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小寒养生饮食吃什么,小寒节气如何养生保健

中医世家 2023-07-31 09:23:48

一、小寒养生注意防寒

1、注意预防湿邪

民间常说“小寒大寒冻作一团”。对于往年,人们只要重视寒邪就行,而今年冬季特别寒冷,面对天气的显著变化,人们不仅要重视寒邪,还应该重视湿邪。中医讲,湿邪一般不单独出现,它总爱与其他邪气共同出现,尤其是和寒邪一起,加上今年雨雪天气偏多,湿邪非常容易渗透进入人体,从而引发多种疾病,例如风湿以及心血管疾病等,而且湿邪致病的一个特点是迁延难愈,会给身体带来严重危害。所以说,这个冬季我们应该比以往更加重视养生,如坚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外出一定要做好保暖措施,冬季活动要慢行,每天早睡晚起,尤其不要忽冷忽热等,避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2、睡前泡脚 拒绝寒从脚下生

俗话说“寒从脚下生”。小寒时节,公众还要特别注意脚部保暖。保健专家指出,中医认为,人是一个整体,足部可以反应内脏的病症。反过来,保护好足部又能增加内脏的功能。所以,不要认为足部保暖是局部保暖,实际上,足部保暖是身体整体抗寒防病的一种保护。

对付脚凉,最好的办法就是睡觉前用热水泡脚,然后用力揉搓足心。自古就有“要长寿、头凉脚热八分饱”之说,所以晚上吃完饭,休息一会儿,弄上一盆热水,边泡脚边看电视。这样既能御寒保暖,又能补肾强身、解除疲劳、促进睡眠、延缓衰老、预防疾病。

二、小寒养生吃哪些食物

1、梨

小寒节气吃梨是最养生,梨味甘,微酸,入肺胃心肝经。主治热嗽,止渴,治客热中风不语,止心烦、气喘。能够调肺凉心,消痰降火,解疮毒。但脾胃虚弱者不宜多食。

2、腊八粥

小寒节气吃腊八粥是一种习俗,同时也是一种养生方法。腊八粥既能刺激食欲,又可以增加机体热量,起到暖胃消寒的作用。

3、小寒养生喝鸡汤

鸡骨鸡肉在文火的慢慢煲煮中,营养成分大多会溶入汤中,极易于人体吸收,是冬季补气补血的进补佳品,钙质也多。

4、鲈鱼

为温养阳气、敛阴津于内,还可食鲈鱼。《本草纲目》记载:“味甘平,入肝脾肾经,有补五脏,益筋骨,治水气,多食宜人,曝干甚香,益肝肾,安胎补中。”。

5、胡萝卜

胡萝卜可增加抗寒能力。寒冷气候使人体维生素代谢发生明显变化。增加摄入维生素A和维生素C,可增强耐寒能力和对寒冷的适应力,并对血管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胡萝卜包含多种胡萝卜素、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因此被称作“平民人参”。在干燥的季节里,吃点胡萝卜,还有滋润皮肤的作用。

三、五款养生汤帮你暖暖身

1、山药羊肉汤:羊肉500克,山药150克,姜、葱、胡椒、绍酒、食盐适量。

羊肉洗净切块,入沸水锅内,焯去血水;姜葱洗净用刀拍破备用;淮山片清水浸透与羊肉一起置于锅中,放入适量清水,将其它配料一同投入锅中,大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炖至熟烂即可食之。

2、黄芪牛肉汤:牛肉(瘦)1000克,黄芪12克,党参12克,大葱20克,姜15克,料酒20克,小葱5克,胡椒粉1克,盐10克,味精2克。

将黄芪、党参洗净;经过加工装于双层纱布袋内封住口做成中药包;牛肉洗净,切成5厘米长、3厘米宽的块;姜、葱洗净;沙锅置大火上,倒入鲜汤2000克,放入鸡骨架,加入牛肉块、中药包煮沸,撇去浮沫;加姜、葱、料酒,移至小火上炖熟透;拣去中药包、姜、葱、鸡骨架;加入精盐、胡椒粉、味精、葱花即成。

