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流行病专家称h7n9病毒检测试剂盒已批量生产(H7N9禽流感病毒资料)

妙手生春 2023-07-30 21:54:36

对于h7n9这个新型病毒,地方政府和卫生、疾控系统正在展开一场防疫攻关。昨天,江苏通报发现4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上海市和安徽省此前已经发现3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当天,上海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疫情防控进展,其中解答了外界对于“发现病例到确认公布经过20多天”的疑问,同时称,上海还没有获得新的不明原因肺炎报告,搜索频率也已经从“每周报告”改为“每日报告”。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吴凡在回答提问时称,已发现的三个病例之间没有相关的联系。一位流行病专家表示,中国疾控系统特别是国家流感监测报告网络和实验室能力,近10年来日臻完善,具备快速应对、防控新病毒的能力。他称,已经研制出针对h7n9的检测试剂盒,并开始批量生产。在各地加强疫情防控的同时,针对h7n9的临床应对以及疫苗的研制亦是公众关注的焦点。来源待确定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其中,甲型流感依据流感病毒特征可分为h×n×共135种亚型,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是其中的一种,既往仅在禽间发现,未发现过人的感染情况。根据官方的通报,目前共发现7例病例。根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3月31日通报,上海市和安徽省发现3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其中两例经抢救无效死亡,另一例患者正在南京积极救治。昨天,江苏通报发现4例病例。北京市卫生局疾控处昨天表示,北京尚未发现此类病例,也未发现不明原因的肺炎患者。当地已经将h7n9病毒纳入传染病监测网。一位病毒专家告诉本报记者,此次人感染的h7n9病毒,是一个新的重配病毒,该病毒的两个基因片段来自禽间h7n9病毒,还有6个内部来源于禽间的h9n2病毒,没有猪的基因片段。中国疾控中心也称,h7n9亚型流感病毒既往仅在禽间发现,在荷兰、日本及美国等地曾发生过禽间暴发疫情,但未发现过人的感染情况。上述流行病专家称,已经研制出针对h7n9的检测试剂盒,并开始批量生产,尽快发到各地,目前除了既往对h3n2及h1n1季节性流感病毒、h5n1禽流感病毒等筛查外,还将筛查新病毒h7n9。北京市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表示,已经收到了检测试剂盒。目前尚无针对h7n9禽流感病毒的疫苗。h7n9的来源问题是另一个需要攻关的难题。针对外界猜测的病源是否来自上海黄浦江的死猪,上海市农委副主任殷欧在记者会上强调,市农委4月1日已组织相关部门,对于前一段时间34个打捞上来的漂浮死猪样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未发现禽流感病毒。吴凡则表示,尚不能完全明确清楚告知,究竟是人感染了禽的病毒,还是禽的病毒经过了突变和基因重组变成了一个人的流感病毒。流感病毒分为人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猪流感病毒等。“目前禽和畜之间,就我们掌握的情况来看,没有发现它们传播h7n9的情况。”吴凡说。“如果只有极个别的禽类携带病毒,不会引起疫情发生。但是检测起来难度很大,不容易被发现。”一位农业疫情专家说,对于有些动物疫情,起初发现难度较大。但这位专家强调,目前的防控、检疫链条还是比较完善的,现在县乡镇都有兽医站,如果发生疫情,会报到省里,由省里去采样,然后到省里检测,最后经过国家级参考实验室来确认。加强防疫针对为何20多天才公布h7n9感染病例,吴凡澄清,确诊病例从就诊到确诊需要相应的时间。h7n9是一个在人当中感染的新型病毒,发现过程包括了临床的一般诊治,排除已知病原情况,进行不明原因新病原相关检测,到病毒相关序列基因测序,到最后明确下来,应该至少需要20多天时间。另外,吴凡称,对未知病原进行检测是相当困难的,要根据基因测序的方法。基因测序,还要跟目前国际上已经了解的相关基因序列进行比对,最后发现这个病毒以前没有在人当中出现过。殷欧说,目前已组织上海市动物疾控中心,对全市家禽进行全面排查,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发现家禽禽流感疫情。发布会同时报告,从昨日起,上海已启动流感流行应急预案三级响应,全市各相关部门、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投入对流感疫情的监测与防控工作。流感的应急预案分级一共分成四级,四级是最轻的,一级是最高的。上海市卫计委主任徐建光说,上海启动流感三级应急预案后,确定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为市级定点医疗机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将加强发热门诊建设,发现符合不明原因肺炎定义的病例后,将及时启动报告和处置流程。另外,全市43个流感监测点和130家开设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已将不明原因肺炎主动搜索的频率从实施“每周报告”制度改为“每日报告”制度。病房见闻江苏省卫生厅2日通报,该省确诊4例人感染h7n9病例。目前,患者病情危重,正在全力抢救。4名患者分别是南京市江宁区人、宿迁市沭阳县人、苏州市吴江区人和常州人(现居无锡市滨湖区)。其中,前两人被送入南京市某医院就诊。加上从安徽转入南京接受治疗的韩某,目前在南京当地医院接受紧急治疗的h7n9病毒患者共3例。根据江苏省卫生厅公布的消息,来自南京市江宁区的女性患者许某今年45岁,从事活禽宰杀工作。3月19日出现发热、头晕、全身酸痛乏力等症状,于3月27日上午,由于病情加重转至南京市某医院icu治疗。而另一位来自宿迁市沭阳县的女性患者桑某现年48岁,从事板材加工工作。3月19日出现发热、头晕、咳嗽等症状。3月30日,由于病情加重,患者转院到南京市某医院icu救治。本报记者昨天下午赶到南京鼓楼医院新大楼五层的icu重症监护病房时,发现icu大门关闭,但时常有各种工作人员出入。在不到一小时的时间内,就看到几名出入送报告的医护人员和取设备的保洁人员。但尚未从院方求证到该院收治h7n9患者。有医生直接告知:“卫生部门已经口头下令医院不能对外透露任何消息了。”当天傍晚,两名身着白大褂的医生在两名保安的陪同下来到icu病房门前,之后走入icu病房。留在门外的保安告诉本报记者,其中一位医生就是鼓楼医院的院长。另一位保安说,院长平时不会亲自进入icu病房查房。南京市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离鼓楼医院并不远。当本报记者赶到同为新大楼五层的该医院icu病房时,已经过了探视时间的icu门外空无一人。有医生称:“有关禽流感的任何消息都必须通过该医院的医务室或宣传部门允许了才可透露。”在icu门外贴着的一张“住院患者费用总额和余额一览表”,更新日期为4月2日的14点21分。35位icu病人中有一位姓韩的女士,患者类型为普通而非市医保普通或市干保等。

