖制2-3小时。
天麻具有止头痛的功效,且效果极佳。
滋补程度:中等
【菜名】 天麻鱼头
【所属菜系】 浙江菜
【特点】 【功效】平肝熄风,定惊止痛,行气活血。适用于虚火头痛、眼黑肢 麻、神经衰弱、高血压头昏等症。
【原料】
天麻25克 川芎10克 茯苓10克 鲜鲤鱼1尾(1500克) 酱油料酒 食盐 味精 白糖 胡椒粉 香油 葱 生姜 水豆粉各适量
【制作过程】
1. 将鲜鲤鱼去鳞、鳃和内脏,洗净,装入盆内;将川芎、茯 苓切成大片,用第二次米泔水泡上,再将天麻放入泡过川芎,茯苓的 米泔水中浸泡4~6小时,捞出天麻置米饭上蒸透,切成片待用。 2. 将天麻片放入鱼头和鱼腹内,将鱼仍置盆内,然后加入葱、生姜和 适量清水,上笼蒸约30分钟。 3. 将鱼蒸好后,拣去葱和生姜。另用水豆粉、清汤、白糖、食盐、料 酒、酱油、味精、胡椒粉、香油烧开勾芡,浇在天麻鱼上即成。
【用法】佐餐食,每日2次。
半夏白术天麻汤
【组成】半夏9克,天麻9克,白术9克,茯苓9克,橘红6克,甘草6克,生姜6克,大枣3枚。
【功用】健脾燥湿,化痰熄风。
【主治】痰饮上逆,痰多心悸,眩晕头痛等证。
【古籍论】本方是治疗内生风痰之剂。若痰因湿生,主要用白术燥湿化痰。晕由于风,辅以天麻平熄内风。脾为生痰之源,所以兼用半夏、茯苓、橘红、甘草补脾益气,化湿和中。并引用生姜、大枣调和营卫。
【点评】
1、本方是为风痰眩晕而设。以眩晕,呕恶,舌苔白腻为证治要点。对于肝肾阴虚,气血不足导致眩晕,不宜服用。
2、若湿痰偏盛,舌苔白滑的患者,加泽泻、桂枝利湿化饮;若肝阳偏亢的患者,加钩藤、代赭石潜阳熄风。
3、耳源性眩晕、神经性眩晕属风痰而有上述证候的患者,均可随证加减服用本方。
总之,本方主要治疗由于水饮痰湿所致的头目眩晕证,并且收效较好,可谓良方。
另外,本方也是在二陈汤的基础上加味而成,在原方燥湿化痰的基础上,加入健脾燥湿的白术,平肝熄风的天麻,而组成化痰熄风方剂。
飞龙天麻
配方:
天麻30克,草鱼1尾(1000克左右),料酒30克,盐4克,味精3克,姜10克,葱15克,芹菜叶20克,萝卜雕花或玫瑰鲜花3朵。
功效:
息风,定惊。适用于头风头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等症。
制作:
1、将天麻用二泔水(第二次淘米水)、川巨著10克、茯苓20克共同浸泡24小时,然后放到米饭上蒸熟,切片,除去川芎、茯苓不用。
2、将草鱼去肠肝、鳞、骨;鱼肉向外,切成花刀,用鳍做龙头,用鱼尾做龙尾,用胡萝卜做龙舌,用鱼肉做龙鱼、龙爪。将鱼肉用盐、味精、料酒、盐码味腌1小时,再放入姜、葱、天麻,用武火蒸9分钟,取出后,除去姜、葱,装盘即成。
天 麻 凤 翅
原料:
鸡翅 5只,天麻50克,胡萝卜,青椒、酱油、糖、绍酒、盐、味精、花椒葱、姜、蒜适量。
制法:
天麻用米泔水浸泡 4小时;将天麻放入米饭中蒸熟,切片;鸡翅洗切块,与天麻片一起红烧(红烧做法同普通烹调法一样)。
功效:
天麻有镇静、抗惊厥、抗癫痫和促进胆汁分泌等作用,可平肝息风、祛风定惊,用于头目眩、肢体麻木、小孩惊风、癫痫、高血病、耳源性眩晕等症。鸡翅甘温,入脾胃经,可温中益气、补精添髓。
天麻的功效与作用是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天麻可炖汤、做菜、煮粥食用,也可煎水服。
天麻的功效与作用
1、天麻含有非常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各种糖类,吃天麻能够为身体提供能量。
2、天麻对多种原因所致眩晕有良效,同时治疗老年人多发的高血压、神经衰弱也有不错作用。
3、天麻对人的神经系统有明显的保护和调节作用,可以增强视神经的分辨能力。
4、天麻对面神经抽搐、肢体麻木、半身不遂、癫痫等症状有着一定的疗效,另外还有缓解平滑肌痉挛、缓解心绞痛以及胆绞痛的作用
天麻怎么吃
天麻炖鸽子:天麻炖鸽子对于头昏、头痛也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首先把鸽子放进锅中,加水后再放入天麻和枸杞,大火烧开后再用小火炖两个小时即可食用。
天麻陈皮粥:选取天麻十五克,陈皮十克,大米一百克。把天麻切片和陈皮、大米、水放进锅子开始煮,煮熟就可以直接吃了。每天都可以吃,可以起到祛痰开窍的作用。
天麻炒辣椒:将新鲜天麻洗净,在开水中烫3-5分钟后捞起,冷却后切成丝,用辣椒炒食,具有治疗眩晕头痛、神经性头痛、肢体麻木、神经衰弱、失眠等症。
天麻茶:将新鲜天麻洗净切成薄片,与白菊花、枸杞、大枣一起用80摄氏度的开水泡10分钟带茶饮用,可以有效去肝火、明目、补肾、治高血压等症。
最后小编想提醒大家,天麻最好跟其他药物或者是食材一起搭配食用,因为单独使用天麻的效果不是太好。而且单独服用天麻也要注意剂量,最好就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服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1567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腰围肥胖是什么原因,如何瘦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