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导管内癌
导管内癌,全名叫做乳腺导管内癌,这是一种比较恶性的疾病,非常容易复发和转移,临床表现时会有肿瘤出现。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原位癌,肿瘤发现时比较小,而且比较及时,肿瘤还没有出现转移的情况,另一种是侵润性癌,肿瘤发现时已经扩散了,治疗难度要大一些。
导管内癌又分为高级别导管内癌和低级别导管内癌,这是一种等级划分,是根据病理诊断划分,高级别代表病情较轻微,低级别代表病情会更严重。另外,高级别低级别是指好坏细胞的分化,级别越高,说明分化得越清楚,越容易治疗,级别越低,分化得越不清楚,治疗难度就会大大上升。
导管内癌是如何治疗的,对于大多数疾病来讲,现代医学所能做的,只是控制,而不是治愈,因为导管内癌具有一定的复发几率,所以一般医生会建议保乳,只要日常生活多注意,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基本上没有什么影响,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医生就会建议全部切掉,做到有效控制复发和转移的危险性。
乳腺癌也是癌症的一种,虽然是可怕的字眼,但是,如果不幸得了乳腺导管内癌,也不要太过于紧张,只要平时注意体检,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遵从医生的医嘱,一般都不会危及到生命的。
二、导管内癌不化疗
导管内癌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也是乳腺癌中的一种,但是导管内癌不会引起癌细胞扩散和转移的现象的,这种情况下应该及时到医院,通过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避免出现其他方面的并发症。
导管内癌是不会出现癌细胞的扩散和转移的,所以不需要化疗,通过化疗的方法有效的杀死潜在的转移细胞,可能会引起严重的恶心呕吐会是其他方面并发症的产生,但是导管内癌是不需要化疗治疗的。
导管内癌是一种比较严重的恶性肿瘤,患者会导致局部肿胀和疼痛的感觉,导管内癌的患者并不需要化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可以选择手术来控制病情的发展,预防肿瘤明显增大的现象,影响人的身心健康。
注意事项:
导管内癌的治疗方法是非常多的,通过使用手术或者中药治疗的方法能够缓解病情,导管内癌是不需要通过化疗的方法来控制病情的,应该遵医嘱治疗,基本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可以使患者早日康复。
三、如何预防导管内癌
1、避免含咖啡因的食物:如碳酸汽水、巧克力、可可等。
2、避免食用含有雌激素的保健品和丰胸产品。研究表明,长期大量服用雌激素,易引起女性卵巢等功能的衰退,严重的会引发乳腺疾病、癌症等。
3、由于肥胖是导致患乳腺疾病的原因之一,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避免过多食用高动物脂肪。因为脂肪摄入过多,堆积在乳房,加重乳房的负担,加重病情,要少吃油腻食品、如过多的肥肉、猪油,肥肉、肉皮、鸡皮、鸭皮等。
4、乳腺疾病饮食注意特别重要,我们应以清淡食物为主,少吃那些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5、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节奏,克服不良的饮食习惯和嗜好,有规律的工作,生活。
6、保重充足睡眠,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的绝经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是睡眠时间充足妇女的两倍。
7、吃菜花、卷心菜、西兰花等蔬菜较多的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及复发率可分别降低62%和35%。这类蔬菜中的维生素C、类胡萝卜素及多酚能起到关键的抗癌作用。
8、不抽烟少喝酒,每天两杯酒会导致乳腺癌危险增加21%,常喝酒还会导致复发率增加19%。饮酒会提高绝经妇女雌激素水平,增加乳腺癌风险。
9、多活动,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调整好生活节奏,保持心情舒畅。
四、导管内癌放射治疗