H7N9禽流感病毒资料

7N9亚型禽流感病毒是甲型流感中的一种,于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发现3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H7N9型禽流感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尚未纳入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报告系统,并且也尚未有疫苗推出。被该病毒感染均在早期出现发热等症状。
中国疾控中心相关专家: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其中,甲型流感依据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HA)的不同可分为1-16种亚型,根据病毒神经氨酸酶蛋白(NA)的不同可分为1-9种亚型,HA不同亚型可以与NA的不同亚型相互组合形成不同的流感病毒。
而禽类特别是水禽是所有这些流感病毒的自然宿主,H7N9禽流感病毒是其中的一种。
截止4月3日,我国已确诊7例人感染H7N9。
临床表现
病例临床表现均为早期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进而发展为严重肺炎和呼吸困难。
根据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结果,未提示该病毒具有较强的人传人能力。由于截止2013年3月只发现3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确诊病例,对该病毒及其所致疾病的研究资料十分有限,专家正在对该病毒的毒力和人际传播的能力做进一步判断。
疾病预防
保持勤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遮掩口鼻等个人卫生习惯,能够有效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疾病。同时还应避免接触和食用病(死)禽、畜。
疾病治疗
到2013年3月为止,国内外尚无针对H7N9禽流感病毒的疫苗。 基因序列分析显示,该病毒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抗流感病毒药物敏感。根据其他型别流感抗病毒治疗的经验,发病后早期使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抗流感病毒药物可能是有效的,但对人类新发现的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的特异性治疗手段仍需观察研究。
专家提示
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尤其是出现高热、呼吸困难者,应及时就医。由于医务人员比普通公众接触患有感染性疾病病人的机会更多,专家建议医务人员在诊治病人过程中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什么是H7N9禽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其中,甲型流感依据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HA)的不同可分为1-16种亚型,根据病毒神经氨酸酶蛋白(NA)的不同可分为1-9种亚型,HA不同亚型可以与NA的不同亚型相互组合形成多达144种不同的流感病毒。而禽类特别是水禽是所有这些流感病毒的自然宿主,H7N9禽流感病毒是其中的一种。H7N9亚型流感病毒既往仅在禽间发现,在荷兰、日本及美国等地曾发生过禽间暴发疫情,但未发现过人的感染情况。
如何预防H7N9禽流感?

