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儿童哮喘不治自愈的误区,你知道吗

妙手生春 2023-07-31 16:20:35

儿童哮喘与污染紧密相关

现在哮喘病高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环境污染。

一项最新研究显示:汽车尾气能改变空气中一些植物蛋白质的化学结构,使其成为能导致严重过敏反应的过敏原。另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在交通繁忙的地区出生的儿童,患哮喘的风险更大,因为污染致使他们在子宫内发生了基因改变。

美国的研究人员让6位生活在北曼哈顿和南布朗克斯的孕妇,使用背包式大气污染检测器,监测了她们对多环芳烃的接触情况,孩子出世后,研究人员分析了这6个孩子的脐带血白细胞表观变异的情况,发现了acsl3基因的变异。

acsl3基因,是一种在肺部表达的基因。这种遗传变异被称为表观变异,它可能会影响基因表达而扰乱基因的正常功能,但不会导致基因发生结构上的变化或突变。

“基因表观变异”后,被重新编程的组织在后来会变得异常,进而导致疾病发作。

还有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孕妇每天超过8小时处于香烟环境中,所生孩子发生哮喘的几率会增加2倍。

我国一个调查,也说明儿童哮喘与空气环境污染密切相关。据《健康报》2004年6月4日报道,国内对27 个大城市的流行病调查结果表明,10 年来我国儿童哮喘发病率上升了64.84% 。上海、重庆发病率最高 ;拉萨最低,仅为0. 52% 。

儿童哮喘能治疗好吗?你有哪些了解呢?

哮喘是一种难缠的疾病,一旦发作,不仅会给人带来痛苦,还可能威胁到生命。但许多家长认为儿童哮喘并不可怕,甚至认为孩子长大后就会消失。这是个好主意吗?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易毅说,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认识,甚至可能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嗜酸性粒细胞和大细胞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症状的特点是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和咳嗽,常常发生在夜间和清晨。症状可以自行治疗或缓解。


遗传性过敏体质与本病的形成有很大关系,多数患者有婴儿湿疹、过敏、鼻炎及食物和药物过敏史。多数为多基因遗传,约20%有家族病史。本病的病程与环境有关。由于本病有遗传因素,哮喘的治疗只能控制症状,但不能完全治愈。哮喘的诊断需要6-2年的规范化治疗,甚至更长的时间,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调整吸入性皮质激素的剂量。


定期检查肺功能并呼出一氧化氮。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可以通过药物治愈,使病情得到改善,有的家长是废止了,但不久又停止了表现,今后又开始跑,这种情况下很可能是孩子接触了一段时间的过敏原,此时应积极寻找过敏原,并做到今后不再接触过敏原,只有这样才能防止疾病再次出现。


儿童哮喘病人不会长大。易毅副主任医师向家庭医生在线编辑介绍,哮喘的病理基础是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在急性期要积极缓解气道炎症的咳嗽和哮喘,恢复期要根据气道的慢性炎症积极对症治疗。儿童哮喘一旦确诊,需要长期用药,因为它是一种遗传性的过敏性疾病,不长期治疗很难康复。如果经过正规治疗,90%以上的患儿,经过适当的治疗和护理还是可以治愈的。


因此,家长不要以为孩子长大后哮喘病就会好转而不重视。建议必要时应长期用药,然后根据治疗效果进行3个月左右的随访,及时调整治疗药物,控制病情,以减少哮喘对儿童的身体伤害。易绘副主任医师提醒,只要患儿长期坚持规范化的个体治疗,临床治愈率可以达到80%以上。

小儿过敏性哮喘能根治吗?如何治?

