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华东地区首例采用国际顶尖的体外膜肺(ecmo)技术成功转运抵沪,经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56天救治的4岁男孩小涵涵康复出院。
4岁男孩小涵涵采用体外膜肺技术成功转运抵达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时场景 王炬亮摂
体外膜肺是源于心外科体外循环、抢救垂危患者生命的新技术,其本质是一种改良的人工心肺机,最核心的部分是膜肺和血泵,分别起人工肺和人工心的作用,既可用于体外呼吸支持,又可用于心脏支持,当患者的肺功能严重受损,对常规治疗无效时,该技术可承担气体交换任务,使肺处于休息状态,为患者的康复获得宝贵时间,如患者的心功能严重受损时,血泵可以代替心脏泵血功能,维持血液循环。
7月24日, 4岁的男孩小涵涵因病住进江苏省常州市儿童医院,被诊断为重症肺炎(呼吸衰竭)。7月26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立即派出7位专家团队,采用体外膜肺技术,400里加急转运,于27日凌晨将病危患儿小涵涵成功转入该院。
小涵涵在该院重症监护室治疗期间,发生反复的心律失常,甚至出现了心脏停跳的致命病情,但每次经医务人员及时有效的处理,都转危为安。运行ecmo一周后,当大家都觉得小涵涵的病情已稳定可控时,又发生了可怕的意外,检查中发现小涵涵发生了脑出血,如不及时有效的抢救,之前的一切努力均白费。该院重症医学科以最快的速度联系脑外科,一边安排手术,一边为小涵涵做术前准备。当小涵涵做好手术重新被推回监护室时,小涵涵的妈妈得到了令人振奋的消息:手术获得了圆满的成功!
小涵涵的父亲是普通工人,母亲无业,为了小涵涵,他们把所有亲人朋友都借遍了,为此一家人背负巨额债务,但还是没有凑够治疗的费用。了解情况后,该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陆国平教授等慷慨伸出援手,立即为他启动“上海宋庆龄基金会&恒基金”,为小涵涵申请到最高限额8万元的慈善救助款。小涵涵也成为该院该基金在重症医学科资助的第一例患儿。
住院期间,爱心人士专程来病房探望小涵涵时场景 连健雄摂
据悉,目前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转运体系覆盖我国6省1市,辐射范围已达到500公里,最远已到达1100公里以外的福建省。ecmo成功转运,标志着我国儿童急救水平进一步提升,也为危重病患儿打开了生命通道。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1472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嗓子哑了的原因,嗓子哑了怎么办_
下一篇: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投入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