勤洗手、室内勤通风换气、注意营养、保持良好体质有利于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出现打喷嚏、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时,要用纸巾、手帕掩盖口鼻,预防感染他人。此外,还要特别注意尽量避免直接接触病死禽、畜。
由于医务人员接触患有感染性疾病病人的机会更多,建议医务人员在诊治病人过程中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在接诊疑似或确诊H7N9禽流感病例时,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即标准预防、飞沫传播预防。

H7N9病毒突变或可通过飞沫传播,如何防止病毒感染?

【研究称H7N9病毒或可通过飞沫传播 存在人际间流行风险】



【分析】

昨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在其官网上公布了一项最新研究:国内专业研究禽流感病毒的陈化兰科研团队发现,H7N9病毒在侵入人体后发生突变,可能通过飞沫高效传播,对H7N9病毒的防控仍不能掉以轻心,存在人间大流行的风险。


 【 H7N9病毒在人体内发生基因突变】

【释疑】

1 为何各地终止应急响应后,北京又发现H7N9确诊病例?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所副所长、国家流感中心主任舒跃龙:这个病毒不会自动消失。大量生物特征表明,H7N9禽流感病毒仍在自然界活动,对人类仍构成重大威胁,对H7N9持续的严密监测和研究,才能让人类拥有抵御这种新型重组病毒的足够能力。


陈化兰是国内专门从事禽流感研究的专家,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主任、OIE(世界动物卫生组织)禽流感参考实验室主任。这项研究是由陈化兰科研团队进行的系统检测。


今年,我国内地的H7N9禽流感疫情已导致百余人感染,而病毒能否在人与人之间发生传播一直是一个焦点问题。陈化兰团队通过全基因序列比较发现,从禽体和从人体中分离的H7N9病毒基因组高度同源,且所有病毒都具有结合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受体的能力,这正是H7N9易感染人的主要原因。

而在利用家禽和小鼠测试H7N9病毒的致病能力时发现,禽体内分离的H7N9病毒对鸡、鸭和小鼠无致病性,但从人体内分离的H7N9病毒可引起小鼠严重发病,体重下降超30%,甚至死亡,“这表明,人体H7N9分离株在人体复制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因而变得致病力强。

【研究表明“人际间可能高效传播”】

科研团队还利用雪貂测试了两株禽体H7N9分离病毒和3株人体H7N9分离病毒的传播能力,对呼吸道飞沫传播测试发现,其中1株禽体分离病毒和所有3株人体分离病毒在雪貂中均可经呼吸道飞沫传播,且1株人体分离病毒传播效率最高。说明人体的H7N9病毒可经飞沫在雪貂中高效传播。


官网上显示,陈化兰指出,H7N9病毒对禽类的无致病性,可使它在禽类中存在而不易被发现,增加了H7N9病毒传染给人并发生更多基因突变的机会,从而可能使H7N9病毒获得在人与人之间的高效传播能力。为此,呼吁全球对H7N9病毒的防控绝不能掉以轻心,应密切监测自然界尤其是人群中H7N9病毒的变异,以有效阻止H7N9流感病毒在人间大流行。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昨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实验室研究不等同于流行病,但这个研究是对今后禽流感防控提出的一个注意和警钟。



【如何防止病毒感染?】

控制一种传染病的流行要从三个方面入手: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首先是消灭传染源。但是,这次H7N9型禽流感的传染源与以往H5N1型禽流感不同,传染源目前还不清楚——“敌人在暗处”,人们很难发现。尽管在上海的鸽子中找到H7N9型禽流感病毒,但由于这种病毒对禽类动物是低致病性的,鸽子感染后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所以,人们很难发现。


不像2003年的SARS和2009年的H1N1流感,传染源是人,隔离和治疗了病人,就能起到消灭传染源的作用。也不像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把病鸡统统杀掉,就消灭了传染源。这次传染源不好消灭。总不能把所有活蹦乱跳的鸽子或鸡都杀光吧!因此,目前我们只能采用一种“惹不起躲得起”的方法——远离传染源。例如:城里人不要在居住较密集的居民区或自家的阳台上养鸽子、养鸭或其他禽类动物。阳台上养鸽子极不卫生,鸽子不断在外自由飞行,羽毛等部位最容易感染到病毒。不要在市场上买现场宰杀的活鸡或其他禽类,要到超市买经过检疫宰杀好的鸡或其他禽类。


鸡肉、鸭肉如果带有病毒,也算传染源。那我们现在还能不能吃鸡肉、鸭肉呢?当然可以吃。鸡肉、鸭肉煮熟了再吃,就等于消灭了传染源。但是,要注意生熟厨具要分开使用,不要把煮熟了的肉放在切生肉的案板上加工,造成二次污染。