儿童抗过敏益生菌调节气道菌群对抗过敏性哮喘气道高反应调节的重要性
多年来的临床研究,对儿童哮喘发病原因与治疗上,张建华教授有着自己的总结:一岁前婴儿使用抗生素,增加儿童哮喘的发病率。肠道菌群的多样性与哮喘有关,人体内环境需要肠道菌群的介导作用才能处于免疫稳态,抗生素使用导致肠道菌群的改变,其中还包括胎儿生产方式,喂养方式等都会改变肠道菌群,充分利用肠道菌群损害学说,通过微生物可以对抗过敏性疾病如小儿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咳嗽变异性哮喘、过敏性哮喘、湿疹、荨麻疹等常见过敏性疾病。肠道菌群与过敏性疾病的发病关系,成为目前除了吸入激素治疗过敏性咳嗽哮喘以外的新发现,成为改善小儿过敏性疾病愈后今后研究的新方向。
人与微生物:互利共生。人体内不只是肠道才有益生菌,人的呼吸道、皮肤等多个器官粘膜都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益生菌,肠道微生态益生菌、呼吸道、皮肤微生态益生菌都参与了过敏性疾病过敏性哮喘发病进程。过敏性咳嗽哮喘的病程与愈后与肠道菌群破坏有关。
人体共生菌与T-reg细胞、免疫TH1/TH2平衡有直接关系,肠道菌群介导IgE免疫通路,依赖MyD88信号通路抑制IgE过敏抗体,肠道微生态菌群是人类第二大基因,过敏性疾病是:环境——微生物稳态——遗传的最终结果,通过微生物屏障作用,补充康敏元成人儿童抗过敏益生菌,增进TH1型免疫反应来调控因过敏而反应过度的TH2型免疫反应的方法,增强免疫抗过敏的能力,成为过敏性咳嗽过敏性哮喘早期防治之立足点。
近十年,激素吸入剂已成为儿童过敏性咳嗽、过敏性哮喘的主要治疗手段,虽然吸入激素的治疗方法比起全身激素抗过敏副作用小,起效快,但是,我们仍然发现吸入激素的弊端,长期吸入激素的副作用以及过敏儿童治疗只局限于局部,得不到全面整个过敏反应系统的治疗。
儿童益生菌抗过敏通过调节气道菌群降低气道高反应防治过敏性哮喘
【呼吸道菌群的存在】
正常人呼吸道微生物显示:人的鼻咽、口咽、声门水平的吸引物、右中叶BAL和左下叶支气管黏膜表面等10个部位的标本进行了细菌DNA检测和分析:发现在正常健康人的下呼吸道也有细菌定植(既往认为下呼吸道没有细菌定殖),整个呼吸道菌群存在高度的同源性,下呼吸道菌群仅仅是上呼吸道菌群的一种延续。从上呼吸道到下呼吸道,菌群数量逐渐减少。
【补充儿童抗过敏益生菌调节哮喘儿的气道微生物菌群】
益生菌与过敏性疾病的研究进展中谈到:哮喘患者与健康人相比,气道微生物构成发生改变,气道高反应性与气道菌群结构不稳定密切相关。