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气滞和气虚的有什么区别
气滞就是我们人体内的气机受到了阻滞,气滞和气虚的区别就是:气虚是因为人的这个气的力量不够、气息不足;气滞则是气的力量是足的、但它瘀滞在身体的某个地方或者多个地方。
气滞在临床上有很多的表现:比如象胸闷、气滞、气息在二肋窜动,这是肝气瘀滞;还有象膝、脚会有莫名其妙的痛感,这有点是因为寒、有的是因为滞,即血过去了,但气没有过去,但这种痛又不是刺痛,而是一种闷疼或者是酸痛,通其实就是一个甬道,不通就是甬道堵住了,这也是气滞的一个表现,而血瘀引起的痛是一种刺痛,是一种象针扎的一种痛,并且长期徘徊在身体某个或多个部位,但气滞或气瘀有时候是游走不定、走窜的,不固定在某个部位,而血瘀一般会固定在某个部位或几个部位。
在生活中,你发现有的人身上莫名其妙的痛,有的是膝盖痛、有的是后背痛、有的时候是屁股痛,这是因为气机阻滞在某个部位的原因。还有的时候,人的气机过旺,比如像肝经的气机上升过快、肝经不降,上了火,它也会有气滞,比如像好多人项强即后脖子痛、转的时候觉得痛、觉得脖子僵硬。
二、气滞血淤的原因有哪些
一、气滞血瘀体质的形成原因——气滞血瘀体质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与情绪、饮食、年龄、环境、疾病等诸多因素有关。例如:
(1)情绪抑郁、紧张,性格内向,有不顺心的事都埋在心里,郁结日久,影响气血运行;
(2)嗜食油腻、甜食,血脂过高,或饮食过咸,或饮水不足,均能使血液过分黏稠,导致气血运行不畅;
(3)气虚、阳虚体质,推动功能减退,导致气血运行迟缓或瘀积;
(4)生活环境寒冷,血管长期痉挛,血行迟缓或凝滞于微血管;
(5)缺少运动锻炼,心肌收缩力减弱,气血运行迟缓;
(6)近代研究发现,各种慢性炎症引起局部组织郁血、水肿、粘连,或病理产物停积于局部,影响气血运行。
二、气滞血瘀体质的发病倾向,大多具有明显的“不通畅”特征。例如:顽固性头痛、抑郁症、脑梗塞、心肌梗塞、胆囊炎、肠功能紊乱、乳腺小叶增生、痛经、子宫肌瘤、恶性肿瘤等。
古今医家经过长期医疗实践,提出“气滞血瘀,百病丛生”的观点,是有实践基础的。医学研究证实,微循环瘀阻,是许多疾病的发病基础,也是慢性病久治不愈的原因之一,所以又有“久病必有瘀”的说法。
三、气滞血瘀的症状有哪些
1)偏重于气滞:胸闷喜叹息,两胁、胃、腹胀痛,嗳气,咽部如有异物梗阻,性格内向,忧郁寡欢,心胸狭窄,情绪波动时易腹痛腹泻,女性乳房、小腹胀痛,舌色暗,脉弦等
2)偏重于血瘀:口唇爪甲紫暗,皮肤青紫斑或粗糙,局部刺痛或绞痛固定不移,或触及肿块,面部色素沉着,眼圈黑,黄褐斑、女性痛经,经色紫暗夹有血块,或闭经,舌紫暗或有青紫斑点,舌下静脉郁血,脉涩等。
01、觉得说话有气无力或中气不足,经常觉得疲累、不想说话。
02、脸色苍白或比较黯淡。
03、经常性心悸、胸闷,或阵发心胸疼痛,唇暗,舌有紫气。
04、出现胁肋刺痛、黄疸、纳差、腹胀等症状。
05、肢体容易麻木,甚至疼痛,手足逆冷或发热。
06、女性经前或行经时小腹胀痛,拒按。经量少或行而不畅,逐渐增多,经色紫黯有血块,血块排出后则痛感减少或消失,伴有经前胸肋胀痛。
07、男性少腹、会阴、睾丸坠胀不适,或有血尿,血精。舌质紫或有瘀点。
08、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脉沉细。
四、气滞血瘀的调养方法
道医认为,气血失和常见的表现之一是血瘀。一般而言,有血管运行的部位就有可能造成血瘀,所以,看上去仅仅是“好像气色不太好”的气血失和,往往具有不可轻视的隐患,比如“气滞血瘀”。
1、运动锻炼
多做有益于心脏血脉的活动,如各种舞蹈、太极拳、八段锦、动桩功、长寿功、内养操、保健按摩术,均可实施,总以全身各部都能活动,以助气血运行为原则。
2、药物养生
可选用活血养血之品,如地黄、丹参、川芎、当归、五加皮、地榆、续断、茺蔚子等。
3、精神调养