大量的研究发现辅助放疗并没有带来某些亚组局部复发率的降低。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是否所有局部切除DCIS患者均需要术后辅助放疗或者只适于那些高危的患者。切缘阴性是降低复发危险的最重要参数,其他的病理学特征也可能用于鉴别不同的危险组。例如在EORTC研究中,局部复发危险的增加与年龄低于40 岁、具有临床症状、肿瘤实性和筛状生长,同时包括切缘受累情况有关。每一个危险因素都可能导致局部复发危险比增加1倍。分化差的DCIS有增加远处转移的风险。
根据既往的随机研究,提示特殊的临床病理特征可以帮助鉴别那些低危患者年复发危险低于2%,而高危组危险高于2%[10]。
美国南加州大学提出根据van Nuys 预后系数(van Nuys prognostic index,VNPI)判定复发风险,包括:肿瘤大小、边缘、核分级和坏死(计分3~9分)。之后他们又调整为4~12分[11]。他们评价了DCIS 706例保乳术患者,随访81个月。40%患者术后加了放疗。结果只有6例患者随访期内死亡,VNPI 4~6分患者复发率为1%,7~9分者为20%,10~12分者为50%。在预后好组放疗没有明显优势,在VNPI 7、8和9分组放疗可以降低无复发生存12%~15%(P=0.02)。放疗最大受益是10分和12分组。然而,这一组患者即使加了放疗,局部无复发生存率也有60%。在英国,这部分患者一般均进行全乳房切除。研究者推荐:4~6分患者行单纯外科手术,7~9分患者行手术加放疗,10~12分应该考虑全乳房切除。但是关于VNPI的研究没有随机实验。目前的研究需要鉴别低危亚组,对这部分患者术后是否有必要接受全乳腺放疗,而且是否这样小比例复发风险使所有患者均接受放疗。尽管复发给患者带来很大心理影响,但是DCIS术后的复发不是危及生命的,尽管高危组局部复发风险高,但是没有研究证明加放疗与未加放疗组生存期的差别。相反,所有患者接受放疗可能导致放疗引起的并发症。放疗急性副反应包括疲倦、皮肤红斑和社会经济花费。经过长期随访发现,放疗可以引起乳腺弹性改变、皮肤变薄、肋骨痛、小比例增加缺血性心肌病和继发肿瘤。既往的浸润性肿瘤广泛局部切除术后,放疗对生存质量的影响尚没有定量的分析。
近来3个随机分组研究评估了DCIS切除术后加放射治疗的结果]。这3个研究结论相似,归纳起来为:①放射治疗可以降低同侧浸润性和 DCIS复发率50%~60%;②NSABP B-17研究提示,放射治疗降低复发作用可以持续12年;③放射治疗对DCIS切除术后的生存期没有影响。
体谅您的心情!导管内癌,激素受体阳性,最合适的治疗方法是三苯氧胺预防复发和对侧乳腺癌的发生率,这一点是比较明确的。三苯氧胺确实有一定的副作用,比如子宫内膜增厚、甚至有报告认为可以增加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但总体几率很小。该药对月经的抑制是暂时的,随着停药是可以恢复的。
由于有抗刺激素作用,所以会造成机体内激素的暂时紊乱,但没有增加衰老的证据。
仅进行手术切除,有一定的复发风险,复发的病人有一半几率为导管原位癌,一半几率为浸润性导管癌。
祝您好运!
(304医院孙君重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ER是雌激素受体,PR是孕激素受体,ER和PR阳性代表有内分泌治疗的指证;
C-erbB-2是EGFR受体,阳性预后不良,但是靶向药物曲妥珠单抗的用药指证;
CK是细胞角蛋白,是一种常用的肿瘤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物,阳性表达常见于癌,间皮瘤等;
E-cadherin是cadherin家族中的一种,钙粘附蛋白(cadherin)是一类主要介导细胞间同质粘附的钙依赖性跨膜糖蛋白。Cadherin家族的粘附分了对于生长发育过程中细胞的选择性聚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E-Cadherin主要分布于上皮组织,对维持细胞形态、细胞运动及粘附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正常上皮中E-cadherin总是均匀稳定地在细胞边缘区呈强阳性表达,而在大多数肿瘤组织中相对于正常组织显示低表达;不均匀性表达,甚至显示表达缺如,并且表达强度往往随着肿瘤分化程度下降而下降。E-cadherin的表达下降与乳腺癌转移高度相关,并对预后判断有一定价值。
目前的这些都是高危因素,是需要化疗的。如果不进行,转移复发的可能性会很大。并且在全部化疗结束后,要口服内分泌治疗药物3-5年。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1443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