菌群稳态直接影响到过敏性哮喘的病程,吸入激素与抗过敏 药物长期治疗并不能影响哮喘的病程及愈后,而具有特殊功能的成人儿童抗过敏益生菌菌株组合物康敏元益生菌通过降低因过敏 而导致的TH2免疫反应,增强TH1型免疫功能 ,调节Treg免疫细胞,成为肠道菌可以对抗过敏 性疾病新发现的有利科学支持,儿童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咳嗽 ,咳嗽变异性哮喘,过敏性哮喘,甚至被诊断为喘息性支气管炎以及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引发的哮喘患儿都可以及早的补充抗过敏 益生菌康敏元来干预肠道微生态介导的IgE通路,来抑制IgE过敏抗体的生成,从而改善儿童过敏性哮喘的病程及愈后,减少哮喘复发率。
儿童抗过敏益生菌对呼吸道菌群调节抗过敏的研究成果已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微生物与过敏性疾病,肠道微生物与儿童哮喘,呼吸道微生物与儿童哮喘,成人儿童抗过敏益生菌对儿童哮喘的防治作用,成人儿童抗过敏益生菌与湿疹荨麻疹等等微生态研究成就已发表诸多论文研究,对于过敏性疾病,不再是停留在抗过敏药和激素雾化的治疗层面,人类是一个“超级生物体”一些难治性疾病在不久的将来有望在人体生物体的研究上起到治疗性突破,人类基因组与微生物组共同作用,影响人体的免疫,营养和代谢过程,康敏元成人儿童抗过敏益生菌八年专注成人儿童抗过敏益生菌菌株及配方研究,把配方疗效与菌株品质视为生命线,联合台湾成功大学过敏与临床免疫研究中心王志尧教授开展临床实验病例研究,通过成人儿童抗过敏益生菌影响过敏性疾病的免疫系统的发生发展机制,开创康敏元成人儿童抗过敏益生菌免疫抗过敏营养疗法,补充康敏元成人儿童抗过敏益生菌可:调节呼吸道微生物菌群稳态,缓解气道高反应引起的咳嗽哮喘;调节肠道微生物菌群稳态,改善肠道食物蛋白过敏机制;调节肠道微生态菌群介导的过敏原特异性IgE通路,抑制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生成,由于康敏元成人儿童抗过敏益生菌可以增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调节TH细胞因子活化,抑制TH2型反应,增强TH1型免疫反应,以及上调免疫细胞和加速湿疹皮肤和黏膜屏障功能的修复。
儿童抗过敏益生菌可广义包括通过促进白介素(IL-12)或干扰素调控Th1型免疫反应而抑制免疫球蛋白IgE,改善Th2型免疫反应过度的抗过敏免疫现象的方法。许多文献指出增加辅助型T细胞1的细胞激素包括白介素(IL-12)、干扰素的分泌增加,可以有效改善过敏症状,进一步的研究也指出抗过敏的乳酸菌菌株和树突状细胞上Toll样受体结合,活化细胞内的转译蛋白移至核内而释放大量细胞激素,属于先天免疫的一个环节,因此这些特定的成人儿童抗过敏益生菌康敏元益生菌菌种借由其细胞壁多糖类物质如肽聚糖、脂多糖、多糖等,经先天免疫系统,确实能活化T细胞的发育。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的这三株乳酸菌具有抗过敏的能力,包括对异位性皮炎、荨麻疹、过敏性鼻炎、食物过敏及过敏性哮喘的症状有减缓及治疗的功能。

