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鸡内金都有哪些作用与功效,鸡内金的食用方法

中医世家 2023-07-31 17:41:42

一、鸡内金治疗胃炎及肾结石

鸡内金治疗胃炎

复方鸡内金片健脾开胃,消食化积。用于脾胃不和引起的食积胀满,饮食停滞,呕吐泄泻。不能治疗胃炎。一般来说,胃炎患者年龄都偏大,复方鸡内金片通常适用于小儿,主要用于食积。食积,是指由于饮食太多,或暴饮暴食,超过了脾胃的消化能力,食物不能及时的消化和运转,出现脘腹胀痛拒按、厌食、嗳腐吞酸、泄下臭秽等证。此病症为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在儿科门诊。

鸡内金治疗胃炎食疗

买炒鸡内金,要粉末的药效快,每天用鸡内金3克、蜂蜜10克加开水冲一杯,早晚饭前各一杯。

鸡内金治肾结石

治疗肾结石建议您选用纯中药提取的口服液,溶石效果非常好,结石引起的不良症状,服用1-3天症状就会缓解或消失,继续服用结石会被慢慢溶解排出。

鸡内金食疗

胆、肾、尿道结石:用鸡内金、玉米须50克,煎一碗汤一次服下,一日2-3次,连服10天。忌吃肝脏、肥肉、蛋黄。

二、鸡内金的功效及作用

【功效与作用】

中医认为,味甘性平,入脾胃、膀胱经。消食健胃,涩精止遗,消积滞,健脾胃。 治食积胀满,呕吐反胃,泻痢,疳积,消渴,遗溺,喉痹乳蛾,牙疳口疮。

消食化滞

鸡胃之内膜,消食之力甚强,为健脾化食消滞之妙品。《滇南本草》曰:“消食磨胃,治小儿乳食结滞,肚大筋青,痞积疳积。”治食积内停,消化不良诸症,皆有神效。

宽中健脾

本品甘平,归脾胃经,有健脾和胃之功,助运中焦运化升降,可治脾胃虚弱之泄泻,升降失常之反胃呕吐。

固涩止遗

《本草备要》论本品曰:“甘平,性涩”。又《本草经疏》载本品:“其气通达大肠、膀胱二经。可补益升提,收敛固涩,有固涩止遗之功,多用治遗尿,遗精等症。

截疟

疟邪于半表半里,徘徊不去,邪正相争,往来寒热。本品散积化瘀,开结除邪,和解少阳枢机,兼补后天脾胃。正如《本草纲目》所述用治“小儿疟疾”更效。

除热止烦

《杂病源流犀烛》曰:“内热心烦目烦,故烦者,但心中郁烦也……内热属有根之火,其原本于热”。本品微寒,寒凉泄火清热,烦因热而生,热去烦自止。

三、怎样服用鸡内金呢

一、研粉服用

1、研粉服用是鸡内金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服用方法。这是因为鸡内金内含的消化酶不会因为长时间高温水煮而失去活性,从而降低疗效。

2、鸡内金研粉应当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首先,将鸡内金洗净晾干。众所周知,鸡在活着时是吃虫子的,而且需要吃一些细砂石帮助消化,因此胃内通常是不干净的。加之胃壁通常褶皱较多,所以这一步一定要耐心点清洁干净。

3、鸡内金晒干以后,需要再放至太阳下暴晒。暴晒的作用一是利用紫外线杀菌,二是充分干燥,为将来研粉作准备。一定要晒到焦脆为止,用手一折即能折断。

4、干燥完成以后,用研磨机将干透后的鸡内金研磨成粉,并过120目筛,以确保粉的细腻。粉不细的话则不易消化,消食效果也不会好。

一般来说,个人在家里操作不容易做到如此细的粉,可以到农贸市场花点钱找专门的研磨机器来磨粉。胶囊做好以后,以后需要服用鸡内金时,就可以像平时服西药一样吞服就行了。

5、鸡内金粉研好以后,根据粉量的多少到药店购买一些空胶囊壳(就是普通胶丸的外壳),将鸡内金粉装入胶囊壳内。

注意,由于鸡内金气味较腥,味道也偏苦涩,直接口服的话比较难以下咽。另外,服用剂量也没有做成胶囊这样好掌握。

二、煎服

1、如果只是偶尔一两次服用鸡内金,晾晒研粉未免太过于费时费力,这时即可以采用煎服的方法。

2、鸡内金煎服的方法同煎中药类似(鸡内金本身也能入药)。用一个砂锅,水适量,水开后继续用文火煎30分钟左右服汤即可。

如果嫌气味大,也可加少量食糖调味。为确保疗效,注意加糖的量不宜过大。

四、鸡内金的家常做法

鸡内金粥

原料:鸡内金5克、大米50克;

做法:

1.先将鸡内金择净,研为细末备用; 2.大米淘净,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煮粥;

3.待沸后调入鸡内金粉,煮至粥成服食,每日1剂,连续3-5天。

功效:健胃消食,固精止遗。适用于消化不良,食积不化,小儿疳积、遗尿、遗精及泌尿系结石等。

鸡内金与山楂,山楂酸甘微温,鸡内金甘平微寒,均助脾健胃,消滞化积,山楂尚可活血化瘀,鸡内金能固涩止遗,同可消积,兼长则异。

多味煎饼

材料:

主料:小麦面粉500克

辅料:白术10克,干姜10克,鸡内金15克,枣(干)250克

调料:大豆油500克,盐3克

做法:

1. 白术、干姜加水熬成汁后加入红枣;

2. 红枣煮熟后捞起、去枣核,压成泥;

3. 将鸡内金磨成细粉,与面粉、盐和匀;

4. 将面粉、枣泥和药汁揉成面团,摊成饼,入油锅煎成两面呈金黄色即可。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1565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