尽管目前还没有发现H7N9型禽流感病毒人传染人的证据,但病人也应该被看做传染源。因此,发现不明原因的发热、咳嗽患者,应及时到医院诊治,可疑禽流感病毒感染的患者应及时隔离治疗。


【第二是切断传播途径,让病毒没有机会侵入人体】

目前认为禽流感病毒直接感染人可能有三条途径:

①通过密切接触受禽流感病毒感染的家禽或其粪便而感染;

②鸡舍、猪圈等处的病毒以气溶胶的形式存在于空气中,经呼吸道感染人类;

③进食未煮熟的病禽或被病毒污染的食物经消化道感染人类。


因此,直接接触禽类动物的饲养员、宰杀禽类动物的工作人员应特别注意防护。养鸡场要注意减少鸡粪及其排泄物对环境的污染,死禽和宰杀禽类的内脏都要做无害化处理,禁止随地乱扔,尤其注意不要污染水源。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尤其是要经常洗手,保持手的清洁。病毒进入体内最常见的“门户”是口、鼻、眼。如果我们用被病毒污染的手去揉眼睛、抓鼻孔,或拿东西吃,就会给病毒造成侵入人体的机会。


那么,用不用像预防SARS和H1N1流感一样人人都戴口罩呢?由于目前还没有发现H7N9型禽流感病毒人传染人的证据,也没有发现携带病毒的人。因此,除非是直接接触病人的医护人员和病人家属,一般的人与人接触不必戴口罩。但是,与禽类动物接触的人,如养鸡场的工人打扫鸡舍时应戴口罩,宰杀鸡鸭的工作人员应戴口罩。因为他们的工作环境容易被禽流感病毒污染,空气中可能带有较高密度含有病毒的气溶胶,可能经呼吸道感染。


第三是保护易感人群。本次H7N9型禽流感病毒是首次闯入人间的,因此,我们所有人对这种病毒都没有免疫力,都属于易感人群。从目前报告病例的年龄分布情况来看,50岁以上者13例,占一半以上,说明老年人更加易感。这可能是因为老年人经常出入农贸市场,接触禽类动物的机会较多,而且抵抗力较差有关。因此,老年人应更加注意禽流感的预防。


【保护易感人群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提高人体免疫力,

二是药物预防。

接种疫苗是提高人体免疫力最有效的方法。但是,目前还没有可以预防H7N9型禽流感病毒的疫苗。因此要是注意多饮水,常漱口,锻炼身体,不吸烟,提高呼吸道黏膜的抵抗力。


服用抗流感病毒的药物可以预防禽流感病毒感染。但是,是药三分毒,无针对性地乱用药,不仅造成药物的浪费,还有可能导致不良反应。只有禽流感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可以口服奥司他韦或金刚烷胺预防。


口服板兰根等中药,还有近来推荐的儿童或成人服用的中药能不能预防H7N9型禽流感病毒感染呢?中药不可能像疫苗一样有特异性的预防作用,也不可能像疫苗一样打一针预防一年。你总不能天天喝中药吧!如果H7N9型禽流感病毒从此在人间“住”下了,你还能喝一辈子中药吗?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中药只是起到一个调理的作用。但人体的内环境并非都一样,所有人都喝一种中药,不仅起不到防病作用,中药也可能导致不良反应。因此,用中药预防禽流感是不可能的。但中药可以改善病人呼吸道症状,可以减轻咳嗽,化痰,因此,中药应该用于禽流感病人的治疗中,而不是预防禽流感。


从目前来看,禽流感病毒造成的人类感染多为偶发病例,人与人间的传播证据较少。这可能是因为由于禽流感病毒主要在禽类动物中流行,即使它跨跃物种感染了人类,一时还很难在人间造成人与人的传播。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需要满足4个条件禽流感病毒才有可能导致人类流感大流行】:


一是人类对该病毒没有免疫力,

二是该病毒很容易从动物身上感染到人身上,

三是该致病对人有致病性,

四是病毒可以在人间发生人与人的传播。


但是,禽类动物(尤其中水禽)是流感病毒的天然宿主,目前发现的所有甲型流感病毒的亚型几乎都可以从禽类动物身上分离到。


可以说:禽类动物是流感病毒的巨大的储存库,是甲型流感病毒新亚型起源的重要物质基础。这些病毒时刻都有可能跨跃物种感染人类,甚至像2009年H1N1甲型流感那样,突然从猪跨越到人类,导致人类流感大流行。