小儿哮喘的因素有哪些?怎样可以预防小儿哮喘?

小儿哮喘是一种对健康f非常不利的病症,会对健康造成很很多不利的影响,而且还会对生活带来很多不便,那么小儿哮喘的因素有哪些?怎样可以预防小儿哮喘?引起小儿哮喘的原因有很多,可以通过一些方法预防调理,下面就来详细了解具体内容吧。
1、认清小儿哮喘的因素
小儿哮喘的诱发因素有很多种,比如常见的有花粉、尘螨、宠物的毛屑、真菌或霉菌。这些诱发因素大部分是经过空气途径进入孩子呼吸道的,也有一部分是通过消化道途径进入体内的。所以在春季及秋季这样风大的季节,家长最好是不要带孩子出门。
2、如何防止病毒感染
呼吸道感染尤其是RSV感染和小儿哮喘发作有密切关系,故防止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很重要。目前国内外有效抗病毒药物较少,常采用:
1)干扰素,有广谱抗病毒作用,有用干扰素气雾剂防治病毒性呼吸道感染,阻止哮喘发作的报道,但来源困难,价格昂贵,且疗程越长,副作用日见增多;
2)病毒唑气雾剂,对防治感染性哮喘取得一定疗效,可自鼻中滴入,或气雾吸入,每日2~3次。
3、小儿哮喘的认识误区
因为有些儿童会不治自愈,所以部分家长认为小儿哮喘就像感冒一样,时间一长孩子就会产生免疫力,所以不用治疗。但实际上如果没有对儿童哮喘进行治疗,它发展为成年人哮喘的比率是很高的。因此儿童哮喘应得到积极而合理的治疗,争取在孩子青春期前治愈。
4、中医中药治疗方法
在发作间隙期中医主张扶正培本,加强健脾益气补肾之法。用传统的“冬病夏治”、“夏病冬治”法已被广泛采用。
5、饮食疗法辅助医学治疗
饮食疗法是小儿哮喘的治疗方法之一,它不但不会让孩子产生恐惧感,还没有副作用,非常的安全。比如家长可以取豆腐、麦芽糖、生萝卜汁各适量,将其混合煮开,然后分成两份让孩子早晚饮下。也可以拿几只鲜嫩的丝瓜,并切碎用水煎,去除渣后让孩子口服。
6、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
体格锻炼对长期患哮喘的儿童极为重要,可与药物治疗同时进行。体格锻炼可促进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改善呼吸功能,增强肌肉张力,提高机体对温度和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参加体育锻炼还可促进食欲,保持精神愉快,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此外,还应建立规律的生活制度,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量,进行冷水洗脸、洗脚等锻炼,及夏季参加游泳活动等均为有益的锻炼方式。只要在医生指导及一定药物的治疗下,持之以恒,体育锻炼是预防哮喘发作,调节机体机能状态的重要措施。
知道了小儿哮喘的治疗方法,还要结合平时的饮食进行治疗。
7、小儿哮喘的饮食原则
一宜: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这三大营养物质宜搭配适当
患儿喘息发作时常处于缺氧状态,导致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减弱,出现食欲不振,进食减少,影响患儿正常生长发育。因此哮喘患儿应补充足够的优质蛋白质如牛奶、鸡蛋等,约占营养摄入的35%。碳水化合物如米面等是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应占营养摄入的50%左右,但应避免过食产气食物,如面食、豆类和薯类。脂肪进食应少量,约占营养摄入的15%。因为进食脂肪过多,影响食欲和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对病情不利,主要以进食植物油为主。
二宜:宜多吃富含维生素a、b、c和铁、钙的食物
维生素a具有维持人体正常发育和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等功能。维生素b、c是参与各种代谢的重要物质,并有增加食欲、促进肺部炎症吸收的作用。钙除了促进生长发育的功能外,还具有抗过敏等功能。另外,机体为了从哮喘缺氧状态中提高对氧的摄取量,以减轻组织缺氧状态,会出现代偿性缺铁,补充必须相应增加。
三宜:宜多饮水
尤其是哮喘急性发作的时候,经呼吸道不显性失水增多,患儿易出现脱水现象,且气道痰液会变得粘稠,不易排出,因此哮喘患儿宜多饮水。
一忌:冷饮及碳酸饮料
哮喘患儿的气道处于高反应性状态,冷刺激往往可诱发气道痉挛,引起哮喘发作,而碳酸饮料往往添加了诸如香精、色素等成分,对人体有害无益,其所含二氧化碳气体,也于肺不利。
二忌:刺激性食物和产气食物
有辣椒、花椒、芥末、咖喱粉、咖啡等刺激性食物,可能诱发气道痉挛,所以应尽量不吃。产气食物有地瓜、土豆、韭菜、黄豆、面食等,它们易产生大量气体,导致腹胀,横膈上抬,限制肺的通气,还可诱发哮喘,故哮喘患儿应尽量避免此类食物摄入。
三忌:饮食过甜、过咸
甜食、咸食能生痰热,过甜、过咸食物可能诱发哮喘发作,因此哮喘患儿的饮食应相对清淡。
8、如何缓解哮喘
(1)、要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消除恐惧心理和焦虑情绪,但慎用镇静剂。协助病人取坐位或半卧位休息;或让病人抱着枕头跪坐在床上,腰向前倾。
此位置有利病人呼吸。解开领扣,松开裤带,避免胸腹受压和不必要的搬动。清除口鼻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中、重度哮喘发作时,由于呼吸道阻塞,肺泡通气不足,造成机体明显缺氧,必须及时补充氧气。当病人已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口唇、指甲青紫时更应尽快吸氧。迅速取出家用吸氧瓶,以每分钟3L的高流量氧气通过鼻导管或面罩给病人吸入。
(3)、舒喘灵或沙丁胺醇(喘乐宁)气雾吸入,按压1—2喷,每天不超过6—8喷。口服喘乐宁,每次2—4毫克,每日3次。
(4)、注意病人保暖,环境安静,鼓励病人配合治疗。
(5)、家属不要把病人围起来,要保持病人周围空气新鲜;室内通风,空气新鲜,但没有过堂风。避免室内有煤油、烟雾、油漆等刺激性气体。
(6)、立即向急救中心呼救,请急救医生前来救治。待病情稳定后,护送病人到医院就诊。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与预防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与预防

