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不能等待。支付能力绝不应成为个人获得卫生保健的障碍。一个国家之所以要建立医保制度,就是为了避免更多家庭发生“灾难性医疗支出”。
最近,一名安徽农村男孩患罕见病的遭遇。他不满两岁,却莫名发烧一年半。跑了很多医院,花了14万元,才确诊为发病率仅1/20万的罕见病――朗格罕组织细胞增生症。但是,由于家人无法凑够30万元的手术费,男孩最终离开人世。
对于公众来说,罕见病是一个陌生概念。其实,著名物理学家霍金就患有罕见的神经肌肉病,俗称“渐冻人”。罕见病有很多类型,如打个喷嚏就可能骨折的“瓷娃娃”(成骨不全症)、头发眉毛雪白的“月亮孩子”(白化病)、轻轻一碰就出血的“血友病”、整天浑身疼痛的“法布雷病”等。这些怪病不仅老百姓不熟悉,就连很多医生也感到陌生,漏诊、误诊、误治现象十分普遍。
现代医学通俗地将疾病划分为两大类,即常见病和罕见病。目前,不同国家对罕见病的界定有所不同。世界卫生组织将患病人数占总人口1%。以下的疾病定义为罕见病,目前已确认的罕见病有5000―6000种,约占人类疾病的10%。据此推测,我国现阶段罕见病患者超过1000万人。
在医学界,治疗罕见病的药品被形象地称为“孤儿药”。由于患病人数少、研发成本高,所以定价也很高,一般只有少数外国制药公司生产。我国尚未对罕见病明确定义,“孤儿药”没有国产药,罕见病患者只能用昂贵的进口药,而且几乎全是自费,经济负担沉重。
其实,对于很多罕见病患者来说,只要早诊断、早治疗,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血友病就是典型例子。从卫生经济学的视角看,让罕见病患者及早得到有效治疗,可以避免因病致残带来的医疗消耗,节约更多的社会成本。因为一名健康的人所创造的社会价值,远远高于其治病成本。这是一种有回报的投资,而非消耗性支出。因此,在一些发达国家,“孤儿药”和罕见病患者都享有特殊的优惠政策。例如,美国1983年通过了《孤儿药品法案》,规定任何商业保险公司不能拒绝罕见病患者的投保,罕见病患者只需每年比一般人多支付1000美元的保费,就可以使用任何药物,所有费用由保险公司承担。而在我国,多数罕见病治疗需要自费。从社会总成本来计算,这未必是最经济的卫生策略。
从另一角度看,健康权是一项基本人权。一个人无论贫富,都应该获得健康生存的权利,这是社会公平正义的一道底线。对于多数家庭来说,一旦遭遇罕见病,往往意味着发生“灾难性医疗支出”。事实上,支付能力绝不应成为个人获得卫生保健的障碍。一个国家之所以要建立医保制度,目的就是为了避免更多家庭发生“灾难性医疗支出”。因此,医保制度既应覆盖常见病,也应兼顾罕见病。在社会领域,“木桶理论”中的“短板效应”同样存在。一个以人为本的政府,理应优先关注少数弱势群体的健康问题。因为,一个社会的冷暖,不是由强者的温度标记的,而是由弱者的温度标记的。
也许有人认为,罕见病只关乎“少数人”的权益,而“少数人”毕竟不如“多数人”重要。其实,这是一个误区。罕见病和常见病是相对的。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些罕见病可能变成常见病,从小概率疾病变成大概率疾病。同理,“少数人”和“多数人”也不是绝对的,在一定的范围内,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少数人”。所以,能否维护“少数人”的权益,关系到每个人的命运。
当前,我国急需建立关于罕见病和孤儿药的法律制度。因为生命不能等待。这正如一位罕见病患儿的母亲所言:“家长不可能照顾孩子一辈子,但是制度可以。”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需要先阐述一下什么是罕见病。
罕见病,又称“孤儿病”,是指发病率极低的疾病,绝大部分属于先天性疾病、慢性病,且常 常危及生命。在新生儿中发病率为1/6000~1/10000的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显然属于罕见病。问题中的进口药诺西那生钠是治疗SMA精准靶向治疗药物。
图1. 诺西那生钠注射液
一种新型药物从开始研发到上市需要数十亿刀、堪称天价的资金投入。同时,新型药品专利的保护时间只有二十年。抛除获取专利到可以上市的时间,留给药企赚回成本的时间所剩无几。对于这些患者稀少的罕见病药物,提高药品价格只能成为药企为挽回成本的唯一方式。
国内70万人民币一剂的诺西那生钠注射液,在美国价格为12.5万刀(约87万人民币),而题目所谓的在国外(澳洲)200元一剂,也只是因为该药已被纳入澳大利亚的药品福利计划,每支由政府11万澳元(约55万人民币)采购,因而患者仅需自费41澳元(约200人民币)。
讲到这里,我们不难明白,问题里200多元进口药国内卖70万只是一个某些媒体为吸人眼球赚取流量的噱头罢了。