血瘀体质在精神调养上,要培养乐观的情绪。精神愉快则气血和畅,营卫流通,有利血瘀体质的改善。反之,苦闷、忧郁则可加重血瘀倾向。
4、饮食调养
在饮食方面,要摸索出与自己病症有利或有弊的饮食宜忌规律,进行最适合自己食疗调养。如属阴虚,血热及阴虚火旺的病人,应禁食辛辣动火食物,切勿饮酒,并多食一些育阴清热的新鲜蔬菜等。
不良的情绪是诱发气滞血瘀现象产生的一个常见原因,由于长期处在工作以及生活的双重压力之下,没有及时进行宣泄。长期如此,身体容易出现气滞血瘀,患者会出现经常无缘无故发火的症状。可以进行适当的运动,舒缓身心,调节自身的不良情绪,理气解郁效果好。气滞血瘀有以下危害
? 1、严重者会引发心脑血管等疾病
? 人们常说的心肌梗塞等心脏疾病一般都是由于心脏的某个位置出现血瘀,影响了心脏正常的气血循环导致的。血瘀不仅影响了心脏的活动,还会威胁到呼吸、身体微循环的正常运行。类似肿瘤、消化道疾病等很多都与气滞血瘀有关系。如果发现自己出现类似的症状,就要考虑是不是身体内出现血瘀。
? 2、可能会造成刺痛、淤青
? 一般情况下,血瘀是由于身体内血液流通不畅导致的。如果血液被堵塞在身体的某个位置,就会出现淤青、按压时疼痛的情况。这时就表面身体的血液循环出现了问题。如果发现身体总是出现不明原因的淤青,就要及时的调理身体,帮助气血循环通畅,才可以消除淤青。
要改善气滞血瘀症状就要调理以下方面
1,调整心态:长时间情绪抑郁、紧张,会导致患者出现肝郁气滞,从而会影响到血的运行,使患者出现气滞血瘀的现象。患者要保持心情舒畅,可通过听音乐或运动等方式转移注意力,不要长时间精神过于紧张,并保持工作劳逸结合,有助于改善气血运行。
2,改善生活习惯:长期久坐不动也会影响到体内的血液循环,比如肥胖的人群久坐不动,就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每天可进行3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运动,比如跑步、游泳、骑单车等。另外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不要长时间熬夜,避免导致肝火旺盛。
3,长期气滞血瘀的患者,有可能会造成痛经,还有就是有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的情绪,所以说首先要改善生活作息,规律作息,低盐低脂饮食,同时可以吃一些改善循环的药物,或者吃一些白萝卜、柑橘大蒜等
血瘀是中医中的一种病症,意思是血液运行不畅、运行受阻,淤积在经脉或器官组织内。而血瘀证又分为3种类型,即气滞血瘀、寒凝血瘀、热毒血瘀,三者之间有相同之处,却也有不同之处,而且治疗方式也各不相同。
只要是血瘀证,都会出现脸色晦暗、黑眼圈严重、脸上长斑、头发干枯分叉,容易打结、皮肤干燥、口干舌燥,舌下络脉喷张、舌头上有瘀点或瘀斑,而因为导致血瘀的病因不同,所以调理方式也各有不同。
1、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主要是因为肝气不舒,情志内伤所致,与情绪、环境、饮食等诸多因素都有关系,气滞血瘀的形成需要较长的时间,属于慢性疾病。气滞血瘀还会伴随乳房胀痛、性情抑郁烦躁,很多上班族的女性会患这种疾病,因为经常久坐不动,就会导致腿臀部气血运行不畅。想要调理气滞血瘀,就需要选用行气、活血。
食谱:黑豆蛋酒汤
原料:黑豆、鸡蛋2个、黄酒适量。
此方具有疏通气血的作用,达到“以通为补”的效果。
2、寒凝血瘀
寒邪具有寒冷、凝滞的危害,如果吃了过于生冷的食物,或者是穿着过于单薄不能御寒,寒邪侵体导致气血凝滞,血液流经胞宫就会使胞宫受寒,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宫寒。寒凝血瘀主要表现为身体各处经常出现不明刺痛,月经时会感到痛经、手脚冰凉、月经色深、有血块,甚至会有头痛、胃痛等症状,平时还会感到胸闷胸痛、气短心慌。很多女性贪食寒凉,夏日整天待在空调房,很少出去晒太阳,这样会快速消耗体内阳气,就会导致寒凝血瘀。想要调理寒凝血瘀,就需要活血化瘀、温通经络。