支气管哮喘是当今世界上最常见的慢性疾病,它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一种气道过敏性炎症性疾病。临牀上可出现典型的症状——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儿可经治疗后或自行缓解。

引起哮喘的病因很多,主要包括特异性体质和感染等等。哮喘体质宝宝的呼吸道常常处于十分敏感的高反应状态,医学上称为“气道高反应”。在此基础上,患儿气道如受到外界因素 *** ,如吸入屋内尘螨、花粉、冷空气、 *** 性气味,感染呼吸道病毒等,原有炎症反应加重,呼吸道阻力明显增高,便诱发哮喘。尤其在到处是花粉、螨虫等过敏原的地方,一不小心,就会导致喘息发作。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与预防

哮喘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一个家庭内有好几个人患哮喘并不是怪事,如果爸妈一方有哮喘,宝宝患哮喘的机会就很高。如果爸妈双方都患哮喘,那宝宝得哮喘的机会则更高。琳琳的奶奶一到冬天,就会咳嗽、喘息、痰多,有时半夜因为剧烈咳嗽而搞得老太太不能安睡。琳琳的爸爸没有哮喘,但一到春天和秋天,常常感冒、打喷嚏,实际上,琳琳的家族过敏史还真的很明确。琳琳发生哮喘的可能起码在30~50%,而且还常发生在儿童时期。因为许多资料已表明:哮喘多在儿童期发病,而且其中约1/3~1/2可迁延至成人。粗略估计,我国大约有1000万儿童哮喘患者。

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于2000年进行了第二次全国城市儿童哮喘患病率抽样调查显示:全国儿童哮喘患病率为1.97%,其中重庆儿童哮喘患病率为4.36%,居全国之首,其次是上海,发病率最低的是青海,只有0.12%。男童患哮喘比例高于女童,达到1.74:1;南方患病率高于北方,以华东地区患病率为最高,达到2.37%;3~10岁为患病率高峯期;当前儿童哮喘的发病率比10年前总体增高。

哮喘带来沉重负担

哮喘给家庭、社会和患儿本身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有资料统计显示:目前1年内缺课10天以上的哮喘患儿达到了42.72%,其中超过两个月的占7.01%,留级停学者为0.63%。而家庭成员因宝宝患哮喘病工作受到影响的占95.47%,因患儿哮喘爸妈常年不能工作的占患儿数的4.09%。而平均每年医疗费用为5000元以上的占13.83%,患儿家庭生活水平和患儿学习的质量都会因病情明显下降。

 哮喘要积极治疗

重视哮喘病人要从儿童开始,哮喘防治要从娃娃抓起。但目前社会上对哮喘的认识还存在许多误区,一些爸妈认为“宝宝的哮喘长到成人就好了,治不治疗无所谓”,这使得不少宝宝错过了治疗的有利时机。

虽然部分哮喘儿童的确可不治而愈,但近年来大多数学者仍认为哮喘患儿应得到积极而合理的治疗,主要原因就在于小儿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具有可塑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免疫系统发育逐渐完善,这种可塑性就越来越差,治愈的机会就越来越小。

所以,如果宝宝有哮喘,千万不要迟疑,治疗越早越好,争取在青春期前达到全面控制,完全缓解。近20年来,哮喘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上升,中国的哮喘发病率虽然较发达国家为低,但哮喘患者的死亡率却高达10万分之36.7,位居全球第一。令人遗憾的是,很多哮喘病人的死亡是完全可以避免的,防治不到位和认识上的误区导致了许多患者无谓的死亡和治疗延误。

还有些爸妈在宝宝哮喘刚得到控制、缓解时,便给宝宝停了药,或者每次等到病情发作时才用药,他们对长期使用吸入性皮质激素还是存有戒心,担心会有副作用。其实由于哮喘的基本病理改变是气道慢性炎症,这种“炎症”与我们平日所说的肺炎、肠炎等“炎症”不同,抗生素治疗无效,而激素治疗是有效的。丙酸倍氯米松、布地奈德等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吸入后直接作用于病变气道,疗效好且用量以微克计算,副作用少,在全世界范围都被证明是安全、有效的,是哮喘治疗的首选药物。而且应用阶梯治疗,医生还会随着患儿的病情和个体情况会不断减量用药。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1556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