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职业病是劳动者身边的恶魔?职业性苯中毒怎么预防?

佚名 2023-07-31 06:56:21

职业病,劳动者身边的恶魔

近期,某有毒学校的新闻刷爆了各大媒体:央视报道称该校新址的污染物超标,这些污染物包括了氯苯、四氯化碳等。

报道指出,学校搬迁新址后,有近 500 名学生患病,甚至还有学生查出淋巴癌、白血病等。

他们,就是接触苯和苯的同系物的工人。

这些工人可能是制作皮鞋的工人,可能是生产油漆的工人。他们可能在塑料制品的生产线上干活,还有可能从事染料的制作。

由于他们在日常工作中,每天都需要使用到苯,所以有可能在工作环境中接触苯,而导致苯中毒。

在 2016 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里,就让我们将目光投向这些工人,听丁香医生说说,什么是职业性苯中毒。

做什么工作会发生职业性苯中毒?

苯作为一种常见的有机溶剂,在生产中被应用于许多行业,比如,制鞋工业,化学、医药和橡胶工业、印刷工业和汽油添加剂等。在这些行业工作的人,在工作环境中可能会接触到苯,发生中毒,称为职业性苯中毒。

职业性苯中毒和其他法定职业病一样,列于国家颁布的职业病名单上,需要有资质的单位才能进行诊断、治疗。

苯中毒了会怎样?

一下子接触了大量的苯,或者长期接触少量的苯,都有可能中毒。

1. 急性中毒,是由于短时间吸入大量苯蒸气导致的,可能会对大脑产生麻醉的作用。

轻者表现为兴奋、面部潮红、眩晕等像喝醉了酒一样。中毒如果进一步发展,就会出现恶心、呕吐、意识不清等症状;

重度中毒的人,神志不清的症状会加重,还可出现昏迷或抽搐,甚至呼吸、心跳停止的表现。

2. 慢性中毒,是由长期接触低浓度苯引起的,可能有头痛、头昏、失眠、记忆力下降等表现。

慢性苯中毒还会对造血系统产生严重损害。

中毒程度较轻的时候,可能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但是如果这个时候能进行体检抽血,可能会发现一些和平常不一样的情况;

中毒情况较重,常会因各种感染而出现发热、牙龈、鼻腔、黏膜和皮下出血,血液检查也可以发现明显的异常;

慢性苯中毒,还可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血液病。由苯导致的白血病也是职业性肿瘤的一种。

职业性苯中毒怎么治疗?

急性中毒:应迅速将中毒者移到空气新鲜处,立即脱掉他被苯污染了的衣服,清洗皮肤,注意安静和保温,并按急救原则对病人进行及时救治。同时,拨打 120 急救电话,等候专业的急救医生进行进一步救治。

慢性中毒:由于现在慢性苯中毒还没有特效解毒药,一般根据苯导致的血液病,给予相应治疗,比如口服药物、化疗、放疗、骨髓移植等。

无论是急性还是慢性中毒,都可以在各地具有职业病诊断治疗资质的医院或机构,进行诊断和治疗。这些诊断、治疗机构的名单可以在各省级卫生与计划生育网站上查询。

职业性苯中毒怎么预防?

职业性苯中毒的个人预防主要是加强职业健康保护,包括:

健康检查:进行周密的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体检,及时发现异常。

个人防护:佩戴防毒面具,女性工人在孕期和哺乳期必须调离苯作业,以免对胎儿产生不利影响。

都说职业病危害大,那在工作中该如何预防职业病呢?

职业病危害是指用人单位的从业人员在工作职业中,因身体接触物理、化学、生物、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物物质、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有害因素。而这些职业病危害因素会给从业人员带来各种职业病和后遗症,会严重危害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劳动能力,其高昂的治疗和康复费用,给从业人员、用人单位、甚至国家都造成很大的损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从业人员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用人单位负有以下义务: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等。

预防职业危害包括前期预防与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两部分:

一、前期预防。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应当符合下列职业卫生要求: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操作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关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其他要求。

二、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用人单位应当采取下列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此外,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优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职业病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信息。应当经常性维护、检修职业病防护设备等,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用人单位负责人应当接受职业卫生培训,依法组织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应当依法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职业卫生培训。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相关作业人员上岗前须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职业卫生防治知识,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应当及时报告。劳动者不履行职业卫生相关规定的,用人单位可对作业人员调离岗位。

怎样预防职业病、

从根本上杜绝危害因素对人的作用,即改进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合理应用防护设施及个人防护用品,以减少工人接触的机会和程度。

对化学和物理因素,国家制订的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1979,1983-1989及1989年后分别公布的),应作为共同遵守的接触限值或防线和预防措施的准则,这在职业病预防方面,常起到有效的作用,对人群中处于高危的个体,可依据职业禁忌证进行检查,凡有该职业禁忌证者,不得参加该工。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尘肺病:劳动者要做到作业时坚持佩戴防尘口罩和使用其他劳动保护用品。三是用工单位要做到及时为劳动者组织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四是用工单位要做到开展上岗前和定期的尘肺病防治知识培训。

2、工作中要保证防噪声设施的正常运转,合理设置工作流程,缩短接触噪声时间,适当延长工间休息时间。做好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职业性健康体检工作。劳动者应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在噪声环境下作业正确佩戴耳塞、耳罩等个人防护用品。

3、下班后在单位及时更换衣物、洗澡,去除体表(皮肤、头发等)附着的有害颗粒,不要将工作服穿回家中。用工企业应做到组织岗前、在岗、离岗时苯作业职业健康检查。

-职业病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1463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