食谱:桂仁胶粉
原料:阿胶、桂圆、干姜、砂仁、蜂蜜等
阿胶具有补血止血、滋阴润燥的功效,对于女性来说是一种很好的滋补圣品;桂圆可以用来治疗失眠健忘、头晕心悸等症状,补益心脾、气血双补;干姜可以温中散寒,温通经络;砂仁活血化瘀、温脾止泻;蜂蜜止痛解毒、补中润燥,这道药膳对于体质虚寒所导致的月经不调、手脚冰凉、痛经等症状具有很好的疗效。
3、热毒血瘀
热毒血瘀是因为血液流通过快,血液流通过快也会导致血瘀。引起热毒血瘀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生活作息不规律,经常熬夜,平时抽烟酗酒等不良习惯。热毒血瘀的患者易生痤疮,口干舌燥、面色潮红、容易上火。想要调理就需要食用清热散火、凉血行血的食物。
食谱:苓提明水
原料:茯苓、薏苡仁、山楂、荷叶、黄精等
将原料制作成膏饮,茯苓利水渗湿、镇静补气;薏苡仁解毒散结、除痹排脓;山楂行气散瘀;荷叶凉血止血、清热解毒;黄精补脾养阴、润肺益肾。具有解热毒,静心凝神的功效。
血瘀是中医的一种病症,即血液流通不畅,有瘀血。血液流经脉络,无法及时消散,瘀滞在某处;或者是血流运行不畅,淤积在经脉、器官内呈现凝滞状态,都称为血瘀。而由于导致血瘀的原因不同,所以血瘀证又可以分为不同类型,常见的3种血瘀证为气滞血瘀、寒凝血瘀、痰浊血瘀。导致血瘀的病因不同,所以一指的方式也不同。
1分钟自测是否是血瘀体质
(1)面部、口唇以及眼部青紫
(2)皮肤粗糙,有鳞屑;静脉曲张
(3)身体各处出现不明原因的刺痛、绞痛
(4)四肢麻木,乏力
(5)女性月经紊乱、痛经,经色发黑有血块
(6)舌下络脉喷张、粗壮;舌头上有瘀点或瘀斑。、
如果有上述2项及以上者,则可判断为血瘀证。因为导致血瘀证的病因不同,所以虽然都是血瘀,却兼有其他病症,接下来给大家依次介绍不同类型血瘀证的判断方式以及治疗方式。
1、气滞血瘀
除了有血瘀证的基本表现,还兼有气滞症状,如胸胁、腹部闷痛、乳房胀痛;心烦易怒;舌质黯红、脉弦。主要是由于肝气郁结,长期情绪不舒所致。
调理方式:血府逐瘀汤——理气活血
组成:红花、桃仁、当归、生地黄、川穹、牛膝、赤芍、桔梗、甘草、柴胡、枳壳
这个药方主治淤血内阻,气机郁滞。其中桃仁、红花活血化瘀,一个润燥、一个止痛;川穹、赤芍辅助活血化瘀; 当归、生地是滋阴养血之药;桔梗、枳壳、柴胡理气行气;甘草能够调和药性。
2、寒凝血瘀
寒凝血瘀主要是身体受到寒邪伤寒造成的,长期喜食生冷寒凉的食物,或者衣服过于单薄不足以御寒、长期处于寒冷阴暗的地方等。患者常感到手足冰冷、月经不畅、容易腹泻等,寒邪主凝滞,进入血液后会导致血液运行不畅,从而导致瘀滞,血液流经胞宫就会导致胞宫受寒,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宫寒。
调理方式:桂仁胶粉——温通活血
组成:阿胶、桂圆、大枣、干姜、山楂、肉桂
这是一道药食同源的膏饮,阿胶、桂圆补血活血,润泽肌肤,尤其适合女性保养;干姜、肉桂温通经络,温中散寒;山楂具有活血化瘀之效。对于治疗寒凝血瘀引起的手脚冰冷、月经紊乱、痛经等具有很好的疗效,还具有美容养颜、延缓衰老的功效。
3、痰浊血瘀
肺部干燥,缺少水分,这时候肺部缺少津液,痰也会变得粘稠。痰湿人类体内用不到的废水,会在人体四处“逃窜”,与血液结合后血液就会变得粘稠,造成淤堵。
调理方式: 栝蒌薤白半夏汤——祛痰活血
组成:栝蒌实、薤白、半夏、黄酒
栝蒌祛痰开胸、通痹宣阳;薤白行气止痛;半夏降逆祛痰;黄酒可以温通经络,发挥药性。这个药方主要除胸痹,祛痰活血。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1551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洗手太勤,男人也得“主妇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