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8日讯】很多人都有一种记忆,小的时候学校会进行采血体检。那个时候由于设备的问题,很多采血都采用耳尖放血的方式,那么为什么通过耳尖放血呢?耳尖放血应该怎样取?什么是耳尖放血呢?耳尖放血作为我国中医治疗医学当中的一种独特治疗方法,主要的原理是刺络放血,主张通过泻热驱邪、化瘀通络、开窍启闭、解毒镇痛来帮助患者祛除邪气,恢复正气。
其文字记载,可以最早追溯到《黄帝内经》当中,临床医学上正确有效的耳尖放血可以促进我们人体耳部的穴位,达到清凉降热的功效。而现代临床试验研究表明,运用耳穴取血,可以有效的促进我们体内的血液循环,帮助我们改善组织供血缺氧,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能。尤其是在治疗退烧、消炎、降压、抗过敏具有明显的效果。
但是对于那些患有肝、肾及造血系统疾病的患者来讲,耳尖放血治疗,这一方式是并不适用的。另外,处于哺乳期的孕妇,或者是怀孕时期的妇女,对于耳尖取血的治疗方式也应该慎用。
正确的耳尖放血规范如下,首先,局部用75%的酒精棉球常规消毒,用三棱针或注射针头对准耳尖穴,左手按揉使局部充血,右手持针速刺,出血后用酒精棉球擦其针孔,左手反复挤压,出血量控制在3到5滴即可。另外,采血的时候一定要遵循单侧患病取病侧,双侧患病取双侧的原则。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同,部分的患者耳部很难产生充血现象,因此,在进行耳尖放血之前最好事先按摩一下耳廓,另外采血用具,也一定要事先做好消毒准备工作。采血的时候,针刺入的深度约为1~2mm深,不要过深,不要过浅。
耳尖放血是针灸治疗当中常用的一种疗法,其操作方法是用三棱针在耳尖部位,经过消毒后,轻轻点刺3次到5次,然后挤压局部,以使血液流出的一种治疗方法。耳尖放血的适应症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清热。可以治疗头痛,眼目肿痛等,最常见的是霰粒肿。2.活血化瘀。可以辅助治疗面部疼痛,如三叉神经痛等。耳尖放血应严格掌握适应症,不能随便使用。
摘要:挑刺出血法取穴:手背部反应点。操作方法:在手背部寻找高出皮肤,暗红或红色粟粒大小、压之不退色的小丘疹(若无反应点,则可选择相当于膏肓穴的部位),以三棱针或粗毫针快速挑刺,使出血数滴即可。
1.三棱针刺血法 取穴:太阳(双) 曲池(双) 肝俞 大杼 耳尖穴 足中指尖穴
操作方法:任选l~2穴,常规消毒后,以三棱针点刺出3~10滴即可。
2. 挑刺出血法 取穴:手背部反应点
操作方法:在手背部寻找高出皮肤,暗红或红色粟粒大小、压之不退色的小丘疹(若无反应点,则可选择相当于膏肓穴的部位),以三棱针或粗毫针快速挑刺,使出血数滴即可。
3. 肝俞穴刺血法
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用26~28号1寸毫针斜向下刺入肝俞穴,进针4~6分左右,行强 *** 手法,捻转数下后,不留针,缓缓出针,渐退渐摇,开大针孔,挤出5-8滴血,以血色由紫黑变鲜红为度,每周1次。
4. 点刺法 取穴:背部1-12胸椎至腋后范围内寻找反应点。
操作方法:从背部1~12胸椎至腋后线范围内寻找反应点(若列反应点则可点刺相当于膏肓穴的部位),以三棱针对准选好的部位垂直进针0.2~0.3公分。速刺快退,以出血为度。
5. 耳尖放血法 取穴:耳尖穴
操作方法:取同侧耳尖穴,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挤出8~10滴血即可。每天1-2次。
6. 足中趾尖点刺放血法 取穴:双足中趾尖
操作方法:以三棱针点刺双足趾尖,放出3滴血液,并用棉线扎同侧中指3圈,松紧以患者能忍耐及不影响血液循环为度。合并眼结膜充血者,配合合谷、睛明,太阳、四白等穴。
俗话说:“三分医,七分养,十分防。”可见养生的重要性。在很多人的意识里只有老人才需要养生,其实不然,养生是条漫长的路,越早走上这条路,受益越多。
【】、【炎】、【睑腺】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1535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斑秃如何治疗,斑秃护理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