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赤小豆的功效,如何区别红豆与赤小豆

夕阳红 2023-07-30 17:28:42

一、赤小豆的9大功效利尿消肿:赤小豆含有较多的皂角甙可刺激肠道,因此它有良好的利尿作用,能清除体内毒素和多余的水分,促进血液和水分新陈代谢,有利尿、消水肿作用。赤豆还可用于治疗心脏性和肾脏性水肿、肝硬化腹水、脚气病浮肿和外用于疮毒之症,都有一定效果。赤豆煮汤饮服,可用于治疗肾脏、心脏、肝脏、营养不良、炎症等多种原因引起的水肿。

祛压降脂:赤小豆具有良好的降血压、降血脂、调节血糖、作用,使血压更易控制,并使毛细管扩张,血黏度降低,微循环改善。

通乳生乳:有补气血、生乳作用,对产妇有通乳汁、补身体、促康复的功效。赤小豆是富含叶酸的食物,产妇、乳母多吃红小豆有催乳的功效。

解毒:清理身体内长期淤积的毒素,增进身体健康。

抑癌抗瘤:延缓和抑制癌细胞生长、扩散。使癌细胞退化、萎缩。

预防便秘:红豆中含有多量对于治疗便秘的纤维,润肠通便、降血压、降血脂、调节血糖、解毒抗癌、预防结石、健美减肥的作用。

健脾利胃:红小豆煮粥食之,有健脾胃、利水湿的作用。凡脾虚不运、腹水胀满、小便不利、黄疸、泻痢者,皆可食之。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红豆含可观的蛋白质、微元素,有利于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

预防骨质疏松:日前,日本食品和农业研究人员的一项研究发现,赤小豆皮中所含成分,能够预防骨质疏松症并改善其症状。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是由于人体破骨细胞的功能超过了成骨细胞,以至骨质变得疏松所致。赤小豆皮所含色素成分的多酚可以改善这一情况,研究人员认为,用赤小豆烹制的带色红豆糯米饭等,多酚能够被顺利摄取。

二、红豆与赤小豆区别可能很多人在日常比较喜欢豆类食物的摄入,其实这是正确的,因为豆类食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但是有些豆类之间的养生效果是不同的。就比如说红豆和赤小豆,很多人在日常都分不清这两种豆类食物的外形。其实这两种豆类食物的最根本的区别就是口感不同。

尽管两种豆类的食物外形比较相似,但是两种的食用效果却大不相同,消费者在日常应该多加学会辨别,避免食用错豆类引起身体的不良反应和症状。

对于两种豆类的区别呢,下面会有比较详细的介绍。

两者颜色相同,但是形状不同。红豆比较圆,赤小豆是细长的,稍扁。

煮完之后,红豆会变软,但是赤小豆即便泡过之后再煮,也煮不烂,吃着比较硬。

红豆,又称相思豆,体积比较大,最常用的就是用来做美味的红豆沙糖水。

而赤小豆体积比较小,最适合用来煲汤或者煮粥来吃,有利尿消除水肿的作用,非常适合产妇食用。

可见赤小豆和红豆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赤小豆,除了赤豆、红小豆、饭豆等别名,又称为红豆。在本地市场,赤小豆和红豆则是两种色泽接近,长相却不一样的干豆。

赤小豆呈细长形,颗粒比红豆小。

赤小豆,个头较小,有红有黑,红如朱,黑如漆,有毒。

有一副重要叫做瓜蒂散, 里面就是利用赤小豆的毒性来催吐的。

红豆呈圆柱状,表面为暗棕红色。

赤小豆与红豆尽管长相不同种属却相同,同属豆科植物,性质和营养成分也接近,只是赤小豆的功效强些,所以中医入药都用赤小豆,而红豆则只供一般食用。

三、赤小豆配伍应用配赤茯苓,清利下焦湿毒力大。可用于湿热蕴结小便不利,尿血,下肢浮肿,或泻痢。

配当归, 渗湿清热,活血行瘀,使热去湿除则出血自止。可用于湿热便血,腹痛,尿血。

配连翘 , 赤小豆清热利水,散血消肿,连翘泻心经客热,去上焦诸热,并有解毒散结之效,故称“疮家圣药。”合用既能解心经之火,又利湿热而解毒,可用治湿热内蕴之黄疸,湿热下注之淋症,妇科盆腔炎急性发作和产后高烧。

配白茅根,在增强利水消肿的同时,还有一定的凉血通淋之功。可用于水肿、脚气浮肿、小便不利、淋闭尿血等证。

配瓜蒂,酸苦涌泄,催吐作用甚捷。又得赤小豆护中保胃气,使快吐不伤正。可用于痰涎壅塞胸中,宿食停滞上脘丽泻利不能及者。

配鲤鱼, 《食疗本草》:“和鲤鱼烂煮食之,甚治脚气及大腹水肿。”

配鸡子白 《药性论》:“末与鸡子白调涂热毒痈肿。”

配麻黄, 二药均可利水,但赤小豆清热利湿而消肿,并能解毒,麻黄宣畅肺气下达膀胱丽利水,相配有宣肺利湿,清热功效。

配商陆,赤小豆清热利水,商陆排泄水湿,相配有逐水除胀作用,常用于水肿胀满等症。

四、赤小豆方剂制剂

赤小豆汤(《圣济总录》) :本品、桑根白皮、紫苏茎叶。本方用治脚气气喘,大小便涩,通身肿。两脚气胀,变成水者。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伤寒论》) :麻黄、连翘、本品、杏仁、大枣、生梓白皮、生姜、甘草。本方用治伤寒瘀热在里,身黄者。”

赤小豆散(《圣惠方》) :本品、丁香、黍米、瓜蒂、熏陆香、青布、麝香。本方用治急黄身如金色者。

赤豆薏苡汤(《疡科捷径》) :本品、薏苡仁、防己、甘草。本方用治湿热气滞瘀凝所致大小肠痈。

消疹汤(《本草纲目》):本品、荆芥穗。本方用治风瘙瘾疹。

治消散(《备急千金要方》) :本品、人参、甘草、瞿麦、当归、猪苓、黄芩、白蔹、黄芪、薏苡仁、防风、升麻。本方用治痈疽疮毒。

赤小豆当归散(《金匮要略》) :本品、当归。本方用治湿热蕴毒,积于肠中,形成痈脓。症见肌表热不甚,微烦,欲卧,汗出,目四眦黑,能进食,脉数者。亦治大便下血,先血后便。

赤小豆散(《证治准绳·疡医》 :本品、薏苡仁、甘草。本方用治胃痛初起,中脘隐痛微肿,寒热如疟,身皮甲错,无咳嗽,咯吐脓血,脉洪数者。

赤苓散(《干金翼方》) :本品、茯苓、玉竹、雄黄、甜瓜蒂、炙甘草。本方用治黑疸,皮肤、大便皆黑者。

铁箍散(《北京中成药规范》 北京市药品标准 1980年) :芙蓉叶、生川乌、生草乌、生半夏、白及、赤小豆、五倍子。剂型:散剂,每袋1克,用法:外用,蜂蜜适量,调敷患处。功效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各种痈肿疮疖早期,红肿坚硬瘀痛,及未溃乳疮,焮热瘀痛,若已成脓可使其破溃。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1316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