3、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20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黄酒、调料适量。

将羊肉洗净、切块,加入当归、生姜、黄酒及调料,炖煮1-2小时,吃肉喝汤。

4、鸡丝阿胶汤:鸡胸脯肉100克,牛奶1000克,阿胶80克,姜10克,盐2克。

鸡脯肉洗净,切成鸡丝;阿胶碎成小块,放沸水锅内隔水蒸化;生姜洗净,去皮切片;鸡肉丝、阿胶、姜片、鲜牛奶同放炖盅内,盖上盅盖;隔水炖1小时,取出,加入精盐调味即成。

5、干姜肉桂羊肉汤:羊肉(瘦)150克、干姜30克、肉桂15克。盐1克,大葱3克,花椒粉1克。

羊肉切块,与干姜、肉桂共炖至肉烂,调入盐、葱花、花椒面,即可。

四、小寒养生推荐4款滋补肉类

1.羊肉—补肾助阳

羊肉是冬季餐桌上的常见菜,在小寒节气适宜多进补。羊肉属热性,有补肾助阳的作用,羊肉还能缓解腰膝酸软的症状。在寒冷冬季,吃上一顿羊肉,无疑是一大乐事。

2.牛肉—补脾益胃

牛肉可补脾益胃、补气养血、强筋壮骨、利水消肿。牛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特点,很适合肥胖者、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患者食用。

3.鲫鱼-温补体虚

冬天冷气袭人,应选择一些温热性的鱼类。鲫鱼性平味甘,入胃、大肠经,具有和中补虚、温胃进食之功效。此外,鲫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微量元素,且易消化吸收,直接炖汤食用,是补益佳品,适于各种人群食用,特别是产后、手术后、病后体虚的人,经常吃鲫鱼有益身体恢复。

4.虾肉—补肾祛毒

虾肉有补肾、壮阳、通乳、祛毒等作用。虾肉的营养很多,适合肾虚阳痿、早泄遗精、腰膝酸软、四肢无力等症。

小寒时节吃什么养生好呢?

小寒时节吃什么养生呢?
1.土豆

在小寒的时候建议吃点土豆,虽然说土豆很常见,但是实际上它的营养是非常好的。土豆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和维生素C,在冬季的时候常吃具有调节肠胃功能,缓解便秘的效果。另外还能养护心血管,预防动脉硬化哦。

2.山药

山药是滋补佳品,在小寒的时候吃一点也是很不错的。山药中含有大量的淀粉酶以及多酚类物质,能帮助滋补脾胃,提升人的消化和吸收能力。另外山药中的黏液蛋白也比较多,能帮助降低人的血糖,常吃山药,还具有预防前列腺疾病的效果。
3.
萝卜

冬季的时候常吃一些白萝卜是非常好的,这点估计很多人都已经知道了。萝卜中含有的维生素C比多数的水果都要高,而且萝卜中还含有钾元素和镁元素等矿物质。这些营养元素对于提升人的体质,帮助人体排毒都具有良好的效果。
4.
苤蓝

苤蓝对胃病有一定治疗作用,能促进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同时因为富含维生素E,有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苤蓝不宜炒得过熟,多以生拌或榨汁食用。在北方,多用苤蓝制作咸菜,但高血压患者不宜多食。

5.苹果

苹果性味甘酸而平、微咸,无毒,具有生津止渴、益脾止泻、和胃降逆的功效。吃较多苹果的人远比不吃或少吃苹果的人感冒机率要低,所以冬季食用适合不过。

6.梨

此时当季水果中以食梨为佳。梨,医书记载性寒,味甘,微酸,入肺胃心肝经。主治热嗽,止渴,治客热中风不语,止心烦、气喘。能够调肺凉心,消痰降火,解疮毒。

小寒节气吃什么食物养生

在我们东北小寒的时候,多以肉类为主,所以这个季节我们会选择一些肉类和菜类的食品,比如我们会经常吃火锅或者是炖菜.
一、鸡肉

鸡肉味道鲜美,温补养人,民间有“逢九一只鸡,来年好身体”的说法。鸡肉性温,含有大量维生素和优质蛋白,小寒节气御寒滋补,多吃鸡肉是不错的选择,喝鸡汤也不错。
二、羊肉