因此,我们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


【网易新闻】:/13/0722/02/94BS80JQ00014AED.html

【搜狐首页】:/20130722/n382240048.shtml

【财新网】:/archives/55128

【第一智库】:.cn/crisis/201304/2013040820099.shtml

【百度经验】:/article/c33e3f48482566ea15cbb5d5.html

首例!大陆禽流感H7N9传2死

卫生署疾病管制局今(31日)晚间指出,中国大陆上海、安徽3人感染H7N9禽流感,疾管局已提升机场港口检疫等防疫措施,提醒医界提高警觉,并呼吁出国民众注意防范。依据中国大陆卫生及计画生育委员会3月31日发布讯息,其于3月30日确认3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其中2人死亡,1人病危,部分个案曾接触禽类,而3人间未发现有流行病学关联。

依据农政单位监测资料显示,台湾禽类H7禽流感病毒株主要为H7N3及H7N7,未曾检出H7N9流感病毒。

疾病管制局目前已加强对中国大陆、香港及澳门之检疫与监测作为,对发烧且10日内曾至中国大陆旅游,并具有禽鸟接触史者,会将其送往医院检查检验,至排除感染禽流感为止。疾管局并已发出医界通函,提醒医师对于不明原因严重肺炎病例、肺炎群聚、医护人员感染不明原因肺炎等事件,应通报卫生机关,并加强医院之感染管制措施。该局并提醒国人,前往中国大陆,应避免接触禽鸟类,尤其切勿捡拾禽鸟尸体。

此外,食用鸡、鸭、鹅(含蛋类)需注意完全熟食;并应落实洗手等个人卫生措施,以避免感染。返国时如出现发烧或类似流感症状,应告知航空公司人员及机场港口之检疫人员;返国后如出现上述症状,应戴上口罩尽速就医,并告诉医师旅游史,俾便医师提供适切之医疗服务。

资料显示,该3名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者,分别为上海市的87岁及27岁男性患者,分别于2月19日及2月27日发病,并于3月4日及3月10日死亡;另一人为安徽省滁州市35岁女性,3月15日发病,目前病危。

中国大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3月29日从病例的检体中分离到H7N9禽流感病毒。3名病例均出现发烧、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进而出现严重肺炎和呼吸困难。3人间未发现有流行病学关联。

依据农政单位监测资料显示,台湾禽类H7禽流感病毒株主要为H7N3及H7N7,未曾检出H7N9流感病毒。疾管局2012年10月起迄今已检验3000多件类流感病例之检体,尚未检出H7N9流感病毒;另同期对136件不明原因肺炎之检体进行检验,其中3件检出H3N2病毒,1件检出H1N1病毒,未检出有H7N9流感病毒。

有关最新疫情与旅游传染病等相关资讯可参阅该局网站(cdc.gov)之「国际旅游资讯」专区,或拨打免付费民众疫情通报及咨询专线1922洽询,如话机无法拨打简码电话号码,请改拨0800-001922防疫专线。

H7N9型禽流感的检测方法

核酸检测(nucleic acid testing,NAT)是直接检测病原体核酸的一系列技术的总称,可在尚未检测到抗原或抗体前,先检测到病毒核酸,其基本步骤包括核酸提取、扩增和检测。也就是常说的基因检测,是通过血液、其他体液或细胞对 DNA进行检测的技术,可以诊断疾病,也可以用于疾病风险的预测。由于核酸检测是直接检测病原体核酸,具有高敏感,高特异和短检测窗口期等优点,为疫病早诊断、早治疗、降低病死率以及控制疫情争取时间。 核酸检测技术已经从定性检测发展到实时荧光定量检测。针对有些临床需要,除能够依据阴阳性判断确证病例以外还可以依据核酸的载量判断感染程度。检测设备根据国家标准,H7N9禽流感病毒的核酸检测采用的荧光RT-PCR检测需要实时荧光定量PCR仪用于定量检测,或PCR基因扩增仪用于定性检测,以及依据H7N9人感染禽流感的核酸特定序列研制的基于引物和探针的PCR检测试剂盒。
2013年4月2日,国家CDC 已经启动物流程序,将检测H7N9禽流感病毒的核酸检测PCR试剂探针及引物下发至各地方CDC和各个诊断实验室,以保证H7N9的准确诊断。
2013年4月下旬,北京市研制的甲型H7N9流感病毒RNA检测试剂盒已通过国家医疗器械应急审批专家评审,成为中国内地首批进入“绿色通道”进行快速审批的产品。临床试验显示,该试剂盒可在两个半小时内筛查出人是否感染H7N9病毒,将有效保障甲型H7N9流感病毒的防控工作。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1364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