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持续三年,在尚未不知这场疫情终究何时结束时,疫情引发的次生灾害却不断冲击着我们日常生活。
而新冠病毒的后遗症,近日又新增一条新的症状----打工难。
近日,一篇文章《我躲在上海虹桥的卫生间,不知道去哪》刷屏了整个社交媒体。
文章主要围绕着一群确诊过阳性,但已经康复的打工者在上海的谋生路,却发现处处碰壁,经济窘境的他们只好选择在火车站地下通道,作为他们的栖身地。
事实上,这样的例子并非只有一个。
就在前几个月新闻所报道过,湖北人陈锋自从今年4月份从上海方舱医院经治愈后出院,在求职过程中却屡屡被招聘单位拒绝。
其理由主要是陈锋这两个月以来核酸检测记录曾显示过阳性记录。
而就在半月前,一批支援方舱的务工志愿者也曾因患有阳性,离开方舱后流浪一月,四处碰壁依然找不到工作。
好家伙,搁以前,学历、性别、年龄等以往歧视还算遮遮掩掩,纵然理亏,但总留几分面子,而此次轮到阳性,摊牌了,就是不招。
也正因如此,“历史无阳”也成为了新词汇,越来越多新冠阳性康复者也纷纷在网络上曝光自己求职受阻的经历,就连在新冠至于后要求加入广场舞跳舞,也惨遭拒绝。
病毒不可怕,可怕的却是无知和歧视
随着今年我国多地爆发了新一轮新冠疫情,越来越多地域歧视也随之增加,网络上对感染者称呼也随之变化。
甚至还有些人调侃将新冠阳性感染者称为“小阳人”、“羊”。
随后逐渐发展为“两脚羊”、对性别年龄做出区分的“公羊”、“母羊”、“老羊”、“小羊”,更有个别人员背上画着“抓羊”的图片。
一旦得了新冠,这类人如同被拷上历史耻辱。
没工作没钱,没钱不能租房,甚至有些酒店、餐饮业也都不缴纳。
面对如此庞大的大城市,却无法容纳一个卑微的灵魂。
或许此时你会说:不是有《劳动法》吗?为何还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按照《就业促进法》规定:用人单位不得以是传染病病原携带者为由拒绝录用。
按照《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如员工已治愈或已排除传染病嫌疑的,用人单位不得拒绝员工返岗,否则构成就业歧视。
按照《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传染病史属于敏感个人信息,用人单位无权收集。
但问题是,现实中你必须要打开健康宝,展示核酸疫苗服务查询,出示历史检测结果;
即便用人单位以这种原因求职失败,诉讼流程复杂、时间和经济成本也劝退了一大波人。
或许此时你会说:直接去找劳动仲裁提出申诉!
而按照《劳动法》第三条相关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的权利,不得因民族、宗教信仰、性别及种族等与职位要求无关的信仰受到不平等对待。
但这个“等”,却并不明确是否可以将“新冠阳性”作为评判是否录用劳动者的标准。
这样的局面,历史曾有新冠病史、阳性记录的打工人,还真处于尴尬的窘境。
要么历史无阳,要么两个月阳性,一旦跟“阳”沾边,一个人可以跌倒城市链的最底层。
难道过错,全都归咎于企业身上?
其实也不是。
之所以用人单位拒收新冠康复者的理由,主要的一点----在疫情防控压力下,一旦疫情反复出现,用人单位同时面临着监管处罚、经济损失的严峻后果。
由于复阳的风险存在,企业员工被检测出阳性后,可能还会面临着停工停产等问题,一旦停工停产,不仅企业遭受很大的经济损失,同时其他员工也需要共同承担这些损失。
尤其是3月-5月,上海有61万人就出现阳性病例,有谁能保证不会出现几个复阳病例,这个责任又有谁能承担呢?
万一工人中招,刚才复工的大气尚未喘过来的企业,十几天不能生产就意味着十几天的亏损。
万一服务型行业中招,不仅自家产业停摆亏损,可能还会牵扯一大波前来消费的顾客。
顺带一提,这些企业还说不定连带承担防疫不力的责任。
也正因为这样的风险存在,用人单位也最终选择“宁可.....不可.....”作为招聘的原则。
比起病情的严重性,确诊新冠之后会遭受歧视更值得担心
正当大家都没办法客观、科学、理性去对待新冠疫情相关问题时,社会就会逐渐衍生出一种莫名的恐慌。
从长远来看,谁都不愿意牺牲个人利益来追求公共利益,更多确诊者会隐瞒自己疾病史,反而更不利于疫情防控。
但这种歧视背后,隐藏着人们的无力与无奈。
比消除恐惧更难得的,是消除因“威胁”产生的忧虑。
毕竟没有公司希望员工感染而导致停工停产,也没有人希望因为同住一栋楼确诊而无法上班、上学。
但这些存在的风险若继续转嫁到企业或者个体来承担,两者永远都只能处于鸿沟的两端。
如何保证人们的生活工作不受病毒持续存在而影响?如何消除这种隐藏的风险?如何让疫情与日常生活达到自洽.......
这些问题,似乎还需要我们去摸索。
此举并不会加重疫情,因为并不是完全查不到阳性记录,只是查不到某个阶段的阳性记录,这样做是为了保护那些求职者能够受到公平对待。之前在上海核酸记录可以查到三个月以前的,而现在7月7号之前的都查不到了。也就意味着,就算之前得过新冠肺炎,公司也很难查到。
上海经历了这场疫情,让很多外地打工者都寒了心,有一名叫阿芬的求职者,在今年3月份就已经来到上海找工作,但运气并不是很好,还没有开始找工作,上海就被封控了起来。阿芬也因此来到了救助站,期间因为感染了新冠病毒,在方舱医院住过一段时间。解封后,阿芳本以为能够顺利找到工作,却没想到很多企业歧视感染过新冠病毒的求职者。眼看积蓄所剩无几,阿芬最后只能在虹桥火车站卫生间度过,凭借着两斤面包挺过了三天,她希望有一天,这样不能够注意到这件事。
这件事被报道后上海疫情防控部门立即发布要求,任何企业在招聘时都不应该歧视新冠康复者。没想到第2天阿芬就被一家公司聘用了,和阿芬有相同经历的陕西小伙王晓阳,最近也脱离了困境。根据他本人透露,现在找工作再也不用提供阳性记录了,只需要看行程就可以。
对此我表示早应该这样做,为什么总是要有人被伤害才会发现问题?打工人本来就不容易,面对疫情时能够配合大家工作,疫情结束后,当地部门也应该尽量给打工人开绿色通道。只有互帮互助才能得到更多理解,因为疫情衍生出来的问题,需要加紧办理。一个城市能否得到认可,关键在于能否为民众提供优质的待遇。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1348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麻根的功效,麻根的副作用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