羊肉也是温补的肉类食材,寒冷的冬天吃它浑身上下暖洋洋,小寒节气也别错过。
1、食材:羊肉、胡萝卜、马蹄、葱适、生姜大蒜。
2、羊肉洗净切块、胡萝卜去皮洗净切块、马蹄去皮洗净待用、葱白洗净切段。羊肉冷水下锅加入料酒一起焯水,捞起沥干水。

3、热锅凉油,下入葱头、生姜大蒜一起下锅煸炒出香味来,加入羊肉、生抽、蚝油、柱候酱炒香,下入胡萝卜和马蹄翻炒均匀。加水煮沸。
三、红枣

红枣也是冬季不可错过的美食,小寒节气可以多吃一些红枣,红枣搭配上糯米一起蒸,做成一道不错的冬季小吃,解馋营养还补气血。

推荐菜谱:红枣夹心糯米糕

四、大白菜

大白菜是冬季不可错过的蔬菜之一,也是北方冬季常见的蔬菜,大白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膳食纤维等等,小寒节气除了吃肉菜之外,补充维生素的蔬菜也不能少,荤素搭配才更营养健康。

推荐菜谱:蒸白菜猪肉卷

冬季养生小寒吃什么好?

1.1、羊肉:补肾助阳。羊肉是冬季餐桌上的常见菜,在小寒节气适宜多进补。羊肉属热性,有补肾助阳的作用,羊肉还能缓解腰膝酸软的症状。在寒冷冬季,吃上一顿羊肉,无疑是一大乐事。
1.2、牛肉:补脾益胃。牛肉可补脾益胃、补气养血、强筋壮骨、利水消肿。牛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特点,很适合肥胖者、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患者食用。
1.3、鱼肉:补益筋骨。鱼肉可温养阳气、补益筋骨,其中以鲈鱼的价值最大。《本草纲目》记载:“味甘平,入肝脾肾经,有补五脏,益筋骨,治水气,多食宜人,曝干甚香,益肝肾,安胎补中。
1.4、鸭肉:温补虚劳。鸭肉补虚滋阴、利尿消肿、养胃生津,鸭肉适合体内有热易上火的人食用;低热、体弱、食欲不振、大便秘结和水肿者食之更佳。
2、小寒节气喝什么粥养生
2.1、大米粥:大米是我们经常食用的一种传统主食,有胃气、补脾虚、壮筋骨、和五脏之功效,最适合在冬天的时候食用。大米的性味甘平,煮成粥来喝是人人都可以接受的。因此,冬季养生粥绝少不了它。
2.2、山药粥:书中说山药健脾益胃、助消化、益肺止咳,临床上常用治脾胃虚弱、泄泻、肺虚痰嗽久咳之症。而且还有降低血糖,延年益寿等功效,因此是非常棒的滋补佳品。而且以煮粥的形式来食用山药一点也不会破坏它的营养成分,可以起到冬季养生滋补的功效。
3、小寒节气喝什么汤养生
3.1、花生猪手汤。材料:花生80克,猪手300克,淮山50克以及适量盐、葱、姜、料酒。
做法:先将猪手洗净、切块,将淮山切块。将所有材料及适量的葱、姜、料酒放入锅中,加清水小火炖1小时20分钟左右,加入盐稍煮。
功效:花生猪手汤具有滋润肌肤,增加弹性的功效。
3.2、莲藕排骨汤。材料:排骨750克,新鲜莲藕2段。
做法:排骨洗净切段,清水漂20分钟。将水沥干。莲藕洗净去皮,切小段后用刀拍松。将全部材料放入锅内,加清水1500毫升,大火煮滚后改小火煲3小时左右即可。煲好后加盐调味。
功效:本汤可清热消痰、补血养颜,凡贫血、心跳失眠者皆可食用,常服令人神色添彩。
小寒节气的饮食原则
1、食宜杂:即食物要多样化,精粗搭配,荤素兼吃。冬天人们有偏嗜高蛋白、高脂和高糖的食物,不吃或少吃粗粮、蔬菜、瓜果的倾向。这不但容易使人患缺铁性贫血、维生素缺乏症、便秘、口角炎、牙龈出血等症。
2、食宜温:小寒冬季,是吃羊肉、鸡肉等温热品的好时候,特别是对于偏于阳虚体质者的人:偏于阴气不足的食补以鸭肉为好。饮食切忌黏硬、生冷食物。而冬季喝热粥也非常适合,如羊肉粥,以温补阳气:麦片粥,养心除烦;核桃粥,养阴固精;红薯粥,滋补肝肾。
3、食宜苦:小寒气候寒冷,是上火的“旺季”。这时的饮食应减咸增苦,苦味食物可助心阳,减少过亢的肾水,起到养肾的功效。中医认为苦味食品可入心经而降泄心火,小寒寒冷干燥,多吃如苦瓜、陈皮、莲子心、苦荞麦等苦味食物可助心阳。
小寒节气养生保健方法
1、起居要保暖:小寒是一年中最冷的节气之一,此时在起居上一定要注意保暖。天气寒冷,则关节痛、颈椎病甚至是心脑血管疾病都容易发病。“广告保暖是第一要务,尤其是对肩颈部、脚部等易受凉的部位要倍加呵护。对于老人家,则在保暖的同时还要注意通风,密切防范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2、运动宜在日出后:小寒正处于季冬之月,此时阳气潜伏。在精神调养方面,应宁神定志,避免情绪过于激动,保持心态乐观,莫要劳神忧事。

