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6月19日,汤森路透《sci期刊分析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新鲜出炉,今年的报告涵盖82个国家237个大类11149本期刊,其中53%的期刊影响因子较去年有所增加,43%的期刊有所下降。三甲依然不变,ca-cancer j clin,nejm和chem rev。第4-7位分别为lancet,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nature biotech,nature,nature系列可谓是大丰收。
影响因子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是一本杂志质量高低的标准之一,并且能够带来科学以外太多的东西:教职、基金申请、学术影响力等。尽管很多学者批评过杂志的影响因子,但是在发表论文时,他们仍旧是顶级杂志的拥趸。
在医学类期刊中,医学类排在第一的是ca-cancer j clin,影响因子为115.84,去年为162.500,第二的是nejm,影响因子为55.873,去年为54.420,chem rev杂志依旧占据第三位46.568,去年为45.661。
三大著名的杂志影响因子分别为:nature(41.456,相对于去年下降),cell(32.242,相对于去年下降),science(33.611,相对于去年上升)。
中国期刊cell research达到了12.4分;molecular plant为6.3分;journal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为6.771;acta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为2.19;而neuroscience bulletin达到了2.5。
IEEE论文是没有影响因子这一说法的。所谓影响因子是由论文所在的期刊决定的,SCI会定期对其目录中的期刊进行影响因子计算,主要是根据期刊的影响力和期刊中论文被它因的数量等决定。
查询外文期刊影响因子,可使用外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中的JCR(Journal Citation Reports),其中JCR Science Edition用于查询自然科学类期刊,JCR Social Sciences Edition用于查询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
扩展资料:
影响因素:
从计算公式看,影响因子虽然只和被引次数和论文数直接相关,但实际上,它与很多因素有密切联系。决定影响因子大小的因素现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
论文因素。如论文的出版时滞、论文长度、类型及合作者数等。出版时滞较短的刊物更容易获得较高的影响因子。
若刊物的出版周期较长,则相当一部分的引文因为文献老化(超过2年)而没有被统计,即没有参与影响因子的计算,从而降低了影响因子。大量统计资料表明,刊载论文如果是热门课题,且篇幅较短,发表较快,则被引率将很快达到高峰,进而使期刊的影响因子上升很快,然后又迅速下降。
刊载完整研究性论文的期刊,持续被引用时间长,影响因子升高较持久。也有资料表明,论文的平均作者数与论文的总被引频次呈显著的正相关。
-影响因子
百度文库即有,直接下载即可请查看《JCR期刊影响因子及分区情况》,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提供。按照该期刊的影响因子,投稿难度和影响力,分为1~4区:一区一般是各领域的top期刊,二区是高水平期刊,三区次之,四区则更普通~~像有些单位是按IF排名的。算出来前5%,15%,30%和其它几个大类。越好的刊物排名越高,在高的分区里。这种情况下发表文章奖励和积分越多。还有的是按ISI分区的。在查影响因子的时候,ISI会给出这个刊物在不同领域内的影响因子排名,也会给出分区,一般分4个区。越高的区说明刊物越好。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1370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广东59县124家医院取消药品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