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结束家庭医生签约试点阶段,全省21地市均全面推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目前珠海、江门、阳江、中山、佛山等五地市已出台了签约服务费的收付费标准,一般为120元/人/年,广州、东莞、惠州、茂名等市正拟以服务包为基础出台年签约收费标准。
家庭医生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特需服务式的“私人医生”,而是与医生服务团队签约,团队至少包括有资质的一名或多名执业全科医生、一名或多名执业护士等,一般是通过保健咨询和预约诊疗实现“一对一”的医患服务,并进行健康管理。对于有需求的、行动不便的人,才提供上门服务。
问:家庭医生能看什么病?
答:家庭医生向签约服务对象及其家庭成员提供以健康管理为主要内容、个性化服务和预约诊疗服务为主要形式的服务。
(1)基本医疗服务:①一般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护理和诊断明确的慢性病治疗。②社区现场应急救护。③家庭出诊、家庭护理、家庭病床等家庭医疗服务。④康复医疗服务。⑤中医药服务。
(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①免费为签约家庭成员建立健康档案,每年对签约家庭进行一次家庭健康评估。在正常工作时间内为居民提供免费的健康咨询,特别是对65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每年提供不少于4次的主动健康咨询和指导服务。②为0~6岁儿童提供预防接种服务。③为孕产妇实施健康管理服务。④每年免费为家庭中的重点人群体检一次,包括0~6岁儿童、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患者,体检项目至少包括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血糖、血脂等。⑤对重精神病患者每年进行1次健康体检,每年不少于4次的随访服务。
(3)其他:提供24小时免费电话咨询,给予健康、预防、保健等方面指导。定期通过门诊、电话、上门等方式对服务对象及其家庭成员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和管理,为其制定健康生活措施和疾病治疗方案。
问:家庭医生“服务包”到底是什么?
答:广东是以地市为单位,为家庭医生服务“打包”并定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又分为基本服务包及个性化服务包,每类人群都可以在4个档次的服务包中进行选择,包括免费包、初级包、中级包、高级包。
据省的收费指导意见,第一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分为基本服务包(含基本医疗服务项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及个性化服务包,首批服务包主要覆盖一般人群、老年人、0~6岁儿童、孕产妇、高血压人群、高血压高危人群、糖尿病人、糖尿病高危人群等8类重点人群,个性化服务包包含如转诊绿色通道、预约诊疗、一对一的服务等。
第二批服务包也很快推出,包含脑卒中、冠心病等常见慢病人群。每类人群的服务包也分为免费包(即该类人群的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包)、初级包、中级包、高级包等4个档次。
据了解,在家庭医生签约中,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要全面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鼓励其他有条件的地区积极开展试点。要落实和完善基层医疗服务模式,开展二级以上医院医师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组成团队签约服务试点工作。明确签约服务内涵和标准,规范签约服务收费,完善签约服务激励约束机制。签约服务费用由医保基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签约居民个人分担。重点在签约服务的方式、内容、收付费、考核、激励机制等方面实现突破,优先覆盖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等人群,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等慢性疾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
同时明确,家庭医生为签约服务第一责任人。现阶段家庭医生主要包括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注册全科医生,以及具备能力的乡镇卫生院医师和乡村医生等。家庭医生团队主要由家庭医生、社区护士、公共卫生医师等组成,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约定的健康管理服务。其中,健康管理服务主要是针对居民健康状况和需求,制定不同类型的个性化签约服务内容,可包括健康评估、康复指导、家庭病床服务、家庭护理、中医药“治未病”服务、远程健康监测等。
落实家庭医生签约工作,要实行差异化的医保支付政策,引导居民到基层就诊。通过给予家庭医生团队一定比例的医院专家号、预约挂号、预留床位等方式,方便签约居民优先就诊和住院。二级以上医院的全科医学科或指定科室对接家庭医生转诊服务,为转诊患者建立绿色转诊通道。对于签约的慢性病患者,可酌情延长单次配药量。对于下转病人,可根据病情和上级医疗机构医嘱按规定开具处方。
具有积极作用。一是加强了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家庭医生与社区居民建立的契约服务关系可以拉近医患之间的距离,家庭医生可以通过对签约居民的定期走访了解居民的健康状况并有针对性的提供健康指导,而居民也可以随时与自己的签约医生进行健康咨询,及时应对可能出现的健康问题,将病症控制在初发阶段。二是促进社区健康教育功能的实现,家庭医生可以利用与签约居民之间的融洽关系这一有利条件,不仅可以了解辖区居民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不健康生活方式,同时也有利于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提高居民的健康素质。三是合理的分流了患者,家庭医生式服务主要依托社区卫生服务资源,对辖区居民进行签约服务可以促进社区首诊工作的开展,也促使慢性病患者的康复工作向社区医院的转移,优化了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减轻了患者的医疗支出负担,有助于“首诊在社区,康复在社区”的合理医疗格局的形成。四是促进了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健全,通过家庭医生与群众建立的签约服务关系,将群众的健康档案管理工作落实到个人,对签约居民的档案进行及时更新管理,实现医疗信息的共享,可以有效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疗水平和工作效率,为居民健康保驾护航。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1326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