小寒节气吃什么养生

小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比大寒还要冷,由此可见在小寒的时候养生进补是很有必要的。而我们的进补一般都是通过吃,美食才是进补的最佳方式。古人比我们更重视小寒,所以在小寒这天吃传统食物来御寒已经流传至今了,一起来看看小寒节气都要吃那些传统食物吧!
吃糯米饭

在广东地区,无论是小寒、大寒节气,都有早上吃糯米饭的习俗。从中医的角度觉得糯米有补中益气之功效,在寒冷的季节吃糯米饭最适宜。一年中最冷的一天当然是要吃糯米饭了。
喝鸡汤

在小寒的这一天,我想餐桌上最多的就是鸡汤吧,以前只有南京的人才喜欢在小寒节气喝鸡汤,现在大部分的地区也开始流行喝鸡汤这个习俗了,据说,鸡骨鸡肉在文火的慢慢煲煮中,营养成分大多会溶入汤中,极易于人体吸收,是冬季补气补血的进补佳品。
吃菜饭

小寒节气的传统食物还是很多,特别是古人对小寒颇为重视,虽然现在已经渐渐的淡了,但是到了小寒这天,老南京一般会煮菜饭吃,菜饭的内容并不相同,有用矮脚黄青菜与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的,十分香鲜可口。
吃羊肉

冬天是阴气最重的时候,所以好多女性到了冬天就容易手脚冰冷,而小寒又是一年中气候最冷的时候,不吃点御寒的食物,这个冬天怕是很容易被风寒侵袭,御寒吃什么呢?我想没有什么比热气腾腾的羊肉汤更有用吧,一碗羊肉汤让你暖暖地过个冬天。
吃黄芽菜

每个地方小寒的饮食习俗都不同,比如天津地区小寒就有吃黄芽菜的习俗。相传冬至后将白菜割去茎叶,只留菜心,离地二寸左右,以粪肥覆盖,勿透气,半月后取食,脆嫩无比,弥补冬日蔬菜的匮乏。而现代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不用担心吃不到蔬菜,但是小寒的时候吃黄芽菜依然流行着。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1489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