话虽如此,罕见病药物价格高安依然是个不争的事实。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针对价格高昂、治疗费用需要普通人努力一辈子才能勉强付清的疾病,患者该何去何从。
首先,短时间内这些罕见病药物不能成为医保药品,只能自费购买。但患者可以通过一些筹款平台以向社会集资的方式筹齐钱款。
图2. 水滴筹的志愿者们
其次,社会层面上,希望有关部门、社会名人起带头作用,向大众普及SMA等罕见病、建立相关公益协会等,通过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为罕见病捐款的方式帮助到广大患者。如2014年美国波士顿学院前棒球选手发起的冰桶挑战,2014年8月仅在美国便筹到1.14亿美元善款。
图3. 2014年风靡全球的ALS冰桶挑战
最后,国家层面。目前,《第一批罕见病目录》已经出台,保障罕见病患者用药也已经被纳入“十三五”深化医改的重点任务。相信通过国家的不懈努力,罕见病特效药药纳入医保指日可待。
同时,我也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研发一种药品的成本会慢慢下降,终有一日罕见病药物短缺将不再是一门难题。
抗癌药物和罕见病药原料昂贵,是因为这种药大部分是进口药,关税非常高,加上药物稀少,导致这类药物昂贵。
一:零关税的好处中国大部分抗癌药物都是进口药品,实施进口药品零关税,降低国内患者,特别是癌症患者的负担,进而带动药品审批,生产,销售等一系列改革,让许多患者受益其中,满足癌症患者对药物的需求,提高国内医疗水平,健全医疗药品供给体系,因此零关税利国利民。
二:抗癌药物昂贵的原因抗癌药物之所以昂贵是因为,一制作成本高,抗癌药物不同于普通药物,没一颗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人才技术去挖掘,药企科研团队需要不断从各种物质中寻找最有效的成分,其中艰难可想而知,加上这种药物大部分是从不存在到存在的,失败率极高,有可能投入大量资金,人力资源,科学技术研究最后却不能成功研究出物品,二是药物稀少,由上文可知,这类药物研究开发非常艰难,那么物品稀少,而大部分抗癌药物是外国进口的,本身药物稀少价格就一句话很贵了,加上进口关税,这样一系列流程下来怎么可能不贵,因此零关税有利于国内患者有药可医,用得起药物,利国利民。三是药品的专利保护期一般是20年,但是这个20年不是从上市开始算的,而是从早期临床实验就开始计算了,因此等到药物上市了之后,专利保护期早就过去一大半了,所以一般药企为了盈利,会将药物价格提高,尽可能挣回药物研发的成本和盈利,毕竟药企也不是慈善机构,也需要挣钱。
国家实行抗癌药物零关税,和将抗癌药物纳入医保,有利于完善我国的药品供给体系,使癌症患者有药可医,也用得起药。
SMA在医学上也称为脊髓性肌萎缩。它是一种染色体隐性遗传神经肌肉疾病。目前,中国仅有一种有效的SMA治疗药物。这种药物的价格高达每针69.7万元。药品很少见,因此药品成本非常昂贵。如果不注射药物,儿童将在2岁以内死于呼吸衰竭。北京梅尔脊柱肌肉萎缩症治疗中心负责人告诉大家,根据该中心的统计,目前中国大约有1,600名患者,其中SMA 2型最多,并且还有有许多儿童没有被准确计数。
SMA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只能用一种药物治疗,因此药物的成本非常昂贵。 SMA是一种罕见脊髓性肌肉萎缩的病症,是一种神经元疾病,可导致肌肉无力和萎缩。 SMA可能会损坏身体周围的肌肉。在最常见的类型中,患者的腿无力通常比手臂的更为严重。有时呼吸功能(如呼吸,咳嗽和呼吸道分泌物的清除)也会受到影响,这可能会导致睡眠时呼吸困难。
SMA是一种罕见的脊髓性肌肉萎缩的病症。只有一种药物可以治疗这种疾病,这种药物需要花费成千上万。价格非常昂贵,这是许多患有该疾病的普通家庭所渴望却无法找到的。 SMA是由人体中?生存运动神经元1号?引起的。对于健康人来说,该基因可以产生一种称为?生存运动神经元?(SMN)的蛋白质。?
用于SMA罕见疾病的药物成本非常昂贵,因为只有一种药物可以治疗SMA罕见疾病。 SMA是一种罕见的脊髓性肌肉萎缩的病症。SMA是由人体中?生存神经元1号?基因的缺失或异常(突变)引起的 。通常,SMA不被认为是进行性疾病,但是随着肌肉的持续衰弱,患者的典型表现是功能的逐渐丧失。这个过程可能是渐进的,或者在生长期或疾病期间更为明显。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1369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鼻子上火疼怎么办,鼻子上火怎么调理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